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汉中地界,进驻阳平关。
刚刚击败夏侯渊,拿下定军山的刘备踌躇满志,听到曹操亲率大军到来的消息,丝毫没有惊慌,还说就算是曹操亲自来,也不能改变什么,他一定会拥有汉中。
他留下黄权对峙张合,自己率赵云、黄忠、法正、张翼等人前往阳平关对峙。
为了吸取上次的教训,曹操这一次来争夺汉中携带了大量的粮草,有成千上万袋,并把粮草囤积点选在了北山。
恰好,刘备命赵云、黄忠和张翼驻扎在北山,阻止曹操的攻势。
结果黄忠便发现了曹操屯粮之地。
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曹操的粮仓。
曹操压根没有料到黄忠会偷袭自己的粮仓,当即派出大军前去救援。
结果半路上遇到了来寻找黄忠的赵云。
领军者见赵云只携带了数十骑,气势大涨,立刻将其包围。
只是赵云的战力太过强悍,曹军多次包围都被其突破。
曹军众多将领都听过赵云在长坂坡的战绩,对其尚且心存忌惮,也不敢单独出击,只能不停地散而复合,再对赵云突袭。
赵云居然丝毫不慌,缓缓撤回北山大营。
曹军还以为一无所获,结果发现还有另外一个刘军战将张着尚在军中,便想着将其活捉,问清刘军军情。
结果赵云居然带领的数人又杀了过来,突破包围,带着张着大摇大摆地回了营寨。
曹军诸多将士岂能放过二人,当即领军杀到刘军北山的大营前。
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
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
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大军没有完成救援的使命,还被赵云杀了一阵。
另一边曹军北山的粮草基地被黄忠杀了一阵,损失同样惨重。
面对接连两次的失利,加上粮草损失,曹军中各种怨言弥漫开来。
曹操不得不暂停进攻,调整好大军气势再做打算。
刘备趁机开始主动出击,派副军中郎将刘封于阳平关前叫阵。
曹操大骂刘备常派义子出战,称自己可用黄须儿曹彰来与刘封一战。
于是,他派人去召北中郎将曹彰来援汉中。
曹彰日夜兼程,赶至长安。
两军对峙一直到了五月。
汉中的天气开始转入雨季,曹操所需的军粮必须从大后方长安经过陈仓道运送到阳平关,道路不仅艰难,而且风险十分大。
曹操无奈,还没等到曹彰前来,便只能下令撤军返回长安。
校尉王平并未随军撤离,而是选择投靠刘备,后来也成为了蜀中重要将领。
曹刘的汉中之争以曹操撤军收场。
这也是曹操与刘备的最后一次交手。
这一年曹操六十五岁。
曹操各路大军撤出汉中之后,刘备趁机派出孟达和刘封攻打房陵郡和上庸郡。
两郡皆落入刘备之手。
同年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大司马,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五郡为汉中国。
曹操得知消息,大为震怒。
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称王,更是因为刘备在道义上逼迫他曹操。
曹操曾经的豪言壮志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刘备自立为王,就是典型的与曹操对着干,打曹操的脸。
关键刘备象征性地上表远在许昌的汉献帝刘协,归还朝廷授予他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此举一方面显示他刘备恪守臣节,这个称王之举并非非法,而是得到汉室认可,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天下,汉献帝已经被曹贼挟持,那些从朝廷出来的政令都是曹操的想法,并非天子之意。
啥意思?
就是天子的政令你们看着办,不一定要执行。
仅这一举动,就让曹操陷入了政治被动,而刘备占据了政治制高点。
曹操余气未消,镇守襄樊地区的曹仁却送来消息,说关羽率领大军将两地包围,请求发兵支援。
曹操立刻命镇守邺城的临菑侯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可惜命令送到邺城,曹植却因酩酊大醉不能受命。
曹植的怨气或许曹操能理解,想要尽可能地给他一些助力,提升他的地位。
但偏偏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曹植选择放弃统军的机会,让曹操很是后悔。
后悔的不仅仅是做出这个决定,更是过去的曹操居然看走了眼。
当务之急需要发兵支援,曹操便命于禁督率七军三万人从长安出发救援樊城。
襄樊两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接着荆州和许县。
一旦两地落入关羽之手,许县便会岌岌可危。
好在关羽大军出击,只是将襄阳包围,樊城尚有喘息之机。
接到命令的于禁马不停蹄,不过数日便抵达了战场。
曹仁命于禁与庞德一道,屯兵在樊城北面。
也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襄樊之地落入危机。
樊城北面属于地势低落地块,虽然方便屯兵,但不利于水乡地带作战。
特别是七八月份是多雨时节,汉水一直处于高水位状态,很容易泛滥成灾。
起初,关羽率军攻打樊城北面,想要趁势包围樊城。
庞德领军对战,勇猛无比,还用箭射伤了关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关羽无奈,只能现在后撤,与襄樊对峙。
时间到了八月,襄樊地区果然还是下雨,一连十几天都没有停过。
汉水暴涨,直接溢出,樊城下平地积水五六丈之深,樊城北面于禁和庞德等人的大营全部被淹。
于禁、庞德与诸将皆避水上堤。
关羽趁机率领船队突袭庞德所部,令大船从四面八方向堤岸守军发射箭矢。
庞德身披铠甲、手持强弓,每箭都精准命中目标,无一虚发。
董衡、董超等人见局势不利,打算向关羽投降,庞德察觉后将他们全部擒获斩杀,以正军心。
这一战从清晨时分起,一直激战到午后。
庞德奋力抵抗,关羽的攻势却愈发猛烈。
曹军的箭矢渐渐耗尽,双方不得不舍弃弓箭,展开近身搏杀。
激战中,庞德对督将成何说道:“我素来听闻,真正的良将从不畏惧死亡,更不会苟且偷生;坚守气节的义士,绝不会为苟活而损毁自己的名节。今日,便是我以死明志之时。”
说罢,他愈发怒不可遏地投入战斗,气势比之前更盛。
可此时洪水愈发汹涌,魏军将士见突围无望,纷纷向关羽投降。
庞德不愿屈降,只带了麾下一名将领、两名伍伯,收拾起剩余的弓箭,登上小船,打算返回曹仁的主营。
怎奈洪水太过湍急,小船刚驶出不远便被浪头打翻,船上的弓箭也尽数沉入水中。
庞德孤身一人抱着倾覆的船身,在水中挣扎,最终被关羽的士兵擒获。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曹操那些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