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来自跨国集团的投资拉拢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分红大会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

转天。

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就开进了苏家屯,在蔬菜基地门口停下。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两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人。

“请问苏建国先生在吗?“

中年男子操着一口略带港台腔的普通话,向正在门口忙碌的苏建军询问道。

苏建军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

“您是?“

“鄙姓林,林世荣,绿禾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男子递上一张烫金名片。

“我们集团对贵公司的蔬菜基地很感兴趣,想跟苏先生谈谈合作事宜。“

苏建军将信将疑地接过名片,只见上面印着“绿禾集团“几个烫金大字,下面是一连串的海外地址和电话。

他听说过这家公司,是东南亚最大的农产品跨国企业之一。

“我哥在办公室,跟我来吧。“

苏建军领着客人向基地内走去,心里却打起了鼓。

外资企业突然造访,恐怕来者不善。

办公室里,苏建国正在查看新一季的销售报表。

见弟弟带着陌生人进来,他起身相迎。

林世荣热情地伸出手。

“久仰苏先生大名!贵公司的'军民共建'模式在我们业内可是典范啊!“

寒暄过后,林世荣直奔主题。

“苏先生,我们绿禾集团准备在大陆扩大投资,非常看好贵公司的发展前景。这次来,是想谈谈收购或合资的可能性。“

苏建国眉头微皱。

“收购?“

“哦,别误会。“

林世荣笑着解释。

“我们不是要全盘接手。绿禾可以注资500万美元,占股49%,苏先生仍然保持控股权。我们可以提供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帮助贵公司迅速扩大规模。“

这个数字让苏建军倒吸一口冷气。

500万美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近2000万元人民币,是他们现有资产的十倍!

但苏建国显得很冷静。

“林总,感谢贵公司的厚爱。不过我们合作社刚刚走上正轨,村民们刚刚尝到甜头,突然引入外资,恐怕...“

“苏先生多虑了。“

林世荣打断道。

“我们完全尊重现有的合作社模式。绿禾注资后,村民们的分红只会更多,不会少。而且。“

他压低声音。

“作为个人回报,集团可以给苏先生10%的干股,价值50万美元。“

这个条件可谓相当诱人,但苏建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不动声色地说。

“这事关重大,我们需要时间考虑。“

送走林世荣一行后,苏建军立刻炸了。

“哥,这事不能答应!什么合资,分明是想吞并我们!外资企业没一个安好心的!“

苏建国示意弟弟冷静。

“别急着下结论。他们开出的条件确实很诱人,500万美元能让我们少奋斗十年。“

“可他们要49%的股份啊!“

苏建军急得直拍桌子。

“到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不就变成外国人的了?“

兄弟俩的争论引来了其他管理人员。

会计老王推了推眼镜。

“从财务角度看,这笔投资能解决我们扩大规模的全部资金需求。但外资控股确实是个隐患...“

技术员小李则持不同意见。

“绿禾有国际一流的技术,如果能学到手,对我们长远发展大有好处。“

众人七嘴八舌,意见不一。

最后苏建国拍板。

“这样,明天开全体社员大会,让村民们一起决定。“

当晚,苏建国辗转难眠。

他披衣起床,来到院子里抽烟。

月光下,蔬菜基地的大棚反射着银光,一排排整齐划一。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从最初的小菜摊,到现在的规模,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爸,还没睡?“

苏明强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睡不着啊。“

苏建国叹了口气。

“明强,你说这外资该不该引进?“

苏明强沉默了一会儿。

“我在监狱里认识一个人,以前在外企干过。他说外资就像老虎,用好了能看家护院,用不好会反噬主人。“

这个比喻让苏建国陷入沉思。

第二天上午,合作社全体大会在村委会召开。

三百多名社员把院子挤得水泄不通,连墙头上都坐满了人。

苏建国详细介绍了绿禾集团的提议,然后让大家自由发言。

场面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我不同意!“

赵老四第一个跳出来,脸红脖子粗地喊道。

“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产业,凭啥让外国佬插手?“

但年轻一代的想法不同。

刚从农校毕业的张小明反驳道。

“四叔,您这是老思想了!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是潮流。有了这笔钱,咱们能买最先进的设备,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老支书拄着拐杖站起来,咳嗽了两声。

