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彼时,贾府恰似那历经风雨仍巍峨屹立的华厦,处处彰显着钟鼎之家的不凡气象。府邸之内,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宛如展翅欲飞的祥禽;庭院之中,佳木茏葱,奇花烂漫,清风拂过,花香与鸟语交织成曲,似在低吟这簪缨之族的悠悠往昔。
且说那贾兰,自入翰林院,便一心向学,真真可谓“朝乾夕惕,焚膏继晷”。每日晨曦未露,天色尚如墨染,贾兰便已起身。但见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袍角处淡雅云纹仿若天成,头戴束发紫金冠,冠上明珠熠熠生辉,恰似星辰落于人间。
他轻移脚步,悄然步入书房,室内经史子集堆叠如山。贾兰正襟危坐,时而蹙眉凝思,似与千古圣贤神交;时而奋笔疾书,笔下如有千军万马驰骋。其心中所思,唯有博古通今,以才学报效朝廷,为贾府再振昔日荣光。
一日,圣上忽宣贾兰觐见。那传旨太监一路疾行如飞,至贾府门前,尖着嗓子高声宣旨。贾府上下闻得旨意,顿时一阵忙乱。贾兰闻此,心中又惊又喜,忙不迭整衣束冠。只见他迅速换上一身藏青色朝服,上绣仙鹤祥云图案,针法细腻,栩栩如生,腰间束一条白玉带,温润有泽,愈发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他面色庄重,脚步匆匆,心内如揣小鹿般怦砰直跳,暗自思忖:“圣上此番宣召,不知所为何事?定是我平日里的勤勉苦学,圣上有所耳闻,此番定要谨言慎行,不负圣恩。”
一路疾行至御前,踏入那金銮殿内,但见金碧辉煌,龙椅之上,圣上威严端坐,仿若九天星辰,光芒万丈,令人心生敬畏。贾兰忙伏地叩首,高呼万岁,声音洪亮却略带颤抖,恰似初出茅庐的雄鹰,虽心怀壮志,却难掩紧张。圣上龙颜大悦,和声赞道:“卿所奏《治国十策》,条条切中时弊,见解独到非凡,实乃可堪大用之良才。朕意已决,擢升卿为侍读学士,日后常伴朕之左右,参议朝政大事。”
贾兰闻此圣谕,仿若置身梦中,又惊又喜,感激涕零,眼眶瞬间泛红,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他连连磕头谢恩,额头触地,发出砰砰声响,声泪俱下道:“臣承蒙圣上错爱,得此殊恩,定当尽心竭力,肝脑涂地,以报圣上隆恩!”说罢,身子伏地久久不起,心中满是对圣上知遇之恩的感恩戴德,暗自发誓定要鞠躬尽瘁,辅佐圣上成就一番伟业。
自此后,贾兰常伴君侧,参与修订律法。他对每一条律法皆反复斟酌,引经据典,力求公正严明。在那肃穆的朝堂之上,贾兰身着朝服,神情专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侃侃而谈,言辞间尽显睿智与沉稳。选拔人才之时,他亦是慧眼识珠,不偏不倚,唯才是举。只见他目光坚定,审视着每一位举荐之人,面容严肃而公正,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睿智。渐渐地,朝堂之上,贾兰凭借其才学与智慧,崭露头角,越发举足轻重,众人皆对其刮目相看,私下里纷纷称赞他乃贾府后生中的栋梁之材。
且说贾兰在朝中官位高升,喜讯如春风般迅速吹回贾府。这日,贾兰身着崭新朝服,意气风发地踏入贾府大门。他归心似箭,第一时间便直奔母亲李纨居所。
李纨正在屋内,听得儿子归来,忙迎出门来。母子相见,贾兰快步上前,恭敬行礼,而后将朝中之事,圣上恩宠,一五一十细细道来。
李纨听着,眼中泪花闪烁,喜极而泣,双手颤抖地握住贾兰的手,说道:“儿啊,这些年的苦读,终是有了回报。”言罢,拉着贾兰至贾珠灵位前,说道:“相公,你瞧瞧,兰儿出息了,咱们的兰儿终于成才了!”贾兰神情庄重,点上香,虔诚叩拜,心中默默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拜祭过后,李纨带着贾兰去拜见贾政与王夫人。二人听闻贾兰归来,且官位高升,忙在正厅等候。贾兰入厅,大礼参拜。贾政脸上虽依旧是那副威严模样,但眼中难掩欣慰之色,微微颤抖着伸出手,似想摸摸贾兰,却又忍住,只点头道:“我贾府后继有人,你当继续勤勉,莫要辜负圣上隆恩。”王夫人则快步上前,拉着贾兰的手不住摩挲,眼中泪光闪烁,说道:“兰儿,你如今有了出息,可要好生辅佐圣上。”
