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小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五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可以嘲笑不要脸,也可以赞叹情商高,寒门到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掉天灾麻烦。接下来的环节高门不会让寒门继续露脸,必须主动出击不管怎样都要逼迫背锅侠就范,而背锅侠最佳人选就是没有根基的贾诩。

新任丞相长史辛毗满脸诚恳的向贾诩请教:“请问执金吾当如何途径关中剿灭米贼?”

贾诩清楚迟早要来,事到临头还是暗骂一句特么的见鬼:“说来惭愧,在下久离西陲不谙实事,又年老虺隤昏昏欲睡,实不知该如何应对。”

辛毗马上反驳荒谬言论:“君东来日久不假,然关中并无剧烈变动,怎能讲不谙实事?足下当朝亭侯授九卿高位,又正值壮年怎好称颓?”

贾诩昂头慨然长叹,正在酝酿情绪方便引出托词,刚演到一半就被王朗打断:

“公佐牛辅算无遗策闪击长安,效力张绣经达权变屡败丞相,官渡运筹帷幄献四胜良谋,许攸来投众皆生疑问,独公力排众议方有大胜。公匡时济世之大才也,此为难之时何故有计不出?”

帮牛辅打长安这话不好听,帮张绣击败曹操更不能提,王朗这哪里是夸赞,分明是夹枪带棒威胁:你贾诩在关东没有根基,老老实实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小心今后穿小鞋,虽然弄不死你,不过让你后半辈子难受还是很容易的。

王朗开口代表整个高门的立场,此时需要寒门出言帮衬一手,让贾诩抛弃幻想不要做无畏的挣扎。寒门一出手就是暴斯级别,凉茂和蒋济等人级别不够不方便接话,寒门要站出来落井下石还得是大佬出面。

董昭摇晃脑袋,讲话慢慢悠悠:“晓得文和顾念乡土情谊,然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此诚为人臣之道。守节仗义何言丧焉?顾行忘利何长叹息者也!”

贾诩心里咯噔一下,贾宜的《治安策》都搬出来这回算彻底没退路。再不顺着他们就是漠视社会危机的佞臣贼子,他们都敢甩锅给皇帝,真不敢想象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环顾一圈满眼尽是嘲弄之色,贾诩心里这个凉啊,就想当个乖宝宝可是你们咋不愿放过?奈何高门寒门合成一股劲想转圜也没有余地,再者势单力孤法抗衡集体意志。

贾诩心一横,那好吧让我说我就说,不过别以为咱好欺负咱们谈谈看:“也罢,在下有两策孰不知高下,且与诸位一同探讨。”

目前曹操统治区灾民不少流民更多,贸然开战就怕旷日持久。幽州有个刘珪南方还有孙权刘备,不敢说今年还不会不受灾,假如今年秋季收成不好那问题就多了。我贾诩不是起高调请求大家赈灾,我是说与其开战不如节省下军粮应对未来的战事。

我贾诩了解关中军阀的形势,那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且不可调和,没有外部压力他们自己会先打起来。因此第一条计谋是不用军队打关中,等他们内部乱到不可收拾,我们再适时插手摘桃子,关中平定就轮到川蜀,而打川蜀离不开汉中。

张鲁可以说是自守之贼,这个人虚伪不假不过没什么野心,就占据汉中巴掌一块地方,相比孙刘两个人张鲁打不打都不重要。甚至不打还有好处,给他足够的名分当做耳目,可以当做将来图谋川蜀的阶梯。

形势明摆着没有必要去打,因此我的第一条计谋就是:不动。

我知道大家都着急,所以坏处嘛也显而易见,用计谋反间也得费时很久,说不准关中军阀什么时间开打,可能他们十年不打,也可能马上开打。

贾诩扭头扫过寒门众人,再开口讲话语重心长,赤壁之败是不争的事实,国家遭受巨大的损失很难短时间恢复过来,再打仗势必要动员其他地方的留守部队。其他地方的留守部队归谁管不用说透,此时寒门各个脸色阴郁,贾诩顿了顿继续陈述第二个计策。

就因为关中军阀心怀鬼胎,关中不难打却不能打,不能打的问题就出在大义名分上。必须关中先造反,要有真凭实据,不能说有造反的苗头就去打。找到问题根源就好解决,关中不反就逼他造反。

其实不需要途经关中地盘去打什么鸟张鲁,诸位记不记得去关中不只一条路,不走崤函道也不走商洛道,选择河东也可以进入关中。世事就是这样巧合,刘琰给咱们铺好路线,张则借口充分咱们不去弄他,别忘了还有个反贼高干在河东耀武扬威。

我怕高干打上党,调赵俨去上党防御关中人管不着吧。一个月后赵俨到达上党,杜畿也写信说在河东混的很惨眼看守不住,河东我不要了送给高干,从上党接他回来需要赵俨打箕关没毛病吧。

赵俨是个白痴一个月还打不下箕关,杜畿催的紧我心里也着急,派夏侯渊借道弘农北渡黄河进入河东很正常吧!可惜高干渡河在前,夏侯渊到地方发现船只都在北岸,夏侯渊征集船只需要时间,驻扎在弘农不走很合理吧。

又过去一个月,夏侯渊征集不到足够的船只,杜畿几次来信请求拉兄弟一把,曹操心急如焚调遣大军给高干施加压力说不通吗?

