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前部落生存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9章 漆树种子的用处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相同的场景,自然也发生在部落的其他产业上。

比如制陶、制盐、织布、木工等等,只要是部落允许用来用铜币交换的工坊,现在都在接受所谓的“货币化革新”。

当然,铜币毕竟才出现没多久,在部落里虽然开始使用,但一开始还是比较混乱的,尤其是怎样界定一个族人正常的工作量以及什么情况下属于族人应该得到铜币的“奖励”,目前还在争论。

不过争论归争论,底下的族人们却已经开始用起了铜币,毕竟部落除了负责族人的一日三餐以及日常生活的部分消耗,就没有其他的补充了,要是衣服坏了、晚上再加个夜宵,那就需要想其他的办法。

在以前,这个办法往往要看各个队长是否愿意申请,申请后部落是否同意,局限性很大。不过有了铜币之后,族人每个月会根据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一定的铜币,用这些铜币来购买,就非常方便了。

现在部落本部已经在实行,每个月给不同的劳动力发放不同数量的铜币了,用族长的话来说,就是给大家发“工资”。

“最多明年开春,本部那边就会让我们按照这种方式来执行,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石岩想了一会,这才继续说道,“到时候我们的村子,自然也会按照本部的标准来发放铜币,但我想了一下,除了给每个族人发放,我们村子也要想办法从本部这里获得一些铜币,就跟你说的一样。”

“你能明白过来那就最好不过。”

山岚笑了一声,看来熊洪的信中,将铜币的作用解释的非常详细,果然非常有必要,它省去了各个村长的猜测,直接告诉他们,铜币该怎么用,怎样得到铜币。

“那么,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村子有哪些物资可以换铜币了。”

部落现在推行的是有限的私有化,其实放开的地方,也就是在食物、布匹、家具以及一些饰品上面,涉及到部落的生产工具、土地等生产资料上,并没有放开。

但即便如此,铜币的推行也让族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

以前的一切都是属于部落的,不仅仅包括族人身上的物资。比如一个族人要是嫁到另外一个部落,部落族长是可以将他身上的衣物全部收回来的,也就是说,族人没有私人物品的概念。

而铜币出现之后,熊洪也对族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进行了规定,个人的归个人,部落的归部落。

虽然每个族人拥有的财产,最多也就是一两身衣服,或者十几枚铜币,但毕竟是自己的私人财产,部落不仅不会过问,还会予以保护。这就让铜币的作用更加明显,对族人的生产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调动。

毕竟各个工坊或者队伍都已经规定了,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那每个月就会给大家发固定的铜币,基本上在10-15枚不等,而要是再完成额外的工作,还会有5-10铜币的奖励。

这是从族人个体角度上的,还有从村子方面考虑的。熊洪也规定了,以后各个村子除了交给本部固定的粮食、原材料外,只要有超出的部分,部落便会根据超出部分的价值,来给这些村子一些铜币的补偿,用来让这些村子自行从部落采购一些物资。

因为随着私有化的推进,熊洪已经开始试行,除了每个村子必须要缴纳的“实物”物资,本部给各个村子发放的生活物资,这些村子或者部落本部有额外的物资需求,全部改为用铜币来交换。

比如九十里铺营地,今年种植了两千亩的粟,收成20万斤,按要求需要给部落缴纳10万斤,但自己村子里留下10万斤粟,既吃不完又没地方放,还需要再运送2万斤到部落里,那部落就会根据粟米和铜钱的交换比,来给村子铜币。

那对于九十里铺营地来说,就相当于从部落赚了2万枚铜币回来。

当然,铜币和粟籽的比例能不能达到1:1,要按照实际的交换比,但不管怎么说,算是给各个村子一条获得铜币的途径。

再比如,本部需要每年从草部落收集10万斤的麻皮,但今年部落的纺织工艺进步了,10万斤不够;而今年草部落麻皮的产量大,去掉10万斤还有5万斤,那本部就会花铜币从草部落“购买”这些麻皮,用以维持正常的纺织生产。