这边正说着,王熙凤听闻消息,风风火火赶来,笑道:“哎哟,兰哥儿可真是咱们贾府的大功臣,这等喜事,定要好好庆贺一番!”李纨赶忙迎上去,握住王熙凤的手道:“凤丫头,此番可要多亏你操持了。”王熙凤笑着回握李纨的手,打趣道:“嫂子这说的是哪里话,兰哥儿这般大的喜事,我理应效劳,说起来,这也是咱贾府的光彩呢!”说罢,便忙前忙后安排酒席,那手脚麻利,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林黛玉,虽沉浸在丧父之痛中,神色依旧带着几分憔悴与哀伤,但听闻贾兰高升,也勉强打起精神来,前来道贺。
众人齐聚一堂,贾府内一片欢声笑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纷纷举杯,为贾兰庆贺。此时的贾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为这家族的喜事增添几分祥瑞,恰似又重现了往日的热闹与荣光。
再看玉澜这边,此人素有开拓进取之心,目光如炬,胸怀大志。见家族生意虽在国内风生水起,却想着将其拓展至海外。多方打听之下,得知南洋诸国对我中华瓷器、茶叶需求旺盛,心中便有了计较。当下,玉澜着手打造坚固商船,那造船之地,位于江边,江水滔滔,日夜奔腾不息,似在为玉澜的壮志助威。工匠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斧凿之声不绝于耳,一艘艘商船渐渐成型。
玉澜招募经验丰富的水手,亲自挑选,只见他在众人面前来回踱步,目光犀利地打量着每一个人,时而询问几句航海经验,时而观察对方的体魄与神情。选定之人,皆是历经风浪,眼神坚毅,透着一股无畏的勇气。筹备妥当后,玉澜便欲亲自带队出海。
临行之前,贾府内一片忙碌景象。黛玉心中担忧,拉着玉澜的手,满眼关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身着淡紫色罗裙,外罩素色披风,面容憔悴,神色忧虑。轻轻抚摸着玉澜的手,柔声道:“儿啊,那海上风浪无情,变幻莫测,你此去千万要小心谨慎,不可莽撞行事。家中老小皆盼你平安归来。”说罢,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玉澜面露坚毅之色,轻轻拭去黛玉的泪水,笑着宽慰母亲道:“母亲但请放心,孩儿心中有数。此番出海,定不负母亲期望,待儿载回万贯家财,让咱贾府更添荣耀!”说罢,毅然转身,大踏步迈向码头,那身姿矫健,步伐坚定,仿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码头上,风呼呼地吹着,江水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声响。玉澜登船而立,只见他身着玄色劲装,束着一条猩红色腰带,头戴黑色斗笠,斗笠上垂下的黑色丝带随风飘动。他目光远眺,望着茫茫大海,心中豪情万丈。随着一声令下,船队乘风破浪,一路向南前行。
那茫茫大海,波涛汹涌,海浪如万马奔腾,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海风呼啸而过,吹得船帆猎猎作响。玉澜站在船头,衣袂飘飘,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丝毫没有畏惧之色。
待抵达南洋诸国,但见那异国之地,风光旖旎,椰林摇曳,沙滩金黄。当地商人见中华商船满载晶莹剔透的瓷器,清香扑鼻的茶叶,顿时蜂拥而至。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眼中满是惊喜与渴望,对这些精美货物爱不释手,争相购买。玉澜趁机与各国商人洽谈,以其精明的头脑和诚恳的态度,周旋其中。只见他面带微笑,言辞恳切,手势得体,时而详细介绍货物的优点,时而耐心倾听对方的需求。最终,成功签订了诸多长期贸易契约,成功开辟了新的商路。
归航之日,只见那船队浩浩荡荡,满载异国珍宝。贾府码头之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众人翘首以盼。玉澜站在船头,望着熟悉的码头,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此时海面风平浪静,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也在为此次的成功喝彩,此番出海,不仅赚得盆满钵满,更是让贾府之名远扬海外,四方皆闻。
