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百七十九章 南诏入侵(16)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个计划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深入敌后,孤军作战,一旦被南诏军察觉并围堵,后果不堪设想。

文武坚听得脸都白了,连连摆手:“不可!不可啊二位将军!此计太过行险!那些小路艰难,万一被蛮子发现,我军孤悬敌后,进退失据,必是死路一条!还是退回荣州稳妥!”

山行章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盯着文武坚:“文防御使,你熟知道路,正好可为向导!莫非……你怕了?还是说,你宁愿背负临阵脱逃、弃土之罪?”

杨儒也劝道,语气缓和但不容置疑:“文防御使,此虽险招,却是眼下唯一能主动破局、甚至扭转战局的机会。若成功,你之前失地之过,或可因此功而抵消。若退回荣州,坐视南诏肆虐,即便大王不追究,这失地辱国的名声,恐怕……”

文武坚脸色变幻不定,心中天人交战。他怕死,但也怕失去权势和地位。山行章和杨儒的话,像两根针,一硬一软,扎在他的要害上。

他知道,如果自己坚决反对甚至独自逃跑,且不说山、杨二人会不会答应,就算逃回去了,一个“畏敌如虎”、“弃友军于不顾”的罪名是跑不掉的,李倚绝不会轻饶他。

而如果参与这次奇袭,虽然危险,但万一成功了,那就是戴罪立功,甚至是大功一件!

权衡利弊,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处境,那股狠辣投机的劲头终于压过了纯粹的恐惧。

他咬了咬牙,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二位将军……既然决心已定,某……某也豁出去了!陪二位将军走上这一遭!那些小路,某确实知道几条!”

“好!”山行章一拍桌子,“事不宜迟!今夜三更造饭,四更出发!人衔枚,马裹蹄,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只带五日干粮和必备军械!文防御使,前头带路!”

计议已定,无人再犹豫。

当夜,义宾县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压抑的命令声和细微的忙碌声。

三更时分,五千骑兵悄然集结,在浓重夜色的掩护下,如同幽灵般离开了几乎空无一人的义宾县城,在文武坚的指引下,钻入了南面莽莽的群山之中,向着南诏军后方的开边县方向,开始了这场前途未卜的致命奔袭。

翌日,荣州治所旭川县(今四川荣县)内,气氛同样微妙而紧张。

陵州刺史李继昌和荣州刺史王枭,已经按照李倚之前的命令,各自率领本州兵马在此会师,总兵力约有两万余人。

这两万兵马,成分复杂,既有两州的州兵,也有临时征召的团练乡勇,装备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与凤翔精锐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关于下一步如何行动,两位刺史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刺史府议事厅内。

李继昌自从救援成都惨败投降过后,一直对强势的凤翔军和李倚心存畏惧。

他捋着胡须,忧心忡忡道:“王使君,大王军令如山,命我等即刻进入戎州境内待命!如今我等滞留旭川,按兵不动,若是大王怪罪下来,你我可吃罪不起啊!依我看,至少……至少要把军队开到戎州边境去,摆出个姿态,也好向大王交代啊!”

他被凤翔军一战给打怕了,现在的想法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的做好自己的陵州刺史就行。

现在大军开到荣州,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他也希望能向前挪动一些,表明自己“遵令”的态度。

王枭则是个身材微胖,眼神闪烁的中年人,他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笑道:“李使君,稍安勿躁。大王是让我们进入戎州‘待命’,可没让我们去送死啊!

如今南诏势大,连下戎州数城,兵锋正盛。山行章那几千骑兵都被逼得只能困守义宾,我等这两万乌合之众,贸然进入戎州,岂不是羊入虎口?”

李继昌急道:“可若是按兵不动,大王大军到来,见我等畏敌不前,岂能轻饶?”

王枭阴恻恻地一笑:“李使君,军情万变,我等在此‘整军备战’,‘筹措粮草’,也是为大局着想嘛。

届时如何禀报,还不是你我说了算?总比把军队拉出去,被南诏人一口吃掉要强!”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又话锋一转:“况且,李使君,你想过没有?南诏此次来势汹汹,睦王……就一定能挡住吗?若是挡不住,这西川的天,怕是要变了。”

他话语中隐含的意思不言而喻——他在考虑后路,甚至可能存了若李倚战败,就顺势投靠南诏的心思。

因此现在能保存实力,对他而言至关重要,这将是他未来的筹码。

他这话说得隐晦,但李继昌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王枭这是在骑墙观望,甚至可能存了若李倚战败,便顺势投靠南诏的心思!

李继昌心中一惊,他虽也是背叛了陈敬瑄和田令孜二人,但那毕竟还算是大唐内部的事,如今这已经算是叛国投敌了,这等事让他本能地感到抵触和不安。

李继昌脸色一变,急忙道:“王使君,慎言!大王乃宗室名将,麾下凤翔军更是百战精锐,岂是南诏蛮夷可比?我等深受国恩,岂能……岂能有二心?”

他嘴上虽如此说,但眼神中的慌乱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动摇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王枭嘿嘿一笑,不再逼迫,只是道:“李使君忠义,某佩服。不过,这进军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过我们可以先派出一部前出到边境,做出进军姿态,也好对大王有个交代。至于是否真的进入戎州与南诏军交战……视情况而定嘛。”

他这是典型的敷衍和观望策略。

李继昌虽然觉得不妥,但一方面畏惧李倚,另一方面也确实害怕南诏军,自己又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在王枭的坚持下,最终也只能无奈同意先派少量部队前出到荣州与戎州边境象征性地驻扎,主力则继续留在旭川“观望”。

就在王枭回到自己营中不久,山行章和杨儒派出的新一批求救信使,又再一次赶到了旭川县,求见两位刺史。

信使被引到王枭面前,再度呈上紧急军报。

信中,还是如同前几次一样,山行章和杨儒言明南诏主力即将北上进攻义宾,情势万分危急,请求陵、荣二州兵马火速进军,哪怕不能直接与南诏主力交锋,也应在侧翼进行牵制,或接应他们。

喜欢唐末,开局就被软禁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唐末,开局就被软禁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