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2章 要说吹牛的本事,胡大老爷可是行家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标儿,你看看如今执掌兵权的是谁?”

“徐达、傅友德、蓝玉,将来还会有李景隆……”

“这些人确实都是当年随你爹打天下的功臣。”

“但你想过没有,包括重八,你们可曾考虑过?”

“这些勋贵,你敢让他们世代掌兵吗?”

“他们自己难道不怕功高震主?”

“还有重八引以为傲的卫所制,看似省去了养兵的耗费,可你有没有想过?”

“精锐之师需要常年训练和战场磨砺才能锤炼出来。”

“让一群平日只会耕地的农民,突然拿起刀剑上阵拼命?”

“凭什么?”

“靠人命去填?”

胡大老爷一连串质问,让朱元璋父子哑口无言。

这些问题,从来没人敢在他们面前提及。

连半个字都不敢提!

因为涉及兵权,敏感至极!

正如胡大老爷之前所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军权之事,谁敢妄议?

但被朱元璋一纸诏书匆忙召回的胡大老爷,本就心怀不满。

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干脆就挑明了。

还能怎样?

朱家父子沉默了整整半个时辰。

许久,朱元璋才神色凝重地看向胡大老爷。

“惟庸,你是说咱现在的法子不对?”

“总不能学赵宋以文制武吧?”

“宋朝就是这么亡的!”

胡大老爷摇摇头。

“这种事,我当然不会建议!”

“要不是今天你们父子让我看这新式火炮,我根本不会提!”

“这事与我何干?”

“大明再差,难道还能二世而亡?”

“几百年后真要出大乱子,那时我早就不在了,操这心做什么?”

“只是看到这些火器,我才觉得该提醒你们,免得子孙后代吃苦头!”

朱标愈发困惑。

“伯父,这火器和军制有什么关系?”

“今儿我可真叫你给绕糊涂啦!”

胡大老爷笑眯眯地指了指那门弗朗机炮。

“这玩意儿一出来,打仗的法子可就全变喽!”

“从前哪,只要膀大腰圆有把子力气,披上铠甲拎着刀就能上阵杀敌。”

“哪怕是个愣头青,冲上去砍翻两个也不在话下!”

“可如今见了这火炮,你们自个儿不也瞧明白了?”

“战场上的规矩,换啦!”

“眼下既然有这么趁手的火铳、火炮,加上皇上您父子这般重视,再让大明的工匠们加把劲。”

“不出几年,大明的火铳火炮准能脱胎换骨。”

“可这么一来就麻烦了——”

“放枪打炮可不是发把刀往前冲那么简单。”

“没练过十天半月的生手,别说打敌人,崩着自己人都说不定!”

“不光小兵要练,将军们也得从头学起。”

“毕竟打仗的法子跟从前短兵相接不同了,他们得琢磨新战术不是?”

“那些靠祖传兵法吃饭的勋贵们,上了战场发现老法子不灵,可咋整?”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明明明有好火器,反倒被人揍得满地找牙吧?”

“咱明白了!”

朱元璋一拍大腿,眼睛直放光。

这位从元末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皇帝,聊起打仗顿时来了精神。

当皇帝他是新手,可带兵打仗?那可是老本行!

“惟庸啊,你是说有了好兵器好装备,打法也得跟着变。”

“可火器咱当年打仗时也用过,没觉得有这么多门道啊?”

胡大老爷对朱元璋的疑问毫不意外。

没见过热武器时代战场的人,怎能想象武器收割人命竟能如此利索?

他眼神突然恍惚起来,仿佛穿透时空看到了——

策马冲向洋枪队的勇士成片倒下;

遮天蔽日的炮火把阵地犁成焦土。

胡大老爷猛地一激灵。

得,这火力不足的毛病,穿越了也治不好!

他冲朱家父子咧嘴一笑:

“来,我给二位说道说道火器仗该怎么打!”

要说吹牛的本事,胡大老爷可是行家!

特别是和一群大老爷们扯闲篇!

朝堂之事、沙场风云、商海沉浮,再加上闺房密话!

这四样,就没有爷们接不住的话茬。

总有一款能勾起谈兴。

至于什么球赛戏子之类的无聊话题,最好别提,容易急眼。

就算不动手,也能争得面红耳赤。

还是聊这些好,既稳妥又能显本事。

不敢说多高明,至少显得有见识!

就算没见识,说着不也痛快?

瞧,胡大老爷这不就来劲了。

他抄起茶案上几个闲着的盖碗,齐齐反扣在案上,点着说道:

\"诸位请看,假设这三组茶盏就是握着火铳的兵勇!\"

\"按大明现在的战法,定是冲上去放一轮铳,接着就得抽刀肉搏!\"

\"根子就在两处。\"

\"一来咱们的火铳射程短,非得贴脸打。\"

\"二来装填火药费工夫,根本来不及二次射击,只能白刃相见!\"

\"可是这个理?\"

连从未上过战场的朱标都频频颔首。

虽未亲历战阵,兵书总是读过的。

胡大老爷将排开的茶盏轮番调换,挑眉笑道:

\"若是把这火铳队分作三列呢?\"

\"每列预先装好火药,头列射击后立即退至末尾,二列上前开火再后退。\"

\"待三列射毕退回时,头列岂不是早已装填完毕?\"

\"倘若再把火铳射程稍作改良。\"

\"敌军还未近身,就要遭遇连环弹雨。\"

\"这铁砂子打在身上可是要见阎王的!\"

\"您说这冲锋路上,得折多少条性命?\"

满堂寂然!

