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印刷的越多,成本就越便宜,这个道理即便是放在原始社会,那也照样实用。
比如生产纸浆,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生产一百斤和五百斤,在难度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故而生产的越多,成本反而越低。
再比如印刷,印刷一册图书也是用到一副雕板,印刷一千册也是这一副雕板,印刷的数量越多,平摊到每一册图书的成本也就越低。
“熊木,在除夕之前,交待你们的印刷任务能不能完成?”
熊洪考虑了一会,便开口问道。
“如果中间不再增加新的书册,那应该没什么问题。”
熊木只是略作思考,便确定地回答了出来。
熊洪点点头,印刷坊的技术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前段时间教材印刷完毕之后,所要印刷的,都是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分属于各个工坊,就像《农事》一样,虽然是一个重要的书册,但里面的内容并不算太多,拢共也就七八千字。
对于雕板雕到手软的匠人们来说,也就是十几个人两天的工作量。
而藏书院中所收录的书册,目前绝大多数只是有个手稿,第一批122册工坊技术图书以及熊洪撰写的《四方志》等20余册图书中,基本上都还没有进行雕板。
相关的雕板计划,也都整理提交给了木根,这就需要明观院以及其他工坊的配合了。
当前可以成为大量印刷成品的,只有熊祀负责整理的、近几年来熊部落祭祀的祭文以及各个部落祭天的祷文,因为整理起来相对简单,故而率先完成编撰,交付印刷。
所以现在藏书馆虽然建造起来了,但除了学习《祈文》和一至五年级的教材外,别的什么也学不到。
所以熊洪才会问熊木,能不能完成这样的一个任务。
得到熊木的肯定,熊洪自然心情大好,这个具有图书馆意义的藏书院,要是早一点有书册可供阅览,族人们就能早一点去学习。
“好,那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做吧,如果再有新的书册出来,就往后依次排队印刷,反正部落有的是时间。”
熊洪很理解印刷坊的难处,故而在除夕之前,给熊木的任务,也就是将150本书册给完成三分之一,各刊印200本出来,等部落集议的时候,让这些村长给带回去。
当然除了给各个村子、营地送上两套外,剩下的,都放到藏书院中,一部分储备,一部分则作为日常翻阅的书册,供族人阅读。
至于向其他部落“出售”或者“赠送”的书册,目前还没有打算印刷,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其实熊洪还有很多东西想要熊木雕刻印刷出来,但看到熊木顶着的两个黑眼圈,最终还是于心不忍,况且现在也不是很紧急的事情,于是就放过了熊木。
当然,必要的给压力还是要的。
“等除夕结束,到明年开春,150本图书的印刷任务应该就能完成了,我希望在春耕结束之后,族人夏季学习开始之前,有一本字典,可以让只是初步掌握一些文字的族人可以自学。”
字典,后世的熊洪很是熟悉,毕竟当初在学习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一些读音、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只要在字典里找到这个字,基本上都能了解个大概。
而熊部落所要求的字典,比后世更加简单,甚至对这个字的意思,也不需要解释那么多,或者说,熊洪所要制作的字典,可以称之为词典。
“字典?那是什么东西?”
熊木有些疑惑,但还是先问一下,避免到时候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族长的任务,耽误部落的发展。
“我是打算将现在部落常用的字词给整理到一本书册中,这样一来,族人在日常学习也好、藏书馆翻阅也罢,遇到不会的字词,都可以通过查阅这种字典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熊洪畅想了一下有了字典的情形,“到时候,藏书馆或者族人的住处,只要碰到不会的字词,自己去翻阅,就省去了找教授找教育院的麻烦。”
熊木一听就知道这玩意有多大的作用,现在部落的教学,如果遇到不明白了,再没有老师来指导,那你就是学不会。
尤其是文章这方面,虽然很多族人对写这个深恶痛绝,但不可否认,部落里现在大部分的任务或者重要的通知,都是通过这种文章的方式发布出来的,像以前那样派一个族人在人群中利用人力挨个宣传的情况,基本上再也不会发生了。
“这个字典,什么时候要用,我觉得可以把它往前提一提,”熊木对此颇为感兴趣,“印刷坊的木根那里,我去说一声。”
“哎,暂时不用,这个字典只是我一个想法而已,目前连初稿还没有弄出来呢,明年秋天前能搞好就行了。”
熊洪摆了摆手,让熊木不要误会。
“再说了,部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字被制造出来,现在就算你把字典给搞出来了,到时候还要重新进行印刷,不是很浪费吗?或者说,木根那边的印刷坊这么闲?”
