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良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二回 众姐妹雅集诗社兴 老仆妇忆往话沧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话说暮春时节,柳絮如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自天际无边无际飘洒,将天地装点得如梦似幻。潇湘馆内,静谧祥和,黛玉悠悠转醒,惺忪睡眼中透着娇柔倦怠。紫鹃早轻手轻脚至榻前,小心翼翼挽起锦衾,旋即捧来巾栉衣物,侍奉细致入微,一举一动尽显娴熟恭敬。

黛玉款移莲步,弱柳扶风般行至窗前伫立。(她微微仰头,蛾眉轻蹙若远山含黛,那似喜非喜的含情目,幽幽凝视漫天飘絮,眼神中千般思绪缠绕,神思仿若随飘絮悠悠飘荡,万千愁绪如纷扬柳絮,在心头肆意纠缠难休 )但见柳絮仿若梦幻泡影,又如袅袅轻烟,在微风中悠悠飘拂,恰似无形之手,刹那触动她心底那根最为细腻敏感的情思之弦。

忆起往昔海棠诗社初立,姐妹们于园中吟诗作对,何等畅快欢洽。彼时园中繁花似锦,姐妹们欢声笑语如银铃,在花丛柳林间穿梭回荡,那声音仿佛仍在潇湘馆梁间萦绕。如今这暮春景致,风拂柳絮,花影绰约,如此动人心弦,若不重开诗社,岂不负了大好春光与姐妹们的锦绣才情?当下,她轻启朱唇,声音轻柔却透着急切,唤来紫鹃:“哟,紫鹃,你且去蘅芜苑请宝姑娘,秋爽斋请三姑娘,再到枕霞阁请云姑娘,还有稻香村,告知大嫂子,就说我请她们同至藕香榭一聚。”紫鹃抿嘴含笑,轻声应“是咧”,便莲步轻移,身姿轻盈地匆匆离去。

不多时,众人皆至藕香榭。但见藕香榭四面环水,池中碧波在春日暖阳映照下,闪烁粼粼碎金,如无数璀璨明珠于水中跳跃。微风拂过,涟漪层层叠叠,似在低诉无尽温柔软语,又似浅吟岁月悠悠歌谣。岸边垂柳依依,柔条如绿丝绦随风轻摆,与春风喁喁私语,诉说春日旖旎缠绵,恰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妙景。

踏入藕香榭内,可见墙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或山水写意,笔锋潇洒间尽显山川壮阔;或花鸟工笔,细腻笔触勾勒出花鸟灵动之态。桌上摆放着精巧的瓷器摆件,造型各异,有端庄的瓶尊,亦有憨态可掬的瑞兽,色泽温润如玉,无一不彰显着贾府的富贵奢华。丫鬟们训练有素,手脚伶俐,早将笔墨纸砚一一摆好,又端来各色精致点心。那点心皆由府中厨子精心制作,堪称艺术品。有的宛如娇艳欲滴的春日桃花,粉瓣细腻逼真,仿若能嗅见淡淡花香,恰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描绘的绚烂;有的恰似憨态可掬的玉兔,绒毛仿若能随风而动,灵动模样惹人喜爱。还摆放着新鲜时果,色泽鲜艳夺目,红如烈火,绿似翡翠,散发馥郁果香,芬芳四溢,一一置于案上,令人赏心悦目。

众人方坐定,湘云急性子按捺不住,“嚯”地起身,双颊泛起晚霞般绯红,眼中闪烁兴奋光芒,(她双手叉腰,身姿矫健,两脚微微分开,一副跃跃欲试的爽利模样 )朗声道:“哎哟,今日这场盛会,我定要拔得头筹,让诸位姐姐妹妹瞧瞧我的本事!”言罢,略一沉吟,便迫不及待提笔蘸墨,运笔如飞,腕底生风,那专注神情仿佛整个世界只剩手中笔与眼前诗笺。不多时一挥而就,写下:“柳絮随风舞碧空,飘来飘去意无穷。莫叹身世如萍转,自有豪情贯始终。”写罢,将诗笺递给众人,眼中满是期待与自信。

黛玉接过一看,不禁轻轻颔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唇角微微上扬,赞道:“云丫头,好个‘自有豪情贯始终’,真真是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可见你这洒脱不羁的性情,都融入诗中了。你这诗,倒是别有一番豁达豪迈之意,令人耳目一新,竟将这柳絮写出别样风骨。”

