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杜伯复仇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周宣王三十九年春天,镐京城里突然流传起一首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宣王听到歌谣后,紧急召见太史伯阳父占卜,卦象显示“女子干预朝政,将有弓箭引发的灾祸”。宣王又疑又怕,当即下令上大夫杜伯负责禁止民间买卖弓箭,同时派管理集市的官员搜捕童谣中暗示的“妖婴”。

当时有位乡下妇人不清楚禁令,带着桑木弓和箕草编制的箭袋到集市售卖,官兵当场将她抓住处死。宣王这才安心了一些。

当时,宣王有位宠妃名叫女鸠,一直爱慕杜伯的英武,多次借着宫廷宴会的机会,暗中向他传递情意。杜伯正色的拒绝了她,女鸠便由爱生恨。一天夜里,女鸠故意撕裂自己的衣服,露出雪白娇嫩的肌肤,哭着跑到宣王面前告状:“杜伯借着搜捕妖孽的名义,来到后宫侮辱了我的清白!”

宣王勃然大怒,根本不听杜伯的辩解,把他关进了监狱。杜伯的好友大夫左儒,连续九次叩击宫门求情:“杜伯为人忠诚正直,若是冤枉了无辜之人,恐怕会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宣王愤怒地扔出玉圭,斥责道:“你这是看重朋友、轻视君主吗?”左儒叹息道:“君主行事合乎道义,我就听从君主;君主行事违背道义,我就坚守正义!”说完拔剑自刎而死。

杜伯在狱中得知此事后,发出悲愤的长啸:“我若是被冤枉的,三年以后,必定化朱红贯日!”

时间到了宣王四十三年秋天,杜伯被押往刑场。杜伯戴着枷锁,放声大笑:“我的先祖是尧帝的后裔,世代驻守杜地,如今竟要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丧命!”这时,天空突然降下黑色的大雨,刑台周围有成群的乌鸦盘旋不去。刽子手吓得浑身发抖,连刀都举不起来。杜伯说道:“且等三年时间,圃田猎场再见!”

说完,他便伸长脖子撞向刀刃。鲜血溅出七尺远,天空忽现赤虹贯穿了太阳。当天夜里,镐京城里到处都是鬼魂哭泣的声音,宣王还梦见杜伯身着红衣手持弓箭站在云端,目光牢牢的盯着他,吓得从梦中惊醒。

杜伯死后,他的儿子隰叔逃往晋国。宣王听信女鸠的谗言,废除了杜国的封号,没收了杜氏家族的土地。但杜伯临终前的誓言,却像附骨之蛆虫,让宣王日夜心神不宁。

司徒召虎劝谏道:“大王若是害怕鬼魂,应当修养德行,善待臣民来消除灾祸。”宣王嗤笑一声:“我承奉上天的命令统治天下,难道还会怕一个鬼魂?”随后便下令在圃田举行大规模狩猎,想凭借军队的威势震慑邪祟。

宣王四十六年初秋,宣王在圃田召集各路诸侯狩猎。上千辆兵车发出雷鸣般的声响,上万名骑兵像乌云一样聚集,宣王乘坐着青铜装饰的轻便马车,手持弓箭进入猎场。

当时天直正午,突然有阴冷的狂风席卷大地,原本明亮的白天瞬间变得昏暗。众人只见一辆由白色马匹牵引的白色车子,在狂风中疾驰而来,车上的杜伯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脸色像寒霜一样冰冷,拉弓搭箭如同满月。

诸侯们都吓得惊慌失措,宣王厉声喝道:“妖鬼也敢来冒犯君王的仪仗!”杜伯的声音震动整个旷野:“无道昏君!你听信妇人的谗言,诛杀忠诚善良的大臣,今天该偿还性命了!”

言罢,一支箭从弓弦上射出,像流星一样横穿天空,正好射中宣王的胸口。铠甲碎裂,脊柱折断,宣王扑倒在地,气绝身亡。

杜伯驾着云向西飞去,空中还留下他的声音:“左儒兄,你我的冤仇已经报了!”

后来,杜伯的儿子隰叔在晋国担任士师(掌管司法的官员),后代子孙繁衍成范氏、士氏两大宗族。

孔子编撰《春秋》时,感叹道:“周宣王早年实现王室中兴,晚年却败坏名声,正是因为冤枉了杜伯这样的忠臣啊。”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特意记载了“杜伯在鄗地射死周宣王”的事迹。

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经过杜城旧址,有感而发,题诗写到:“杜伯冤魂世未消,朱弓白马飒风飙。君王若解重贤士,岂有骊山烽火骄?”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中国野史大甩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