“我说两句。钱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钱丢了骨气。咱们合作社能有今天,靠的是团结一心。要是让外资控股,以后谁说了算?“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局面。

“我支持引进外资。“

众人回头,发现说话的是苏明强。

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此刻站得笔直,声音清晰。

“但不是以控股为条件。我们可以让绿禾参股,比如20%,同时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这样既得到资金和技术,又不会失去控制权。“

这个折中方案让现场安静下来。

苏建国眼前一亮,儿子的建议确实高明。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最终投票表决。

以65%的多数通过了有条件引进外资的决议。

苏建国将代表合作社与绿禾集团进一步谈判,底线是外资持股不超过20%,且不干涉经营管理。

会议结束后,苏建军仍有些闷闷不乐。

“哥,我还是担心...“

苏建国拍拍弟弟的肩膀。

“建军,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但记住,不管外资来不来,咱们苏家屯的根不能丢。这20%的股份,就是给村民们留的定心丸。“

一周后,林世荣带着律师团再次来到苏家屯。

当他听到苏建国提出的条件时,脸色顿时变了。

“20%?苏先生,这个比例太低了,我们董事会不可能接受!“

苏建国面色不变,淡定道。

“这是我们开大会得出的结论,是不会更改的。”

苏建国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世荣脸上职业化的笑容僵住了。

他缓缓摘下金丝眼镜,用真丝手帕擦了擦镜片,这个动作明显是在掩饰内心的波动。

“苏先生。“

林世荣重新戴上眼镜,声音依然温和,但多了一丝冷意。

“您可能不太了解国际投资的惯例。500万美元的投资只占20%股份,这个估值恐怕...“

“林总。“

苏建国不卑不亢地打断他。

“我们合作社的估值不是凭空捏造的。去年净利润80万,按照20倍pE计算就是1600万,20%正好是320万。考虑到我们拥有军方长期订单和'军民共建'的品牌价值,500万要20%股份已经是很优惠的条件了。“

林世荣身后的两个年轻助理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显然没想到这个“乡下企业家“对资本运作如此了解。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林世荣的手指在实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苏先生。“

他突然笑了,眼角挤出几道细纹。

“商场如战场,谈判桌上各为其主。不如这样,我们各退一步,绿禾注资500万美元,占股30%,同时我们承诺三年内不干涉经营管理,只派驻一名财务监督。这个条件,您看如何?“

苏建国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坐在角落的会计老王。

老王会意,迅速在计算器上按了几下,然后对苏建国点了点头。

“林总。“

苏建国沉吟片刻。

“这事关全体社员的利益,我需要再召开一次社员大会讨论。三天后给您答复,如何?“

林世荣的笑容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复。

“当然,慎重是应该的。不过...“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

“时间就是金钱,苏先生。我们的投资计划是有时间窗口的,希望您不要错过机会。“

送走林世荣一行后,苏建国立刻召集核心管理层开会。

苏建军一进门就忍不住抱怨。

“哥,这姓林的说话阴阳怪气的,我看他没安好心!“

技术员小李却持不同意见。

“厂长,500万美元啊!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引进荷兰的全自动温室系统,产量至少能翻一番!“

“钱钱钱,就知道钱!“

苏建军拍桌而起。

“你知不知道30%股份意味着什么?再融资两轮,我们就会失去控股权!“

眼看争论又要爆发,苏建国抬手制止。

“都别吵了。老王,你带人重新核算一下我们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建军,你去了解一下绿禾集团在国内的其他投资项目,看看他们一贯的操作手法。“

