朱棣的脸色相当阴沉。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大明在最后竟然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不,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死亡循环。
这样“征收赋税→百姓起义→镇压百姓→增收赋税→更多百姓起义→增收更多赋税……”得到循环怎么就不是死亡循环了?!这就是死亡循环——把大明不断推向绝路的死亡循环!
至于说什么外部的敌人,那什么东北方向,朱棣反而不如何在意。
倒不是他就不在乎外面可能的威胁了,而是他有自信,等到故事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他这个太宗皇帝完全可以提前把这个威胁解决干净了!
这样一来,等到日后,如果大明真的还需要面对种种问题,那至少也不再会是故事中的这个东北方向的威胁了。
至于说日后会是哪一种威胁,如果是外敌,会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那只能看日后的大明自己了。
而外敌不可控,那大明自身总还是能够自己做决断的吧?
既如此,这样的死亡循环,其实就是完全不应该陷入的。
亡于农民起义就亡于农民起义,但是为什么就要冒出来这么个循环?
这不就是更显得大明有点“活该”的意味了吗?
不过,朱棣现在也看明白了这整个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一个是“能不能搞到钱”,一个是“能不能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前者,其实就是大明的财政赋税问题——朝廷能不能收到钱,能不能收到足够的钱,能不能获取到让朝廷正常运转、交付饷银、避免军队因为没有军饷而哗变兵变?同时,这个“搞到钱”,还不能是将百姓们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极端方法,必须同时保证百姓们,至少是大部分百姓们,能够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不然的话,那这个搞钱,就一定会开启民变剧本。
后者,就是大明的财政开支、官场监督和风气的问题——有了钱,能不能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能不能让需要钱的地方获得钱,能不能让每一分钱都充分使用?
换言之,能不能避免、或者至少辖制住严重的贪污腐败,管控好整个走钱的流程,让这些钱不要在被人层层伸手之后、在抵达原本的目的地的时候十不存一、百不存一、甚至直接不复存在?
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那么纵使朝廷在前面千方百计地收拢钱财,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再如何收拢,最终需要钱财的地方还是没钱,军队还是没有军饷……那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处?只是喂饱了哪些硕鼠而已!
甚至,朝廷得罪干净了百姓,又没能稳住朝廷想要稳住的对象,两面不讨好。
那最终,最终能是个什么结果?
百姓憎恨继而造反,军队缺饷转头兵变,朝堂上地方官府中军中中上层……一个个的都在忧国忧民,最终也都是空话虚话。
——哦,对,还有那什么皇帝!
这个时候在位的这个皇帝……朱棣在自己的脑子里翻了翻,好像是什么思宗还是其他的?
总之,这个皇帝,朱棣原本的感触就有点微妙——好像看起来挺惨的样子,而且貌似也确实是辛辛苦苦努力半天……但是他又确实是个亡国之君,大明就是在他手上没了的……
但是现在,这种微妙的感觉被打破了!
辛苦努力,辛苦努力又如何?皇室的开支,都到了这般田地了,皇室的开支竟然还能这么高昂——钱到底都花到哪儿去了?怎么花出去的???
是这个皇帝到了这般地步都不能接受一些生活条件享受水平下降,还是说是被皇宫相关人员贪走了?
前者,那完全就值得大骂特骂;后者,那也不是什么能够减免罪责的原因。
不过除了皇室开支的问题,之前那两个关键问题,倒是不能全都怪在这最后一个皇帝头上。
——作为末代皇帝,这种大明多年的积弊,是不可能指望他直接解决干净的。
要怪,要怪……朱棣数了数,说不定,最晚从朱厚熜这个沉迷炼丹的皇帝开始,就要担负起相关责任来。
当然,一定要说的话,那也可以说他这个太宗皇帝在相关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这也没问题——但是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祖宗给全都解决好吧?
大明的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且不说他这个太宗皇帝究竟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就算当时做到了,可是等到多年之后的大明呢?大明的情况变了,当时他做下的各种应对,就一定还能适用吗?
总是需要后来的子孙们自己努力的啊!
所以,那个朱厚熜——绝对是个祸害!
-
李渊抽了抽嘴角,总觉得自己被含沙射影了。
但是他确实对这番话有点兴趣:“资本家为了利益能够卖出吊死自己的绞索……资本家是什么?”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些什么人,但是明显都是群要钱不要命的主儿。
这种类型……莫不是商贾?好似也只有商贾更加符合这上面的情况。
至于说地主……李渊当然能够理解。
地主的眼前利益和长远眼光,那确实也不能说就能如何保证——虽然重农抑商,但是李渊对此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在这种面对利益要不要卖掉可能威胁自己的东西上面,地主的选择未必就会和商人不一样,眼光也未必就比商人长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虽然李渊不认为自己是这话里面的“未能远谋的肉食者”,但是他也不否认,天底下就是有这样的肉食者的——比如杨广,嗯。
至于说理论上地主作为阶层更高的人,为什么能在有些时候和那些商贾们一样,为了利益不顾长远……
那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眼前的巨大利益和自己的长远利益,并不冲突呢?
眼前的局大利益,是从朝廷那里捞钱,是挖朝廷墙角,是搞土地兼并隐田隐户;长远利益,是家族能够长长久久存在下去,是家族能够一直这么舒坦下去,是家族的利益能够越来越多……
这两者,可能在有些人眼中,是有所冲突的;但是在作出这些决定的地主眼中,那就是不冲突的——虽然土地兼并隐田隐户会导致农民起义乃至朝廷不稳,但是谁能说朝廷就要因此没了?
再者,就算是朝廷没了,也不能等于他们的长期利益就会严重受损啊!再换一个朝廷,他们也是过得一样的日子……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