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嘻哈史诗看古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1章 北宋飞将:兵王张宪技比李广,一箭定北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庆历四年秋,契丹骑兵突袭河北遂城,两万铁骑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城楼上,北宋士兵握着锈迹斑斑的长枪,看着城下黑压压的敌军,手都在抖——遂城守兵不足三千,还多是刚征召的百姓,连弓都拉不开,而契丹骑兵个个马术精湛,箭术超群,昨日一天,就有五十多名士兵死在契丹人的箭下。

“将军!契丹人又来挑战了!”一名小兵慌慌张张跑上城楼,指着城下。只见契丹阵前,一名壮汉骑着黑马,手里握着一把长弓,正朝着城楼大喊:“宋兵胆小如鼠!敢不敢出来跟我比箭?要是不敢,三日后我就攻破城池,杀尽你们!”

遂城守将李信脸色发白,他看着城下的壮汉,又看了看身边的士兵,咬牙道:“谁敢去应战?”

城楼上一片寂静,没人敢应声。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普通士兵铠甲的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躬身道:“将军,末将张宪,愿去应战。”

李信愣了一下,张宪是三个月前才来参军的,平时沉默寡言,训练时也只是中规中矩,李信没想到,他居然敢去应战。“张宪,你可知那人是谁?他是契丹的神箭手耶律烈,昨日五十多名士兵,都是被他射死的,你……”

“末将知道。”张宪打断他,从背后取下一把自制的长弓——那弓比普通的弓要粗一倍,弓身是用桑木做的,弓弦是用牛筋编的,看起来格外结实。他又从箭囊里拿出一支箭,箭杆是枣木的,箭头磨得锋利,泛着寒光。

张宪走下城楼,打开城门,骑着一匹黄骠马,慢悠悠地走到耶律烈面前。耶律烈见出来的是个普通士兵,哈哈大笑:“宋兵没人了?居然派个小兵来送死!”

张宪没说话,勒住马,举起长弓,对准了耶律烈身边的一棵白杨树。那棵白杨树离两人有一百五十步远,树枝上还停着一只麻雀。

“你要干什么?”耶律烈皱起眉。

张宪依旧没说话,手指一松,弓弦“啪”的一声响,箭像流星一样飞了出去,正好射中麻雀的翅膀,麻雀掉在地上,还在扑腾。

耶律烈脸色变了变,随即又冷笑:“运气好罢了!敢不敢跟我比射移动的目标?”他说着,从马背上取下一只兔子,扔在地上,兔子受惊,拔腿就跑。

耶律烈举起长弓,对准兔子,手指一松,箭射了出去,正好射中兔子的后腿。“该你了!”他看着张宪,眼里满是挑衅。

张宪看着正在逃跑的兔子,又举起长弓,这次他没瞄准兔子,而是瞄准了兔子前方的地面。手指一松,箭飞了出去,落在兔子前方的土里,兔子刚好跑到箭旁,被箭的冲击力绊倒,摔在地上,动弹不得。

城楼上的宋兵都看呆了,随即欢呼起来。耶律烈的脸色彻底白了,他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宋兵,箭术居然这么厉害。“再来!这次我们射对方的箭!”耶律烈说着,从箭囊里拿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对准张宪,“你敢不敢?”

张宪点头,也拿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对准耶律烈的箭。

“一、二、三!”两人同时喊出,手指一松,两支箭同时飞了出去。在空中,张宪的箭正好撞上耶律烈的箭,“铛”的一声响,耶律烈的箭被撞断,掉在地上,而张宪的箭,还朝着耶律烈飞去,擦着他的肩膀,钉在了他身后的地上,箭尾还在不停晃动。

耶律烈吓得浑身发抖,他看着肩膀上的血痕,又看了看地上断箭,再也不敢嚣张,调转马头,就往契丹阵里跑。契丹士兵见耶律烈战败,也慌了神,阵脚开始混乱。

张宪勒住马,举起长弓,朝着契丹阵前射了一箭,正好射中契丹阵前的一面旗帜,旗帜应声倒地。“契丹人听着!再敢犯我大宋边境,我张宪定不饶你们!”他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战场。

契丹士兵吓得不敢上前,纷纷往后退,没过多久,就带着耶律烈,撤兵了。

张宪回到城下,李信亲自打开城门,迎了上去,拍着他的肩膀:“张宪,你真是好样的!没想到你箭术这么厉害,堪比西汉的飞将军李广啊!”

