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龙伯钓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渤海之东,横亘着一道深不见底的巨壑,世人称它为“归墟”。天下八方原野的江河和天上流淌的银河的水,全都奔涌着流进里面,就这样流了几万年,可壑中的水位始终保持着不变。

归墟深处,有五座大山孤零零地浮在海上,分别叫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山都有三万仞高,抬头望时,山顶伸进了云端里面;山顶是平坦的,足足有九千里宽,神仙们在此修建了许多宫殿。那些宫殿楼台全用黄金美玉砌成,阳光一照,金砖闪着暖光,玉柱映着清辉,连飞檐上的铃铛都是用珍珠串成的,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声。山上的禽兽也与别处不同,无论是奔跑的令鹿、飞翔的仙鹤,浑身都是雪一样的白色,远远看去像一团团移动的云。

更奇异的是山上的珠玕树,树干是淡紫色的,枝叶间挂着圆滚滚的果实,里面的果肉像凝脂一样。吃了这种树的果实,就长生不老,永葆青春。

可美中也有不足,这五座山是浮在海面上的,随着海水的流动漂来漂去。时间久了,神仙们觉得这样很不舒服,就一起去天庭找天帝,希望他能想个办法把山固定住。

天帝听说后,也怕这五座仙山漂到西边最远的地方,万一沉了,神仙们就没有了住所。于是他传下旨意,叫北海的海神禺强来办这件事。禺强是北海的守护神,能号令海里的神物,他接到旨意后,立刻找来了十五只巨大的鳌,他把十五只鳌分成三班,每班五只,轮流驮着五座山。第一班驮够六万年,就换第二班上,再等六万年,又换第三班,这样循环往复,五座山终于稳稳地停在了归墟里,再也不随波逐流了。

这天,禺强像往常一样在北海巡查,忽然看见远处的岱舆山山顶,一群仙鹤慌慌张张地飞起来;再看旁边的员峤山,山脚下那些玉树 正在不停地摇晃,不少玉叶还掉在了海里。

禺强赶紧驾着浪赶过去看,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驮着岱舆和员峤的那几只鳌,正仰着头大口喘气,每喘一下,周围的海水就跟着翻涌一次,山就跟着摇晃。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些鳌驮着山,六万年才能歇息,功劳大,苦劳更大。那些负责喂鳌的仙童,怎么就忘了送吃的?神鳌再饿下去,怕是要出乱子啊!”

他的话刚说完,身后的北海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响,浪头一下子涨高了好几丈,像有什么特别大的东西正在往这边来,海水都被搅浑了。

原来在北海的海边,有个叫龙伯国的地方,国里住着的全是巨人。这些巨人个个有三十丈高,站在海边,能把半个身子露出水面;他们的寿命也长,能活一万八千岁,一出生就能腾云,还能在虚空中踏步,像走在平地上一样稳。

龙伯国里有个勇士叫苍巃,他的本事比其他巨人梗大,他不仅能腾云,还能踩着海浪行走,从龙伯国到东边的东海的距离,普通人坐船要走几个月,他走几步就能到。

这一天,苍巃看见几个族里的小孩在退潮后的沙滩上跑着,还抬着着一个大东西。苍巃走过去,才发现小孩手里拿的是一片鳌的甲壳。

苍巃心里纳闷:这么大的甲壳,只有驮着仙山的神鳌才有,怎么会出现在龙伯国的海边?他赶紧让人去请族里的巫祝进行占卜。

巫祝很快占卜出了结果:“这是驮着归墟仙山的神鳌的甲壳啊!岱舆和员峤两座山要塌了,到时候海浪会变大,肯定会连累咱们龙伯国的!”

苍巃听巫祝这么说,他心里有了个主意:“要是把这些惹麻烦的巨鳌除掉,山就不会塌了,咱们龙伯国也不会受连累了!”

