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号11的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8章 绝境逢生:团队的信任与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暴风雪像个撒完脾气的孩子,渐渐收敛了势头。云层裂开道缝隙,淡金色的阳光漏下来,给雪松林镀上层柔光。凯伦举着手机屏幕,手腕酸得快抬不住了。屏幕反射的光点在雪地上跳动,像只不安分的萤火虫。

“这样真的有用吗?”她小声嘀咕,呼出的白气在屏幕上凝成层薄雾。她赶紧用手套擦了擦,“要是没人看到,这手机电量撑不了多久了。”

塞西莉亚蹲在旁边,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着什么。“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三短三长三短,像摩尔斯电码里的‘SoS’,”她指着图案解释,“你刚才的闪光间隔太乱,得规律点。每次亮3秒,灭3秒,重复三次算一组,这样搜救队才知道是人为信号,不是反光。”

凯伦点点头,调整了节奏。手机屏幕的光在雪地里格外刺眼,穿透了残留的雪雾。“幸好这手机是防雪的,”她晃了晃手里的设备,“上次在门多萨酒庄摔进葡萄汁里都没事,这次淋了雪也没罢工,回头得给厂家写封表扬信。”

突然,远处传来阵模糊的狗叫声。声音闷闷的,像从棉花里透出来的。凯伦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在雪地里。“听到没?是狗叫!”她激动得声音发颤,“肯定是搜救队来了!鲍里斯说他们带了搜救犬,那种狗鼻子比熊还灵,能闻到埋在雪底下的人!”

马克斯拉住她:“别乱动!先确认方向。”他掏出指南针,红针在表盘里转了半圈,稳稳指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在东南方,距离大概800米。我们继续发信号,让他们定位更准确。”他往手心哈了口气,搓了搓冻僵的手指,“这种阿尔萨斯狼犬是专门训练的山地搜救犬,能在零下20度的环境里工作,耐力比普通猎犬强三倍。”

狗叫声越来越近,中间还夹杂着人的呼喊声。鲍里斯的声音穿透雪雾传过来:“11号团队!听到请回答!”

“我们在这儿!”众人齐声回应,声音在森林里荡开。凯伦把手机举得更高,闪光的节奏越来越急,“这边!我们在雪松林里!”

几分钟后,三个穿着橙色救援服的身影出现在林边。最前面的是鲍里斯,他身边跟着条黑色的大狗,舌头伸得老长,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另一个救援队员扛着担架,手里的GpS定位器“滴滴”地响着。

“可算找到你们了!”鲍里斯摘下防寒面罩,眉毛上结着层白霜,“暴风雪来得太突然,我们在木屋等了半小时,见你们没回来就知道出事了。”他拍了拍搜救犬的头,“是‘闪电’先闻到你们的气味,顺着脚印找过来的。这小家伙今早刚在零下15度的山里救了个迷路的牧羊人,现在又立大功了。”

凯伦看着“闪电”,它正用鼻子在每个人脚边嗅来嗅去,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它好乖啊,”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去摸狗脑袋,又有点害怕,“不会咬人吧?我从小就怕大型犬,上次在柏林公园被德国牧羊犬追过。”

救援队员笑了:“放心,它受过严格训练,就算被陌生人拽尾巴也不会发火。”他指着狗背上的装备包,“这里面有应急水和压缩饼干,还有小型医疗包,关键时刻能救急。它的项圈上有GpS发射器,我们能实时看到它的位置,就像移动的信号塔。”

众人跟着搜救队往木屋走,“闪电”在前面开路,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看,像是在确认没人掉队。雪没到小腿肚,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劲。凯伦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保温毯在她身后拖出条浅浅的痕迹。

“刚才真怕你们遇到断崖,”鲍里斯边走边说,“去年有个摄影队在那边拍雪景,暴风雪里没看清路,两个人掉下去了,幸好被树杈拦住才没出事。”他指着路边的树干,“看到那些红色标记了吗?是林业部门刷的警示线,线以内是安全区域,以外就是危险地带。”

走到木屋门口时,凯伦的腿突然一软,差点跪在雪地里。艾拉赶紧扶住她,摸到她的裤子湿了一大片。“你的雪靴进水了?”艾拉皱着眉问,“怎么不早说?这样会冻伤的!”她把自己的备用袜子掏出来,“快换上,我的是羊毛的,比你的棉袜保暖。”

