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前的广场上,晨曦刚漫过朱红宫墙,便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惊醒。三百名身着青色医袍的学堂弟子列成方阵,每人手中捧着一函烫金封面的典籍,袍角绣着的“大秦医署”四字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这是历经三月审定、十次修订的《万国医方集》,今日要在此举行刊行大典。
秦斩站在方阵左侧,玄色铠甲上还沾着昨夜从边境赶回的风尘。他望着弟子们手中的医集,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佩剑的穗子——从草原雪灾时护送粮药,到海外引种时剿灭海盗,这医集里每一页的方子,都藏着大秦医者与他并肩走过的痕迹。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的唱喏,秦始皇的銮驾缓缓行至广场中央。他走下銮驾,目光扫过方阵,最终落在素问手中那本特制的医集上。这本医集用西域进贡的桑皮纸装订,封面是太子扶苏题写的隶书,烫金的“万国医方集”五个字边角,还缀着一圈用药材汁液染成的暗纹,凑近能闻到淡淡的艾草香。
“素问,医集审定之事,太医署可有异议?”秦始皇的声音沉稳,带着对这桩“大秦盛事”的关切。
素问上前一步,将医集举过头顶:“回陛下,前日太医令亲率二十位太医核验,医集中‘草原寒症方’‘海岛湿热方’‘高句丽冻伤方’皆经临床验证,与大秦本土疗法互补无悖。尤其是双语标注的药材图谱,连西域使者都能一眼辨明,再无此前教学时的文化阻碍。”
话音刚落,广场东侧的外使团便起了骚动。高句丽使者金彦率先走出队列,他手中还攥着半年前送子弟入学堂时,素问赠予的《基础医方册》,此刻望着那本厚重的《万国医方集》,眼中满是急切:“素问大人,前日听闻医集收录了我族的‘松针止血方’,不知……”
“金使者请看。”素问翻开医集第三十七卷,指着其中一页,“此方不仅收录,还补充了大秦医者在乡镇试点时改良的‘松针配艾叶’用法,对冻疮溃裂的疗效比原方提升三成。”
金彦凑过去细看,见书页旁还画着高句丽村落的简图,标注着“松针最佳采摘期为霜降后三日”,竟是连地域气候的差异都考虑到了。他猛地躬身行礼:“大秦医者用心至此,实乃我族之幸!若此方能在高句丽推广,每年寒冬可少死数百人。”
一旁的草原使者巴图鲁也按捺不住,粗粝的手掌抚过医集封面:“素问大人,草原的‘羊肉驱寒汤’是否也在其中?去年雪灾,秦斩将军送的粮药里,就有按此方熬制的汤药,部落里的老人喝了,连咳了三年的寒症都好了。”
秦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巴图鲁,你可知那汤药里加了大秦的生姜?医集里特意标注了,草原羊肉性烈,需配关中生姜中和,不然老人喝了易上火。”
巴图鲁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此前部落巫医用羊肉煮汤,总有人喝了流鼻血,如今有了这医集,再也不用瞎琢磨了!”
秦始皇看着外使们的反应,眼中笑意更甚,抬手示意内侍将备好的医集分赠给各国使者:“大秦向来以仁待人,这《万国医方集》非止是医书,更是大秦与诸国交好的凭证。往后诸国若有疾疫,持此医集可随时赴大秦医馆求治,各地分馆必当全力相助。”
内侍们捧着医集走向外使团,每递出一函,便高声念出医集内对应的专属方剂——“赠西域诸国:收录‘葡萄藤治痢疾方’,附西域沙地药材种植法”“赠海外诸岛:收录‘海苔治水肿方’,注海上湿热气候防疫要点”。
当内侍将医集递到徐福船队的使者手中时,那使者突然跪地叩首,声音带着哽咽:“陛下仁德!去年我等携岛民求治怪病,素问大人以海产药材配大秦药方,救了全岛三百余人。如今这医集里竟特意标注‘海岛特疾篇’,往后岛民再无病痛之虞,我代全岛百姓谢过大秦!”
