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花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五章 紫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听了两人的话,萧浔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拿起一棵紫穗,捻起谷粒搓开,紫壳裂处露出紫色的米仁,“颗粒瞧着的确饱满,这般耐旱又丰产的作物,倒是少见。若能让各地知晓其益处,学着栽种,尤其北方常遇旱情的州县,怕是能解不少粮荒之困。”

“陛下,臣观此紫穗粟虽显耐旱丰产之相,但毕竟初到中原,水土习性尚未全然摸清。依臣之见,可先在京畿近地再试种一季,细察其在夏秋交替、晴雨转换时的长势,记录下何时下种、如何培土、遇虫害该用何法应对等细节。待这一季收成稳固了,确证其习性与栽种门道无误,再将图谱与农法誊抄成册,令北方州县的农官先行学习,再由他们下乡教谕百姓仿种,如此步步稳妥,方能让这好物真正惠及万民,不至因仓促推广而生出纰漏。”袁锴语气审慎而恳切。

楚王亦附和道:“皇兄,袁大人虑得周全。这作物看着是好,可到底合不合北方的地土、气候,还得再多试几遭。等咱们把栽种的底细摸透了,连储存的法子都想妥当了,再让北边的乡亲们跟着学,他们种着也踏实,不至于白费力气。”

萧浔颔首,将手中的紫穗轻轻放回托盘,目光在饱满的谷粒上停留片刻,语气带着赞许:“你们说得在理,凡事稳妥为上。这紫穗粟既是好物,便不能急于求成,得让它在咱们这儿扎稳了根才行。”

“陛下圣明。”袁锴躬身道。

楚王则提议道:“皇兄,不如让御膳房煮来尝尝,要是合口,明年就可以京郊多种些。”

“刘永顺,你把粟米拿去御膳房。”萧浔爽快地同意了。

“是,陛下。”刘永顺捧着紫穗粟,去了御膳房。

殿内静了片刻,萧浔兴致勃勃地问道:“难得今日得闲,皇弟可有兴致手谈一局?”

楚王忙躬身应道:“能陪皇兄对弈,是臣弟的荣幸。”

小太监很快搬来青玉棋盘与云子,兄弟对坐,萧浔执黑先行,指尖拈起一枚黑子,落在天元位时发出清脆一声。

楚王执白应对,落子沉稳,棋盘上渐渐布开星罗棋布。

袁锴端着茶盏,坐在一旁,安静地看两人对弈。

窗外日影渐斜,棋盘上黑白子已纠缠得难分难解。

萧浔忽然抬手停在半空,望着右下角一片混战,忽然笑道:“皇弟这步飞压,倒是藏着后招。”

楚王语气带着几分谦逊:“皇兄谬赞了,臣弟不过是依着棋路试探罢了,哪及得上皇兄布局深远。”

“皇弟过谦了。”萧浔在棋盘左侧落子。

楚王笑道:“皇兄既不肯让左边势子,那臣弟只好在右下角再添几分变数了。”

说罢,指尖白子轻落,恰好将萧浔方才落下的黑子隐隐罩住,看似温和,却已在混战中暗设藩篱。

袁锴捧着茶盏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盏沿,目光在棋盘上流转。

萧浔思忖良久,才落子。

“皇兄此破局之法,妙极!”楚王赞叹。

殿内只闻落子声与偶尔的轻语,香炉里的檀香袅袅升起,与窗外斜照的日光缠成一片暖融融的静。

萧浔忽在一处断落子,抬眼看向楚王:“这下,皇弟的后招该露底了吧?”

楚王凝视棋盘半晌,忽然将手中白子放回棋罐,拱手笑道:“皇兄棋力精湛,臣弟认输了。”

萧浔哈哈大笑,抬手将棋盘上的棋子拂乱:“不过是赢了半目,算不得什么。”

袁锴适时放下茶盏,欠身道:“陛下与王爷对弈,步步皆见功力,着着尽是巧思,每一枚棋子都落得恰到好处,臣今日得见这般高妙棋艺,真是开了眼界。”

这时,刘永顺提着食盒回来了。

“陛下,王爷,袁大人,紫穗粟粥熬好了。”刘永顺躬身将食盒放在案上,揭开盒盖时,一股温润的米香混着淡淡的甜意漫了开来。

青瓷碗里盛着的粥品泛着剔透的紫,稠稠的米浆裹着饱满的粒儿,瞧着格外诱人。

萧浔先拿起一碗,用银匙轻轻搅了搅,笑道:“看着倒比寻常粟米精致些。”

舀起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紫米的软糯混着微微的回甘在舌尖散开,他眉梢微扬,“口感绵密,带着甜,相当不错。”

楚王也取过一碗,浅尝两口后颔首道:“确实比寻常粟米更润些,熬得这般稠也不糊底,可见这米性子扎实。若真能在北方推广开,百姓冬日里煮上一碗,暖身又顶饿。”

“臣方才看这谷粒饱满,便知熬粥定不差。如今尝着滋味,更信它是好物了。待试种稳妥,寻常人家的灶上能多添这一碗紫粥,也是桩美事。”袁锴端过最后一碗。

三碗粥渐渐见了底,萧浔放下银匙,接过刘永顺递来的帕子,擦了擦唇角,笑道:“这紫穗粟确是个好东西,既顶用又合口,看来京郊试种的事得抓紧些。”

楚王起身躬身道:“皇兄说得是,臣弟府中还有些关于北方水土的卷宗没细看,这便回去理一理,明日或可给袁大人做个参考。”

袁锴亦随之起身:“臣也需回衙署草拟试种的章程,把下种、培土的细节再核一遍,免得疏漏。”

萧浔点头应允:“也好,你们各自去忙吧,有事随时递牌子进来。”

“臣(臣弟)遵旨。”两人齐声应道,又规规矩矩行了礼,才退出养心殿。

萧浔坐回龙椅上,继续批阅奏折。

暮色渐渐漫上窗棂,小太监们点亮了殿中的烛台,刘永顺上前问道:“陛下,要传膳吗?”

“去清极院用膳。”萧浔搁笔起身。

廊下的宫灯已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裹着晚风在朱红柱础间流动。萧浔步出养心殿,刘永顺早领着八个内侍抬着龙辇候在阶下,明黄的车帷绣着暗金龙纹,在风中轻轻拂动。

内侍们脚步轻稳,抬着龙辇沿宫道前行,

至长春宫门前时,远远望见檐下灯笼如串珠般悬着,将朱红宫墙映得暖意融融。

内侍们稳稳放下木杠,刘永顺上前掀开帷帘,扶着萧浔下了龙辇。

穿过几重院落,便到了清极院。

听到清道鞭声的谢知意,已挺着快七个月的肚子,在廊下等着了。

喜欢繁花笺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繁花笺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