木屋的火堆还燃着,柴火烧得噼啪作响,把墙壁映得忽明忽暗。角落里堆着些干草,上面铺着块破旧的熊皮,散发着淡淡的皮革味。救援队员从背包里掏出保温壶,倒了杯热红茶递给凯伦:“加了蜂蜜和姜,喝下去暖暖身子。山民冬天都靠这个驱寒,比药管用。”

凯伦捧着杯子,热气熏得她眼睛发酸。看着围坐在火堆旁的众人,每个人的头发上都结着霜,脸冻得通红,却都在偷偷看她。她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啪嗒”掉在杯子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都怪我……”她哽咽着说,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要不是我追那只破松鼠,大家也不会被困在雪地里,还差点遇到熊……刚才真以为要死在这儿了,连重庆的火锅都吃不上了……”她抹了把眼泪,“我太蠢了,总是添麻烦……”

艾拉把她搂进怀里,拍着她的背:“傻丫头,说什么呢。”她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暖意,“谁没犯过错啊?上次在酒庄,我还把塞西莉亚的土壤样本打翻了呢。再说了,要不是你想到用手机反光发信号,我们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被找到呢。”

佐伊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掰成小块,分给每个人:“别自责了,大家平安就好。”她把自己的那块递给凯伦,“你受惊吓了,多吃点。这饼干是燕麦做的,比普通压缩饼干多了30%的热量,山民打猎都带着它,顶饿。”

莱昂正在用火烤他的速写本,刚才掉在雪地里沾了水,纸页皱巴巴的像朵菊花。“你看,”他举着烤干的本子给凯伦看,“虽然皱了点,但里面的画都还在。就像我们这次,虽然受了点惊吓,但大家都没事,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他翻到画着熊爪印的那页,“说不定以后回想起来,还是段难忘的经历呢。”

塞西莉亚从背包里掏出个小瓶子,往凯伦手心里倒了点透明的液体。“这是山苍子油,”她边说边帮凯伦搓手,“山民用来预防冻伤的,抹在皮肤上会发热,比护手霜管用。”她看着凯伦发红的眼睛,突然笑了,“其实刚才我也吓坏了,手抖得连指南针都快拿不住了。但看到大家都没慌,我就觉得一定能撑过去。”

马克斯推了推眼镜,镜片上的雾气还没散。“从数据来看,”他清了清嗓子,“我们这次偏离路线15度,被困时间4小时,体温最低35.2度,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通过这次事件,我们验证了三个生存技巧:松树庇护法有效,反光信号可行,团队协作能提高生存概率——这可是宝贵的经验。”

鲍里斯正在给“闪电”喂狗粮,闻言笑着说:“这小伙子说得对。在山里,最怕的不是暴风雪,也不是熊,是自己乱了阵脚。我们猎队有个规矩,遇到危险谁都不能说‘完了’,只要有人还有力气,大家就有救。”他指了指墙上的刻痕,“你看这些记号,是以前的猎队留下的,每个记号代表一次成功的救援,这就是喀尔巴阡山的规矩——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凯伦看着众人,眼泪又涌了上来,这次却带着点暖意。她把自己的马黛茶套装掏出来,放在火堆边烤了烤。“来,尝尝这个,”她用银吸管吸了口茶,递给艾拉,“门多萨的马黛茶,能提神。虽然没有红茶暖,但喝着心里踏实。”

茶碗在众人手里传了一圈,银吸管碰得叮叮当当响。温暖的茶汤滑过喉咙,带着点青草的涩味,却奇异地让人平静下来。凯伦看着跳动的火苗,突然觉得,这简陋的木屋比任何豪华酒店都让人安心。

天黑透时,风雪彻底停了。月光透过木屋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鲍里斯出去查看了一圈,回来时手里拎着只野兔。“刚才在雪地里捡到的,”他扬了扬手里的猎物,“被冻僵了,正好给大家加餐。山民说,雪地里的野味最干净,没有细菌,直接烤着吃就行。”