城楼上的士兵也围了过来,纷纷夸赞张宪,张宪只是笑了笑,把长弓背在背后:“将军过奖了,末将只是会些箭术罢了。”

没过多久,张宪一箭退契丹的消息,就传到了汴京。宋仁宗赵祯听说后,很是高兴,下旨召张宪回汴京,还让枢密使韩琦亲自去城外迎接。

张宪回到汴京,跟着韩琦去了紫宸殿。赵祯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张宪——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穿着普通的士兵铠甲,看起来和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很难想象,他就是一箭退契丹的神箭手。

“张宪,你一箭射断耶律烈的箭,还射中契丹的旗帜,退了两万契丹骑兵,可有此事?”赵祯问道。

张宪躬身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好!好!好!”赵祯连说三个“好”,“朕听说,你箭术精湛,堪比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今日朕想亲眼看看,你敢不敢在朕面前露一手?”

张宪点头:“末将遵旨。”

赵祯让人把张宪带到皇宫的御花园,御花园里有一棵老槐树,离两人有两百步远,树枝上还挂着一个铜钱。“张宪,你能射中那枚铜钱吗?”赵祯问道。

张宪取下长弓,从箭囊里拿出一支箭,搭在弓上。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目光锐利,对准了那枚铜钱。手指一松,弓弦响,箭飞了出去,正好射中铜钱的中心,箭尾还在不停晃动。

周围的大臣都看呆了,韩琦走上前,笑着说:“陛下,张宪的箭术,果然堪比李广!李广能射穿石头,张宪能在两百步外射中铜钱中心,真是难得的人才!”

赵祯也很高兴,下旨封张宪为殿前司步军都虞候,还赏赐了他一把黄金打造的长弓和一百支银箭:“张宪,朕封你为都虞候,以后你就留在汴京,负责训练士兵的箭术,让更多的士兵都能像你一样,有精湛的箭术,保卫大宋的边境。”

张宪躬身谢恩,接过黄金长弓和银箭:“末将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庆历五年春,契丹不甘心上次的失败,又派了三万骑兵,突袭河东雁门关。雁门关守将范仲淹派人去汴京求援,赵祯下旨,让张宪率领五千骑兵,去雁门关支援范仲淹。

张宪接到旨意后,立刻率领五千骑兵,从汴京出发。他知道,雁门关形势危急,不能耽搁,所以每天都行军一百多里,士兵们虽然辛苦,却没人抱怨——张宪平时训练士兵时,从不搞特殊化,和士兵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训练,士兵们都很敬佩他,愿意跟着他打仗。

行军五日,张宪率领的骑兵,抵达雁门关附近。此时,契丹骑兵已经把雁门关围了起来,正在猛攻城门,范仲淹率领士兵们奋力抵抗,却还是节节败退,城楼上的士兵死伤惨重。

张宪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雁门关西侧有一片山谷,山谷狭窄,适合设伏。他立刻召集将领,安排战术:“你们率领四千骑兵,绕到雁门关东侧,假装要攻城,吸引契丹人的注意力;我率领一千骑兵,绕到西侧山谷,等契丹人派兵去东侧支援时,就从山谷里冲出来,切断他们的后路,然后咱们前后夹击,一举击溃契丹骑兵。”

将领们躬身领旨,各自率领士兵,按照张宪的安排行动。

没过多久,东侧的四千骑兵就开始假装攻城,契丹将领见宋军援兵到了,还来攻城,立刻派了一万骑兵,去东侧支援。张宪在山谷里看到契丹骑兵进入东侧,立刻率领一千骑兵,从山谷里冲了出来,正好撞上契丹的后军。

张宪举起黄金长弓,一箭射中契丹后军将领的胸口,将领从马背上摔下来,当场身亡。契丹后军没了将领,顿时乱作一团,张宪率领骑兵,趁机杀了进去,手里的长枪挥舞着,每一枪都能刺穿一个契丹士兵的铠甲,箭术更是精准,每射一箭,都能射死一个契丹士兵。

东侧的契丹骑兵听说后军被袭,连忙往回退,却被宋军的四千骑兵拦住,双方展开激战。张宪率领后军,杀到契丹阵中,前后夹击,契丹骑兵根本抵挡不住,纷纷往后退。

范仲淹在城楼上看到宋军援兵到了,还击溃了契丹骑兵,立刻率领士兵们打开城门,杀了出去。三方合力,契丹骑兵死伤惨重,剩下的骑兵,再也不敢恋战,调转马头,就往北方逃去。

张宪率领骑兵,追了五十多里,斩杀了两千多名契丹士兵,俘虏了五百多名,还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才下令收兵。

回到雁门关,范仲淹亲自迎接张宪,拉着他的手:“张宪,这次多亏了你,不然雁门关就守不住了!你的战术和箭术,真是太厉害了,堪比当年的李广啊!”