于是他开始准备钓鳌的东西:他找来了一根特别粗的鱼竿,是用海底的千年古木做的,坚硬又有弹性;鱼线用的是龙的筋,龙筋坚韧结实,不会断;鱼钩是用天上掉下来的星铁坐的,星铁比普通的铁硬十倍;鱼饵是族里珍藏的千年灵芝,这种灵芝长在海边的悬崖上,要长一千年才成熟,香味特别大,隔几百里都能闻到。

苍巃准备好东西,正要出发,族里的老族长拄着拐杖来了。老族长已经活了一万岁,脸上满是皱纹,他知道苍巃要去钓鳌,赶紧拦住他:“孩子,不能去啊!以前共工发怒撞断了不周山,把天的西北边都撞塌了,后来还是女娲炼石才补好的。现在你去钓驮着仙山的神鳌,要是惹得天帝生气,降下惩罚,咱们全族都要遭殃啊!”

苍巃听了,笑了起来:“咱们是龙的后代,怎么能怕天威呢?要是真有惩罚,我一人承担,不会连累族人的!”说完,他背上鱼竿,踩着海浪就出发了。

苍巃到归墟之时,海神禺强正好接到天帝的旨意,回天庭汇报工作去了,归墟里没人管着,那五只巨鳌早就饿坏了——它们已经好几天没吃到仙童送的食物,肚子饿得咕咕叫,连驮山的力气都快没了,时不时地抬头喘口气,搅得海水乱晃。

苍巃站在海面上,看着远处的五座山,岱舆和员峤果然在晃,山顶的神仙们都在往山下跑,好像很害怕的样子。他不再犹豫,把千年灵芝挂在鱼钩上,用力一甩鱼竿,鱼钩“嗖”地一下飞出去,掉进了岱舆山旁边的海里。

灵芝的香味立刻飘到了海底。岱舆山下的鳌正饿着呢,闻到香味,立刻抬起头,朝着香味的方向游过来。它们的眼睛又大又圆,像两个灯笼,看到浮在水面上的灵芝,张开嘴就咬。

苍巃紧紧握着鱼竿,眼睛盯着水面,他能感觉到鱼竿在动,知道鳌上钩了。他深吸一口气,左手按在腰间,右手猛地向上一提——龙筋线瞬间绷紧,发出“嗡”的震响,这响声穿透海浪,连方壶山上的神仙都听得一清二楚。

那只咬着灵芝的巨鳌被拽出了海面,它的背甲大得像一块陆地,上面还沾着海底的泥沙和贝壳;四条腿又粗又壮,像柱子一样,在空中乱蹬;嘴巴里还咬着灵芝,不肯松口。苍巃力气大,他一只手握着鱼竿,另一只手伸过去,抓住鳌的一只腿,一下子就把鳌扛在了肩膀上——那鳌那么大,可苍巃扛着却像扛着一袋粮食一样轻松。

岱舆山上的神仙们看到这一幕,都吓得大叫起来:“不好了!撑着山的鳌被钓走了,山要塌了!”有的神仙赶紧驾着云往别的山跑,有的神仙想过来拦苍巃,可苍巃根本没理他们。

他把第一只鳌扛在肩上,又拿出一片灵芝挂在鱼钩上,甩进了员峤山旁边的海里。员峤山下的鳌闻到香味,也游了过来。苍巃又一提竿,把一只鳌钓了上来,也扛在肩膀上。

两只鳌都在哀叫,声音特别大,震得归墟的海水翻起巨浪。岱舆和员峤两座山没了鳌驮着,一下子就塌了——山上的宫殿倒了,金砖玉柱掉进海里,发出“哗啦”的响声;珠玕树也倒了,果实滚得满地都是;那些白色的禽兽吓得四处乱跑,有的跳进海里,有的跟着神仙飞走了。两座山的残骸顺着海水往北漂,很快就变成了远处的小黑点。

这时候,方壶、瀛洲、蓬莱三座山的神仙们驾着仙鹤赶来了。为首的是蓬莱山的仙翁,他头发白得像雪,手里拿着一把拂尘,看到苍巃扛着两只鳌要走,赶紧拦住他,生气地说:“你这个莽夫!你知道吗?两座山沉了,亿万神仙没地方住了,你就不怕天帝的惩罚吗?”

