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庄的炼钢炉前,摆了一张供桌,上面放着三牲之头。
户部尚书张兴手持祀文,先洋洋洒洒的念了一通后。
赵祈佑手持巨香,领着姜远、万启明,以及一众参与过炼钢坊建造的工部官员,对着炉子行大礼而拜。
炼钢炉内,早已填入了铁矿与石灰石、焦炭,工匠们提着一桶桶石漆等候着,只待赵祈佑一声令下。
赵祈佑拜完之后,大袖一挥:“点火!”
工匠们将几十桶石漆倒进炉内,姜远将手中的火把往炉内一扔,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来。
与此同时,水坝上的渠道闸门被提起,水流冲击而下,将两个巨型水车带动起来。
水车上的连杆曲轴带动两台巨大的风箱,将风送入炉内,炉内的火焰烽头瞬间变成蓝色。
这头,利哥儿点燃了鞭炮,柴阳帆与十几个禁军同时擂响战鼓。
鼓声与鞭炮声,就似大周工业战船起航的号角,声震天地。
“明渊、万启明,第一炉铁水出炉需要多久,朕有些迫不及待了。”
赵祈佑看着烟囱冒着的滚滚黑烟,神情激动无比。
万启明躬身答道:
“最快需要五个时辰,慢则十二个时辰,这取决于炉内的温度与焦炭的成色。”
姜远则指着另一座炉子:
“高炉只是炼出生铁水,要想炼出精钢,得将铁水倒入那座转炉中。
再通过水车带动风箱吹气,而后才是精钢,这个过程需要半个时辰左右,这便是所谓的转炉吹钢法。”
“所需时间倒也并不长,朕在此等一等也无妨。”
赵祈佑只觉这所用时间不长,从铁矿石到精钢出炉,不过十几个时辰罢了。
他哪里知道,这高炉与转炉炼钢的速度,比大周的传统炼铁之术,效率提高了百倍,何止是一个快字就能说尽的。
万启明道:“陛下既然要等,先去炼钢坊会客室歇息一番吧。”
赵祈佑挥手道:
“朕第一次来小李庄工业园,见这园区不仅建的大气,各作坊也井井有条,你与明渊领着朕四处转转。”
天子要出去转悠,姜远与万启明哪敢不同意,便在前引了路。
帝王巡视,排场极大,前金吾后禁军的。
帝王驾临,将各作坊主吓得半死,作坊工人全皆出来相迎,搞得鸡飞狗跳。
赵祈佑见扰动太大,便命殿前校尉周冲,撤了排场仪仗,只带了百十个护卫,轻装而行。
赵祈佑背着手走在宽阔的工业大道上,见得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工坊门头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沈记织布坊。
“呵,沈万三的这织布坊非同凡响啊。”
赵祈佑看着连片的厂房,也不由得赞了一句。
姜远笑道:“沈有三乃是商业奇才,短短数年,便挣下了如此大的家业,的确不同凡响。”
赵祈佑点点头,迈了步子便往织布坊里走。
想来沈有三早就接到消息了,只待赵祈佑过来视察。
赵祈佑刚进布坊,身体又胖了一圈的沈有三,领着织布坊的大掌柜已是迎了出来。
“陛下驾临有三的小作坊,实乃龙恩浩荡,有三万幸之至。”
赵祈佑呵呵一笑:“沈有三,你这都算小作坊的话,那这天下就没有作坊了。
陪朕在你的作坊里转转。”
沈有三忙躬了身,引着赵祈佑与姜远、万启明朝最大的厂房而行。
沈有三这间作坊,名为织布坊,实则是纺纱、织布、染色一体的,基本上已形成流水作业。
他领着赵祈佑参观的这间厂房,却正是织布的厂房。
但见宽大的厂房之中,整齐排放着数百台飞梭织机,数百女工端坐在织机前,熟练的织着布。
对于赵祈佑的到来,她们似乎视若无物,眼中只有织机与纱线。
数百织娘们熟练异常的操作着织机,手中的活计忙而不乱。
投梭之声,踩动织机踏板之声此起彼伏,初听杂乱,再听却又觉有种异样的节奏韵律。
眼前的景像,竟让赵祈佑产生一种,如站在一台精密运转的机括前,看着它运转不休、顺畅丝滑。
这画面着实震撼。
姜远斜着眼睛看着沈有三,只觉这厮不仅是经商奇才,还是揣摸人心的奇才。
别的作坊里,见得赵祈佑亲来,不论是掌柜的还是工匠,都齐刷刷的扔下手中活计列队相迎。
唯独沈有三命女工们专心干活,视帝王如无物。
这种效果比那些排队相迎的作坊,堪称天上与地上。
帝王来工坊又不是为看人而来,自当要展示工坊的运作情况。
可惜,除了沈有三想到了这点以外,其他人都没往这方面想。
这便是区别。
“沈有三,你这布坊,一日可出多少布?”