这倒也有道理,熊木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没关系,反正时间有的是,还是先把今年的任务给完成了吧。
熊木从宗庙离开的时候,正好碰到从藏书院返回的熊巫,跟熊巫互行一礼之后,熊木便赶回了不远处的明观院,这里还有一堆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处理。
“巫,你回来了。”
熊洪正准备拿起桌上的书册继续写着,便看到熊巫从外面回来。跟在后面的彘鬃,将熊巫脱下来的毛皮大衣给挂在房间门后,关上门,又从门后的柜子里,取了一双兽皮鞋子摆放到熊巫身前。
熊巫一边搓着冰凉的手,一边将长筒的靴子给脱下,掏出里面的麻布鞋垫,放到房间里的炉子旁烘着,一边跟熊洪“抱怨”道,“这天也太冷了,就这一会,感觉手都僵硬了。”
熊洪递过去一杯热茶,呵呵笑道,“这倒是真的,再晚回来一会儿,搞不好手就真的冻硬了。”
按照两人的职责,熊巫是需要定期对部落的各个工坊进行检查的,主要看冬季的用火以及防寒工作。
部落的房屋,除了地基和墙体,绝大多数都是木头和茅草建造成的,而且为了节约建筑材料和建造时间,很多建筑都是一片片地连在一起,这要是发生火灾,一烧起来,可能半个部落都得烧没了。
故而部落严格控制火源,尤其是那些熊孩子,不仅不允许靠近饭堂、冶炼坊这些用火的地方,甚至连晚上的学习,都不允许去碰那些油灯,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每个族人都清醒着呢。
不过对于用火的安全,熊洪和熊巫等人还是觉得要好好重视一下,正好下雪天之后,部落很多的工坊便开始减少了生产,族人休息的时间也增加了很多,于是熊巫和熊洪商议后,便由熊巫带人,对围墙里的各个工坊进行巡查。
一方面是了解这些工坊目前的生产状态,另一方面,就是冬季的安全问题。
“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
熊洪也给自己倒了一杯松针水,水温正好合适,喝下去感觉浑身都热乎了不少。
“嗯,几处需要用火的地方,现在都已经严格规定了各自的负责人,都是一些认真踏实的族人来担任,这个你放心,”
熊巫点点头,他也知道一旦起火,部落就会被烧掉一大半的后果,自然巡查的时候也非常认真,
“晚上的时候,我倒是建议可以把火炉给关掉,因为光靠炕里面的烟气,就能保证房间里很暖和了。”
这个提议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过了,烧炕的时候,这些烟气沿着烟道,会将热量带给路过的几个炕或者房间,所以晚上本应该比较冷的时候,反而因为这些炕,变得很是温暖。
而白天的时候,布置的几个烧炕的点,虽然不会完全熄火,但也只是保持最低的燃烧状态,故而在白天的时候,温度反而更低一些,所以很多族人就会选择在房间里再生一个炉子。
“这个可以,这些炉子要是一不注意,还容易引起煤气中毒,晚上要是发生,就更难察觉了。”
熊洪短暂思考过后,便同意了熊巫的建议。
部落有炕,又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况且还有厚实的草垫和被褥,待在墙体厚度达到大半米的房间里,外面的寒风也很难吹进来。故而熊巫的建议,的确可行。
这些煤炉,其实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于能够随时给族人提供热水,省去了从饭堂将热水打回来,要么会洒,要么变冷的尴尬。
“那就这样,在钟声敲响二十下之后,所有住人房间里面的炉子,全部熄灭,等第二天一早再统一生起来。”
待在一旁的白茅立马将这个命令给记录了下来,等熊洪空下来之后,他会将这些命令给重新整理一遍,然后交给熊洪审阅,族长只要觉得没问题,就可以用印,张贴到饭堂门口的布告栏上,并且也会同时通知各个队长。
“对了,还没问你这边几个技术的事情有没有什么进展呢。”
熊巫喝过热水之后,总算驱散了身体里面的寒气,思绪也活跃了起来,连忙看向熊洪。
不过熊洪却是一脸苦笑。
“别提了,这段时间各个工坊都忙着过冬,一些技术还没有来得及去研究,一些想法还没机会去尝试,不过这两天一过,我就会去这些工坊了解一下最新的进度。”
技术需要不断的发展,而且一项技术突破后,其上游下游的技术或者与之关联的技术要是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那其实对生产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多大的帮助。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史前部落生存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