苍巃停下脚步,他放下一只鳌,擦了擦脸上的海水,声音响亮:“我知道!我今天钓鳌,是为了让族人避开灾祸,天帝的惩罚,我一个人担着!”说完,他甩了甩鱼竿,劈在海面上,把海浪都劈成了两半,海水向两边倒退,露出了海底的沙子。

苍巃扛着两只鳌,踩着海水,往龙伯国的方向走去。神仙们想拦,可看到他那么大的本领,又不敢上前,只能站在海边叹气。

归墟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天庭。天帝正在宫殿内议事,听到仙官汇报说岱舆和员峤沉了,两只神鳌被一个巨人钓走了,一下子就生气了——他拍了一下九龙宝座的扶手,怒道:“大胆!竟敢破坏天地的秩序,一定要好好惩罚他!”

天帝立刻传下旨意:让天兵去把苍巃召到天庭来。

苍巃刚扛着鳌走到龙伯国的海边,就看到天上下来了两个天兵,天兵穿着银色的铠甲,手里拿着长枪,对他说:“天帝传你去天庭,赶紧跟我们走!”苍巃毫不畏惧,把鳌放在海边,就跟着天兵走了。

到了天庭以后,天帝看着苍巃,声音很严厉:“你钓鳌把两座仙山弄沉了,破坏了天地之间的秩序,必须受惩罚!”

说完,天帝传下惩罚的旨意:把龙伯国的土地缩小,从原来的几千里变成只有一百里;把龙伯国的人的身高也缩小,从三十丈变成三丈以下;让他们永远住在北海最冷的深渊边上,不能随便离开。

苍巃听了,心里很着急——他不怕自己受罚,可他不想连累族人。他抬起头,看着天帝,大声说:“天帝,这事是我一个人做的,跟族人没关系!我愿意把自己变成石头,永远守在北海,只求您让族人恢复原来的身高和土地!”

天帝看着苍巃,心里有点感动——他没想到这个巨人这么有担当,愿意为族人牺牲自己。于是天帝点了点头:“好吧,我答应你。你变成石头后,会永远守在北海,你的眼睛会变成星辰,照亮海上的路,帮迷路的船回家。”

苍巃谢过天帝,跟着天兵回到了北海。他站在龙伯国的海边,看着族人都在远处看着他,心里很是不舍。慢慢的,他的身体开始变硬,皮肤变成了黑色的岩石,胳膊和腿变成了礁石的形状,只有眼睛还亮着,慢慢变成了两颗星辰,升上了天空,晚上的时候会发出明亮的光,照亮海面。

岱舆和员峤两座山沉到了北极的海里,巨大的山骸在海里慢慢碎裂,变成了一块块的冰块,又慢慢冻成了冰川,浮在北极的海面上,人们管那片地方叫“北极冰原”。

到了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列御寇的学者,他喜欢到处游历,记录天下的奇事。有一天,他游历到了北海,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休息,正好碰到一个老渔夫在唱歌。老渔夫的声音很沙哑,唱的歌是关于龙伯钓鳌的:“龙伯巨人钓鳌啊,大山都塌了;仙岛漂走啊,玄冰都冻住了……”

列御寇听了,很感兴趣,他走过去问老渔夫这首歌的由来。老渔夫把从祖辈那里听来的故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列御寇听完,把这个故事记了下来。后来,他把这个故事收录到了自己写的书《列子·汤问》里。

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大诗人李白去崂山游玩。李白看着崂山旁边的大海,想起了以前听说的龙伯钓鳌的故事,心中很是感慨——他觉得苍巃很勇敢,敢作敢当,是个英雄。于是他拿起笔,在崂山的一块石头上写了两句诗:“凭高眺远见沧溟,龙伯钓鳌事杳冥。”意思是站在高处看到无边的大海,龙伯钓鳌的事已经变得遥远又模糊了。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中国野史大甩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