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停在通讯面板上方,没有按下结束通话的键。屏幕上的绿色波纹恢复平稳,但那半秒的抖动像一根细针扎进她的神经。她调出过去十二小时的环境数据流,逐帧比对温度、震动与风速的变化曲线,同时将热力图的时间轴拉长至七十二小时。
巡逻队的增派不是随机的。他们在凌晨三点十七分临时多出一组双人岗哨,路线覆盖了原定渗透路径中最隐蔽的一段地下管道出口。这不在常规轮班表内,也不是例行检查。
“他们知道我们会来。”她低声说,声音落在空旷的指挥室里,没有回响。
她重新接通灰鸢的频道。画面几秒后亮起,对方已经退至b7点后方三百米处的废弃变电站,背景是锈蚀的配电柜和断裂的电缆桥架。
“按计划建立临时情报站。”林晚语速平稳,“从现在开始,你们的任务不再是接近基地,而是重建外围监测网络。所有设备启用被动接收模式,禁止主动发射任何信号。”
灰鸢点头,动作干脆:“收到。正在架设声波阵列,预计四十分钟内完成初步布控。”
“另外,”林晚切换屏幕,将一份加密文件推送到他的终端,“技术组正在筛查近七十二小时内所有与目标区域有物理连接的外部单位。电力、物流、通信——只要是能输送资源的渠道,都列出来。”
灰鸢扫了一眼文件标题:《低优先级关联企业清单》。
“这些企业之前被判定为无关?”他问。
“信息太散,无法形成证据链。”林晚解释,“但现在情况变了。他们的防御系统反应太快,说明内部运作高度自动化。而再先进的系统,也需要外部补给。我们找不到入口,就去找他们的依赖节点。”
灰鸢沉默片刻,眼神微动。林晚察觉到他的迟疑,并未等待他说出口,指尖轻压太阳穴,悄然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他的视线落在终端屏幕上,脑海中浮现的是三个月前一次失败的追踪行动——当时他们耗费两周锁定一个中转仓库,结果发现只是普通废品回收点,白白浪费了最佳侦察窗口。这一次,他担心又是在追逐虚影。
林晚收回目光,语气不变:“你怕我们在边缘线索上耗太久,错过核心时机。但我要告诉你,最坚固的堡垒从来不是从正面攻破的。他们是机器,但机器也要吃电、运货、修零件。只要他们还在用这些小企业转运东西,我们就一定能找到裂缝。”
灰鸢抬眼看向镜头,神情有了细微变化。那种压抑的焦躁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聚焦的专注。
“我明白了。”他说,“我们不找门,我们等他们开门。”
林晚点头,切断通讯。
她转向技术组长的独立频道。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名单筛得怎么样?”
“十五家初步匹配。”技术组长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其中六家用电模式异常,集中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这个时间段,主电网负荷最低,适合隐蔽操作。而且……”他顿了一下,“这六家企业的变压器都有过非登记维修记录,时间集中在过去两个月内。”
林晚盯着主屏上并列的企业信息卡,手指滑动调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分布图。六个小红点呈弧形环绕在废弃园区外围,最近的距基地边界不足八百米,最远的也不超过三公里。
“运输呢?”她问。
“没有公开物流记录。”技术组长回答,“但我们抓取了城市监控中的夜间货车轨迹,发现有三辆无牌冷藏车曾多次出现在这些企业周边,车牌遮挡,行驶路线刻意避开主干道。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四天前,凌晨三点零九分,从第三家电器维修公司驶出,方向指向园区西侧荒地。”
林晚放大那条行车路线,发现车辆最终消失在一个断头路尽头的树林里。那里原本是一片旧工业区拆迁地,地下埋着废弃的供暖管道。
“他们走地下。”她说。
“可能性很高。”技术组长补充,“我们还发现了异常的网络跳转痕迹。这六家企业中有四家注册了本地服务器托管服务,但实际上从未上传过业务数据。更像是在伪装成正常运营,实则作为信号中继点。”
林晚闭了闭眼,再次启动“心灵洞察之镜”,这次是对着技术组长的影像。她需要确认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者内心已有退意。
画面清晰展开——他的思绪集中在一台老式信号分析仪上,那是他大学时期的导师留下的设备。他在犹豫要不要私自启用它,因为这台仪器从未接入联盟安全网络,一旦使用可能触发警报。但他相信它的原始算法能捕捉到更细微的电磁波动。
林晚睁开眼,语气平静:“你可以用那台旧设备,但必须隔离运行,不联网,不接入主系统。数据由专人手动拷贝,每半小时报送一次。”
技术组长一怔:“你怎么知道……”
“别问。”林晚打断,“执行就好。”
她挂断电话,重新召集灰鸢和技术组长进入三方加密会议。
画面接通后,三人影像并列出现在分屏中。
“接下来的调查方向要变。”林晚直视前方,“正面突破已经被预判,继续强攻只会暴露更多意图。我们要换一条路——从这六家企业入手,逆向追踪他们的物资流向和信号路径。”
灰鸢皱眉:“可我们现在连他们具体合作内容都不清楚,贸然靠近会不会打草惊蛇?”
“所以不是靠近。”林晚调出一张新的布局图,“你们的任务是监听。在变电站架设长距离声波传感器,捕捉地下管道的振动频率。同时安排无人机在夜间进行低空巡航,只拍运输路线,不接触人员。我们要做的,是还原他们的运转节奏。”
技术组长插话:“如果我们能捕捉到某辆车进出企业的完整过程,再结合电力波动数据,或许能反推出他们在转移什么类型的物资。”
“正是。”林晚点头,“能量型?固体?液体?运输方式不同,防护手段也不同。只要我们摸清规律,就能预测他们的弱点。”
灰鸢深吸一口气,终于不再质疑:“明白。我会让小组分成两班,二十四小时轮守监测点。”
“还有一件事。”林晚看着他,“从现在起,所有汇报改为摘要式传递。不再发送原始影像或音频,只传关键参数和判断结论。减少信息暴露风险。”
会议结束,频道逐一关闭。
林晚靠回座椅,目光落在主屏中央新标注的六个红点上。她调出倒计时界面:距离假消息发布还有十九小时二十一分。
时间仍在流动。
她伸手打开录音功能,声音压得很低:“战略调整确认。调查组转入外围监测阶段,目标锁定六家疑似合作企业。行动代号‘溯源’,执行级别‘影轨’。等待第一波声波数据回传后再做进一步部署。”
话音落下,她正准备关闭记录,忽然注意到终端右下角弹出一条提示:
【被动监听阵列初始化完成】
紧接着,一段极微弱的震动波形开始在副屏上缓慢爬升。频率稳定,周期性重复,间隔约三十七秒一次。
林晚放大波形细节,对比数据库中的常见机械振动模型。这不是风力发电机组,也不是地铁隧道通行,更不像普通工厂作业。
它更接近某种加压输送装置的脉冲节奏。
她的手指移到通讯键上,准备通知灰鸢核查来源。
就在这时,波形突然中断。
喜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