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们升官快又如何?
等老子慢慢爬上去时,怕不是要给诸位坟头添土了。
拜访过胡大老爷后,郭翔这帮人当真开了窍。
什么党争站队都是虚的。
只管埋头办事,自有胡大老爷撑腰,该得的半分不会少。
其余闲事,一概不理!
说来也怪,他们这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派,偏就入了朱元璋的法眼。
锦衣卫密报呈上御案,皇帝看着奏章直摇头。
可这般踏实肯干的劲头,终究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既然他们只求应得之份——
那便如他们所愿!
朱元璋金口一开,此事就此定夺。
自此郭翔众人死心塌地,恨不得在额前烙个\"胡\"字。
交代完郭翔等人的前因后果,脉络已然明晰。
这群人哪个不是人精?
实乃大明开国年间真正的栋梁之材。
虽够不上名垂青史,放在官场里也是拔尖的人物。
既聪明又能干,平日自然谨守本分。
会友馆的出现更令他们如获至宝!
原本只打算拍拍胡大老爷马屁,谁知进去后发现受益的竟是自己。
此处依旧延续胡大老爷一贯作风——
坦坦荡荡,毫不掩饰。
郭翔等人简直欣喜若狂。
跟着胡大老爷果然吃香喝辣!
还是堂堂正正地享用。
瞧这馆子里,各衙门各品级的同僚济济一堂。
最令人感到惬意的,莫过于后院那个专供皇家与胡家使用的小院。
虽未明言,却在字里行间道尽一切。
胡大老爷,忠心可鉴!
有了这处所在后,不仅生活便利许多,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增添了不少交际机会。
同是会友馆的成员,下朝后在此打打麻将、品品茶,有何不可?
若是偶然相遇闲聊几句,又有何妨?
今日遇上胡大老爷,还能聆听他的\"指点\",实属意外之喜。
郭翔望着眼前一众欲言又止的同僚,深深吸了口气。他闭目凝神,细细回味着胡大老爷方才的嘱咐,缓缓开口道:\"既然诸位对事关陛下的论断没有异议,那便接着探讨胡相的其他提示。\"
他依旧闭着眼睛,低声道:\"近期一年内务必安分守己,争取做出些政绩。\"
\"说不定哪天,机遇就会降临诸位头上。\"
\"毕竟大明永远需要能办事的人!\"
说到此处,郭翔猛然睁眼:\"我们逐条分析。首先,为何限定一年之期,还强调要有政绩?\"
\"说句不中听的,虽然我等不及胡相,但比起其他官员,办事能力总归略胜一筹吧?\"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露出自豪之色。
确实,这一点他们胸有成竹。
正是凭借实干精神,他们才能步步高升。
见无人接话,郭翔只得继续阐述己见:\"依本官之见,其中暗含两层深意。\"
\"其一,必有重大变故,胡相才会敦促我等尽快建功。\"
\"其二,定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将至,否则胡相何必特意强调政绩?\"
\"这说明在胡相眼中,我等过往的作为尚显不足,若机遇来临,恐难斩获应得的好处。\"
众人闻言,皆震惊地望向郭翔。
官场之上,建功立业谈何容易?
这绝非单凭能力就能成事。
一个好汉尚需三个帮,岂有独木能成林之理?
若要在一年内做出成绩,免不了要四处求助。
那可是要欠下人情,甚至是天大的人情。
而人情债,有时最难偿还。
但既然这番见解源自胡大老爷的\"指点\",众人心中自然多了几分计较。
见众人仍在沉思,郭翔继续剖析第二点:\"再者,胡相所言'说不定哪天好运降临',这个说法,颇值得玩味!\"
\"咱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大范围的官职晋升来得如此突然,多半是朝了变故。\"
\"若是寻常调动,风声早该传出来了。\"
\"否则交接事宜无从准备,后续安排也难办。\"
\"可这次升迁旨意直接从御前发下,除了圣意,本官实在想不出其他缘由。\"
\"这里就有个疑问:陛下为何突然要提拔这么多官员?\"
\"总不会像李善长案那样,再来一次大清洗吧?\"
提起这事,在座众人虽都曾在那桩案子里获益,仍不免背脊发凉。
那场景实在骇人。
前些日子还在眼前趾高气扬的上司同僚,转眼就成了亡魂。
这简直荒谬至极!
偏生在座诸位都尝过其中甜头。
若是有功无过,说不定真能平步青云。
毕竟他们已亲历过一回。
郭翔说到这里,已是殚精竭虑。
\"最后一点,胡相说大明永远缺办事的人!\"
\"依本官看,这就是在安抚我等。\"
\"照旧例行事,虽不能大富大贵。\"
\"但保我等仕途坦荡总没问题。\"
\"换言之,胡相明示我等:圣意未改,我等路子走对了,坚持即可!\"
\"本官说完了,诸位看看可有疏漏?\"
郭翔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眼底已无方才的轻松。
他对胡相知之甚深。
在座众人里,唯有他借公务之便与胡相深谈过几次。
因此他明白胡相的忌讳。
只要不涉及与圣上对立,胡相其实很好相处。
甚至几句奉承就能让他开怀。
今日话说得这般隐晦,只可能事关圣上。
而且是胡相认为绝不能外泄的御前消息。
想到这里,郭翔心头突跳。
莫非......圣体抱恙?
若真如此,太子继位确实是个机会。
只是这猜测,未免太骇人听闻?
郭翔的揣测看似荒诞。
却阴差阳错触及了真相。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回旋镖在空中打转。
不过这些琐事,胡大老爷早已抛之脑后。
这事与他毫无干系。
说到底,他不过是念在往日情分,又见对方做事勤恳,才随口劝了两句罢了。
他可有说过什么犯忌讳的话?
