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游旅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城外遇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师父啊,你老人家是怎么劝服那国王放我们过去的?走的时候,我看那国王还怪舍不得的哩!”

“哪里止舍不得?你个呆子不晓得,昨天夜里,师父不过几句良策献上,给那国王激动的,恨不得当场就要拜师父为国师,与他义结金兰哩!”

灭法国,哦,如今已经改名为“尚法国”了,但此“法”非彼“法”,推崇的并非是佛法,而是取得“法令昌明则国运兴”的深层寓意。

而在如今的尚法国王城之外,正挑着重了许多的担子,收获满满的八戒在离了那热情欢送他们的国王并文武百官后,才有空吐露出心中的疑问道。

太阳打西边来了?天爷爷,师父的“口才”竟然真的管用了!

他和沙僧两人昨夜在城外山凹凹里担惊受怕到了半夜,为防引起城头上的士卒注意,连火都没生,只啃了点冷饼子充饥。

结果大半夜的,猴子竟然驾云出城来寻他们,告诉他们灭法国的问题师父已经全部解决了,进城休息休息,明天就可以继续去往西天了。

两人闻言大喜,也顾不得询问猴子内里详情,牵马挑担的往城里急赶。

过了那专门点起火把,给他们三人特意打开的城门后,才在猴子的带领下,住进了一间收拾妥当的馆驿房里,只是不见陈启的踪影。

但问起猴子,这厮也惯会卖弄,故意藏着不说,见他们安歇好后,更是身子一扭,不见了踪影。

直到第二天天明,他才和脸上有着些许疲惫,似乎一夜未睡的陈启归来,又一同吃过一顿异常丰盛的早餐,便带着通关文牒上殿,盖完宝印,在国王的礼遇下一路送出城。

而此时走在前头开路的猴子,闻言扭过头来,明明知晓八戒好奇的是为何,还是一脸神秘兮兮的吊着八戒胃口,故意对八戒嬉笑道。

“良策?国师?猴哥啊,莫藏着掖着了,昨夜你和师父和国王到底怎么谈的?你俩难道不是拿着铁棒架在国王脖子上,逼着他改主意的啊?”

八戒的脚步加快了几许,果然被猴子这副姿态勾起心中好奇,急切问道。

依他老猪对自家师父的了解,要么信奉说话不如动手,要么就是往妖怪心窝子死里戳,还献策,国师?糊弄鬼呢!

搞不好就是师父和猴哥用了什么厉害的手段,怕菩萨怪罪,连他们也瞒着哩!

“二师兄,既然菩萨有言在先,师父和大师兄怎会故意违背?”

见八戒一脸狐疑,不等猴子呲牙给这胡言的呆子一个教训,一旁的沙僧先乐了,顶了顶肩头上又沉了不少的担子,看着前方牵马徐行的背影,目露钦佩的笑道:

“看那国王对师父推崇备至的模样,怕是昨夜被师父用无上佛法感化了吧。”

莫看师父平日里对佛法不感甚多兴趣的模样,但作为观音菩萨钦定的取经人,以及在东土大唐领头参加水陆法会的高僧。

沙僧相信,自家师父只是因为达到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上境界,将佛法融入到了行走坐卧之间,才会在平日里不谈佛法!

实际上,自家师父的佛法境界高深莫测,几句箴言一出,便让那灭法国王痛哭流涕,领会到何为大慈悲,幡然悔过!

佛法?

是指怎么限制佛门传教的法令吗?

猴子听到沙僧那感叹之言,脚下一个趔趄,险些被地上不起眼的藤蔓绊了一跤。

随手用手中金箍棒将那罪魁祸首打散清路,猴子脸色有些古怪的回头看了一眼沙僧,确认自家的沙师弟不是和八戒学坏了,在阴阳怪气师父后,干笑两声,点头含糊道:

“哈哈,嗯,沙师弟说的大差不差,大差不差,师父昨夜和那国王谈论的,确实与佛法有关。”

“但和无上佛法可没关系,恰恰相反,为师昨夜是与国王相谈如何‘限制’佛法。”

陈启没想到自己在老沙眼里竟还有如此光环,讶异的挑挑眉,见猴子被这一句话架住,不知该怎么接下去,失笑一声,主动出声挑破道。

“限制佛法?!”