他用猎刀剥皮时,凯伦看得直捂眼睛。“这刀好锋利,”她小声说,“比我切牛排的刀快多了。”

鲍里斯举着刀展示:“这是祖传的猎刀,刀刃是大马士革钢做的,你看上面的花纹,是锻造时自然形成的,能让刀刃更坚韧,不容易崩口。刀柄是山毛榉木的,冬天握着手不冻,夏天不出汗,比你们的塑料刀柄好用多了。”他三下五除二处理好兔子,用树枝串起来架在火上烤,油脂滴在火里,冒起阵阵香气。

山民米哈伊是被鲍里斯叫来帮忙的,他背着个大背包,推门进来时带了股寒气。“听说有客人被困,”他把背包往地上一放,掏出里面的东西,“带了点玉米粉和酸樱桃,给大家煮点热粥暖暖胃。”他的靴子上沾着泥,裤腿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腿,“我家就在山那边,走路过来半小时,这点雪不算啥。”

米哈伊的煮锅是口黑陶瓮,放在火堆边,不用看管就能自己咕嘟。“这锅是我奶奶传下来的,”他往里面撒玉米粉,“陶土透气,煮东西不用老搅,也不会糊底。山民都用它煮粥,早上出门装满,晚上回家还是热的,比你们的保温壶厉害。”他抓了把酸樱桃扔进锅里,“这是夏天晒的,酸甜味能解腻,配玉米粥最好。”

粥的香气混着烤肉的香味,在木屋里弥漫开来。米哈伊给每个人盛了碗粥,粗陶碗烫得人直搓手。“慢点喝,”他笑着说,“里面加了点盐,山民的规矩,热粥配盐,越喝越暖。以前猎人为了省粮食,一碗粥能顶一天,就靠这点盐提劲。”

凯伦吹了吹粥,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玉米的香甜混着酸樱桃的微酸,还有淡淡的盐味,在嘴里形成奇妙的味道。暖流从胃里散开,慢慢流到四肢百骸,刚才的寒意一下子消了大半。“太好喝了,”她由衷地说,“比门多萨的玉米糊有味道多了,回头能教我做法吗?我想做给我爸妈尝尝。”

米哈伊指着墙角的熊皮:“今晚你们就睡这儿吧,熊皮防潮,比干草暖和。”他往火堆里添了根粗柴,“这根是山毛榉的根,耐烧,能燃一整夜,不用担心半夜火灭了冻着。”他从背包里掏出件羊皮坎肩,“给那个小姑娘披上,她脸色还有点白。”

莱昂正在速写本上画米哈伊煮粥的样子,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大爷,您住这山里多久了?”他好奇地问,“见过真正的熊吗?”

米哈伊往火堆里吐了口烟:“从小就在这儿住,今年68了。熊啊,见多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这只耳朵就是年轻时被熊拍了一下,差点没了。”他笑了笑,“但我不恨它们,熊是森林的主人,我们只是过客。山民和熊的关系,就像人和邻居,互相尊重才能平安。”他指着锅里的粥,“就像这粥,玉米是地里长的,樱桃是树上结的,我们只是把它们变熟,不能贪心。”

夜渐渐深了,木屋外传来狼的嚎叫,远远的,像在唱歌。凯伦躺在熊皮上,听着身边众人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火堆偶尔的噼啪声,突然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盐袋,是米哈伊给的,说能防熊。又摸了摸塞西莉亚塞给她的山苍子油,瓶子凉凉的。

“谢谢你们……”她小声说,声音轻得像梦呓。虽然知道大家可能没听到,但她还是想说。在柏林警署时,她总觉得自己是个麻烦;在门多萨酒庄时,她以为自己只会添乱。但在这里,在这风雪交加的喀尔巴阡山森林里,她突然明白,团队就是这样——你犯了错,有人帮你弥补;你受了怕,有人给你安慰;你冷了饿了,有人把最后一块饼干分给你。

月光透过缝隙照在她脸上,暖暖的。她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点笑意。明天,他们会走出这片森林,会去吃米哈伊说的烤野兔,会继续往重庆的方向走。但今晚的木屋、火堆、热粥,还有身边这些人,会像这熊皮一样,暖暖地记在心里,很久很久。

《代号11的传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代号11的传奇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代号11的传奇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