张宪笑了笑:“范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将士们齐心协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后来,张宪在雁门关休整了几日,就率领骑兵,带着缴获的战利品,回了汴京。赵祯听说张宪又打了胜仗,亲自去城外迎接,还下旨,封张宪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赏赐了他一座府邸和一百名仆人。

大臣们都劝赵祯:“张宪只是个普通士兵出身,一下子封这么高的官,恐难服众。”

赵祯摇了摇头:“做官看的是能力,不是出身。张宪一箭退契丹,又率军击溃契丹骑兵,保卫了大宋的边境,他有这个能力,就该封这么高的官。再说,他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敬佩他,怎么会不服众?”

果然,大臣们和士兵们,都没有反对,反而纷纷夸赞赵祯知人善任。

庆历七年冬,西夏国主元昊,派了四万大军,突袭陕西延州。延州守将派人去汴京求援,赵祯下旨,让张宪率领一万大军,去延州支援。

张宪率领大军,从汴京出发,这次他没有急着行军,而是先派人去延州附近,打探西夏军队的情况。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后,对张宪说:“将军,西夏军队在延州城外的平原上扎营,元昊亲自率军,还带了不少神箭手,每天都派士兵去延州城下挑战,延州守将不敢应战,只能坚守城池。”

张宪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他率领大军,走到延州附近的一座山上,扎下营寨,然后派人去延州,告诉守将,让他明日一早,派士兵去城下挑战,吸引西夏军队的注意力,自己则率领大军,从山上冲下来,突袭西夏的营寨。

次日一早,延州守将按照张宪的安排,派了一千名士兵,去城下挑战。元昊听说宋军敢来挑战,立刻率领一万大军,出营迎战。双方展开激战,宋军士兵故意装作不敌,往后退,引诱西夏军队追击。

张宪在山上看到西夏军队追了出来,营寨里只剩下三千多名士兵,立刻率领一万大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朝着西夏的营寨杀去。西夏营寨里的士兵,没想到宋军会从山上突袭,根本没准备,纷纷慌乱抵抗。

张宪举起黄金长弓,一箭射中西夏营寨的旗杆,旗杆倒下,营寨里的士兵更是慌乱。张宪率领大军,杀进营寨,手里的长枪和弓箭并用,杀得西夏士兵落花流水。

元昊在前方作战,听说营寨被袭,连忙率领大军往回退,却被延州的宋军士兵拦住。张宪率领大军,从营寨里杀出来,前后夹击,西夏军队死伤惨重,元昊也被张宪的箭射中了肩膀,只能率领剩下的士兵,往西夏逃去。

张宪率领大军,追了一百多里,斩杀了一万多名西夏士兵,俘虏了八千多名,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和大量的粮草、武器装备,才下令收兵。

这次胜利,彻底打怕了西夏,元昊再也不敢派大军突袭大宋的边境,还派使者去汴京,向大宋求和,愿意称臣纳贡。

张宪回到汴京,赵祯大喜,下旨封张宪为枢密副使,还赏赐了他无数的金银珠宝。此时的张宪,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了大宋的高级将领,可他依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每天还是会去军营,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士兵们都很爱戴他。

后来,张宪在枢密副使的职位上,干了十年,期间,他训练出了一大批箭术精湛的士兵,保卫了大宋的边境,让契丹和西夏,再也不敢轻易犯境。百姓们都称他为“北宋飞将”,说他的箭术和战术,堪比西汉的飞将军李广。

嘉佑三年秋,张宪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赵祯听说后,很是悲痛,下旨追封张宪为枢密使,还亲自去张宪的府邸吊唁。士兵们和百姓们,也都纷纷来到张宪的府邸,为他送行,队伍排了好几里长。

范仲淹、韩琦等大臣,也都为张宪写了祭文,赞扬他的功绩和品德。范仲淹在祭文中写道:“张宪将军,技比李广,忠勇双全,保卫大宋边境数十载,百姓安居乐业,皆将军之功也。将军虽逝,精神永存,永为大宋之骄傲!”

张宪的故事,也一代代流传下来。后来的人们,提到“飞将”,不仅会想到西汉的李广,还会想到北宋的张宪——那个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兵王,那个一箭退契丹、率军破西夏的“北宋飞将”,他的忠勇和精湛的箭术,永远铭刻在大宋的历史里,铭刻在百姓的记忆中。

《嘻哈史诗看古今》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嘻哈史诗看古今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