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城外的“道缺坪”已被临时结界笼罩。这片曾见证人妖共生契约诞生的空地,此刻被三族修士踩出深浅不一的脚印——凡人的布鞋沾着符墨,妖族的利爪带着泥土,神裔的云靴凝着冰晶。张承枢的青黑色道袍下摆仍有未褪的雷纹灼痕,他将阳平治都功印按在临时搭建的石台上,法印投射出的北斗罡星纹在台面铺开,恰好框住三方代表的席位。
“诸位请看。”张承枢指尖点向星图西北角落,那里的光点正以诡异的频率闪烁,“妖星芽虽被道盟碑镇压,但地底三百丈处,九婴鳞纹已蔓延出七十二条支脉。昨日寅时,承天府的凡人井绳上,竟缠上了会吸食阳气的‘蚀道丝’。”他掀开石台上的布帛,露出一截缠着银灰色丝线的麻绳,丝线接触到阳光便发出滋滋声,化作一缕黑烟,在半空凝出残缺的鳞甲虚影。
苏挽月的月白色广袖轻轻拂过那缕黑烟。她发间的太极形五帝簪突然转出一道白气,将黑烟裹成球状:“这是九婴残魄与地脉阴气结合的产物。”她闭上眼,存神术运转时,周身浮现出半透明的五脏神虚影,“昨夜观想‘肾神玄冥’,见地底妖星芽的根系正沿着初代天师布下的‘七伤道脉’生长——那些本是用来泄洪的地脉缺口,如今成了它蔓延的捷径。”
石台下突然传来孩童的嬉笑声。阿青牵着半妖女童阿蛮挤过人群,女童耳后还留着未褪的狐耳虚影,手里举着一串用妖星碎片打磨的糖葫芦:“张道长,苏仙子,妖族长老让我把这个带来。”她递上一块巴掌大的龟甲,甲面上布满裂纹,却在阳光下折射出与妖星芽同源的玉色光晕,“玄苍君说,这是千年玄龟的‘道缺甲’,能感知十里内的蚀道丝。”
石台左侧的妖族席位传来低沉的回应。青面獠牙的山魈族长“铁山”用利爪敲击地面:“我族已有十七处洞府被蚀道丝侵入。那些丝线专咬内丹,修为低于五百年的小妖,三日便会道基溃散。”他身旁的蛇女“素鳞”突然化作半人半蛇形态,鳞片上泛着青紫妖纹,“更可怕的是,部分妖修开始贪食凡人灵力,说这是‘补全道缺’的捷径——神裔余党在暗中散播这种邪说。”
“此乃本末倒置。”苏挽月睁开眼,五帝簪的白气已将黑烟凝成的鳞甲虚影托在掌心,“道缺并非缺陷,而是天道流转的空隙。就像这玄龟甲的裂纹,看似残破,却能引动四方灵气。”她指尖轻点虚影,鳞甲突然展开成九片,每片内侧都映出不同的景象:有凡人在符馆画符时的犹豫,有妖族修炼时的顿悟,有神裔凝视星辰时的迷茫。
张承枢突然按住震动的阳平印:“神裔那边有动静了。”法印投射的星图上,极北方向的光点突然连成一线,“太微阁主虽被镇压,但他麾下的‘太阴卫’已潜入东海。昨日雷池监测阵传回消息,深海处有太阴冰魄的能量波动,与妖星芽的鳞纹产生了共鸣。”
“这便是召集诸位的缘由。”道盟长老清玄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展开时,帛书上的“三族盟约”四字突然浮起,化作金、青、银三色光带分别缠向三方席位,“道基乃万物修行之根,无论人、妖、神,失了根基便如无水之鱼。今日需定下护基之策,共防妖星再起,杜绝神裔祸乱。”
石台下的凡人代表突然骚动起来。渝州符馆的老掌柜颤巍巍站起,他的左手已因接触妖星碎片而浮现鳞甲:“张道长,苏仙子,咱们凡人没有内丹,也不会存神,如何护得住道基?”他身后的药农们纷纷附和,有人举起被蚀道丝啃出缺口的锄头,有人展示着贴满符纸却仍在枯萎的药田。
“凡人的道基,在市井烟火里。”阿青突然将阿蛮举过头顶,女童耳后的狐耳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阿蛮爹娘是人妖共生的典范,他们的道基不在丹田,而在柴米油盐的牵挂里。前日神裔余党纵火,正是阿蛮爹用补了七次的铁锅挡了火符——那锅上的油烟垢,比任何符咒都管用。”
