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木棍便先回到了住处。
九十里铺的整体条件可能没有在部落里那么好,但在住宿条件上绝对遥遥领先。
按照族长的说法,木棍感觉自己出息了,现在也住上了单间,虽然按理说单间是给有配偶的族人居住的,但不妨碍石岩看他们堆肥队的辛苦,单独给了他一间房屋住着。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身上一直可能有着的,若有若无的“粪土”味道。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族长的话不会有错,吃过饭也不能立马躺下睡觉,而是得活动活动,木棍便沿着院子走了一圈,顺带看一看村子里的积雪情况。
九十里铺营地院子倒不算挺大,十几栋建筑和一截截围墙围成了一个长两百多米宽一百来米的大小,算上木棍他们,总共就生活着一百来人。
所以院子里有的是空闲的屋子。
院子里的雪在今天已经全部清理掉了,此刻正堆在院子中间的空地上,等待它慢慢融化。木棍沿着中间的空地走了两圈,感觉肚子没有那么撑之后,才往住处走去。
道路上的积雪都已经被清理掉了,被风一吹,还感觉到有些冷。木棍裹紧了身上的兽皮大衣,又将头顶的皮帽往下拉了拉,在一小团雪从屋顶上滚落下来之前,快步地跑到了房间里。
其他在休息的族人不知道木棍在搞什么,看着木棍的眼神也有些不太正常。不过他自己感觉“战胜”了这团雪之后,便开心不已,宛如他小时候经常喜欢干的事一样。
自从夏季被石雪派出来教导各个村子堆肥,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作为农业队伍里为数不多的“熊部落教授”,他自然被石雪、熊石等人寄予厚望。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木棍带着人已经协助了十来个村子进行堆肥,不说有多大功劳,苦劳也是有的。按照石岩给他的估计,他们所做的堆肥,至少能帮助九十里铺营地一两千亩土地提升产量。
更别说还有其他村子和营地了。
不过木棍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反正到一个部落,就让大家掏粪,并混合上一些树叶、淤泥以及泥土等东西,混到一起堆在一块,定期翻开。尤其是夏秋季节,天气比较热,堆肥的速度很快,两三个月就能完成一堆堆肥的发酵。
现在已经到了冬季,这个速度就慢了很多,不过这两年摸清堆肥的规律后,木棍也不着急了,反正按照石雪给他的要求,本部以东一直到沼泽区营地这里,都已经完成了堆肥任务。
本来是准备在下雪前回到部落的,不过现在显然是回不去了,好在他的任务除了帮助各个村子堆肥,还要进行一些农业种植指导,留在这里和留在部落里,其实起到的作用差不多。
回不去归回不去,石雪队长也是知道情况的,当初在派他出来的时候,便说过,要是冬季在某个村子回不来,那就顺势在来年开春的时候,帮这个村子指导种植。
不过这里有石岩有山岚,这是两个种田的老手了,经验丰富,自己的工作就会很轻松了,把肥料给堆好就行。
在降雪前,木棍已经带人在周围堆了十几处堆肥场,虽然距离石岩他们的要求可能还差一点,但相差已经不多了。
石岩和山岚要讨论明年春耕的准备工作,不过木棍倒觉得还早,再说,他就是帮忙春耕施肥的,石岩这里要开垦多少土地,木棍也管不着,反正只要保证肥料差不多够就行。
从饭堂里打了一盆热水回来,洗过脸之后,便倒入到木盆里,准备来泡泡脚。
不得不说,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自从熊洪族长将这个冬日驱寒的办法给告知了族人,族人便都会在睡前烧点热水泡一泡。
木棍自然也喜欢,一边泡脚,一边还拿出书册,主动地开始学习。
去年考核“熊部落教授”,自己虽然考过了,但总觉得自己是比较侥幸了,明年如果他想考更高级一点,现在就要多学一点,让自己的好兄弟们看看,掏粪怎么了?掏粪也照样比你们考得好。
没错,在除夕之前,部落还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部落集议,正常是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这个时间段,各个村长、营地的负责人,需要回到熊部落本部,参与这个会议。
不过由于有些营地路途遥远,行动不便,故而这个村长大会,仅限于本部周围的村子。
而今年的集议时间,被熊洪定在了十二月初。
听石岩的意思,他和沼泽区营地以及一号二号营地的村长,准备到时候一起回部落。顺便送一些各自村子的“特产”或者粟籽放回部落,另外再拉一点过冬的物资回来。
第二件就是对熊部落教授的考核,虽然去年通过了不少人,这些考核过的族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熊洪来说,还需要更多的族人来参与来考核,以此提升部落的整体素质。
当然,木棍今年冬天是不准备回去了,也没办法回去,毕竟九十里铺的距离摆在这里,就算用爬犁,一来一回也要十几天的时间,虽然说石岩他们有爬犁可以用,但毕竟距离太远,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负担,况且沿途还需要大量的物资和畜力,对木棍来说并不划算。
他今年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石雪在走的时候跟他说过了,明年还需要他去白骨洞营地,协助羽落、熊皮他们进行堆肥。
正好和熊皮、草晨他们好久也没见了,自己也不想再回到部落,然后再从部落过来,太费时间了,不如待在这里,等开春后,直接去白骨洞营地。
部落像木棍这种情况的族人为数还不少,故而熊部落已经规定了,在外面的族人,可以等待春耕后再进行考核。
石岩和山岚吃完后,并没有像木棍一样回到住处,依旧待在村子的明堂里,这里还有不少事要处理。
“本部现在在流通一种铜币,你知道吗?”