广场上的气氛愈发热烈,咸阳城的百姓也围在广场外围,踮着脚往里望。有曾在乡镇医点受过救治的老农,看到弟子们手中的医集,忍不住高声喊道:“那不是治好我孙儿咳嗽的医书吗?去年冬天,分馆的先生就是按里面的‘节气养生方’,教我用萝卜煮水给孙儿喝,比老偏方管用多了!”
老农的话引发了一片附和,百姓们纷纷说起医署推行分级诊疗后,乡镇病患死亡率下降的事,广场四周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连宫墙上的侍卫都忍不住侧耳倾听。
秦始皇抬手压了压声响,目光转向秦斩与素问:“秦斩护医道安宁,素问创医方体系,此二人功不可没。即日起,《万国医方集》列为大秦对外交流国礼,凡诸国遣使来访,皆以医集相赠;各地医馆需将医集抄录副本,供百姓免费借阅。”
“臣遵旨!”秦斩与素问齐声应道,声音里满是振奋。
大典过后,外使团捧着医集迟迟不愿离去。金彦拉着素问的衣袖,执意要请她在医集扉页题字:“我要将此医集供奉在高句丽王宫,让后世子孙都知道,大秦与我族的情谊,是用救命的药方写就的。”
巴图鲁则找到秦斩,从怀中掏出一块用草原羊脂玉雕琢的令牌:“秦斩将军,这是草原八部的‘通行令’,往后医署弟子去草原采买药材,持此令可畅行无阻。我已跟各部首领说定,凡大秦医者所需的珍稀药材,优先供给大秦,绝无二话。”
秦斩接过令牌,指尖触到玉牌上刻着的狼图腾,突然想起去年雪灾时,巴图鲁带着部落勇士跪在雪地里,求他护送医队进山救老人的场景。他拍了拍巴图鲁的肩膀:“待开春,医署会派弟子去草原教牧民种改良药材,到时候咱们不仅有药方,还有自己种的药,再也不怕断药源。”
夕阳西下时,咸阳宫的钟声传遍了整座城池。三百名医馆弟子分成数十队,扛着医集抄本走向咸阳城的大街小巷,每到一处市集或里坊,便有百姓围上来借阅。有识字的书生主动帮忙诵读,将“节气养生方”“乡镇常见病疗法”念给目不识丁的老农听,连街角卖糖人的小贩,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听得入了迷。
素问站在医署的阁楼窗前,望着下方热闹的场景,手中捧着那本特制的医集。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是去年海外引种时,徐福带回的热带药材种子图谱,如今已被收录进医集的“海外药材篇”。她想起秦斩曾说的“医道无国界”,此刻终于明白,这医集不仅能治病,更能让大秦的仁心,顺着每一页药方,传到更远的地方。
阁楼外,秦斩正与兵部尚书商议着什么。兵部尚书手里拿着一份边境奏报,眉头微蹙:“匈奴近日在边境活动频繁,恐有异动。”
秦斩接过奏报,目光扫过“巫医惑众”四字,指尖猛地攥紧。他抬头望向素问所在的阁楼,见她正低头摩挲医集,嘴角缓缓扬起:“无妨,有这《万国医方集》在,匈奴的巫医骗不了多久。明日我带几册医集去边境,让边民看看,什么才是真正能救命的方子。”
月光爬上阁楼的飞檐,落在素问手中的医集上。烫金的封面在月色里泛着柔和的光,像是将大秦的晨光与仁心,都揉进了这一册典籍里。往后的日子里,它会随着外使的脚步,踏上草原的毡房、海岛的渔舟、西域的城邦,成为大秦对外交流时,最温润也最有力量的“礼器”——毕竟,再锋利的刀剑也抵不过人心,而能治病救命的医方,才是最能焐热人心的“大秦印记”。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