八戒和沙僧闻言脚步一顿,不敢置信的惊呼一声道。

咱们师徒四个,入的确实是佛门对吧?甚至背负了取经重担,来日在灵山可是都有一把座椅的,对吧?

结果他们听见了什么?

明明佛门香火越是旺盛,大家未来的日子就是越是舒坦,可如今师父说他在劝国王,“限制”佛法?!

且不说这样对他们未来不利,就是这事传出去了,其他佛陀菩萨又会怎样看待师父?

佛门弟子限制佛法,自砸饭碗,倒反天罡?佛门叛逆?

感受着自家两个徒弟的担忧目光,陈启无谓的摇头轻笑,提杖行走在山路间,脑海里也不由想起了昨夜烛光下,那灭法国王眼中,和八戒他们如出一辙的不敢置信。

“陛下可新设僧籍,凡僧者皆入此籍,且需持官府特颁‘金漆度牒’方可传教,名额有限。

再设‘僧纲司’一职,管理一地僧人,限制一地之内佛寺与僧人的数量,最好做到一城之地内仅有一座……”

“寺院田产也需限制,依寺庙大小,分为三级,规划份额,超出份额者,尽皆没收,僧院僧人不得经营商业,若有现存产业不愿变卖,当课以三倍市税……”

“僧众也可服‘方外役’,每年需替官府免费抄录典籍,以供百姓士子浏览……”

“更重要的是需对僧人进行科考,每三年一次,凡不通过者,皆须剔除僧籍,着令还俗……”…………

依照着上辈子带来的大致思路,混合着这辈子老唐记忆里大唐对寺庙道观的法令,以及一路上见识过得各国风闻,陈启勉强将心中所思所想,大概的对灭法国王提供了出来。

倒也不是一味的从官府角度限死僧人,而是通过一种合理的法度,将僧人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程度,并且将他们的生活质量打下来。

真按上述政令所行,不至于清贫困苦到无所饱食,但若想再继续大手大脚,奢靡度日,那也完全是妄想了。

“嘶,师父你这几招下去,这灭法国,不是,尚法国内,哪怕就是佛法再兴,恐怕也再也不能像先前那般昌盛了吧?”

“甚至若是这政令传播出去,被他国学了去,这附近几国的佛寺,恐怕也都难过喽!”

听完了猴子小声转述的昨夜里,陈启提出的一条条政令,八戒和沙僧倒吸一口凉气,八戒更是不解道:

“师父啊,你好歹也是佛门的和尚,管这闲事作甚?届时被旁的同门晓得,必会在背后埋怨唾弃你哩!”

“长老真乃高德大僧也!只是如此一来,不怕后来人诋毁呼?”

烛光摇曳下,灭法国王问出了和八戒相同的疑问。

“若是向往真法者,又岂会在乎这些条条框框限制?若是假法披身者,借佛法牟利,满足私欲,贫僧又何谓其诽谤?”

于是面对八戒的疑问,陈启抬头望着天边舒卷的云霞,竖掌一笑,给出了相同的回答道。

真是心慕佛法的人,有佛经可看,有一席之地可参禅,足矣。

又岂是陈启提出的法令可以限制的?

外在的条件从来不是关键,那些披着袈裟,假佛之名的妖魔鬼怪,才是真正的佛敌!

那佛门少了的香火师父你来补啊?

面对陈启的回答,八戒挠了挠头,张了张大嘴巴,很想提醒师父这样做有多得罪“人”。

但又想到,既然自家师父早已有了觉悟,那他们做徒弟的也就不好多管了。

甩了甩头,八戒索性将这事从心上略过,但无意间,倒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事。

可这事儿,问出来可不是啥好事呐!生怕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惹来祸患的八戒忙用手捂住嘴巴,暂且将这个疑问藏进了心底。

那么,这个被八戒藏起来的疑问是什么呢?

自然是灭法国王的死活喽。

想那车迟国王因听信三妖谗言,大肆搜捕光头、僧人等人,将其折磨了二十年的苦役,于是被师父原样奉还,立在了城门外做那徒劳无功的苦役。

祭赛国国王急功近利,昏聩无能,草菅人命,于是被猴哥划阳寿补偿,致使缠绵病榻,死期将至。

那这个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僧人的灭法国王呢?

师父竟然没想着让他抵命?