宝钗微微一笑,仪态端庄雍容,亦展纸研墨。她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越发风姿绰约,气质高雅。只见她轻蹙蛾眉,微微低头,右手轻轻转动毛笔,字斟句酌,推敲琢磨,神情专注沉稳。思索片刻后,以“春归何处觅芳踪,且看庭前花正浓。不与东风争艳丽,独留清雅在心中”为题,挥毫落纸。其字迹娟秀工整,笔画间尽显端庄大气,每一笔都透着沉稳内敛,诗句亦如她本人,沉稳持重,含蓄蕴藉,恰似一杯清茶,初品平淡,细品回味无穷。

探春也不示弱,身着月白绫子衣裳,配青缎子背心,束一条白绉绸汗巾儿,显得干净利落,英姿飒爽。她手托香腮,柳眉微锁,凝视窗外景色,似在沉思。忽而灵感突发,(眼中一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笑容,如春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 )迅速提笔,写下“落英缤纷满径红,春光易逝太匆匆。且将诗意留芳册,不负韶华不负躬”,才情斐然,引得众人纷纷称好。

李纨在一旁微笑着点评,言语尽显稳重亲和,她穿着家常素净,虽无过多华丽装饰,却自有一股端庄贤淑风范,如淡雅兰花,默默散发幽香。她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姐妹们的诗各有千秋,云姑娘的豪情,宝姑娘的清雅,三姑娘的壮志,皆在诗中尽显,实是难得。”

众人正评点间,恰值贾府老仆周瑞家的路过藕香榭,听得里面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忍不住进来凑趣。她迈进屋内,一眼望见这群青春年少、才情出众的姑娘们,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泛起追忆之色。她缓缓走到一旁坐下,望着姑娘们,轻轻叹了口气,(眼神满是感慨,仿佛陷入深深回忆,思绪飘回过去岁月 )感慨道:“唉,想当年老太太在时,府里也是这般热闹非常。那时候宝二爷和林姑娘还小呢,整日在园子里淘气,上蹿下跳的,像两只活泼的小鹿。宝二爷更是顽皮得紧,一会儿爬树掏鸟蛋,那猴儿似的模样,差点没把树上的鸟儿都吓跑咯;一会儿又追着蝴蝶跑,满园子地乱窜,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林姑娘虽是个女孩儿家,却也伶俐得很,和宝二爷一处,倒也添了不少乐子。还有那时候,琏二奶奶管家,也是精明能干,把府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真真是个厉害角色。”说着说着,她眼角竟泛起泪花,声音也微微颤抖。

姐妹们听了,皆不禁怀念起往日时光。往昔的欢声笑语、嬉戏玩闹,仿若就在眼前。一时间,屋内气氛既温馨又略带感伤,众人皆沉浸在这浓浓的回忆之中,仿佛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美好岁月。

正此时,宝玉急匆匆赶来,身着月白锦袍,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面如敷粉,唇若施脂,一路小跑,气喘吁吁,脸上却带着急切与兴奋。一进来便笑道:“好啊,这般热闹的诗会,怎的不叫上我?我可是听说姐姐妹妹们都在这儿大展才情呢!”众人见他来了,皆是一笑。宝玉凑到桌前,看了众人诗作,不禁拍手称赞:“姐姐妹妹们的才情,真是让我自愧不如。每一首都写得绝妙,各有各的韵味,我可得好好向你们学习学习。”

这边正说着,王熙凤与贾琏携手而来。王熙凤今日身着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身姿婀娜,迈着轻快自信的步伐,眼神灵动狡黠,扫视众人,仿佛一眼能洞悉每个人心思。一进门便笑道:“哟,我就说怎么这般热闹,原来是姐妹们在开诗社呢!可惜我这俗务缠身,来晚了些。不然啊,定要和你们好好比试比试这作诗的本事。就凭我这直爽性子,作出来的诗说不定别有一番风味!”贾琏则在一旁笑着拱手道:“各位妹妹的诗作,定是精妙绝伦,改日定要细细拜读。”

这诗会兴致愈发高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吟诗对句,妙语连珠,不知不觉便持续到傍晚。天边晚霞如锦缎般绚烂,红、橙、紫色彩交织,将藕香榭染成橙红,给这清幽楼阁披上华丽纱衣。丫鬟婆子们见状,纷纷点起灯烛,柔和烛光在风中摇曳,映照着众人脸庞,忽明忽暗,更添温馨浪漫。