赵祈佑背着手,在车间里一边转悠,一边问道。
沈有三恭声答道:
“回禀陛下,这间织布坊中有500织娘,日夜两班倒之下,全力织布,日产约300至350匹粗布,细布约二百匹。”
赵祈佑虽不懂农桑与织造,但听得这个数字,还是倒吸一口凉气。
五百人一天能织350匹粗布,那一年下来…
赵祈佑勾着手指头,一时竟然没能算出是多少来。
“陛下,一年可产粗布十万五千匹。”
万启明算章极好,见得赵祈佑勾手指头,立马将数字算了出来。
赵祈佑听得这个数再次震惊,要知道去年江南西道织造局报上来的粗布产量,才是四十余万匹。
沈有三这一个500人的织布车间,一年就所产之布,竟然抵得上整个江南西道产布的四分之一。
姜远听得这个数字也吓了一跳,他有想过飞梭织机比传统织机效率要高,但这特么的也太高了。
难怪沈有三敢以超低价卖布,以此只一年时间,不知道挤死了多少以织布为生的小作坊。
而这,还只是这一间织布厂房的产量,前面还配有纺纱车间,后面还有染布坊。
一整套流水线下来,不出三年,沈有三的布将卖遍大周,形成彻底垄断之势。
赵祈佑也想到了这点,眉头突然就皱了起来。
赵祈佑虽没有听过垄断这个词,但心里却隐隐觉得,若沈有三将百姓穿衣垄断了,对大周而言可能极为不利。
赵祈佑不是昏庸的帝王,对于有些事物极为敏锐。
百姓吃穿住行,穿排在第二,天下百姓若都是穿沈家的布,这不是什么好事。
“沈有三,过不了多久,天下百姓都得穿你沈记布坊的衣衫了吧。”
赵祈佑语气平淡至极,像是随口而说。
姜远耳观鼻,鼻观心,也不看沈有三。
这事,他早提醒过沈有三,今日赵祈佑相问,就看他怎么答了。
答得好,继续干买卖,答得不好,沈有三这几年的努力白费不说,还有性命之忧。
沈有三忙躬了身:“陛下,有三闲时也去格物书院听课。
书院中言,大周要想实现工业化,任何物事皆不能让一家独占,必要有竟争才可。
竟争有利于商品的革新,才不至于发展停滞不前。
有三这织机是改良后的产物,所以有三先行试用,如果好用,便推向整个大周,为民谋福。
如今看来,这新织机成效极好,明年开春,此织机就会走进寻常百姓家,让百姓实现自织自足。”
沈有三这话说得好听至极,翻译过来便是,这新织机他只是代百姓先行试用。
有损失他来担,有好处,天下人共享,完全忠君为民。
既然这种织机将来进千家万户,百姓自织自足,那就不存在沈有三掌控天下百姓的穿衣之说。
赵祈佑听得这话,笑道:“难得有三这份心意,朕甚慰。”
“谢陛下夸奖。”沈有三一脸忠心之色,心道幸好当初姜远曾提醒过自己,否则今日就得完。
姜远心中却感慨不已,沈有三过了今日这一关,此后便可以大展其手,光明正大的碾压其他小作坊。
这飞梭织机就算被其他小作坊拿去,也是斗不过沈有三的。
一来,沈有三的布,已有品牌效应。
二来,沈有三自己有原料供货渠道,可以无限压缩成本,以价格战就能弄死一大片人。
但这里面有坏处,也有好处,小作坊要生存,就得走精品化路线。
要走精品化路线,就得创新,竞争之下,织布行业必然大步向前。
这是工业发展的规律,沈有三虽然是图利的商贾,但也有潜在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
而赵祈佑一视察,身处工坊之间,这才切实感受到了工业的魅力。
如此高效的生产方式,是他以前闻所未闻过的。
且不言那炼钢坊,单就这织布坊而言,沈有三能织出这么多布,又价格低廉,朝廷完全可以采购做为将士的衣衫用料。
将士穿得暖了,作战能力将会大幅增加,只这一点益处,就能让大周的实力成倍增加。
赵祈佑越发觉得姜远提出的工业强国,是千古以来最绝妙的国策。
“沈有三,你本就是皇商,如今凛冬将至,我大周的将士还着单衣…朕命你与户部相商,给个合适的价钱。”
沈有三闻言大喜,赵祈佑这是要下订单了,这还真是意外之喜。
沈有三忙躬了身,满脸喜色:“陛下信得过有三,有三定当办好!
这第一年的冬衣,有三可免…”
姜远不动声色的踹了一脚沈有三,接话道:“沈老板,陛下下这么大个单,你定要打个对折才是。”
沈有三一愣,连忙改了口:“那是自然,定然最便宜的价。”
赵祈佑龙心大悦:“好!有三忠心可嘉,你与张兴张爱卿商议即可,朕去下一家工坊看看。”
赵祈佑说完,带着护卫与张兴万启明先行出了厂房。
落在后边姜远一巴掌扇在沈有三那滚圆的脑袋上,低声骂道:
“你想死么!我先前还夸你是商业奇才,你上赶着找死?那冬衣能免费送么?哪怕只送一年也不行!
就你钱多,就你能耐!”
沈有三被姜远劈头盖脸的喝骂了一阵,回过味来后,大冷的天之下,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刚才若不是姜远及时把话打断,自己献忠心不成,反倒落个收买人心之嫌。
那就真离死不远了。
“明渊,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你又救有三一命!”
沈有三感激的无以复加。
赵祈佑见得姜远与沈有三没有跟上,回头见得他俩嘀嘀咕咕的:
“明渊,有三,你二人有什么话要背着朕说?”
姜远连忙快步赶上:“哪能呢,我在叮嘱沈有三,将冬衣制的好些,不要偷工减料。”
“原来如此!还是明渊懂商贾!谅他也不敢!”
赵祈佑哈哈笑道:“明渊,陪朕去鞭炮作坊转转。”
姜远听得这话,整个人愣在当场,狠咽了口唾沫:
“陛下,您将鞭炮作坊,建在了小李庄?!”
喜欢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