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原来书读的不对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记住了,它的名字叫大学士!”

屋里光脑袋排排坐,余令换了长衫,手拿折扇,喝一杯酒,对着坐着的人就是一枪。

屋里乌烟瘴气。

黑火药就这点不好,烟大,可余令却对那硫磺之气格外的着迷。

每开一枪,坐在尊位上的钱谦益手就抖一下。

他不明大明军器,但他懂余令这是在泄恨,拿着建奴泄恨。

可他不懂余令为什么哭。

他也不知道余令是想到了什么伤心事!

赵士桢口口声声说铁珠用这么多浪费,可他给自己的却是满满当当,像极了自己离家前不断往车里装吃食的老父。

青衫点点血迹如朵朵梅花......

他面前的人如假山上活水的泉眼,身上是莲蓬般的孔洞,血顺着孔洞往外淌。

烛火点燃……

客厅中堂寓意着步步高升、正气浩然的下山虎巨大挂画随风而动。

摇曳不定的火焰在墙上投射出虎影。

执刀而立余令的身影和其并立!

钱谦益看着,望着,他觉得此刻的余令才是真的余令。

杀人的余令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晚,还来得及。

可望着如今的大明,余令才知道如今的大明烂到什么地步。

先前自己把“梃击案”当一个猎奇的故事听。

如今这群人在这里要进行杀戮,都过了这么久了.....

城卫没来,衙役没来,就连东厂和锦衣卫也没人来。

余令算是明白万历为什么要和稀泥了。

他不是不想管,也不是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做这些事情,这也根本不是什么悬案。

是他根本就管不了!

玄武门之战还有开门的常何,这大明的宫城门会自己开,再往后城门也会自己开。

那群人敢把手持木棒的樵夫送到太子寝宫面前。

他们也敢把一个杀手送到皇帝的寝宫面前。

他们通过这件事在告诉皇帝,告诉太子,我们做了,你奈我何?

自己是皇帝钦点的。

他们通过这件事告诉余令,也告诉宫里的他......

你提拔起来的人,我们想让他死,他就得乖乖的死。

“脑袋全部砍下,然后收拾院子!”

宅院有了热乎劲,钱谦益望着有说有笑收拾着尸体的余家护卫。

他觉得余令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你到底杀了多少人?”

余令认真的想了想,认真道:

“我其实不是一个嗜杀之人,其实我也没杀多少人,死在我手上的不多。”

“因你而死的人很多是吧!”

余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个余令没算过,反正是挺多的。

可余令从未觉得自己是错的,如若不然死的就是自己全家了。

望着不说话的余令,钱谦益忍不住道:“圣人没教过!”

“教了!”

“没有!”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圣人还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吕氏春秋》也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圣人没教你杀人!”

“教了!”

“哪本书,哪句话!”

余令大吼声道:“君子不器,器是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修的人心,是守心之道!”

“你理解错了!”

余令说着突然叹了口气,喃喃道:

“是啊,我错了,只领悟了一种!”

“我这个圣人子弟丢人了,不但不会六御,举国门之关也做不到了,只会耍长刀,丢他老人家的人!”

钱谦益闻言骇然道:

“守心,你听我说……”

余令摆摆手,赶紧道:“我不听,不听,复圣颜渊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钱谦益闻言瞪大了双眼:“你的《论语》谁教的?”

“我自学啊!”

余令没说假话,王先生只讲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都是余令自学的。

而且余令看的还是没注释的那种。

有注释的是学说,要拜师的。

宋代活字印刷虽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科举应试所需的经典注疏仍需手工抄写,每页价格可与黄金等价。

这个一点不夸张。

按理讲,认字之后四书五经都可以看的懂。

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还在苦苦的拜师,拜名师,希望得到指点。

这其实就是学问。

不说圣人学问有多少家,就单单一本《尚书》就养出了三大家族。

分别为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

朱熹为什么在学子心中的地位高。

因为现在科举考试用的是他标准。

在他没有把这些“集大成”之前,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有数十种释义。

门户之见的“门户”就是宗派。

嫌弃文人吵架用来互相抨击对方学问的,因为门户之见,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集大成”之后朱熹的理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喜欢。

钱谦益如今听到余令自学《论语》,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怪不得余令总是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这怕是读书读的吧!

“你先生呢?”

“我先生被建奴抓走了!”

钱谦益深吸一口气,他觉得他知道问题的根源了。

这余令的确是没把圣人的书读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学问。

“我问你,何谓理?”