朱家父子着了魔似的,亲自摆弄那三只茶盏翻来覆去。

明眼人知道这是圣驾和储君,不知情的还当是俩痴人。

不多时,朱元璋猛然抬头,眼中精光迸射:

\"惟庸,此计大妙!\"

\"自然大妙!\"

胡大老爷气定神闲赢下首局,继续道:

\"更要紧的是,这法子能层层推进!\"

\"就说眼下这火铳,稍加改良就能提升射程。\"

\"往后能不能造出穿甲裂盾的利器?\"

\"火铳琢磨透了,是不是该轮到火炮?\"

\"光靠铁弹砸人还不够狠,能不能让威力再翻几番?\"

胡大老爷兴致勃勃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要让炮弹爆炸后碎片四射,杀伤范围更广,威力才够劲!\"

\"往后啊,这些火铳、大炮都得朝着更猛、更远、更快方向发展!\"

\"说白了,就是射程要远、威力要大、发射要快!\"

\"到时候敌人就算全副武装又怎样?\"

\"还没靠近我军阵营,估计就被火炮轰成渣了!\"

\"这才是我心目中大明军队该有的样子!\"

朱元璋父子听得热血沸腾。

在清朝或许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明朝初期火器早已在军中广泛应用。

鄱阳湖水战,朱元璋就靠着火炮立下大功。

他们对火器的威力再清楚不过,只是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描绘过火器的未来前景。

此刻,他们仿佛握住了通往强盛之路的钥匙!

朱元璋仿佛看到了大明军队所向披靡的景象,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把抓住胡大老爷的袖子:\"惟庸啊!这正是咱想要的!叫你回来太对了!快快帮咱实现这个!\"

胡大老爷无奈地笑了笑:\"陛下别急,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朱标连忙安抚父亲,生怕他太过兴奋。

待二人平静些,胡大老爷继续说道:\"我们都向往这样的场景,但问题可不少。就说火铳、火炮制造,没有大批专业工匠,如何保证质量和产量?\"

\"秦朝时就能做到弩机零件通用,现在大明能做到吗?\"

朱元璋沉默了,但他并不气馁——工匠不够就培养,他还有的是干劲!

朱元璋稍一晃神便恢复了精神,胡大老爷见状含笑抛出第二个难题。

\"工匠的问题姑且算你应付过去了。\"他竖起第二根手指,\"那官员呢?\"

\"寻常官吏怕是连工艺流程都弄不明白,更别说研制新型火器了。\"

\"难道要让那些满口圣贤书的读书人,去和工匠们鸡同鸭讲?\"

胡大老爷说到此处,眼底闪过一丝促狭,慢悠悠地补充道:\"再者,方才提到的士卒问题呢?\"

\"火铳、火炮威力虽大,操作可比刀剑复杂得多。\"

\"这又当如何?\"

朱元璋的面色彻底阴沉下来。

他狠狠剜了胡大老爷一眼,仰头灌下整杯茶水,将茶盏重重摔在案上。

\"惟庸啊,你这就不厚道了!\"

\"哦?臣何处不厚道?\"

\"今日尽说些危言耸听之语,把大明说得千疮百孔似的。\"朱元璋梗着脖子道,\"可眼下国泰民安,哪有你说得这般不堪?\"

见皇帝这般不服气,胡大老爷先是一怔,继而失笑摇头。

\"陛下又错了。\"

\"盛世之下,隐患犹存。\"

\"您编撰的《皇明实录》,原意是为后世子孙立规矩吧?\"

\"可万一......您错了呢?\"

胡大老爷轻抚茶盏,声音渐沉。

\"这本实录,说到底就是朱家家训。\"

\"但若是这家训有误,后世君王要改,便会被群臣斥为不孝;不改,则坐视弊端蔓延。\"

\"文臣们巴不得有这本实录呢。\"

\"有利的条款奉为祖制不可违,不利的便联手推翻——法不责众,皇帝总不能与满朝为敌吧?\"

\"所以老臣要问:您这本实录,究竟是福泽后人,还是贻害子孙?\"

\"胡惟庸!\"

朱元璋拍案而起,须发皆张。

\"你给朕说清楚!朕怎么就害人了?\"

若说他苛待子孙、心术不正,那可真是触了他的逆鳞。

朱元璋不发怒才怪了。

可胡惟庸面对盛怒的朱元璋,却依旧从容。他斜睨着朱元璋,悠悠道:

\"陛下莫非忘了给士绅免税的旨意?\"

\"天下田亩有数,却让那些权贵富绅不纳粮税。\"

\"敢问陛下,日后这税赋该找谁收?\"

朱元璋闻言一愣。

他张了张口,竟一时语塞。

茫然间转头看向身旁的太子朱标。

却见这胖儿子正皱眉沉思。

\"胡伯父所言,当真会成真?\"

朱标神色凝重。

作为监国太子,他太清楚田税对大明财政的重要性。

若真如胡惟庸所说,日后税收越来越少......

那可真是祸事了!

胡惟庸非但不宽慰,反而斩钉截铁地点头。

\"必然如此!\"

\"当年陛下因贪官污吏家破人亡,若大明继续这般施政,迟早重蹈覆辙!\"

哐啷!

朱元璋猛地将茶盏砸在案上,虎目圆睁,杀意凛然地盯着胡惟庸。

胡惟庸却坦然相对,继续道:

\"陛下觉得臣说得不对?\"

\"田产就这么多,百姓为少缴税,自然会投献到士绅名下。\"

\"若遇灾年,贫民只能将田地贱卖给乡绅。\"

\"长此以往,税赋从何而来?\"

\"那些县令被催逼税赋,是敢动根深蒂固的豪绅,还是拿百姓开刀?\"

\"陛下,您说呢?\"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