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张居正的主持之下,改革推行了,而张居正,有人认为他是伟大的改革家,有人认为他其实就是个裱糊匠,这都是正确的。】
【他的改革的伟大,毋庸置疑——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一条鞭法承前启后,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
【而裱糊匠之称,则是从这一次改革对明朝的影响而论。当时的明朝,其他方面暂且不提,只说土地赋税制度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恶疾,堪称癌症晚期——不是绝对不可能治疗,但是至少,这种财税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触及到深层次的弊病的,国家机器的败坏已经无可挽回。】
【在他的手下,在他的努力下,明朝延续了数十年的国祚,但到底只是表面裱糊而已,因此,很快还是走向了灭亡;同时,他的各种新政,都不用等到明朝灭亡,只到他本人身死,就几乎是被破坏掉了。】
【关于后者,就要谈到朱翊钧了——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先是被追封上谥号文忠;接着不到十天,就立刻有人弹劾,然后朱翊钧顺水推舟马上抄家、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流放或者饿死张居正的家眷,把他生前任用的一批官员或者削职或者斩杀……还差点把张居正挖出来鞭尸。】
不少人都浑身一抖。
这朱翊钧,这明朝万历皇帝的做法……着实是让人看着都觉得心冷,感到恐惧和厌恶——张居正做了什么事情,竟然都能险些被他挖出来鞭尸?
难不成张居正本人贪污腐败了?
但是那也不至于说要把人家挖坟开棺啊!
要是因为张居正贪污腐败了就要这么干,你天底下有多少官员都应该享受到这么个死后待遇!
“说句实话,要是这朱翊钧能够对所有的贪官污吏都这么个态度,而张居正也确实贪污了,那也就算了,好歹公平;但要是没有这个态度,而只是针对张居正……”有百姓撇撇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其他人也都明白他的未尽之意——要并非一视同仁而只是针对张居正,,那也就太双标了!而且,也太不要脸了!
皇帝啊,竟然能够这么不要脸吗?能这么不在乎天下的看法和态度吗?
张居正主持了这样的巨大的改革,并且还真的推行了下去,此人的功劳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皇帝竟然连这个都不顾及?
都说人死为大,虽然这个道理也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但是人死为大+功劳赫赫,这两者叠加在一起,那起码、至少,不应该能够保证这个人的死后待遇吗?
家眷是另一回事儿了——他们也已经知道不少本人死后哀荣没有问题、身后事妥妥当当、但似乎家眷并没有被放过的情况了。这非要说的话,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可是张居正本人不行啊!
张居正本人的待遇怎么就能这样?抄家流放也就算了,还把张居正生前获得的各种荣誉都要撤销回去?
“这不就是小家子气么!”有人嘀咕。
虽然他不是皇帝,甚至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他也觉得这个做法……着实有点显得小家子气、心胸狭窄、毫无格局了,一点都不符合皇帝这个身份。
其他人点头:“可不是,虽然说明朝最后还是没了,但这上面也说了,还能延续上个几十年,那都是张居正的功劳啊!就算他有什么别的过错,那也不能不考虑他这样的功劳!”
就算因为种种原因,朱翊钧把张居正家抄了,把他的家眷子嗣流放了,那都不是不能把话圆回去——只要张居正本人的待遇还在那里,但是……
-
刘询觉得,自己大致是能够猜到这个朱翊钧为什么这么做,而且还这么迫不及待的。
但是他猜到原因归猜到原因,看不上这种做法归看不上:“朕都没有这么对待霍光呢,至于吗?”
朱翊钧这么迫不及待不顾脸面地这么做,大概率就是因为之前张居正掌握大权,把他这个皇帝给架空了,他手里面没有太多的实际权力,做什么事情都是张居正在做……指不定,张居正的态度可能还不够恭顺恭敬,更让朱翊钧觉得不舒坦了。
但是,但是还是那句话——至于吗?
霍光搞出来的事情,可比张居正大多了——张居正难道废立皇帝了吗?张居正难道把控大权数十年了吗?张居正难道还有家里人入宫为后、毒死皇后了吗?
张居正没有,都没有!
而霍光,废立两个皇帝,把控大权——这里还只是说他后来独掌大权——差不多二十年,女儿入宫为后、之前还毒死皇后……
但是他难道对霍光的身后事做了什么吗?没有啊!
霍家毒杀皇后,霍家飞扬跋扈,霍家甚至到了全族族诛的地步——但是霍光,霍光的身后事依旧稳稳当当,没有任何问题,谥号之类的可没有被撤销,更没可能被挖坟开棺……甚至,在论功臣的时候,自己也依旧从实际出发,不打折扣地对其的功绩进行了评价: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因此,刘询根本看不上朱翊钧这么一套操作。
没有心胸,没有眼光,没有耐心耐性,不能正视臣子的功劳和贡献,还不能想明白什么做法才是最好的……
明朝,这种已经开始风雨飘摇的明朝,交到他手上,他亲政,真的不会让败坏的速度变快吗?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