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沉,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崇祯皇帝眉头紧锁,正对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发愁。近来国事艰难,内忧外患,一桩桩烦心事如潮水般涌来,让他心力交瘁。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寂静。紧接着,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哭腔,惊恐万分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崇祯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手中的朱笔差点掉落。他抬眼望去,见小太监如此惊慌失措,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小太监咽了口唾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一些,说道:“陛下,半月前奉命前往湖广捉拿钱守庸与李明二人进京的锦衣卫出事了。捉拿起初很是顺利,宣读圣旨后二人并未反抗,当面叩头领旨谢恩,束手就擒。然而消息传到城外,军营内士卒瞬间哗变。那些乱兵像发了疯般,鼓噪着冲进城内,将钦差行辕团团围住。随后,他们强行冲了进去,硬生生把钱守庸和李明二人救了出来。阻拦的锦衣卫根本抵挡不住,当场就被乱兵打死两人,打伤三人。”
崇祯听到这里,脸色“唰”地一下变得铁青,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钱守庸和李明二人难道就没有阻止吗?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小太监被吓得浑身一抖,头更低了,赶忙回道:“陛下,二人倒是竭力阻止,声泪俱下,可士兵们群情激愤,根本不听他们的。后来二人甚至以死相逼,那些哗变的士兵才稍稍平静,同意二人北上请罪。其中第二师与第三师共两万六千余人,声称要保护钱守庸和李明二人进京,说是沿途道路不太平,匪寇横行,恐路上他们二人遭遇不测。如今大军已经北渡长江,进入河南南阳府境内了!”
崇祯气得“嚯”地一下站起身来,龙袍的下摆带翻了旁边的茶杯。“哐当”一声,茶杯砸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清脆的破碎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反了!反了!这钱守庸、李明二人狼狈为奸,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煽动将士哗变,简直目无君上!”崇祯在殿中来回疾走,脸上的怒容仿佛能将空气点燃,可眼中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慌乱。
怒发冲冠的崇祯朝着小太监大声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传温体仁进宫商议对策!”
小太监嗫嚅着说道:“陛下,此时已经一更三点,城门关闭,实施宵禁,按例得五更三点晨钟敲响后城门才能开启,现在让温大人进宫不合规矩啊。”
崇祯听闻,怒火更甚,随手抓起桌上的砚台朝着小太监砸去,砚台擦着小太监的头皮飞过,砸在地上摔得粉碎。崇祯怒斥道:“这等大事,你竟敢说不合规矩!是不是等乱兵打进京师了就合规矩了?半个时辰之内,朕就要见到温体仁,不然就杖毙了你这个狗奴才!”
小太监吓得连滚带爬,哭丧着脸赶紧跑出去传旨。
过了好一阵子,温体仁才急匆匆地赶来,一迈进殿门,看到崇祯盛怒的模样,心中“咯噔”一下,赶忙恭敬地跪地奏道:“陛下息怒,赶来的路上小玄子公公已将此事来龙去脉说与老臣知晓。此刻您龙颜大怒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啊。”
崇祯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鹰般锐利地看向温体仁,急切地问道:“温爱卿,你一向智谋过人,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依你之见,朕该如何是好?”
温体仁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如今钱守庸与李明手握重兵,虽说哗变的北上的只有两万六千余人,但他们在湖广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势力不容小觑。此时若贸然派兵镇压,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事。河南乃中原腹地,近年来屡遭兵灾,十室九空,实在不宜再动刀兵。而且当下我朝内有李自成在西北不断壮大势力,搅得民不聊生;外有后金在关外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入侵。实在不宜再与钱、李二人正面冲突,否则局面恐将失控啊。”
崇祯咬着牙,双手紧紧握拳,额头上青筋暴起,愤怒地说道:“难道朕就只能咽下这口气,眼睁睁看着他们这般嚣张跋扈?”
温体仁再次叩首,语气诚恳且坚定:“陛下,臣以为不妨暂且采取安抚之策,稳住钱守庸与李明。可下旨嘉奖他们往日为朝廷立下的功劳,对于此次所谓的‘护主’之举,也暂且佯装认可,许以他们一些优厚的条件,先将他们稳住,再徐徐图之。”
崇祯在殿内来回踱步,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心中天人交战。过了许久,他终于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不甘,缓缓说道:“也只好如此了。传朕旨意,立刻拟旨安抚钱守庸与李明,措辞务必恳切,切不可激怒他们。”
温体仁微微皱眉,抬头看向崇祯,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若仅是言辞恳切,恐怕难以奏效。他们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若无实际好处,恐怕不会轻易罢手。”
崇祯一听,顿时怒目圆睁,大声斥道:“难道他们如此无君无父?朕不追究他们哗变之罪也罢了,难道还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赏赐金银不成?”
温体仁赶忙再次伏地叩首,语气急切地劝道:“陛下,国事为重,大局为重啊!当下形势危急,若不先稳住他们,恐生更大祸端。待局势缓和,再做计较不迟。”
崇祯气得浑身发抖,在殿中来回走了好几圈,最后咬着牙切齿地说道:“传朕旨意,赏李明平寇将军印,封钱守庸为太子太保。另外,再赏那些所谓‘忠心护主’的士兵一万两银子。”说罢,崇祯疲惫地坐回龙椅,眼神中满是无奈与忧虑,望着御案上被墨汁玷污的奏章,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未来。
喜欢穿越明末成饿殍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明末成饿殍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