而给草部落的铜币,就归草部落所有,在草部落缺乏其他物资的时候,可以用这些铜币从本部或者周围的村子里换。

这就是熊洪想要逐步推行铜币的动机,至少要在这两年内,让熊部落都能用上铜钱进行自由交换和结算,而不再是将部落的所有物资都集中起来,再按照村子的大小统一发放。

这中间,便省去了很多运输的成本,以及大量的物资损耗。

至于村子要这些铜币有什么用,在山岚和石岩看来,除了可以购买所需要的物资,其他的作用将非常大。不过现在,它的作用,还是集中在方便交换和物资的补充上。

比如村子要是人口多,土地少,那交完一半的粮食后,食物不足,那就需要从本部那边调粮食过来,这时候,村子积累的铜币就能派上用场了。

又或者,村子想要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需要一批农具或者劳动力,那也可以通过铜币,来跟周围的村子甚至本部进行交换。

当然,部落内部的物资调配,目前来说,大多数是用不到铜币的。比如每年,熊部落本部都会给各个村子发放一批衣物、火炉甚至煤炭这些物资,毕竟大家都是部落的一份子,熊洪也不可能让这些村子自生自灭。而这些村长,也自然不会事事都跟部落计较。

可是,随着铜币的推行以及私有化的推进,这种依靠物资集中再进行平均分配的方式,肯定会被另一种模式所替代。石岩和山岚都能看到的东西,熊洪自然也能够看的出来。

“不说这个,铜币到时候怎么样使用,再过一个多月,部落集议就知道了,现在按照族长的书信来想一想,我们村子哪些东西是可以多换铜币的。”

石岩摇了摇头,铜币的交换以及物资的买卖,这些事情目前还没有在村子开展起来,暂时也不用考虑。

“你觉得树漆怎么样?部落现在生产的船只、木制品什么的,都越来越依靠树漆和桐油了。”

石岩这边的产业,除了基本的粮食种植和畜牧养殖外,还有一个其他村子都做不到的东西——收集树漆。

熊洪的信中所说,从明年开始,在完成部落的硬性要求后,接下来只要是从各个村子运送到熊部落的物资,只要是部落有需要的,部落都会根据其能兑换到的粟籽,来支付给这些村子铜币。

比如说,石岩的九十里铺营地,按部落要求要给本部交一千斤的树漆原料,在交够这一千斤之后,剩下还有多余的,恰好部落又有需要,则按照能够兑换粟籽的价格,来发给营地铜币。

这些铜币,其实就可以从外面的部落,换来更多的其他物资,用于弥补九十里铺营地因为采集树漆而耽误的生产。

“树漆自然是可以的,不过我们还需要想一想,怎样能够提升产量……”

山岚提了一个想法,就是明年春耕之后,再去周围的山里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漆树存在。

“漆树的生长需要时间,目前我们也不清楚它需要多少年才能长大,也不知道它们能让我们割多少年,但从今年的产量来看,五棵有小腿粗的漆树,一年也就割了不到一斤的漆。”

石岩对漆树的这种产量也是感到无奈,但正如熊洪族长所说,这些是昊天的安排,目前这种树漆的作用很大,而获取的来源只有这一种,所以即便是产量再小,也总比没有好。

“所以要多找一些漆树,好在我们的族人经过这一年的收集,也发现了这种漆树的生长习性,基本上都生长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树林里,等明年开春,我们就可以去南边的山上再去找一找了。”

山岚今年就是负责割漆的具体工作,他毕竟当过族长,也从熊洪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对漆树的观察和运用,整个部落也找不出第二个比他强的。

“不错,除了我们自己栽种外,我们还要想办法找一找野生的漆树,就是要多花一些时间。”

“对了,前几天我们收集了一些漆树的种子,准备用来明年播种的,不过这些种子外面,有一层皮,需要揉掉之后,才能得到里面的种子,而这层皮,用处还不小。”

山岚想起了准备漆树种子的趣事,正好讲到割漆,便当做是一桩趣事,一同讲了出来,

“这些种子皮,要是不处理的话,直接播种到土地里,是很难发芽的,今年年初我们便试过,一亩地的种子,出的芽也就不到四分之一。”

“后来有族人发现,这些种子外面,跟银杏果一样,也有一层果皮,需要将这些果皮给去掉,才能得到种子。”

石岩点点头,这个他也知道,明年他们还将继续播种,等树苗长大之后,通过筛选和移栽,再种到山坡上。

“不过我们在处理这些果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哦?”

“就是这些果皮可以点燃,而且烧起来甚至比同样重量的木柴烧的更久。”

“你是说?”

“不错,就像是泡在桐油里的木头,晒干后燃烧,烧的也更久,我就在想,是不是这种漆树的果皮,也有一些什么‘油’在里面。”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史前部落生存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