或是讲了什么不该讲的?
都没有!
那不就得了!
实际上,仅仅过了一夜,胡大老爷正舒舒服服地带着一群美人儿在会友馆吃喝玩乐,而后回府悠闲了几日。
另一边,朱元璋却沉着脸,神情冷峻地盯着手中的奏报。
良久,他才抬头看向毛骧。
“惟庸这话,可有问题?”
“他让郭翔他们踏实办差,日后自有好前程,这话难道错了?”
毛骧此刻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怎么一看到胡大老爷与官员接触,就急匆匆跑来“告状”了呢?
真是昏了头了!
胡大老爷的圣眷,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厚。
不过,毛骧也不是无话可说,他一脸肃然道:
“皇爷,卑职在监察会友馆时,已发现端倪。”
“这会友馆不仅常有官员频繁聚集,有结党营私之嫌。”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与商贾勾结。”
“那些商贾借着打牌、缴纳会费、宴饮等名目,暗中行贿。”
“虽数目不大,但此风不可长啊,皇爷!”
朱元璋紧锁眉头,盯着奏报,神色凝重。
显然,这两件事都触犯了他的忌讳。
然而……事情牵扯到胡大老爷,况且这会友馆的事,他此前还说过无妨,如今反悔去找麻烦?
他朱元璋虽时常不讲理,但也是看人的。
至少对胡大老爷,多少还得给几分颜面。
毕竟,这是真正的老兄弟,又是儿女亲家。
想到这儿,朱元璋挥了挥手。
“行了,毛骧,你先退下吧!”
“这事儿,咱得和惟庸好好谈谈。”
毛骧咂咂嘴,心中又是羡慕又是无奈,只得老实离开。
他很清楚,自己可没胡大老爷这样的待遇。
若再啰嗦,说不定反要挨收拾。
胡大老爷来得倒是很快。
毕竟,他眼下闲得很。
一到御前,朱元璋便将毛骧查出的奏报递给他。
“你自己先瞧瞧!”
“咱知道你不为这些破事,但咱想听听你的看法。”
胡大老爷接过宋利递来的锦衣卫密报,刚刚展开便微微扬起了眉梢。
会友馆果然被盯上了。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这处产业不仅归属胡府名下,更是众多官员时常往来的场所,自然成了情报汇集之地。
胡大老爷仔细阅览完密报内容,沉吟片刻后对朱元璋提议道:
\"陛下,不如召太子殿下前来。\"
\"臣等三人共同商议此事更为妥当。\"
\"有些要事应当让储君知晓。\"
朱元璋闻言再次蹙起眉头。
他仍示意宋利前去传唤太子。
待宋利匆匆离去后,朱元璋转向胡大老爷问道:
\"此事为何非要太子参与?\"
\"似乎并非什么紧要大事。\"
胡大老爷神色坚决地摇头。
\"此事确实需要太子在场。\"
\"臣想与陛下和太子探讨朝廷大政。\"
\"若太子在场,有什么见解可直接提出。\"
\"若是缺席,待他日后登基发现政令不合心意...\"
\"恐怕会直接更改新政。\"
\"因为他无从知晓当初制定时的考量与缘由。\"
\"只要觉得不合时宜,自然会按自己的意思修改。\"
朱元璋凝视着胡大老爷,许久才缓缓颔首。
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另有疑虑。
'惟庸为何对标儿如此上心?'
'莫非真在期盼朕早日禅位?'
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朱元璋心头火起。
他强压下翻涌的怒意。
生怕一时冲动将胡大老爷推出午门问斩。
朱标很快赶来。
或许是宋利告知此事关乎父皇与胡大人共同商议的要务。
能让两位长辈同时召见,必然是非同小可之事。
行礼过后,胡大老爷便将那封密报递到太子手中。
\"殿下先看看这个。\"
\"此物正是今日议事的起因。\"
朱标接过密报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紧锁。
朱元璋望着爱子这般神态,心中暗自欣慰。
'不愧是朕的太子,颇有朕年轻时的风范。'
胡大老爷懒得与他们父子绕弯子,径直点明道:
\"此事暴露出两大隐患。\"
\"其一,官员眼下或许尚未结党营私,但日后必生事端。\"
\"轻则联手办事,重则串通欺瞒。\"
\"这般情形,迟早要现形。\"
\"其二,官员借我那场地,已与商贾勾连。\"
\"虽说眼下只是小利,往后呢?\"
\"难保不会利欲熏心,酿出更大祸事?\"
\"商人图利,官员也想搏个前程!\"
\"这两个问题,便是咱们要解决的!\"
朱元璋与朱标同时拧紧眉头。
胡大老爷所言之事。
必定会成为现实。
父子二人对此深信不疑。
这等事早已屡见不鲜。
非关他人引诱。
纯粹是人性贪婪使然。
想到此处,朱元璋头皮发紧,盯着胡大老爷道:
\"惟庸,你非要标儿过来,究竟有何打算,直说便是!\"
朱标诧异地望向岳父。
未料自己不在场仍被牵连。
胡大老爷却神色自若,坦然面对父子二人:
\"陛下、太子,此事归根结底是吏治问题。\"
\"尤以肃贪反腐为重!\"
\"虽说陛下严刑峻法,剥皮实草震慑众人。\"
\"但不得不承认,贪腐之事至今未绝。\"
\"今日要议的,是定下一套章程。\"
\"这套章程须得周全,行之有效。\"
\"不仅要贯彻洪武朝,更要延续至太子继位。\"
\"这正是臣请太子到场的原因。\"
\"太子若明白制定此制的初衷,知晓其中关节。\"
\"将来即便要改动,也不至于越改越乱!\"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