众人领命而去,办公室里只剩下苏建国一人。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眉头紧锁。

多年的商海沉浮让他对“天上掉馅饼“的事始终保持警惕,但合作社要发展,又确实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个两难选择让他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苏建军就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哥,我托人打听了,绿禾在山东收购的一家蔬菜基地,最初也是承诺不干涉经营,结果注资半年后就以'管理不善'为由,强行接管了整个公司。原来的老板现在只剩下个顾问的头衔!“

苏建国面色凝重。

“果然如此。他们这是'温水煮青蛙'啊...“

正当兄弟俩商议对策时,会计老王慌慌张张跑进来,

“厂长,不好了!赵老四的儿子赵老大带着十几个年轻社员,说要辞职!“

“什么?“

苏建国猛地站起来。

“怎么回事?“

“听说是绿禾集团私下承诺给他们三倍工资,还各种许诺...“

老王擦着额头的汗说。

苏建国二话不说,大步流星地向员工宿舍区走去。

远远地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赵老大站在台阶上,正挥舞着一张纸慷慨陈词:

“...乡亲们!人家外资企业开什么条件?月薪300块!是咱们现在的三倍!干满五年分房子!咱们在这破合作社拼死拼活,年底分红才几个钱?“

围观的年轻人中已经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闪烁。

赵老四站在人群外围,脸色铁青,却一言不发。

“赵老大!“

苏建国一声断喝,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赵老大明显瑟缩了一下,但很快挺起胸膛。

“苏叔,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绿禾集团的雇佣合同,我和十几个兄弟都签了。今天就来办离职手续!“

苏建国接过合同扫了一眼,心头一震。

这根本不是普通劳动合同,而是一份包含竞业禁止条款和保密协议的高级聘用合同,违约金高达50万!

“赵老大,你仔细看过这些条款吗?“

苏建国指着合同最后一页的小字。

“五年内不得从事同类工作,泄露机密赔偿50万...你这是把自己卖了啊!“

“苏叔,您别吓唬人。“

赵老大不以为然。

“人家林总说了,这些都是走个形式,主要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咱们种地的能有什么机密?“

苏建国还想再劝,赵老大却已经转身对其他人喊道。

“愿意跟我走的,现在就去收拾行李!绿禾的车下午就来接人!“

十几个年轻人呼啦啦跟着他走了,剩下的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犹豫和动摇。

苏建国知道,合作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外资的入侵不仅来自资本层面,更可怕的是它正在瓦解村民们多年建立的信任和团结。

回到办公室,苏建国立即拨通了林世荣的电话。

“林总,我们明人不说暗话。“

苏建国开门见山。

“私下挖我的人,这不符合商业道德吧?“

电话那头传来林世荣轻松的笑声。

“苏先生,市场经济,人才自由流动嘛。绿禾只是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薪酬,选择权在他们手上。“

“既然如此。“

苏建国强压怒火。

“我们的谈判也没有必要继续了。合作社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投资,再见了。“

“苏先生。“

林世荣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

“您可能还没意识到拒绝绿禾的后果。我们在国际市场的渠道,足以让您的产品永远走不出去。“

苏建国冷笑一声。

“林总这是在威胁我?“

“不不不,只是陈述事实。“

林世荣又恢复了那种圆滑的语调。

“这样吧,我再给您24小时考虑。明天这个时候,希望听到您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苏建国陷入沉思。

他知道,与绿禾这样的跨国巨头对抗,仅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必须找到对方的弱点,才能在这场不对等的商战中取胜。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苏明强探头进来。

