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集:除夕惊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雪夜进京路

光绪七年除夕的雪,下得绵密又执着,把太原城裹成了一片素白。汇通钱庄二楼的雕花木窗半开着,寒风卷着雪沫子扑进来,苏半城却浑然不觉,只望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出神。

街上挂着的红灯笼被雪压得微微下垂,烛火在里面晃悠,映得路人的棉帽上都沾了细碎的红。卖糖瓜的小贩推着车吆喝,车把手上的铜铃叮当作响;穿新衣的孩童举着风车跑过,笑声混着雪落的簌簌声,是满街的年味儿。可这热闹像隔着一层冰,怎么也渗不进汇通钱庄的门。

“东家,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老周端着茶盏进来,见苏半城的狐裘领子上落了层雪,连忙上前替他拂去。茶盏里飘着几片晒干的桂圆,热气氤氲着,在冰冷的窗玻璃上呵出一层白雾。

苏半城接过茶,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才觉出几分暖意。“张启山那边,真的回北京了?”他呷了口茶,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千真万确。”老周点头,“我让伙计去张府门口盯了三天,昨天见他带着家眷上了去京城的马车,连行李都搬空了。知府衙门那边也安生,这半个月没派人来钱庄晃悠,估摸着是没拿到张启山的话,不敢轻举妄动。”

苏半城望着茶盏里浮起的桂圆,轻轻叹了口气。平静?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沉寂。李鸿章想要账册扳倒左宗棠,怎会因张启山回京就歇手;王文韶知道账册里藏着他挪用西征军需的把柄,怕是夜夜都在琢磨怎么把这颗定时炸弹除了;左宗棠虽有“慎行待时”的嘱咐,可他在朝堂上要应对李鸿章的明枪暗箭,能不能顾得上自己这个晋商,还是两说。

他下意识摸了摸怀里,冰凉的铜钥匙硌着心口——那是张家口分号金库的钥匙,第三份刻着账册机密的楠竹就锁在金库暗格里。另外两份,一份在平遥老宅的地砖下,一份在晋祠圣母殿的匾额后,三处藏地,本是为了万无一失,可此刻摸着凉凉的钥匙,苏半城只觉得心里的石头沉得慌。

“嗒嗒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街那头传来,由远及近,踏在积雪的青石板路上,格外刺耳。苏半城猛地抬头,眉头瞬间拧起:“这时候怎么会有马蹄声?去看看!”

老周也慌了,应了声就往外跑,棉鞋踩在楼梯上发出咚咚的响声。苏半城捏着茶盏的手指紧了紧,指节泛白,目光死死盯着楼下的大门,心跳得像擂鼓。他有种预感,该来的,终究是躲不过。

没一会儿,老周就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连说话都不利索了:“东、东家……是、是京城来的人!穿的官服,说是……说是军机处的,要、要见您!”

“军机处”三个字像一块冰,狠狠砸在苏半城心上。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茶盏放在桌上,抬手理了理狐裘的衣襟,声音沉了下来:“知道了。让他们进来,客堂候着。”

老周还想说什么,见苏半城眼神坚定,只好咽了咽口水,转身去传话。苏半城站在原地,手指又摸了摸怀里的钥匙,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军机处的人来,十有八九是王文韶的意思,为的就是账册。若是硬抗,怕是会连累钱庄和家人;若是跟他们走,至少能稳住局面,还有周旋的余地。

他整理了一下袖口,迈步下楼。客堂里已经站了两个身穿深蓝色官服的人,胸前绣着鹭鸶补子,一看就是军机处的笔帖式。为首的那人面无表情,见苏半城进来,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书,递了过去:“苏承宗?奉军机处王大人之命,特来请你进京问话。关于左宗棠西征的旧账册,到了京城,你需如实交代,不得有半分隐瞒。”

苏半城接过文书,展开一看,上面盖着军机处的朱红大印,字迹工整,语气强硬,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他心里清楚,这哪里是“请”,分明是“押”。可他不能反抗,汇通钱庄在太原城扎根几十年,家人、伙计都在这里,一旦反抗,后果不堪设想。

“好。”苏半城把文书折好,还给那笔帖式,语气平静,“我跟你们走。只是汇通钱庄是太原城的老字号,我走了,总得交代一下钱庄的事,免得伙计们乱了阵脚。给我半个时辰,如何?”

