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右下角的警报框尚未关闭,那篇题为《所谓“防护技术”,实为新型精神控制试验》的帖子浏览量已突破五十万。林晚指尖在回车键上方停了不到一秒,便迅速切换界面,调出调查小组的实时信号通道。
画面先是模糊抖动,几秒后才稳定下来。镜头扫过一片锈蚀的铁网,远处是废弃工业园区的主厂房轮廓。原本布满裂痕的外墙如今多了数个新装的球形探头,红外指示灯规律闪烁。无人机传回的音频里,脚步声比两小时前密集了一倍不止。
她立即调取过去两小时的所有影像记录,逐帧比对出入口变化。破损的铁门已被替换成厚重的合金闸门,表面喷涂的防锈层还未完全干透。原先每十分钟一次的夜间红外扫描,现在每隔三分钟就扫过一遍厂区空地。巡逻队的身影在多个监控角度中交叉出现,携带设备明显升级,其中一人腰间挂着信号探测仪。
林晚手指滑动主控台,将这些异常点逐一标记。三处新增的高频信号塔位置随即浮现于地图——均未登记在市政公共设施名录中,且覆盖范围精准包围了调查小组目前所在的外围区域。
她接通加密通讯频道,视频接通瞬间,调查小组成员的脸出现在分屏上。几人脸上沾着尘灰,眼神疲惫,呼吸节奏略显紊乱。她凝视最前方那位队员的眼睛,悄然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对方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一条原定潜行路线被合金栅栏彻底封锁,备用通道也被临时加装的压力感应板覆盖。更麻烦的是,他们携带的微型信号屏蔽器功率不足,无法完全遮掩设备运行时的电磁痕迹。他正犹豫是否该冒险更换位置,又怕移动引发更大暴露风险。
林晚收回视线,声音平稳:“你们的位置暂时安全,但不能再推进。”
另一名队员开口,嗓音沙哑:“我们已经在边缘徘徊六个小时,再不深入,下次可能连靠近都做不到。”
“我知道。”林晚没有提高音量,“但现在进去,代价可能是全队暴露。”
她调出热力图模型,展示防御强度的变化趋势。从信号密度到人力分布,所有数据指向同一个结论——对方不是例行检查,而是针对他们的行动做出了反应。
“这不是巧合。”她说,“他们在等我们下一步动作。”
通讯频道里陷入短暂沉默。有人低头调整耳机,有人轻轻搓了搓发麻的手指。林晚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依次扫过每个人的影像。一个人害怕连累队友,另一个人担忧任务失败会让前期所有牺牲白费,还有一人内心已有退意,却不愿说出口。
她没有点破,只是放缓语速:“你们每个人都在极限状态下坚持到现在。我看到你们的迟疑,也看到你们没放弃。现在暂停勘探,启用b7号隐蔽点,休整两小时。”
“可是……”先前发言的队员还想争辩。
“这不是撤退。”林晚打断他,“是重新规划。你们现在的每一分钟,都在为我们争取研判的时间。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自责犹豫。保持低功耗传输,持续报送环境数据,哪怕只是风速和温度变化。”
频道那头终于安静下来。几秒后,传来一声轻微的确认回应。
林晚关闭通讯,转而调阅近四十八小时内所有涉及废弃园区的信息流转日志。科研组的技术文档、市场团队的风险评估、法务部的合规审查——每一项记录都符合操作规程,无越权访问痕迹,无外部转发行为。
问题不在内部泄露流程。
她转向技术组上报的无人机返航轨迹。最后一次回收前,飞行器曾在一处高压电塔附近滞留十七秒。那里本应是信号盲区边缘,但新增的高频塔恰好形成了交叉覆盖。虽然无人机当时已关闭主动发射模块,但电路微电流仍可能产生极弱电磁残留。
她立即命令技术组模拟该场景下的信号扩散模型。结果显示,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微弱电磁波动确实可能被高灵敏度嗅探系统捕捉,并通过算法反向推演出大致活动范围。
这说明对方不仅部署了物理防御,还在构建一张无形的感知网络。
林晚靠回座椅,目光落在主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异常信号标记上。敌方察觉联盟行动的时间点,几乎与舆论攻击同步发生。一个在外制造混乱,一个在内加强戒备——这不是被动防御,而是有预判的联动反应。
她重新打开调查小组的生命体征监测面板。五人均处于轻度疲劳状态,心率偏高,但未达到危险阈值。环境传感器显示,外围区域暂无新的巡逻变动。
就在这时,一条简短信息弹入指挥中心私密通道:
【调查组代号灰鸢,汇报:西北角通风井周边新增两个固定岗哨,目视距离约四十米。原定夜间渗透方案失效。请求下一步指令。】
林晚没有立刻回复。她调出园区三维结构图,将新岗哨位置标注上去。两个点位恰好卡住了唯一未被全面监控的地下通道入口。对方并非随机布防,而是精准封堵了最具威胁的入侵路径。
这种判断力,超出了普通安保团队的能力范畴。
她再次连接视频通讯,接通灰鸢的独立频道。画面亮起时,对方正蹲伏在一堆废弃管道后方,脸部阴影交错,眼神紧绷。
林晚直视他的眼睛,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一瞬间,她看到了压在对方心底最深的念头——他在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发现,只是对方故意放任他们继续活动,引他们深入。
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过去七十二小时里,联盟的每一次调度都像是踩在对方节奏之上。太准了,准得不像防范,倒像预演。
林晚缓缓吐出一句话:“你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仍然是安全的。”
灰鸢盯着她,没说话。
“不要主动撤离,也不要尝试接触任何新出现的设备或标记。我会在两小时内给出新指令。在此之前,维持现状。”
她切断通讯,转身调出技术组刚上传的电磁残留分析报告。数据证实了她的推测:对方使用的嗅探系统具备学习能力,能通过微量信号特征建立行为模式库,并预测后续行动方向。
这意味着,哪怕他们现在彻底静默,之前的活动轨迹也可能已被解析。
林晚坐回主控台,手指轻轻敲击扶手。节奏稳定,一下,又一下。
主屏幕左侧,舆情监控曲线仍在攀升,那篇抹黑文章的转发数每分钟增加上千次;右侧,调查小组所在区域的信号标记持续闪烁,新增的巡逻路线正逐步收拢。
她打开内部通讯,拨通技术组长的线路。
“我要你做一件事。”她说,“找出我们所有对外发布的科普材料中,是否有任何一张图像包含背景纹理细节。”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你是说……他们可能从公开资料里反向提取坐标?”
“不是可能。”林晚盯着屏幕,“是已经这么做了。”
喜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