贾玉澜,自海外经商归来,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他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海水江崖纹,在阳光下隐隐闪烁着微光,领口与袖口处镶着的白色貂毛,虽经长途奔波,却依旧显得整齐而华贵。
头戴一顶黑色缎面瓜皮帽,帽顶一颗圆润的明珠,折射出柔和光芒,恰到好处地彰显着他的身份。
此刻,他面上虽带着些许疲惫,可那兴奋与自豪之色,恰似春日暖阳穿透云层,难以掩抑。一踏入贾府那朱红色的巍峨门槛,他便径直朝着母亲林黛玉与父亲贾宝玉的居所匆匆而去,心中满是对双亲的深切思念。
进得屋内,但见林黛玉正与贾宝玉轻言细语,闲话家常。林黛玉身着月白色绫罗长衫,外罩一件淡粉色的薄锦披风,腰间系着一条藕色丝绦,上面坠着一枚莹润的玉佩,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她姿态优雅地坐在黄花梨木椅上,手中轻摇着一把湘妃竹扇,扇面上绘着几枝淡雅的兰花,更衬出她的温婉气质。
贾宝玉则穿着一件海棠红的锦缎长袍,领口与袖口绣着如意云纹,脚蹬一双青缎粉底小朝靴,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显得风度翩翩。二人神色悠然,恰如岁月静好之态。
忽闻脚步声,二人抬眼望去,见是儿子归来,林黛玉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色,宛如寒夜中突现的熠熠星光,手中的扇子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她急忙起身,莲步轻移,那身姿恰似弱柳扶风,疾步至玉澜身前,双手紧紧拉住他的手,上下细细打量,眼中的关切与疼爱如潺潺溪流,满溢而出。她微微嗔怪道:
“你这孩子,此番远涉重洋,一路之上,风浪可曾险恶?衣食住行,可还顺遂?为娘日夜忧心,食不知味,寝不安席,只盼你能平安归来。”说罢,轻轻抚摸着玉澜的手背,似要从这触摸中确认他是否康健。
贾玉澜嘴角含笑,轻声宽慰道:“母亲但请宽心,孩儿一路平安,诸事顺遂。此次出海,幸不辱命,也算有所斩获。”说着,他回握住母亲的手,微微用力,传递着自己的力量与安心。
随后,贾玉澜移步至内室,去见自己的媳妇阿诗玛。阿诗玛身着一件翠绿色的织锦旗袍,领口与袖口绣着精致的蝴蝶花纹,那蝴蝶栩栩如生,仿佛振翅欲飞。她头上梳着别致的发髻,斜插着一支翡翠簪子,簪头雕琢成一朵盛开的莲花,清新雅致。
见到丈夫归来,她的眼中满是惊喜与娇羞,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恰似春日桃花初绽。夫妻二人久别重逢,目光交汇间,情意绵绵,千言万语皆在这默默对视之中,自有一番温情脉脉,恰似春日微风,轻柔地拂过彼此心间。
贾玉澜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温暖,暗道:“此番归来,见到她安好,便是最大的慰藉。”阿诗玛微微低头,轻声说道:“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我日夜盼着你。”
诸事完毕,贾玉澜整了整衣冠,怀着敬重之心,前往贾政与王夫人处请安。踏入那宽敞明亮的正厅,但见贾政端坐在主位之上,身着一件深褐色的绸面长袍,外罩石青色马褂,马褂上绣着的仙鹤图案,针法细腻,栩栩如生,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头戴一顶黑色的便帽,帽檐下那双眼睛,虽带着往日的威严庄重,此刻却隐隐透着几分关切之意。
王夫人则坐在一旁,身着一件宝蓝色的旗装,领口、袖口与下摆处皆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尽显雍容华贵。她头戴旗头,上面镶嵌着各种珠翠宝石,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脸上满是慈爱之色。