王熙凤见天色已晚,兴致却丝毫不减,双手一拍,高声笑道:“姐妹们今日如此尽兴,岂能就此作罢!来人呐,让小厮们搬来铜锅,再从厨房拿来新鲜的羊肉、鹿肉,还有各种时令蔬菜,咱们一同涮火锅,再烫来几壶好酒,今晚可要好好乐一乐!”众人听了,皆是欢呼称好,气氛愈发热烈。

不多时,小厮们将铜锅稳稳架起,炭火熊熊燃烧,“噼里啪啦”作响,锅里汤翻滚着,“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诱人香气,那香气混合着香料浓郁与食材鲜美,弥漫整个藕香榭。新鲜的羊肉纹理细腻如丝,泛着诱人光泽,放入锅中,瞬间便被滚烫的汤底包裹,微微卷曲,仿佛在诉说着鲜嫩;鹿肉带着微微红润,每一丝纤维都似蕴含独特风味,在锅中涮煮时,渐渐渗出鲜美的汁水;时令蔬菜更是水灵,翠绿青菜叶片带着仿若清晨露珠的光泽,仿佛刚从田间采摘,透着清新生机,放入锅中,“嗞啦”一声,便焕发出别样的清香。大家围坐在一起,纷纷动起筷子,夹起鲜嫩肉片和翠绿蔬菜,放入锅中涮煮,一时间,欢声笑语与火锅热气交织,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李纨见大家吃了不少肉食,担心腻着,便亲自精心炮制大麦茶。她素手轻执茶盘,将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大麦茶,笑意盈盈地递给众人,轻声说道:“姐妹们吃了这么多,喝点这大麦茶,清爽解腻助消化。”林黛玉轻轻接过,玉指轻托茶盏,微微低头,轻嗅茶香,而后缓缓端起大麦茶轻抿一口,不禁赞道:“大嫂子这茶烹得真真是好,入口清爽,唇齿留香,茶韵悠长,不愧是精心炮制的。这茶香,竟似能驱散这春日的些许倦怠。”说罢,她眼珠一转,提议道:“如此好茶,不若我们以大麦茶为题,再作几首诗,岂不快哉?”众人纷纷响应,欢声笑语再次响起。

众人一边品尝大麦茶,一边思索诗句。湘云微微皱眉,挠了挠头,时而咬着笔头,时而抬头望向屋顶,忽而眼睛一亮,似是灵感突至,赶忙提笔蘸墨,在诗笺上奋笔疾书,那专注模样仿佛周围一切都与她无关。

《咏大麦茶》

田家初熟麦,采撷入茶瓯。

慢煮香盈室,轻斟韵绕喉。

不随花斗艳,独解腻消愁。

常饮身心畅,悠然岁月留。

宝钗则轻轻转动手中茶杯,眼神略带沉思,时而望向窗外月色,时而低头看着杯中金黄茶汤。片刻后,优雅提笔,在纸上落下娟秀字迹,每一笔都写得极为认真,仿佛在书写自己的心境。

《赞大麦茶》

大麦凝清韵,煎汤意自悠。

金黄浮玉盏,爽气溢琼楼。

去腻堪称妙,回甘岂用求。

此茶真味在,尘世几人酬。

探春一手支着下巴,凝视手中茶盏,眼神随着茶汤热气飘散,似在回忆,又似在憧憬。不多时,展颜一笑,挥笔写下心中诗句,笑容中透着自信与满足。

《题大麦茶》

麦香飘满座,茶韵绕梁留。

煮沸三春梦,斟来一味柔。

能消肥腻苦,可解世情愁。

细品其中意,方知岁月幽。

这边黛玉,轻蹙眉头,手托香腮,静静地坐在那里,宛如绝美的仕女图。她时而目光流转,看向窗外夜色,似在寻找灵感源泉;时而轻咬下唇,微微摇头,似对自己构思仍不满意。不多时,似是灵感降临,她缓缓提起笔,蘸墨润毫,玉腕轻挥,在诗笺上落下娟秀字迹,每一个字都仿佛倾注了她的情思。

《品大麦茶》

麦香袅袅绕清瓯,浅啜轻尝意韵留。

不羡繁华春景好,独钟淡雅此茶幽。

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肠俗虑休。

漫品时光闲里度,且随诗意共悠悠。

众人诗作既成,相互传看,一时间,赞叹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湘云率先嚷道:“我瞧林妹妹这首,‘心融暖液愁思解,味沁柔肠俗虑休’,写得实在妙!就像林妹妹平日里,看似柔弱,可那心思细腻得很,这品茶都能品出这般滋味,把心里那些个愁绪都化在这茶里咯!”

