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3章 玉帝张兴东之普天同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普天同庆

一、凌霄殿的难题

七月初七这天,南天门的祥云比往常更艳,可凌霄殿里的气氛却像腊月的寒潭。太白金星捧着厚厚的奏本,花白的胡须都在发颤:“启禀陛下,东西南北四洲的神仙都递了折子,说今年的蟠桃会办不得。”

张兴东正用竹篾编着小篮子,这是他从凡间带来的习惯,处理天庭琐事时编些物件,心里更透亮。闻言抬眼,指尖的竹篾灵巧地打了个结:“说说看,都有什么由头?”

“东胜神洲的牛魔王说,去年被哮天犬追得摔断了角,再赴宴怕丢了妖族的脸面;西牛贺洲的迦叶尊者讲,佛门弟子不宜沾染酒肉;南瞻部洲的城隍们联名上书,说人间遭了蝗灾,神仙们大肆宴饮怕寒了百姓的心;北俱芦洲更离谱,冰夷水神说要给刚破壳的小蛟龙做满月酒,来不了。”太白金星掰着指头数,越数越急,“这哪是来不了,分明是故意拆台!”

张兴东放下竹篮,那篮子编得精巧,篮底还留着个透气的梅花形孔洞。他记得小时候在瓦岗村,娘总说:“好篮子得漏点风,不然装再多东西也捂坏了。”此刻望着殿下垂首的众神,忽然想起当衙役时处理的邻里纠纷——看似是抢地界,实则是嫌对方拜年没递烟袋。

“太白,你去查查看,牛魔王的角是不是还没好利索;小蛟龙的满月酒定在几日;再问问人间的蝗灾,缺不缺帮忙捉虫子的。”他把竹篮递给仙童,“至于蟠桃会,改个名目便是。”

二、三界的心思

三日后,太白金星带回了消息:牛魔王的断角确实没长好,夜里总疼得睡不着;冰夷水神的小蛟龙天生体弱,怕宴会上的仙乐惊着;人间的蝗灾是因为去年冬天太暖,虫卵没冻死,百姓们正愁人手不够;迦叶尊者倒是直言,佛门弟子不是怕酒肉,是觉得蟠桃会太排场,不如省下仙酿救济苦厄。

“陛下,这分明是各路神仙各有盘算。”托塔李天王怒目圆睁,宝塔在手中转得呼呼响,“依老臣看,该派天兵天将去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天庭的规矩!”

张兴东没接话,转身往瑶池走。池边的桃树正挂着青果,几个仙娥在修剪枝叶。他想起长安西市的绸缎庄,当年那妇人绣凤凰寻人,用的不是金线银线,是过日子的实在劲。

“太白,传朕旨意。”他站在桃树下开口,声音顺着风飘向四海,“七月初七不办蟠桃会,改办‘三界互助会’。东胜神洲派些会治骨伤的妖医,给牛魔王看角;北俱芦洲的小蛟龙满月,南瞻部洲送些安神的草药;西牛贺洲的菩萨们,带着弟子去人间帮着捉蝗虫;至于蟠桃,摘些青的送去给凡间的学堂,让孩子们尝尝鲜。”

旨意传开时,三界都愣住了。牛魔王正对着铜镜摸自己的断角,听见妖医要来,尾巴不自觉地摇了摇;冰夷水神抱着小龙崽,看着送来的安神草,忽然想起当年黄河泛滥,是人间的渔民救过她的族人;迦叶尊者捧着装有蝗灾地图的锦盒,对着弟子们笑道:“这才是该有的法会。”

张兴东却还有件心事。他化作货郎,挑着担子往幽冥地府走。忘川河边,孟婆正用漏勺捞着水里的纸钱,看见他就笑:“玉帝也来赶热闹?”

“我来给你送样东西。”他从筐里取出个竹筛,是特意编的大孔筛子,“你这汤里总漂着纸钱灰,用这个滤滤,喝着舒坦。”

孟婆接过筛子,忽然指着奈何桥头:“看见没,那几个鬼差正赌钱呢,说今年互助会肯定办砸。”

张兴东望去,果然见几个穿黑衣的鬼差围着骰子吆喝。他没生气,反而放下担子,摸出副新做的骨牌:“赌不如玩牌九,我教你们个新玩法,赢了的要帮孟婆劈柴,输了的去给轮回井清淤。”

鬼差们愣了愣,竟真的放下骰子学起牌九。孟婆筛着汤笑:“陛下这是用凡人的法子治天庭的病。”

“病不是治的,是顺的。”他看着牌桌上渐渐热闹起来,“就像编篮子,得顺着竹篾的性子,不然强扭着就要断。”

三、互助会的热闹

七月初七这天,南天门没摆仪仗,反而支起了十几个竹棚。东边的棚子前,妖族的医官正给牛魔王敷药膏,黑牛疼得直哼哼,旁边的狐狸精却笑得花枝乱颤;西边的草垛上,小蛟龙裹着红肚兜,被几个小仙女逗得吐泡泡,冰夷水神抹着眼泪说:“这孩子出生到现在,第一次笑呢。”