“爸,我有重要发现。“

苏明强带着父亲来到基地西侧的一片试验田,这里种植着合作社最新培育的抗寒黄瓜品种。

夕阳西下,田间的自动喷灌系统正在作业,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

“爸,你看那里。“

苏明强指着田埂旁的一片灌木丛,声音压得很低。

苏建国眯起眼睛,隐约看到灌木后有两个人影,正蹲在地上摆弄着什么。

其中一人拿着一个金属仪器,另一人则用小铲子挖取土壤样本,装入密封袋中。

“什么时候发现的?“

苏建国沉声问。

“下午三点左右。“

苏明强回答。

“我去仓库取农药时,看到一辆陌生轿车停在路边。这两个人鬼鬼祟祟的,我就跟了过来。“

父子俩悄悄靠近,借着庄稼的掩护,距离那两人只有十几米远。

现在可以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对话。

“...王工,这已经是第五个采样点了,够了吧?“

年轻一点的男人问道,他戴着印有“绿禾农业“标志的帽子。

“再取两个点。“

年长的“王工“头也不抬,专注地操作着手中的ph值测试仪。

“林总要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不能马虎。“

年轻人叹了口气。

“要我说,直接花钱买下来多省事,何必搞这些...“

“你懂什么?“

王工冷笑。

“这种地方品种的遗传数据,在国际市场上价值连城。一旦完成基因测序和专利申请,就不是几百万美元的事了...“

苏建国和苏明强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他们终于明白绿禾集团的真正目的。

不是投资合作,而是窃取苏家屯村民世代培育的优质品种资源!

悄悄退回办公室,苏建国立即召集了紧急家庭会议。

除了在外上学的苏明富,苏建军、苏明强和苏玉珍都到齐了。

“情况就是这样。“

苏建国简要说明了发现。

“绿禾集团看中的不是我们的资产,而是我们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种植技术和品种资源。“

苏建军气得脸色铁青。

“这帮强盗!我这就去把那两个家伙抓起来送派出所!“

“慢着。“

苏建国拦住冲动的弟弟。

“抓两个小喽啰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拿到确凿证据,证明绿禾集团在非法采集我们的种质资源。“

一直沉默的苏明强突然开口。

“爸,我在监狱时认识一个人,以前是省农科院的,因为盗卖种子资源坐的牢。他说过,这种跨国生物剽窃通常有完整的链条,先采集样本,然后送实验室提取基因序列,最后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一旦成功,我们反而会成为'侵权方'!“

苏玉珍惊讶地捂住嘴。

“天哪!那岂不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的菜,反而要给他们交专利费?“

“正是如此。“

苏建国面色凝重。

“而且一旦专利被他们掌握,我们连出口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怎么办?“

苏明强急得直搓手。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偷我们的东西吧?“

苏建军站起身。

“大哥,让我去跟踪他们。我在部队学过侦察,知道怎么收集证据。“

苏建国看了看自家弟弟,点头道。

“好,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随后苏建国对苏明强道。

“明强,你去稳住社员们,特别是那些被高薪诱惑的年轻人,告诉他们真相。玉珍,你男朋友夏蒙生不是认识媒体的人吗?看看能不能联系到懂行的记者。“

分工明确后,苏家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苏建军换上一身不起眼的工装,戴上草帽,悄悄跟上了那两个绿禾员工。

夜幕降临,两个采样者收拾设备,走向停在村外的轿车。

苏建军借着夜色的掩护,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远远尾随。

轿车没有返回四九城,而是驶向了郊外的一处废弃工厂。

苏建军把自行车藏在路边,徒步靠近。透过破损的窗户,他看到厂房内灯火通明,十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在忙碌。

各种仪器设备排列整齐,俨然是一个临时实验室。

“采样完成了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苏建军屏住呼吸,看到林世荣从里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林总,按计划完成了五个点的土壤和植株样本。“

王工恭敬地回答。

“数据初步分析显示,这里的黄瓜品种抗寒基因非常独特,完全有资格申请国际专利!“

林世荣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明天一早把样本送回香港实验室,基因测序报告两周内我要看到。“

“那...收购谈判的事?“

王工小心翼翼地问。

林世荣冷笑一声。

“那个苏建国,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他不肯合作,我们就走第二条路,等专利到手,他们的产品就是侵权商品,到时候想卖都卖不出去!“

苏建军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悄悄将特地随身携带的小相机拿出拍下了实验室的场景,然后迅速撤离。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但苏家一家人都还在等他。

听完苏建军的汇报,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凝重。

“大哥!“

苏建军拿出相机。

“这是确凿证据。但光靠这个还不够,我们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喜欢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