宝钗微笑着接过话茬:“云丫头,你这评价倒是独到。林妹妹此诗,从意境到用词皆精妙非常。‘不羡繁华春景好,独钟淡雅此茶幽’,既点明了大麦茶的淡雅,又暗合林妹妹心性,不慕繁华,独爱清幽。再看这结构,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实在是佳作。”

李纨点头称是:“宝姑娘分析得透彻。林姑娘的诗向来有她的风骨,今儿这首,把大麦茶的神韵与自身心境融合得恰到好处。云姑娘的诗则是豪情满怀,读来让人畅快;宝姑娘的沉稳大气,三姑娘的诗又透着壮志,都各有妙处。”

探春笑着说:“姐姐们说得是,我作诗时,就想着莫要辜负这大好春光,还有咱们姐妹们相聚的时光,便把这心思都写进去了。”

宝玉在一旁听得入神,忙道:“姐姐妹妹们的诗,每一首都叫人拍案叫绝。我以后定要多向姐姐妹妹们请教,也盼着能有你们这般才情。”

王熙凤在一旁笑道:“你们这群才女,评起诗来一套一套的,把我这没读过多少书的人都听愣神了。依我看呐,大家的诗都好,都透着咱们贾府的气派!”众人听了,又是一阵欢笑。

正说得热闹间,一阵微风悄然溜进藕香榭,调皮地掀起了黛玉的诗稿,那诗稿如一只轻盈的蝴蝶,悠悠地飘向了窗外。众人皆是一惊,黛玉不禁微微蹙眉,面露焦急之色。宝玉赶忙起身,说道:“林妹妹莫急,我这就去寻来。”说罢,便匆匆追了出去。众人也纷纷起身,来到窗边张望。只见宝玉借着月光,在花丛间四处寻找,嘴里还念叨着:“可别给弄坏了,林妹妹的心血呢。”不一会儿,他高声喊道:“找到了!”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宝玉回到屋内,将诗稿递给黛玉,笑着说:“林妹妹,可算寻回来了,莫要再让这风给偷了去。”黛玉接过诗稿,轻轻抚了抚,嗔怪道:“这风,倒也顽皮。”众人见状,又都笑了起来,气氛愈发融洽。

王熙凤见状,笑着打趣道:“瞧瞧,这风都来凑趣儿,想给咱们这诗会添点乐子呢!说不定是老天也觉得咱们今儿个太高兴,派这风来逗逗咱们。”李纨也笑着附和:“凤丫头这话倒是有趣,想来也是这美好的时光,连风儿都羡慕了。”

直到深夜,月光如水,洒在藕香榭的每一个角落,给这热闹过后的楼阁披上一层静谧银纱。微风轻拂,残留的烛火微微晃动,仿佛在留恋方才的热闹。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虫鸣声,仿佛为这场美好聚会演奏着静谧摇篮曲。大家才带着满足与倦意,各自散去。

黛玉回到潇湘馆,坐在榻上,又轻轻展开那诗稿,嘴角不自觉泛起微笑,脑海中回想着今晚诗会的点点滴滴,珍惜着与姐妹们相聚的美好时光,直至烛火渐熄,才将诗稿小心收好,和衣而卧。

宝钗回到蘅芜苑,依旧沉浸在方才的诗会之中,细细回味着姐妹们的诗作,思索着诗词中的精妙之处,心中暗自感慨姐妹们的才情,在这宁静的夜里,伴着淡淡的花香入眠。

湘云回到枕霞阁,虽有几分倦意,却仍兴奋不已,嘴里还嘟囔着自己和姐妹们的诗句,想着下次诗会定要再与姐妹们一较高下,在这满心期待中进入梦乡。

且看此诗以结前文:

暮春雅聚藕香榭,诗韵茶香意未歇。

忆往谈今欢语长,月光如水梦留别。

《新良缘》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新良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新良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