贾玉澜赶忙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口中朗朗说道:“澜儿拜见祖父祖母,愿祖父祖母身体康健,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似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贾政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轻轻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回来就好,听闻你此番出海,历经艰辛,终有斩获,也算是为家族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王夫人亦笑着附和道:“是啊,澜儿如今出息了,所作所为,让我们倍感欣慰,这下可让我们放心了。”王夫人一边说着,一边目光慈爱地上下打量着贾玉澜,心中暗道:“这孩子,愈发稳重有出息了,贾府未来可期。”
一家人正围坐一处,其乐融融地说着话,忽听一阵爽朗清脆的笑声远远传来,人尚未到,声音却先至:“哎哟哟,听闻玉澜回来啦,这可真真儿是咱们府里天大的喜事呀!”众人一听,便知定是王熙凤与贾琏来了。
果不其然,转瞬之间,王熙凤已迈着轻快而不失优雅的步伐,身姿婀娜地走进厅来。她身着一件大红色的织锦旗袍,那颜色鲜艳夺目,宛如盛开的牡丹,尽显她的泼辣与张扬。领口、袖口与下摆处皆绣着金线勾勒的凤凰图案,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要展翅高飞。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插着各种珠翠簪环,走起路来,身上的配饰发出清脆的声响,更添几分灵动。
贾琏则紧跟在她身后,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长袍,外罩一件黑色的马褂,头戴瓜皮帽,帽上镶着一块温润的碧玉,显得沉稳而得体。
贾玉澜见状,急忙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向二人行了礼,恭敬说道:“玉澜拜见伯父、伯母。”
王熙凤笑盈盈地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贾玉澜的手,语气中满是亲昵与夸赞:“哎哟哟,免了免了,如今你可是咱府里响当当的大功臣呐!瞧瞧你,为府中拓宽了多少生意呀,竟把生意都做到南洋那等遥远之地去了,可比你伯父厉害多喽!”
说着,她有意无意地斜睨了一眼贾琏。贾琏微微一愣,神色间闪过一丝尴尬,心中暗忖:“这凤辣子,当着众人面,也不给我留些面子。”随即尴尬地笑了笑,伸手挠了挠头,说道:“玉澜这孩子,确实有出息,年纪轻轻便如此能干,为家族争光不少啊。”
王熙凤言罢,又转过身,轻轻拉住林黛玉的手,满脸笑意如同盛开的繁花,说道:“妹妹呀,你可真是生了个了不起的好儿子,瞧瞧玉澜这本事,这胆识,妹妹你呀,功劳最大呀!”
林黛玉听了,白皙的脸上顿时泛起一抹红晕,恰似春日桃花初绽,她略带娇羞地嗔怪道:“凤姐姐又打趣我了,玉澜能有今日,全是他自己争气,勤奋努力。再者说,此次出海,琏二哥平日里也没少费心,帮衬了玉澜不少呢。”
言毕,黛玉转过身,朝着贾琏盈盈拜了一拜,轻声说道:“澜儿能有今日这番成就,还要多谢二哥哥平日里的悉心提携与照拂。”贾琏见状,连忙摆手说道:“林妹妹太客气了,此番出海,皆是澜儿自己有勇有谋,奋勇向前,实乃他一人之功,我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王熙凤在一旁心里暗自思忖:“这妹妹可真是会说话,滴水不漏。既夸了玉澜,又给足了当家的面子,倒是我显得有些莽撞了。”但是嘴上却赶忙说道:“都是自家人,相互帮衬着点,本就是应该的,说这些可就见外啦。”
众人听了,皆是一阵欢笑,一时间,厅内笑语嫣然,处处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氛围。那笑声,仿佛带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恰似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恍惚间觉得,这贾府的繁荣兴盛,正如同那初升的朝阳,又将迈向新的高度,更上一层楼。
既而,王熙凤手脚麻利地吩咐下去,府中即刻大摆宴席,一来为贾玉澜接风洗尘,二来庆贺此番生意拓展的大功。下人等领命而去,一时间,贾府上下忙碌起来,处处洋溢着热闹欢快的气息,只待那夜幕降临,众人便可齐聚一堂,共享这喜悦之宴。
