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魏营定计,幼安解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官道上,北魏大军连日疾行,铁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拓跋焘勒住胯下的战马,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角扫过他布满虬髯的脸颊。

帐前的亲兵正用皮囊给他喂水,水液顺着他的指缝滴落,在干燥的黄土上砸出细小的坑洼。

“陛下,已过泰安地界,再往北百里就是黄河渡口。”

长孙观的声音带着旅途的沙哑,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揉皱的舆图,上面用朱砂标着辛弃疾可能设伏的地点,“依老臣之见,当分兵两队:一队从渡口强渡,一队沿上游浅滩迂回,以防辛弃疾设伏半渡而击。”

拓跋翰的马槊重重顿在地上,震起一片尘土:“太尉太过谨慎!飞虎军只有三千,就算辛弃疾全带上,又是攻冀州、,又是烧马场,又要去平城,还能有多少兵来半渡而击?陛下,末将愿率先锋营直扑渡口,搜罗渡船!”

长孙观听罢,将舆图呈上,“东平王,还是小心为上,万一他虚晃一枪,在北岸埋伏,不得不防呀”。

拓跋焘接过舆图,指尖在代郡和平城上停顿。

想到辛弃疾屡施诡计,只能叹息一声,说道,“就依太尉所言。”

拓跋焘将舆图掷给拓跋翰,“吾儿,你带黑槊营从浅滩渡河,故意放慢速度,若有埋伏,立刻鸣号。”

他转向长孙观,“太尉与朕率主力随后而行,从渡口强渡,若辛弃疾真分兵设伏,等伏兵被拓跋翰吸引而出,咱们正好围而歼之。”

一日前,深夜,帐外的刁斗声敲过三更时,辛弃疾正蹲在巨里(济南章丘)的山坳里,用树枝在地上勾画阵型,此处向北到黄河岸边尚有五十里。

月光透过蒿草缝隙落在他脸上,映出眼下的青黑 —— 连续的高强度奔袭至此,好不容易休整一天,连最勇猛的薛安都眼中还稍显疲惫,唯有辛弃疾眼中的精光比星子还亮。

“将军,魏狗真会走巨里过黄河?”

沈攸之的重剑在石头上磨得发亮,剑刃映出少年将军疲惫却兴奋的脸。

他身旁的飞虎军弓弩营正用硫磺浸泡箭头,刺鼻的气味让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

辛弃疾捡起一块燧石,火星在黑暗中一闪而逝:“这是回援最快的路线,拓跋焘吃了太多次亏,定会防备半渡而击。他以为我们会守他渡口,某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指向山坳两侧的悬崖,“薛安都带百人守左翼,用滚石;宗悫的弩手藏右翼,听我号令放箭;沈攸之,你的小队负责点火,记住要等中军过半。”

薛安都突然拍了下大腿:“将军是想套用‘却月阵’的老法子?”

“不。” 辛弃疾摇头,从怀中摸出一张泛黄的桑皮纸,那是他誊抄的《吴子》。

“薛将军,弟兄们,要成名将,还需熟读兵书。你看这句:‘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拓跋焘的大军急行军多日,人困马乏,正是‘失饮食、绝马力’之时。他们想要防着我们半渡而击,到了黄河才会警惕,这里距黄河还有二三十里地,他的大军就算再小心也会懈怠下来。我们不拦头,不截尾,专打他的中军 —— 擒贼先擒王。”

翌日,巨里山坳的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潜伏的飞虎军裹得密不透风。

辛弃疾解开铁甲的搭扣,汗水顺着锁骨往下淌,在胸甲内侧积成细小的水洼。

他望着远处官道上蒸腾的热浪,空气扭曲得像要燃烧,连蝉鸣都透着气若游丝的疲惫。

“将军,这鬼天气快把人烤化了。” 薛安都的粗布内衬已能拧出水来,他用矛尖挑着头盔往脸上扇风,盔沿的汗渍在沙地上积成小小的盐粒,“要不咱挪到树荫里歇会儿?”

辛弃疾按住他的矛杆,指尖触到滚烫的金属。“再忍忍。”

他指向山坳入口的几株老槐,树影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图案。

“拓跋焘急着报仇,大军定是昼夜兼程,此刻多半已是人困马乏。”

他从腰间解下水囊,只抿了一小口 —— 这是今日的第三份水,必须省着喝。

少年将军沈攸之似乎对济南夏季的酷热天气准备不足,突然咳嗽起来,捂住嘴的指缝里漏出沙哑的声响。

他身旁的神臂弓已被晒得滚烫,弓弦上的牛筋微微松弛。

宗悫见状,从行囊里摸出块湿布,小心地裹在弓臂上:“别硬撑,实在不行换我来。”

“没事。” 沈攸之摇摇头,将三棱锥的倒钩在石头上磨得更尖,“等会儿杀魏狗时,我保证第一个冲上去。” 他的重剑斜插在泥土里,剑柄上缠着的布条已被汗水浸透,露出底下 “破胡” 二字的刻痕。。。

喜欢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