余令龇着牙笑道:“这还不简单么,夫子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我要和你讲道理,前提是你必须听我讲道理!”

余令伸手一指,笑道:

“你看这些人,开始的时候我在大街上说了,老虎要吃人的,他们不信,你现在问问他们信不信?”

钱谦益望着那躺在地上的尸体愣住了。

读了无数书,他竟然反驳不了余令的邪说,从根源说余令说的没错,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规则了。

自己当初买的假瓷器,不也有人说是真的么?

那是因为自己握着理,握着规则。

见凉凉君不吭声,余令笑道:

“我现在跟他们讲道理你看他们敢吭声么?”

余令叹了口气:

“我要是有夫子的身高,有能拓国门之关之力,我要是有那些弟子,我说什么别人敢反驳么,凉凉君我说的对么?”

望着余令那求知的眼神,钱谦益觉得自己脑子好疼。

他无法去形容自己此刻的感受。

他觉得余令是有学问的,学的还不错,不然也不会第一个交卷了,但这个学问好吓人。

这是余令以德服人?

他余令读圣人的书竟然走的是另一个道!

“你现在在看什么书?”

“我很喜欢朱熹圣人的书!”

钱谦益深深吸了一口气,咬着牙道:

“把你家的书扔了,我借你黄干写过注释的《四书》和陈埴与叶味道的《木钟集》!”

余令闻言咧着嘴开心的笑了。

余家就缺底蕴,闷闷的陪嫁礼给钱略显肤浅,人家卢家不缺钱。

有了这些,哪怕是抄录本,那也是稀罕物。

这三位可是朱熹的弟子。

“这些人打算怎么办?”

“先前是查不到这些人,现在这些人冒出来了,既然冒出来了我就继续按图索骥,继续杀!”

“你是真的一点不收手?”

余令大笑道: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我们还会再见面嘛?”

余令闻言猛的抬起头,原本还有一丝丝的幻想,如今幻想没了。

随着钱谦益的这句话出口,余令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很快,我要把你的藏书抄完!”

钱谦益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看着余令:

“为什么你不开口问我,你问我,一个同知之位我可以的!”

余令笑了,望着远处瞳孔开始发散,喃喃道:

“我答应过它,我要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不能食言,它在等着我!”

钱谦益叹了口气。

自英雄难过美人关看来是对的,长安等余令的那个人肯定很美。

钱谦益不知道余令口中的它不是她。

长安的钟声响起,京城的钟声也响起。

王承恩骑着马回到宫城,跪在养心殿前,王安望着归来的王承恩松了口气,他知道余令赢了。

“如何!”

“斩首三十一,全歼!”

王安望着王承恩点了点头,忽然道:

“一会儿把差事交接一下,今后养心殿这边就不要来了,安心的呆在五皇孙身边吧!”

“是!”

“去吧!”

“是!”

小老虎退着离开,随着身后的养心殿越来越远,小老虎的腰杆越来越直。

离开何尝不是一种脱离,这旋涡会吃人。

“王安,余令那边如何?”

王安瞄了一眼万岁爷的脸色轻声道:

“斩首三十一,余大人杀完京城里作乱的建奴,明日复命!”

“杀性果然大!”

见万岁爷有说话的兴致,王安赶紧道:

“万岁爷,翰林院学士和内阁大学士拟了殿试的题,呈献了过来。”

“鼎甲人选有定么?”

“根据会考的文章,翰林院学士和内阁大学士认为福建庄际昌,江左池州府孔贞运,广东南海人陈子壮?!”

万历叹了口气,喃喃道:

“全是南人啊!”

的确是全是南人,孔家这位也是南人。

当时金兵南下,衍圣公的长子带着孔子的楷木像,携族谱南下浙江衢州,自此后世人称这一支为南孔。

如今北孔是次子以及旁系族人,当时留守祖地奉祀祖宗坟墓。

后来,忽必烈为了让读书人归心,找到南孔后人,让其继续做衍圣公,南孔后人不受。

衍圣公的位置给了北孔,所以才有南北之分。

王安赶紧道:“万岁爷,这是初定,具体如何还得看殿试上“时务策”!”

万历摆摆手道:“赐余令雁翎刀,武略将军,赏锦服,告诉他,让他安心的准备殿试,朕要看他“时务策”!”

“是!”

“去吧!”

王安走了,万历往毯子里缩了缩,忍不住喃喃道:

“朕还是输了!”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