莫非是顾忌先前菩萨的话?

若是猴子知晓了八戒的疑问,倒是能给其一个答案。

因为巧了,不愧是师兄弟,猴子私底下也曾问过陈启这个问题。

当时的陈启闻言面色有些复杂,只摇头言道,灭法国之事情况特殊,他也不好擅自插手其中恩怨。

不过就在即将夜尽天明的时候,陈启倒是与国王直言道,其屠戮僧人,多有误杀,死后入地府与转世时,必将偿还业报。

但国王似乎对此早有预料,面对陈启的警告提醒,只品了品杯中香茗,淡然一笑处之。

自小在推崇佛法的环境里长大,国王怎会不知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

不过那又如何呢?自下定了决心要杀僧为誓,他就对身后之事不看重了。

作为君王,不以国家为重,还能在乎什么呢?

因果?报应?只要不是应在他治下家国之上,寡人一肩担之就是!

…………

尚法城外的黄土路上,一行人罕见的没有在笑谈,而是陷入了一时的沉默,各有心事的若有所思。

但没一会儿,这阵沉默就被打破了。

而被打破的原因也很简单——眼前竟有一座巍峨高山拦路!

“这,这往日里虽是一难接着一难,高山大河也曾过,但中间多多少少还给我们留了赶路的空哩!今日却是怎的了,刚过了灭法国,又有山精拦路?”

八戒扯住脚步,仰起头来,看着远处峰岩,愁眉苦脸的咂舌道。

该不会是自家师父昨夜里乱讲胡话,惹来佛祖不高兴,连夜搬座大山来拦路,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吧?

八戒的眼珠子乱动,琢磨出一个原因,张口欲言,又不敢真个讲出来,便缩了缩脖子,寻思着要不要劝师父找个地方做法事,对着西天方向多磕几个头赔罪。

猴哥不是说了嘛,师父是佛祖座下弟子转世,这做弟子的都磕头了,佛祖总不能还斤斤计较吧?

想他老猪一路走来,不管惹出什么事来,师父都没让他磕过头哩!

“确实有点古怪,但是莫慌,有我老孙在,料这山里的妖怪……咳咳,嗯,走一步看一步,应该,大概不会太难对付。”

猴子扛起金箍棒,拍了拍胸口,正要再放豪言,但是在师父和师弟们的“死亡凝视”下,猛然想起了自己每次说这种话,都会让队伍里的人遭殃……

于是也只能讪笑着停下动作,挠着头,略微有些心虚道。

真是见了鬼了,想他堂堂齐天大圣,整个三界里和他能打成平手的都找不出几个来!

结果每次放大话的时候,恰巧都能碰见仗着神通、法宝等手段让他无可奈何的妖魔鬼怪,简直就是离谱!

“唐长老!唐长老!”

就在猴子暗暗愤愤不平,怀疑是哪位仙家在背后捣鬼,戏弄于他时,一行人身后处,忽有一阵呼喊声传来。

几人转身望去,才见是一身着皮甲的骑士,头戴羽盔,拍马急匆匆赶来。

“呼,呼,唐长老,我家陛下急令我前来,劝唐长老且先驻步,前方山里有精怪散布,甚是危险!”

那骑士来到陈启近前,翻身下马,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高山,眼里闪过一丝庆幸,拱手低头诚恳道。

原来,是如今的尚法国王在送走陈启一行人后,虽有些沉浸在痛失一贤才,恨不能拜为卿相的遗憾中。

但政务当先,还是匆匆召集了群臣,依据陈启昨夜的建议,取消了杀僧的法令不说,还重订了限制僧侣的条例。

但也就在这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有大臣听说那提议的僧人西去了,当即脸色一变,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城外西边,有妖怪啊!

还是个吃人的妖怪!

进山的樵夫猎户落不得好不说,甚至还时不时的出山掳掠周边的村民为食!

要不是对方来如影去无踪,又会喷风生雾,非是凡人可敌,国王早就派遣军队围杀他了。

而寻找高人降妖吧,因为灭法一事,佛门的大师是莫要想了,道门的天师在这西边又着实罕见,只能去寻些荒野散修。

结果找来的这些“高人”,要么一见真有妖怪,撒腿就跑,要么就是自信满满的进了山,成了妖怪口中的牙祭!

喜欢西游旅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西游旅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