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8章 烟火里的勋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烟火里的勋章

一、沾着面粉的军功章

李阳的同事们踩着上午九点的阳光摁响门铃时,李渊正把最后一盘春卷从油锅里捞出来。金黄的春卷在滤油架上沥着油,油星溅在他挽起的衬衫袖口上,烫出几个细小的黑点——那是昨晚处理完张启明案回家时,苏瑶特意给他换的新衬衫,说是“见孩子同事,得穿得体面点”。

“爸,我来吧!”李阳抢过他手里的漏勺,鼻尖上还沾着早上帮苏瑶揉面时蹭的面粉,“王浩他们特能吃,你这速度赶不上他们造。”

李渊看着儿子熟练地翻动春卷,忽然想起他小时候攥着玩具枪,非要学自己“匍匐前进”,结果在客厅地毯上蹭得满身毛絮的模样。那时他总觉得这孩子性子软,不像自己,可此刻看他系着围裙在灶台前打转,额角的汗珠映着晨光,倒有了几分苏瑶的韧劲。

玄关传来苏瑶的笑声,她正给同事们递拖鞋:“快进来暖和暖和,外面风大。悦悦在房间练舞呢,说要给你们跳段新学的《春来了》。”

王浩是李阳的部门主管,也是个军迷,一进门就盯着客厅墙上的照片看——那是李渊穿着作训服的合影,背景是戈壁滩,他站在队伍最前面,眼神锐利得像把刀。“叔以前是特种兵啊?”王浩眼睛发亮,“我爸总说,当过兵的人身上有股劲儿,一看就不一样。”

李渊刚要答话,厨房传来“哎呀”一声。李悦举着沾了面粉的手跑出来,辫子歪在一边:“妈,我的舞蹈鞋找不到了!”小姑娘的舞裙是淡粉色的,裙摆上绣着迎春花,是苏瑶熬夜绣的。

“在鞋柜最上面呢。”苏瑶笑着擦掉女儿手背上的面粉,“早上还看见你爸拿它当教具,教你哥怎么‘隐蔽前进’来着。”

众人都笑起来。李渊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昨晚他确实对着舞蹈鞋比划了两下,教李阳怎么利用窄缝观察敌情,结果被苏瑶笑“职业病又犯了”。

春卷的香气漫过客厅时,王浩忽然指着餐桌角落的木盒:“那是……军用折叠刀的盒子?”他爷爷是老兵,家里也有个类似的木盒,装着抗美援朝时的军功章。

李渊的动作顿了顿。木盒是他今早从抽屉里翻出来的,里面没放刀,放着李悦掉的乳牙和李阳的第一张奖状。“以前装过工具。”他含糊道,把一盘春卷推到王浩面前,“尝尝你阿姨的手艺,韭菜虾仁馅的。”

王浩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含糊不清地说:“叔,您现在在开发区管委会上班?我爸说那边最近抓了个商业间谍,特厉害,听说还是个兵王带队抓的。”

李阳刚喝进去的果汁差点喷出来。他知道父亲的工作涉密,从没跟同事提过细节,没想到王浩消息这么灵通。苏瑶不动声色地给王浩夹了个春卷:“小孩子家别瞎打听,你叔现在就管管档案,哪是什么兵王。”

李渊看着苏瑶眼底的笑意,忽然觉得这盘春卷比任何军功章都珍贵。那些在枪林弹雨里挣来的荣誉,终究抵不过家人用烟火气给他织的铠甲。

二、舞蹈室的秘密

下午两点,悦悦的舞蹈汇报演出在少年宫的小剧场开始。李渊果然坐在第一排,手里攥着苏瑶给的摄像机,镜头始终追着舞台上那个穿粉裙子的小身影。

悦悦的站位在最边上,动作不算最标准,却跳得格外认真。旋转时舞裙散开,像朵努力绽放的花,李渊忽然想起她三岁时,在客厅踩着他的军靴跳舞,摔得膝盖青了一大块,却咬着牙说“要像爸爸一样勇敢”。

中场休息时,李渊去后台找女儿,却在走廊看见个熟悉的身影——林薇。她穿着件灰色大衣,手里捧着束向日葵,站在舞蹈室门口,眼神复杂地望着里面排练的孩子。

“林经理?”李渊走过去,声音压得很低,“张启明的案子已经结了,你是污点证人,按规定可以……”

“我知道。”林薇打断他,指尖掐进花束的包装纸里,“我来看看我侄女,她也在这个舞蹈班。”她朝里面努了努嘴,角落里有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怯生生地跟着老师练动作,“她爸妈离婚后跟着我,我欠高利贷那笔钱,其实是为了给她治先天性心脏病。”

李渊愣住了。张启明的审讯记录里,只说林薇因弟弟赌博牵连,却没提过这个侄女。

“张启明找到我时,说只要我帮他拿产业园的数据,就给我三十万手术费。”林薇的声音发颤,“我知道这是犯法的,可看着孩子每次发病时喘不上气的样子,我……”

舞蹈室的门开了,悦悦跑出来,看见林薇手里的向日葵,眼睛一亮:“阿姨,这是给我的吗?老师说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能收到花!”

