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八年平陈后,隋文帝在江南的社会改革出了大问题,终于在开皇十年造成了江南大面积的叛乱。
杨素率军前往镇压,结果到了江南才发现平叛的难度远超平陈时。
平陈是两军对峙阵前,将对将,兵对兵,隋国力强盛,猛将如云,自然是势如破竹。
杨素此番到了江南后,才发现造反的叛军多为游击作战,每座山、每个洞内都可能藏着叛军,头缠青巾的叛军总在雨后从溶洞涌出,砍完粮车又遁入苍苔密布的岩缝。
若想歼灭必须要各个击破,这难度说是势比登天也不为过。
且隋军士卒多为出身北方,对江南潮湿气候极为不习惯,军士非战损失严重。
连号称勇冠三军的史万岁,都在婺州(浙江金华)被江南的乱军围在山里险些送命,最后还是沿河放下求援的竹筒,才被杨素派人救了出来。
杨素大军优势占尽,却始终无法将叛军消灭,被死死拖在江南之地。
最后还是在“百年第一谋士”李德林的建议下,让晋王杨广去江南协助杨素平乱。
李德林之所以推荐晋王杨广去江南,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杨广参加过平陈战争,熟悉江南。
二是杨广的正妃萧氏是后梁公主,在江南颇有影响力,杨广本人也喜爱江南文化,甚至学会了一口吴侬软语。
杨广到江南后,一边拉拢读书人;一边拉拢佛教高僧大德,最后自己还留发出家,混了个“总持菩萨”的法号。
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终于有开皇十二年平定了江南的叛乱。
在这期间,晋王杨广顺手还干了件大事——重新平定了岭南。
岭南在隋陈交替之际,正是着名的巾帼英雄——冼夫人任大首领。
杨广奉命来江南平乱之时,广州总管韦洸正带着大军往岭南进发,想要接替陈朝恢复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韦洸出身京兆韦氏,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
临近岭南时才发现困难重重。
这里地形、气候复杂,民族众多,若是没有大首领冼夫人的同意,只怕又会陷入今日平,明日反的循环,哪怕强如陈霸先七战七捷才收服冼夫人……
正当韦洸束手无策之时,这里正好被杨广听到了此事。
杨广一面派人火速从大兴城取来陈后主的亲笔信,还有当年冼夫人献给陈后主的犀牛手杖,一面亲赴岭南面见冼夫人。
杨广此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天生仪表堂堂,文才更是惊艳绝绝,一见面便博得了冼夫人的好感。
冼夫人领着几千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向着北方痛哭一天后,正式归顺隋朝。
江南之乱和岭南归顺被杨广轻松解决,他在江南的威望一时无两,上到官员世家,下至平民百姓对晋王杨广的印象好到无以复加。
……
如此看来,秦王妃怀疑四名侍女与晋王有关,倒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
正当萧邢暗自心惊时,崔太医推门从寝宫内出来。
“殿下如何?”秦王妃急忙迎了上去。
崔太医躬身行礼,老脸含笑道:“殿下体内余毒皆除,只需调理数日,便可痊愈。”
“崔太医果然是妙手天成,本宫定会在父皇和母后面前为你请功,不知现在可否进去探视殿下……”
秦王妃侧目扫了寝殿内一眼,低声问道。
崔太医瞥了站在一旁的萧邢一眼,摇头道:“殿下还需静养,万万不可此时打扰。”
萧邢虽然垂首而立,余光却将两人神态尽收眼底。
心中不由冷笑,这话明显是说给自己听的,于是拱手出声道:“既然殿下仍需静养,那臣就先行退下,明日再来探视。”
秦王妃微微点头:“殿下这次虽是死里逃生,但凶手仍逍遥法外,不知他还有何种龌龊手段,还请萧别驾尽快将此人揪出来……”
喜欢隋烽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隋烽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