为首的笔帖式看了看苏半城,又扫了一眼客堂里的陈设,知道苏半城是太原的富商,也不敢太过强硬,万一逼急了出什么岔子,他们也不好交代。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半个时辰,我们在门口等你。若是超时,休怪我们不客气。”

“多谢。”苏半城拱了拱手,转身把老周叫到后院的耳房。耳房里燃着一盆炭火,火苗跳动着,映得两人的脸忽明忽暗。

苏半城拉着老周的手,眼神郑重:“老周,我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钱庄的事,就全靠你了。”

老周眼眶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东家,您放心,我一定看好钱庄,不让人动一分一毫!只是……只是京城凶险,您……”

“我没事。”苏半城打断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铜钥匙,塞进老周手里,“这是平遥老宅的钥匙,祖屋正厅最中间的地砖下,藏着一份竹简。你记住,我进京后,你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竹简的事。若是我三个月内没回来,你就拿着这把钥匙,去平遥老宅把竹简取出来,再去晋祠,把圣母殿匾额后的那份也取了,一并交给左宗棠大人。只有他,能帮咱们苏家,能保住汇通钱庄。”

老周紧紧攥着钥匙,指节泛白,重重地点了点头:“东家,您放心!我一定照做!您在京城一定要保重,我和伙计们都等着您回来!”

苏半城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多说,转身去了内院。他走进自己的书房,从书架后的暗格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玉扳指,上面刻着“苏”字。这是他父亲临终前给他的,说是苏家的传家宝,能保平安。他把玉扳指戴在大拇指上,又摸了摸怀里的钥匙,心里踏实了几分。

半个时辰一到,苏半城就从内院走了出来。他没带太多行李,只背了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碎银子。军机处的两个笔帖式见他出来,立刻上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苏半城回头看了一眼汇通钱庄的招牌,红底黑字,在雪地里格外醒目。这是他父亲一辈子的心血,也是他守了几十年的家业,他不能让它毁在自己手里。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跟着两个笔帖式走出了大门。

门外停着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宽大,车轮上裹着防滑的麻布。苏半城弯腰钻进车厢,里面铺着厚厚的棉垫,还算暖和。为首的笔帖式也跟着进来,坐在他对面,依旧面无表情。

“驾!”

车夫甩了一鞭,马车缓缓驶动,车轮压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苏半城撩开车帘,看向窗外。汇通钱庄的大门越来越远,老周还站在门口,身影在雪地里越来越小,像一个黑点。他心里一酸,却还是放下了车帘。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车轮碾压积雪的声音。苏半城靠在棉垫上,闭上眼睛,开始琢磨进京后的对策。王文韶要账册,他可以说账册已经烧了,至于竹简,绝不能轻易交出去。那是他最后的筹码,也是保住苏家的唯一希望。

马车一路向北,出了太原城,驶进了茫茫雪原。雪还在下,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看不到边际。苏半城望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暗暗想:京城,我苏承宗来了。不管前面有多少凶险,我都要走下去,为了苏家,为了汇通钱庄,也为了那些信任我的伙计们。

他摸了摸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冰凉的玉质贴着皮肤,却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他知道,这趟进京路,注定不会好走,但他不会退缩。只要竹简还在,只要他还活着,就有希望。

马车在雪地里行驶着,朝着京城的方向,一路前行。车厢里的炭火渐渐弱了,苏半城却没觉得冷,他的心里燃着一团火,那是对家人的牵挂,对家业的守护,也是对未来的一丝期许。他知道,只要撑过这一关,汇通钱庄,还有苏家,就能平安无事。

雪还在下,马车的影子在雪地里拉得很长,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风雪中。而太原城的汇通钱庄里,老周还站在门口,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手里紧紧攥着那把平遥老宅的钥匙,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祷:东家,您一定要平安回来,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民富商苏半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