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援边工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吴郡、日南忙着进行特区行政改革,建国典礼之后,黄平等人也没在洛阳闲着。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不是洛阳一地,也不是中原的吃饭问题。

是整个新华夏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上,八千多万人的生存问题。

蒙东、蒙西两行省冬季漫长,牧业全凭天意,要怎么解决;

羌藏行省和益州行省南部山民的生机在何方?

各地新附部落、民族之间与汉民之间的相处问题应该怎么协调?

“对于第一个全国五年计划,大家都有什么想法?都谈谈!”

十月初一,第一个全国五年计划提案出来之后,在洛阳大会堂政议厅第一次召开部门首领和常务扩大会议。

探讨五年计划的合理性,研究稳步推进计划落实的方法。

会议统一总方案之后,各部门相继开始制定对应的计划。

此时,吴郡孙坚传来汇报,特区的法治整顿工作初见成效,并在之后提交申请,希望将吴郡特别行政区更名为东吴特别行政区。

对此,中央开会讨论之后,认为吴郡确实不是曾经的吴郡,同意了他的改名申请,同时发布文件通报全国。

没多久,曹操的工作汇报也提交了上来。

不止他们,进入冬季,各行省、各部门下属单位的第一次年度工作汇报都在有序的发往中央。

正好为各部门的计划制定提供切实可参考的数据。

到了冬月末,再次在当日的议政厅召开会议。

这次各部门都是准备充分。

其中文化教育部首先提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之内,要完成全国人民80%的脱盲率。

保证每一个治下的村或部落都有一个以上的识字人群,杜绝文盲的区域性特征分布情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增至少30万教师岗位,同时需要全国实行至少三年的义务教育政策。

工业与商业部计划在五年内完成所有镇级供销社的搭建,将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出精确到镇,将农工业产品建档造册。

在全国打造区域性经济合作试验点五十个,同时在这五十个区域兴建五十座钢铁厂,及其他配套基础工厂。

要提高农业产出,就需要就近解决区域性农机缺口问题,工商部的区域经济中心计划,是铸好农业生产之锄的关键一步。

农业与军事部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小型化肥厂配套到各区域的计划,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但有少部分人并不赞成。

究其原因就是化工厂的污染问题,这些年在常山——渤海这个双核经济政治中心区,化工厂的污染问题已经初见端倪。

对于将化肥、化工厂遍地开花到全国的计划,多数人其实都是担忧的态度。

甚至全国五十区域全体系自给自足工业的建设设想,不少人都保留了反对意见。

其中包括黄平,他清楚地知道,华夏人的经济思维核心就是自给自足,这不会因为统治阶级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对于工商部拿出这个计划,他并不惊讶,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是种地思维。

工业的发展模式,遵循的还是农业的思想指导,差什么我种什么,指导缺什么我造什么,主打一个品类齐全。

之所以没有反对,保留了意见,是因为黄平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全国人民不饿死。

先要吃上饭,吃饱饭,才能考虑吃好饭的问题。

污染问题,只能说尽力处理。

空谈保护环境是不现实的,群众都要饿死了,谁还在意世界还好不好,环境被没被污染。

好在,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外部力量需要应付,都是内部问题待处理。

所以工商部和农军部的区域建设计划,最终还是通过了。

只是黄平等人将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概念提了出来,倡导群众舆论呈低污染性工农业方面导向。

这些计划,对国土与资源部、道路与通信部等其他部门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在会上,各部门的计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之后,就此确定下来。

会议决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从2902年正月正式开始,但是文件发布是在最冷的腊月,北方的几个行省是注定传达不到基层了。

“夫君,你说,我去把宋渊挖来国资部怎么样?”

回家后,顶着憔悴的脸,张灵征求黄平的意见。

“呃,宋渊?你怎么想起请他了。”黄平对宋渊可太熟了,确实是能帮张灵他们国资部渡过难关的大能。

“国资部需要尽快详细地统计出国家领土和资源分布,为其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张灵说道,“但是那些家伙,才散会就问我要数据,这也太急了吧。”

“这倒没事,有多少给多少吧,毕竟他们也不可能全面开花,也得先从有基础的几个革命中心开始,那些地方的资料,我们还是很齐全的。”

黄平分析道,“另外,宋渊确实是合适的人才,你可以试试。”

“好!”张灵畅快道。

没几天,山河大学的地理与勘探的大拿宋渊,和地矿学院的院长钟离鸿连人带团队都被她给召进了国资部。

看到张灵的操作,其他部门也是脑洞大开,纷纷将山河大学和渤海大学的师生,给拉进了自己部门的“相亲相爱”群。

“老师,两所大学的人全被各部门给分光了,我们这恢复高考的事情还办不办了?”洪令金又苦着脸来找黄平。

“暂时,就算了吧,国家初立,本来想恢复高考,完善教育体系的。”

黄平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这情况,倒也不适合,总不能让学生考上大学自学吧。”

“总拖着也不是事,而且我们还差几十万教师,没有教育基础,其他计划也完全无法进行下去。”

洪令金哀叹,他还准备春天种下大学生,秋天收获一大批堪用的老师呢,结果,被截胡了大半。

反正目前缺人的情况是肯定的啦,黄平想了想,道:

“这样吧,干脆将两所大学停学五年,恢复高考的事情暂时也别做了。”

“这样,我怎么才能有适合的师资力量,五年计划没法推动啊。”洪令金看着黄平,疑惑道,“老师,你还有其他计划。”

“嗯!”黄平干脆点头,这是他突然想到的,“这样,将他们都找来,看我这个想法可不可行。”

“好!”洪令金点头,等了不久,收到通知的人全到了黄平办公室。

“刚才我们谈到两所大学的事情”,黄平开口,“我们准备将两所大学暂时停学,反正人都被各部给招收了。”

在哪学都是学,我准备将各部对边远地区的计划统合成一个援边项目,面向全国招收高二、高三和往届高中毕业生。

以你们招收到各部的人才为核心,那些高中生为联络员,组成网状组织的援边队伍,倡导青年支援边远地区。

广大青年可以一边在支援边区建设,一边在工作期间学习,五年后,能坚持下来的必定是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

到时候可以直接授予他们两所大学的毕业证和相应的学位证,对于没有坚持下来的青年学生,也不必苛责,五年后的高考恢复后,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政策加分。

黄平讲完,众人陷入沉思,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我看可以,这样既将中央的人才和文化思想带了出去,也提高了国家人才的利用效率,能适当降低一五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紧缺。”

张三点头,赞同谭交的说法,其他人也陆续点头。

于是,一五计划中的援边计划就这样敲定,接下来华夏报社刊登了中央的倡导书,鼓励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招聘文件也同步下发各行省,直辖市和特区,其中详细列举了该项目学生受聘后的待遇,工作地点以及招聘要求等内容,至于工作岗位,则都是项目专员。

喜欢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