山岚从怀里掏出一枚铜币,递给石岩,石岩看了一眼,又还了回去。
“当然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知道吗?”
开了一句玩笑,石岩正色道,“族长当初跟我们说的,看来已经在一步步推行了,我们也不能落后,要跟上才是。”
“不错,熊洪族长的每一个决定,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是奇怪,但过不了多久,就能发现他是正确的,我想,这次均输院推行的铜币也不例外。”
“是啊,听他们说,这些铜币可以用来换部落的物资,而且本部那边,好像两三个月前,就开始给族人少量发这些东西了,用来代替给族人的一些物资奖励。”
石岩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这几日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等部落的铜钱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不至于什么准备都没有,从而手忙脚乱。”
石岩的考虑有些道理,随着铜币的使用在本部越来越频繁,族人对这种交易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按照熊洪的习惯,这种方式既然能够提升族人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部落的生产力,自然是需要进行大力推广的。
事实上,这些村长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可能一开始不了解熊洪所打造的铜钱使用制度,但随着从本部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自然也清楚,使用铜钱前后,部落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嗯,你这样一说,我也觉得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山岚捻着下巴上的胡子,“不仅是让大家尽快接受铜币,还要想办法从部落得到更多的铜币过来。”
“哦?为什么要得到更多的铜币?你的意思是?”
石岩似乎有些明白过来,山岚看着他的眼睛,接着说道,“既然族长在本部推行了两三个月,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反而部落族人都非常喜欢这样的铜币和交换方式,那可以肯定的,这些铜币到我们这些村子,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甚至可以想一下,熊洪族长的目的,绝对不止是让我们这些村子也用上铜币,他想到的肯定比我们想的更远,那接下来还有谁更加适合用铜币建立联系呢?”
“东部诸族!”
“不错,这几日我又看了几遍熊洪族长给各个村长的来信,里面有一些内容,就是关于这些铜币如何使用的。”
“嗯,我也看过,里面说什么‘铜币之便利,更甚于粟’,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
部落发生的事情,熊洪自然没有藏着的打算,故而在铜币铸造出来之后,熊洪便给每个村长都写了一封介绍铜钱使用的“说明”过来,信中详细解释了铜币和粟米的关系,也说了为什么要使用铜币,并让各个村子都提前梳理好,各自的产业问题以及给族人如何发放铜币。
没错,熊洪认为,只有提高铜币的使用场景和次数,让族人们逐渐熟悉和接受用铜币进行物资购买、衡量劳动力价值的方式,那部落的货币体系才算真正的搭建起来。
比如现在的熊部落本部,在没有使用铜钱之前,大部分族人对自己的劳动或者生产产出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衡量,很难从表面上看出来,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有多大的价值。
但有了铜币就不一样了,比如农耕队,给耕地的族人一天两个铜币,给耙地的族人一天一个半铜币,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到,不同工作之间的不同价值。
而且有了铜币后,族人们更愿意多干一点,在部落规定的任务之外,依靠这种办法,多换取一点铜钱回来。
就比如一个族人之前耕地的时候,一天差不多也就犁两亩地,但在完成部落的任务后,如果多开垦一亩,那就多一枚铜钱,这就让现在的族人,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史前部落生存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