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马蹄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嬴政的目光落在赵姬递来的种子和图纸上,又扫过那幅标注着大洲大洋的世界地图,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

他先是拿起徐福带回的番茄和番薯种子,郑重地递给田正坤:“田爱卿,这些种子关乎百姓生计,你即刻带着农官们去上林苑开辟试验田,仔细记录它们的生长周期、耐旱耐涝性,务必尽快找出适配大秦水土的种植之法。”

田正坤双手接过种子,躬身应道:“臣遵旨!定不辜负陛下与太后的期望。”

嬴政又看向赵姬拿出的高产作物种子,语气中带着期待:“阿母这些种子,想必也是能让百姓粮仓充盈的好物?”

赵姬点头:“这些种子名为玉米、土豆,亩产远超当下的粟米,且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种植。有了它们,再加上徐福带回的作物,大秦百姓有望再无饥馑之忧。”

田正坤听得心潮澎湃,再次拱手:“太后放心,臣定会将这些种子视若珍宝,精心培育。”说罢,便带着种子和一众农官匆匆离去。

待田正坤走后,赵姬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马蹄铁图纸,递给嬴政:“政儿,你看这个。”

嬴政展开图纸,只见上面详细绘制着马蹄铁的形状和安装方法,顿时眼前一亮:“这是……”

“马蹄铁。”赵姬解释道,“有了这马蹄铁,战马的蹄子就能得到保护,长途奔袭也不易磨损,骑兵的持续作战能力能再上一个台阶。”

忽兰凑上前来,看着图纸赞不绝口:“太后英明!有了这马蹄铁,我大秦骑兵如虎添翼,驰骋沙场再无后顾之忧!”

嬴政将图纸小心收好,郑重地说:“此事交由将作监,让工匠们尽快研制出来,早日配备给全军。”

“是!”蒙毅应声领命。

这时,赵姬话锋一转:“如今六国归一,天下初定,黑火药也该大规模生产了。之前为了避免六国察觉,一直控制着产量,现在再无顾忌。有了足够的黑火药,无论是开山修路,还是防备外敌,都能派上大用场。”

嬴政深以为然:“阿母说得是。传旨下去,扩大骊山工坊的规模,加派工匠和守卫,全力生产黑火药。韩非,你负责协调原材料的供应,确保万无一失。”

“臣遵旨。”韩非应道。

处理完这些事,嬴政将目光投向那幅世界地图,召集李斯、蒙恬、王翦等人一同研究。地图上标注的大洲大洋让众人眼界大开,纷纷惊叹不已。

“原来天下如此广阔,远超我们之前的认知。”李斯感慨道,“东海之外竟还有这般多的土地。”

蒙恬指着地图上一处标注着“匈奴”的区域:“陛下,此处的匈奴一直是我大秦边境的隐患,有了这地图,我们便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活动范围,制定更有效的防御策略。”

嬴政点头:“不仅如此,待时机成熟,我们还要派人去探索这些未知的土地,将大秦的文明传播过去。”

另一边,赵姬找到了墨家的墨离和公输般,将蒸汽机图纸交给他们:“墨离先生,公输般,这是一种能自行运转的器物图纸,名为蒸汽机。有了它,车船无需风帆橹桨便能行驶,工坊的机器也能自动运转,效率将大幅提升。”

墨离接过图纸,拿在手上仔细研究,公输般也凑了过来,两人越看越入迷。

“此等设计,当真精妙绝伦!”墨离赞叹道,“其中的原理虽复杂,但并非不可实现。”

公输般摩拳擦掌:“太后放心,我与先生定能研制出这蒸汽机!只是有些部件的材质和工艺还需摸索,可能需要些时日。”

赵姬笑道:“无妨,你们尽管放手去做,所需的材料和人手尽管开口,朝廷都会支持。”

随后,赵姬看向站在一旁的徐福,说道:“徐福,你既然带回了海外的作物和消息,便先留在我身边,将你在海外的见闻细细说来,也好让我们对那些地方多些了解。”

徐福连忙应道:“是,太后。臣在东海之上,见过不少奇特的岛屿,岛上的风土人情也与中原大不相同……”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海外的经历,赵姬和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嬴政研究完地图,走了过来,听到徐福的讲述,问道:“徐福,你所说的那些仙山,上面真有长生不老药吗?”

徐福面露难色,思索良久后还是如实回答道:“回陛下,臣并未找到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那些所谓的仙山,不过是些环境优美的岛屿罢了。但岛上的物产确实丰富,臣带回的番茄和番薯便是明证。”

赵姬在一旁说道:“政儿,长生不老终究是虚妄之事,不如脚踏实地,将大秦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不朽之功。”

嬴政点头:“阿母说得是。徐福,你能带回有用的作物,已是大功一件,切勿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长生之说。”

徐福连忙称是。

田正坤那边,很快便在试验田里忙碌起来。他带着农官们小心翼翼地种下番茄、番薯和赵姬提供的高产作物种子,每天细心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大人,您看这番茄种子,才种下几天就发芽了。”一个农官兴奋地说道。

田正坤俯身查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看来这些种子很适应咱们大秦的土地。大家都打起精神来,仔细照料,不能出半点差错。”

众人齐声应和,干劲十足。

赵姬和嬴政时不时会去试验田查看情况,看到种子顺利发芽生长,都十分高兴。

“照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这些作物就能丰收了。”嬴政说道。

赵姬点头:“待它们成熟,便可在全国推广种植,到时候百姓的口粮就更充足了。”

与此同时,墨家的墨离和公输般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蒸汽机。他们时常为了一个部件的设计争得面红耳赤,但很快又能静下心来共同探讨。

“先生,你看这个活塞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再改进一下?”公输般拿着一张草图问道。

墨离接过草图,沉吟片刻:“嗯,你这个想法不错,这样能减少磨损,提高效率。我们再试试用青铜来铸造,看看效果如何。”

两人你来我往,不断改进着设计。

将作监里,工匠们也在加班加点地赶制马蹄铁。蒙恬跟忽兰时常过来查看进度,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这马蹄铁的弧度还需再调整,要让战马穿着更舒适。”蒙恬对工匠们说道。

工匠头领连忙应道:“将军放心,我们这就修改。”

骊山工坊内,黑火药的生产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韩非亲自过来督查,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生产过程安全规范。

“硫磺和硝石的纯度一定要严格把控,这直接关系到黑火药的威力和稳定性。”韩非对负责生产的官员说道。

官员点头哈腰:“大人放心,我们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日子一天天过去,试验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番茄藤蔓上缀满了青涩的果实,玉米秆挺拔如剑,土豆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将作监传来好消息,第一批马蹄铁已锻造完成,蒙恬挑选了十匹战马试装,奔跑起来果然稳健许多。

赵姬见马蹄铁试装成功,当即对小翠道:“去传草原五王来见。”

不多时,楼烦王斡赤斤等五位首领匆匆赶来。赵姬将马蹄铁递过去:“诸位看看这物件。”

斡赤斤接过端详,又听蒙恬说其护蹄之效,顿时喜上眉梢:“太后真是神思!有这东西,我草原骑兵冬季踏雪、夏季涉沙,再不怕马蹄受损了!”其余四王也连声赞叹,称其为“草原骑兵的福星”。

赵姬笑道:“这些马蹄铁你们先带回去,务必让麾下所有骑兵都装备上。往后大秦工坊会定期供应,保你们驰骋无忧。”五王齐齐躬身谢恩,捧着马蹄铁兴冲冲离去。

喜欢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