人间的田埂上更热闹。迦叶尊者的弟子们不用禅杖用扫帚,正帮着老农扫蝗虫;城隍爷带着土地公们挑水浇地,泥点子溅了满身;有个穿绿袍的仙童举着竹篮,专捡蹦得最高的蝗虫,正是当年张兴东救的婴儿,如今的轮回仙官。

“师祖,您看我捡了多少!”仙童举着满篮蝗虫跑来,篮子底的梅花孔漏着土,却漏不掉那股子鲜活气。

张兴东刚夸了句“好小子”,就见太白金星慌慌张张跑来:“陛下,不好了!东海龙王带着虾兵蟹将闯进来了,说咱们没请他!”

果然,云端里翻涌着浪花,敖广气鼓鼓地叉着腰:“凭什么他们都有差事,我龙宫就闲着?”

张兴东忽然笑了:“正等你呢。人间的稻田渴得很,你带些雨水去润润,记得别太大,刚浇过的地怕涝。”

敖广愣了愣,随即喜笑颜开:“这差事我擅长!”一挥手,细雨就顺着风飘向田野,落在禾苗上沙沙响。

日头偏西时,互助会成了集市。妖族的皮毛换了佛门的念珠,龙宫的珍珠串成了给孩童的项圈,鬼差们赢了牌九,正哼哧哼哧帮孟婆劈柴,斧头起落间竟带着节奏。张兴东坐在瑶池边,看着三界的生灵围坐在一起,分着凡间带来的麦饼,忽然想起瓦岗村的晒谷场——收完麦子,邻里们聚在场上分新粮,谁家的饼子掺了芝麻,谁家的粥里多放了豆子,都清清楚楚,却没人计较。

“陛下,您看那是什么?”太白金星指着天边。

只见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升起,有百姓的炊烟化作的白气,有妖族内丹的红光,有佛门佛光的金色,还有鬼魂们的执念凝成的幽光,在凌霄殿上空汇成一条七彩的河,河面上漂着个熟悉的竹篮,正是他刚编好的那个。

“这是……万民伞?”托塔李天王喃喃道,“只有德被三界,才会有这等景象。”

张兴东却想起娘说的话:“人心就像竹篾,看着脆,顺着纹路编,能成筐成篓,装得下千军万马。”他望着那片光河,忽然明白所谓普天同庆,从不是敲锣打鼓的热闹,是你帮我补补衣裳,我帮你看看庄稼,是每个生灵都觉得,这天地间有个地方惦记着自己。

四、长明的灯火

互助会结束后,天庭有了新规矩。每月初七,南天门都支起竹棚,各路神仙不用递拜帖,带着本事来换需要的物件。牛魔王的角好了,常来教小仙童们练拳脚;冰夷水神的小龙崽长大了,帮着忘川河疏通河道;就连最吝啬的东海龙王,也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总在凡间需要雨时准时出现。

张兴东依旧爱在三更天编竹篮,只是竹篾换成了天边的流云,编出的篮子能装下月光。有次编着编着,听见殿外有脚步声,竟是瓦岗村的王伯,拄着他送的拐杖,在云阶上慢慢走。

“东子,我托人给你捎了袋新麦。”老头从布包里倒出麦粒,金灿灿的在云里滚,“村里的娃娃们都知道天上有个玉帝,是从咱瓦岗村走出去的,都学着你编篮子呢,说要编个能装星星的。”

他抓起一把麦粒,放在掌心搓了搓,麦壳簌簌落下,露出饱满的仁。恍惚间,长安街的雪落在麦仁上,边关的风吹过麦浪,忘川河的水灌溉着麦田,最后都化作凌霄殿檐角的灯——那是用人间的灯火、妖族的内丹、佛门的舍利、鬼魂的执念共同点亮的,风吹不熄,雨淋不灭。

太白金星进来时,看见玉帝正把麦粒撒向云海。那些麦粒落地生根,长出成片的麦禾,麦穗上结着的不是麦粒,是一个个小小的心愿:有百姓盼着丰收,有小妖想修成人形,有鬼魂惦记着家里的桃树,还有个刚飞升的小仙童,希望师祖编的篮子永远都有个透气的梅花孔。

“陛下,明年的互助会,要不要通知四海八荒都来?”太白金星笑着问。

张兴东望着麦浪尽头的光河,那里正漂来个新的竹篮,篮子里坐着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正往灶膛里添柴,火苗映着她的白发,像极了当年在瓦岗村的模样。

“不用通知。”他拿起竹篾继续编,指尖的动作熟练又轻柔,“心里装着别人的,自然会来;还没学会的,看着看着也就懂了。”

檐角的灯又亮了些,照得三界一片通明。原来普天同庆从不是强求的欢腾,是千丝万缕的牵挂拧成的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温暖,是每个生灵都明白,这天地间最结实的篮子,永远为需要的人留着个透气的孔,好让日子能顺畅地流进去,酿成甜。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