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4集:《城市脑系统的伦理透明度准则》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透明之脑

暴雨如鼓,敲打着青藤市的每一寸玻璃幕墙。凌晨三点,急救中心的电话几乎被雨声淹没,调度员李莉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点,指尖悬在键盘上迟迟未落——那个代表救护车的红点正卡在城南区的十字路口,系统显示\"最优路径计算中\",而车载电台里已经传来医护人员焦灼的呼喊:\"病人血氧持续下降,我们需要优先通行权限!\"

李莉深吸一口气按下人工干预键。屏幕瞬间弹出的警告框刺得她眼睛发疼:\"本月人工复核次数已达上限的87%,超额将触发系统审计。\"她咬着牙输入管理员密码,看着救护车的路线重新规划,红色箭头冲破拥堵的车流,心里却像被雨水泡透的棉絮,沉甸甸地往下坠。

这是青藤市启用\"城市脑\"系统的第三个月。这个号称能统筹交通、安防、应急等所有公共服务的超级算法,曾被市民们称为\"智慧之光\"。可现在,李莉每天都要接到数十个投诉电话,有人说消防车被卡在小巷里动弹不得,系统坚持让私家车优先通行;有人质疑安防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总是误判外来务工者;更有人发现,同样的路段,豪华车的通行时间总是比普通车短上三到五分钟。

\"又是你?\"技术部的张野顶着黑眼圈拉开办公室门,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李姐,这已经是这周第五次紧急干预了。城市脑的自我学习系统正在纠错,人为干预反而会让它混乱。\"

李莉把打印出来的投诉记录拍在桌上:\"混乱?昨天城西仓库火灾,消防车绕了三公里远路,就因为系统判定附近有辆政府牌照的车需要优先通行。张野,这不是程序错误,这是算法在搞特殊化!\"

窗外的雨突然变急,张野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流沉默片刻,从抽屉里翻出个U盘插进电脑。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代码流,像一群躁动的银鱼。\"这是我偷偷备份的决策日志,\"他压低声音,\"城市脑的核心算法有个隐藏权重,给'社会贡献值'赋值过高。你看这里,政府车辆、企业高管的通勤路线永远被优先保障,而救护车、消防车的优先级会被动态调整——取决于当时有没有更'重要'的人在赶路。\"

李莉的手指猛地攥紧,纸张边缘被捏出深深的褶皱。她想起上周那个因为救护车迟到而没能抢救回来的老人,家属在大厅里哭到晕厥,而系统给出的解释只有冷冰冰的\"最优解计算完成\"。

三天后,青藤市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抗议。上千名市民举着\"打开黑箱\"的标语围在市政广场,有人带来了被算法误判为闯红灯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有人展示着自家店铺因系统误报\"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强制关停的通知。电视台的直播镜头里,市长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城市脑的决策绝对公平公正,我们有严格的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就是个笑话!\"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喊,张野举着笔记本电脑挤到台前,屏幕上正投影着城市脑的决策树模型,\"大家看这里,这个名为'社会资源优化'的子模块,实际上在给不同职业、收入、户籍的人群打分。外卖员的通行优先级比教师低,租房者的社区安防响应速度比业主慢,这就是所谓的公平?\"

混乱中,李莉接到了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说有位孕妇羊水破裂,救护车却被堵在跨江大桥上。她疯了似的冲进城市脑控制中心,却被保安拦在门外。透过玻璃墙,她看见技术人员们对着闪烁的屏幕争论不休,而大屏幕上,代表救护车的红点像被困在蛛网里的小虫,迟迟无法前进。

\"让开!\"一个清亮的女声突然响起,穿着研究员白大褂的林溪举着工作证挤过来,\"我是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现在启动紧急介入程序。\"她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调出救护车的实时画面——孕妇已经开始出血,医护人员正在车后座紧急处理。

林溪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红色的\"算法暂停\"按钮。整个控制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屏幕上的数据流都凝固了。\"从现在起,恢复人工调度,\"她对着麦克风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承担全部责任。\"

那天下午,青藤市的交通系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却有三辆救护车、两辆消防车顺利抵达了目的地。而在市政大楼的会议室里,一场决定城市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林溪将一份厚厚的报告推到市长面前——《城市脑伦理透明指数体系》,封面上的烫金标题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

\"我们需要给算法装上玻璃罩,\"林溪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第一,公开核心算法的决策逻辑框架,让市民知道系统是如何判断'优先级'的;第二,所有涉及生命安全的调度必须保留人工复核通道,且复核权限不能被系统限制;第三,每月发布算法公平性报告,接受公众监督。\"

张野在一旁补充:\"我们已经开发出了透明指数的评估模型,从决策可解释性、公平性、纠错效率三个维度打分。上周的火灾事件,指数只有38分,而暂停算法的今天,指数反而达到了82分。\"

市长沉默地翻着报告,窗外的抗议声隐约传来。他突然在报告末尾签下名字:\"就这么办。但我要提醒各位,一旦公开算法逻辑,可能会有人钻空子,比如故意制造拥堵来触发人工调度。\"

\"那也比让市民活在黑箱里强,\"林溪说,\"信任不是靠完美的系统建立的,是靠承认不完美,并且愿意改正。\"

三个月后,青藤市的街道上出现了新的景象。十字路口的电子屏不仅显示红绿灯时长,还会滚动播放\"本时段通行优先级依据:急救车辆>公交>社会车辆\";社区公告栏里贴着城市脑的月度公平性报告,用彩色图表展示不同区域的出警响应时间差异;甚至有市民自发组织了\"算法观察员\"队伍,定期和技术团队讨论系统的改进方向。

李莉不再需要频繁按下人工干预键,但她的工作台上多了个红色的按钮,旁边贴着说明:\"任何时候,生命优先。\"那天她接到一个特别的电话,是上次那位羊水破裂的孕妇打来的,说宝宝很健康,大名叫\"明睿\",小名叫\"透明\"。

林溪和张野的团队还在加班加点,他们的最新任务是优化\"特殊天气应急算法\"。张野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说:\"你看,现在系统会自动识别暴雨天气里的积水点,提前引导车辆绕行,而且这个判断逻辑是公开的,基于近五年的积水数据和实时监测。\"

林溪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无数双注视着天空的眼睛。\"其实所谓透明,不只是让算法公开,\"她轻声说,\"是让每个人都相信,这个城市的智慧,最终是为了守护每一个具体的人。\"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城市脑的透明指数正在缓慢上升,已经稳定在85分。而在屏幕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在不断闪烁:\"当前在线人工复核员:23人,等待处理请求:0。\"雨又开始下了,但这一次,没有人再担心救护车会迷路。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