林薇蹲下身,把花递给悦悦,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你跳得真好,像小天使。”她的眼眶红了,“我侄女也想跳,可医生说她暂时不能剧烈运动。”

李渊看着悦悦举着花跑回舞台,忽然对林薇说:“下周带孩子去市一院,找心外科的周主任,就说是我介绍的。”他从口袋里掏出张名片,“手术费我已经跟局里申请了司法救助,你不用……”

“李警官,我不能再麻烦你了。”林薇的眼泪掉了下来,“张启明说我这种人不配当姑姑,可我……”

“你配。”李渊打断她,声音很沉,“保护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你选错了路,但心是干净的。”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执行任务,错过李阳的家长会,错过悦悦的第一次长牙,那些缺席的时光,何尝不是另一种亏欠。

演出结束时,悦悦把向日葵送给了那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两个孩子手拉手走出剧场,阳光落在她们发顶,像撒了层金粉。李渊举着摄像机,镜头里突然闯进苏瑶的身影,她正笑着朝他挥手,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温柔得像幅画。

他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在战场上杀多少敌人,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像悦悦这样,在阳光下跳舞,在亲人的目光里长大。

三、档案室的旧物

年后,李渊正式调到开发区管委会的档案室。办公室在顶楼,窗外能看见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玻璃幕墙,档案柜里整齐地码着泛黄的卷宗,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樟脑丸的味道。

赵鹏来送张启明案的归档材料时,带来了个好消息:林薇的侄女手术很成功,正在康复中;张启明的女儿从国外回来探望,父女俩在看守所里哭着和解了。“王局说,这案子能这么圆满,多亏了你那几句‘攻心’的话。”赵鹏把一个牛皮纸袋放在桌上,“这是张启明托我转交给你的,说算是赔罪。”

纸袋里是块手工木雕,刻的是两只春卷,卷边处刻着个小小的“家”字。李渊摩挲着木雕的纹路,忽然想起张启明在审讯室里说的话:“我这辈子没给女儿做过一顿饭,总觉得挣大钱才是对她好,到头来……”

“李队,你真打算一直在档案室待着?”赵鹏有些不解,“王局说有个新成立的反诈小组,想让你去当组长,那才是你的战场啊。”

李渊望着窗外的产业园,那里的跨境电商正忙得热火朝天,货车进进出出,一派欣欣向荣。“这里也是战场。”他指着档案柜里的卷宗,“这些旧案子里藏着多少家庭的眼泪,守住它们,不让悲剧重演,不比抓几个坏人更重要?”

赵鹏走后,李渊翻开最早的一本卷宗。里面记载着开发区刚成立时的故事,有张泛黄的照片,拍的是第一届管委会成员在工地上吃春卷的场景,每个人脸上都沾着面粉,笑得像群孩子。

他忽然想起苏瑶早上说的话:“你爸以前总说,档案是有温度的,每一页都记着过日子的人。”他从抽屉里拿出那个装着折叠刀的木盒,把木雕春卷放进去,与李悦的乳牙、李阳的奖状摆在一起。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木盒上,像给这些平凡的物件镀上了层勋章。李渊忽然觉得,自己这把“刀”,终于找到了最该守护的地方——不是枪林弹雨的战场,是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日子,是家人眼里的光,是每个普通人对“家”的念想。

四、春夜里的长谈

惊蛰那天夜里,下了场小雨。李渊和苏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春雨打湿窗棂,李阳在房间里打游戏,悦悦趴在地毯上给布偶缝新裙子,针脚歪歪扭扭,像极了苏瑶年轻时的手艺。

“档案室的工作还习惯吗?”苏瑶递给他一杯热茶,茶叶是老家寄来的雨前龙井,带着股清冽的香。

“挺好的。”李渊喝了口茶,想起白天整理的卷宗,“有个案子是十年前的,一个程序员为了给妻子治病,挪用了公司的钱,后来自首了,现在在监狱里表现很好,妻子的病也治好了,每个月都去看他。”

苏瑶笑了:“你看,过日子总有难处,但只要心里有盼头,总能熬过去。”她从茶几下面拿出个相册,翻开泛黄的一页,“你还记得这张照片吗?你第一次探亲回家,抱着刚满月的阳阳,手都在抖。”

照片上的李渊穿着军装,胡子没刮,眼神里的煞气还没褪尽,却小心翼翼地托着襁褓里的婴儿,像托着全世界。“那天我在火车站转了三圈,不敢进来。”他摸着照片上的自己,“总觉得身上的硝烟味会呛着孩子。”

“可你现在身上都是春卷味了。”苏瑶靠在他肩上,“早上阳阳的同事说,没想到李队的爸爸这么‘居家’,一点都不像传说中那个能徒手拆炸弹的兵王。”

李渊笑起来,胸腔的震动带着苏瑶一起晃。他想起档案室的档案柜,想起舞蹈室里的向日葵,想起张启明刻的春卷木雕,忽然觉得这些年走过的路,就像苏瑶炸春卷的过程——要先在油锅里熬过滚烫的锋芒,才能沉淀出骨子里的温柔。

雨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在客厅的地板上,像铺了层银霜。悦悦抱着缝好的布偶跑过来,举到李渊面前:“爸爸,你看我给小兔子做的春卷裙!”布偶的裙摆上,用红线绣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字:“家宴”。

李渊接过布偶,忽然在女儿额头上亲了一下。这个动作他练了十二年,从第一次抱李阳时的僵硬,到现在的自然,就像他从握刀到握锅铲的转变,笨拙,却真诚。

“明天早上,爸给你们做春卷汤。”他说,声音里带着雨洗过的清爽,“放紫菜和虾皮,阳阳爱吃的那种。”

苏瑶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军营门口送他归队时,他也是这样说:“等我回来,给你炸春卷。”那时的承诺隔着千山万水,如今却落在了自家的厨房里,成了最踏实的烟火气。

档案柜里的卷宗还在安静地躺着,木盒里的春卷木雕泛着温润的光,舞蹈室的向日葵早已凋谢,却在某个孩子的心里种下了勇敢的种子。李渊知道,他的战场从未消失,只是换了种模样——它藏在面粉里,躲在针脚间,融在家人的笑声里,成了他余生最该守护的,沾着烟火气的勋章。

(本章完)

喜欢兵王归回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兵王归回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