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末年的一天,天庭瑶池正设宴庆贺王母寿辰,众仙云集,琼浆满盏,寿星佬喝的有点多,醉后颤巍巍捧起玉盏,失手倾洒半盏美酒。
这下糟糕了,只见人间大雨倾盆而至,落地瞬间便汇作洪流,顺着昆仑山脉的沟壑奔涌,一路裹挟着山石草木,直扑黄河,黄被这股的洪流注入,顿时怒涛翻涌,浪头高逾十丈,自昆仑山口奔腾东去。可行至华山与首阳山交界处,两座大山如天造地设的巨屏,紧紧相连,连山麓间的缝隙都窄得容不下一叶扁舟。黄河水撞在山壁上,轰然反弹,回流千里,将沿岸的沃野尽数淹没,成了一片茫茫泽国。
当时掌管西方的白帝少昊,驾着云车巡行人间。他立于云端,见下方百姓如蝼蚁般四处逃散,洪水所过之处,房屋倒塌,良田被毁,大惊失色。他不敢耽搁,立刻调转云车头,直奔天庭凌霄殿,在殿外跪奏:“启禀玉帝!凡间遭仙浆所化洪水侵袭,黄河壅塞于华山、首阳山之间,若不即刻治水,恐人间将成炼狱!”
玉帝听到此话犼眉头紧锁,抚额沉吟片刻:“此等疏通山岳的大事,寻常神只难当此任。放眼天庭,唯有巨灵神可担此责。”
这巨灵神,本名秦洪海,乃是混沌初开时元气化生的神只。万年以前在汾水之源,一块灵石吸纳千年日月精华,轰然迸裂,巨灵便从中诞生。他生得异常魁梧,头若笆斗,额上青筋如虬龙盘绕,双目圆睁时如铜铃般炯炯有神,腰阔足有十围,天生神力无双。自诞生以来,巨灵便镇守着天河下游的渡口,防止天河之水泛滥凡间。此刻他正立于天河岸边,手持赤铜长篙,疏导着往来的仙舟,忽闻玉帝旨意传来,当即脚踏祥云,直奔凡间而去。
巨灵到达人间后,便被人间的景象震惊了:黄河浊浪滔天,浑浊的洪水中,不时能看到漂浮的尸体。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叟抱着年幼的孙儿,见云端降下一位魁梧神只,连忙跪地叩拜,老泪纵横:“神君怎忍见人间变成炼狱,苍生沦为鱼鳖?求神君救救我们!”
巨灵黯然俯身,伸出蒲扇般的大手,轻轻扶起老叟,“老丈快快请起,我这就分山开河道。”
巨灵纵身跃入黄河,伸腰挺背,身躯变得足足有百丈高。他几步来到两座山前,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元气汇聚于四肢,左边手足抵住华山的石壁,右边手足则牢牢蹬在首阳山的山角处,鞋底嵌入岩石,留下深深的印痕。
做好准备后,巨灵闭上眼睛,开始缓缓吐纳,每一次吸气,都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尽数吸入腹中,胸膛鼓胀如巨鼓;每一次呼气,都带着震耳欲聋的雷鸣声。他浑身的筋骨随之爆响,如绷紧的弓弦突然断裂,“噼啪”声在山谷间回荡。忽有一阵狂风自谷底卷起,吹得洪水中的残枝断叶漫天飞舞,紧接着,几道电光撕裂昏暗的天空,将谷底照得如同白昼。
就在此时,巨灵猛地睁开双目,一声怒吼震彻九霄:“开——!”
这一声怒吼,蕴含着开天辟地的力量。吼声未落,只见他抵在华山石壁上的左手猛地发力,掌心处的岩石开始出现裂纹,裂纹如蛛网般迅速蔓延;蹬在首阳山根的右足也骤然使劲,首阳山的山壁竟被他蹬得向后倾斜。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华山被硬生生推入秦岭深处;首阳山则向北移动了百里有余,两山之间顿时空出一条宽阔的通道。
黄河水终于找到了出口,如挣脱束缚的金鳞巨龙,顺着通道疯狂奔涌东去,震得两岸的岩石簌簌作响。百姓们在山巅看到这一幕,纷纷欢呼雀跃,激动得泪流满面,朝着巨灵的方向连连叩拜。
巨灵又使用神力修好了冲垮的堤坝,重新疏通了河道,黄河彻底平静下来,缓缓向东流去。
做完这一切,巨灵重新返回天庭。华山的绝壁上,深深嵌着一个巨大的五指掌印;首阳山的麓下,还留着一个如小船般大小的足迹,足迹里积着雨水,倒映着天空的流云,这是巨灵功绩的证明。
唐朝开元年间,大诗人李白曾携好友丹丘子,一同登上华山的云台峰。彼时正值秋日,天高气爽,站在峰巅远眺,黄河如一条银白色的丝带,从天际蜿蜒而来,穿过华山与首阳山之间的峪道,奔向东海。李白望着这壮阔的景象,又想起巨灵擘山的传说,诗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其中“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一句,生动描绘出巨灵开山时雄壮豪迈的英雄气概。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中国野史大甩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