贾诩嘿嘿冷笑,不好意思确实说不通,不过没关系,事情发展到现在步步说得通,最后一步说不通没有人会在意。只有关中军阀恐惧,狐疑,在下判断无论曹操出兵与否,不出半个月关中军阀就会造反。

贾诩预计关中军阀的动员速度和曹操不相上下,两边同时出发曹操到达弘农,关中军阀刚到潼关。退一步讲关中军阀走的快也没用,因为夏侯渊已经身处弘农,他们和夏侯渊交战不是一时半刻能结束,等到曹操大军赶到关中人也只有退回潼关一条路。

此后或是强攻潼关或是偏师渡黄河打河东,应当依照战场变化决定战术安排,这一点曹老板比谁都懂。

说到这里贾诩低下头不在讲话,所有人都清楚贾诩什么意思。扯一堆没用的无非是想留有足够余地,等有人冒出来争论一番。重要会议容不得反反复复务虚纠缠不到关键处,等他表态结束不好再拉他下水,他就算躲过这次危机。

所谓关键处就是钟繇上表引起的后果,关中人得知钟繇上表会主动造反,现在天下认为是中央逼反关中。你要替钟繇的阴谋背锅,你有本事甩给曹老板我们也认可,本来就是给他预备的,前提是你得有那勇气,不敢破罐子破摔就捏鼻子认命。

曹操沉默一阵无奈摇头:“两种计策都可以说妥帖,然而浪费时间确实难受。我知文和另有他策,在坐都不是外人不妨开诚布公,即便尚不成熟也可群策群力。”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老夫知道你不愿意,但不愿意好使吗?老夫不可能中计那就只有你贾文和出头顶缸,既然伸头缩头都是一刀,那就请文和兄主动慷慨赴死吧。

这是你们逼我的!贾诩暗骂过后拱手施礼:“正是如此,在下确实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请开始你的表演,曹操心有灵犀抬手相请:“愿闻其详。”

“关键不在关中叛乱与否,在天下公议!在世道人心!”贾诩环顾一圈,是各位要我说那我可说了,说的不对还请大家多多海涵。

大家都忽略一个细节,不久前关中保皇派占据高陵县,差不多同时张猛袭杀邯郸商。当时正值赤壁鏖战无暇西顾,朝廷选择冷处理不能说不对,实事证明属于军阀内斗,关中总体没有失控,失去出兵的机会只能说形势制约才造成遗憾结果。

接下来贾诩开始批评钟繇,事办的太明显反而落了后手。也不能怨他着急,待在群狼环伺的关中这许多年精神几近崩溃,偶尔冒出俗招可以原谅,换成别人怕还不如他。贾诩决定适可而止,过度打击钟繇会让他成为此事的替罪羊。

眼下就怕关中人立刻造反做实中央搞阴谋,中央搞阴谋一定会影响大义权威,进而会被天下质疑中央的合法性。孙刘等军阀会大做文章,再也不能简单用皇帝搪塞过去,那么受害者是谁不言自明,得到十个关中也不能弥补政治损失。

很多事大家心里明白就成,一旦摆上明面就不只是尴尬的问题,见光死的滋味相当难受。曹操脸都气蓝了,揪着胡须嘴唇哆嗦的厉害。寒门看热闹不嫌事大,高门中可有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不能再让贾诩说下去得赶紧转移到正题上,司马朗抢先开口:“要做实关中谋反在先,起码是和钟元常上表同时发生。”

贾诩心中冷笑,荀攸、华歆、王朗等几个高门大佬没一个吭声,因为他们清楚哪怕最终的目的是弄死我,我不也敢和实力雄厚的高门对抗。我的目标只能是日渐衰弱的寒门,夹枪带棒的目的是和稀泥,让寒门放下防备不是要和高门掀桌子!

结果就你个急脾气先冲出来,既然亏吃的亏还不够多,那就让老夫教育教育你:“钟元常表文传扬天下在先,关中诸将不立刻行动却如之奈何?”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汉末小人物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