王熙凤心中盘算着:“此次宴席,定要办得风光体面,让府里上下都沾沾玉澜的喜气,也显得我管家得力。”而林黛玉则想着:“今日阖家欢乐,但愿往后的日子,贾府都能如此顺遂如意。”众人各怀心思,却都沉浸在这难得的欢乐氛围之中。
夜幕如墨,悄然笼罩贾府,而府中的厅堂内却灯火通明,烛火跳跃闪烁,将众人的欢愉神情映照得淋漓尽致。厅中,数桌丰盛酒席已然摆下,珍馐罗列,山珍海味交相辉映,浓郁香气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众人依序入座,贾政正襟危坐在主位,神情威严里透着欣然,他缓缓捋着胡须,目光扫视众人,心中为家族此刻的热闹景象与未来的希望暗自欣慰。王夫人于一侧安坐,面容温和,笑意盈盈,不时轻声嘱咐身旁丫鬟为众人周到地添茶布菜。
贾宝玉与林黛玉相邻而坐,贾宝玉望着眼前热闹场景,满心欢喜,侧过头,对林黛玉轻声低语:“今日这般热闹,恰似往昔那些欢畅时日,真希望往后贾府能长保这般和睦昌盛。”林黛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隐忧,却瞬间被这热闹氛围驱散,亦低声回应:“只愿诸事顺遂,莫生波折才好。”
贾玉澜携妻子阿诗玛一同入席。阿诗玛身着一袭淡紫色的绫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随着她的走动,仿若兰花摇曳生姿。她头上梳着流云髻,斜插一支白玉簪,簪尾垂下的珍珠轻轻晃动,更添几分温婉气质。她与贾玉澜携手入座,神色间带着些许羞涩与拘谨。
贾玉澜坐在席间,环顾满桌亲人和丰盛酒席,心中感慨万千。他起身,双手稳稳端起酒杯,神情恭敬:“今日能有此宴,全仗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及各位长辈的关怀教导,也多亏伯父伯母、兄长及众人平日里的帮衬扶持。玉澜在此敬大家一杯,愿家族福泽深厚,绵延不绝,兴盛万年。”语毕,仰头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回应,一饮而尽,欢声笑语顿时在厅堂中回荡开来。
王熙凤笑意盈盈地站起身,手持酒壶,穿梭于席间为众人斟酒,口中说道:“今日玉澜回来,还给府里立下汗马功劳,往后的日子,铁定越过越红火。我看呐,玉澜就是咱们贾府的福星!”说着,目光投向贾玉澜,眼神里满是赞赏。
贾琏也笑着附和:“凤丫头这话在理,玉澜此番出海,胆大心细,手段高明,为家族开辟新径,着实令人佩服。”贾玉澜赶忙谦逊道:“伯父过奖了,玉澜不过是机缘巧合,又得众人助力,才有今日这点成绩。”
酒过三巡,众人谈兴愈浓。李纨看着贾玉澜夫妇,眼中满是欣慰,侧身对探春说道:“你瞧瞧兰哥儿和玉澜,咱们贾府的小辈如此出息,也算是不辜负长辈们的期望。”探春微笑着点头,眼神坚定:“是啊,小辈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咱们也当奋发图强,为贾府增添光彩。”
此时,阿诗玛微微起身,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轻声说道:“此次玉澜能顺利归来,还多得各位长辈和兄长姐姐们平日里的照顾与教导。阿诗玛在此敬大家一杯,愿大家身体康健,万事顺遂。”众人纷纷回应,气氛愈发融洽。
席间,众人或是饶有兴致地谈论贾玉澜此番出海的奇妙见闻,或是分享府中近来的点滴琐事,气氛热烈非凡。丫鬟们脚步轻盈地穿梭其间,为众人上菜斟酒,忙而不乱。
这一场酒席,直持续到深夜,众人虽皆有醉意,但兴致丝毫不减。在这欢声笑语中,贾府仿佛忘却了所有烦恼忧愁,只留下浓浓的亲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恰似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繁星,照亮着贾府前行的漫漫路途。
正所谓:
贾兰擢升侍朝堂,献策忧国志四方。
玉澜破浪通番域,扬帆载宝耀华邦。
文臣辅政安天下,商贾开疆富故乡。
贾府双雄齐展翅,春风得意马蹄忙。
喜欢新良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新良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