苏挽月闻言,五帝簪突然飞出一道白气落在老掌柜手上。那道白气顺着他的手臂游走,鳞甲处泛起酥麻感:“《黄庭经》有云:‘心为天君,肾为地轴。’凡人不必强求内炼,只需每日晨起观想自身五脏——肝如青龙,肺似白虎,脾若朱雀,肾若玄武,心为中宫黄土。”她指尖在空气中虚画,众人眼前竟浮现出简化的五脏神图案,“如此坚持,蚀道丝便难侵识海。”
“苏仙子说的是‘固本’之法,还需‘预警’之策。”张承枢突然将桃木剑插入石台,剑身上的二十四节气刻纹与星图共振,浮现出九州地图的虚影,“我与挽月商议,欲在九州要地共建‘道缺哨塔’。”他指尖点向地图上的七处光点,“哨塔不必求全,或用凡人砖窑烧制,或借妖族洞府改造,或依神裔星台修缮,只要能布下‘三族感应阵’即可。”
石右侧的神裔席位传来低低的议论。紫微长老——这位曾在太阴冰原与太微阁主决裂的神裔修士,此刻正用冰晶笔在玉板上记录:“张道长可知,‘三族感应阵’需以人血、妖丹、神髓为引?神裔中仍有顽固派视此为亵渎,怕是……”
“不必如此。”张承枢突然划破指尖,将血珠滴在阳平印上。法印光芒大盛,星图上的光点突然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符纹:“我以正一盟威立誓,凡入阵之物,只需承载三族修士的‘一念之诚’。”他从袖中取出三物放在台上——凡人画符的残笔、妖族脱落的爪甲、神裔断裂的发簪,“这些带着三族气息的物件,足可作为阵眼。”
铁山突然拍案而起,山魈特有的低沉嗓音震得石屑簌簌落下:“好!我妖族愿出‘九窍灵木’!此木生于人妖交界的瘴气林,枝干天然带着共生符纹,最适合做哨塔立柱。”素鳞则解下腰间的蛇鳞袋,倒出一堆晶莹的鳞片:“这是我族长老褪下的‘避尘鳞’,可让哨塔不受邪祟侵扰。”
紫微长老望着那些鳞片,冰晶笔在玉板上划出清脆的声响:“神裔愿贡献‘星金砂’。此砂采自太阴星陨,能增强对妖星波动的敏感度。只是……”他抬头看向张承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哨塔需有人值守,三族修士混居,恐生摩擦。”
“我推荐阿青。”苏挽月突然开口,五帝簪的白气将阿青笼罩,“她既能与凡人共情,又懂妖族习性,更在共生村学会了神裔文字。”她转向台下的凡人代表,“凡人选十名符师,妖族出十名能化人形的修士,神裔派十名擅长星象的弟子,由阿青统一调度。”
阿青抱着阿蛮后退半步,脸涨得通红:“我……我只是个卖符纸的,怎能担此重任?”
“你在共生村用烧焦树枝画的‘凡尘锁’,比任何高阶符阵都管用。”张承枢的桃木剑突然嗡鸣,剑穗上的道缺种子发出微光,“道缺哨塔要的不是完美,是真心。你画符时想着护人,妖族守塔时念着共生,神裔观星时记着天道容缺,这塔自然能立住。”
老掌柜突然摘下腰间的酒葫芦,往石台上倒了三滴酒:“我渝州符馆愿出三十名学徒,昼夜守塔!”药农们纷纷解下随身的符袋,铁匠举起带着余温的铁锤,连阿蛮都把糖葫芦插在石缝里,算作凡人孩童的心意。
紫微长老看着石台上渐渐堆起的物件——凡人的符纸、妖族的灵草、神裔的星石,突然将冰晶笔折断:“神裔愿以‘太微残镜’为第一座哨塔的阵眼。”他从袖中取出一面布满裂纹的铜镜,镜面虽残,却能映出九妖星的虚影,“此镜曾是太微阁主之物,如今正好用来监测妖星异动,也算……赎罪。”
铁山见状,突然化作原形——一头三丈高的青面山魈,他从怀中掏出一枚拳头大的妖丹,丹上布满共生契约的纹路:“我妖族以‘共生丹’为引,此丹是百名人妖夫妇的精血所炼,最能感知契约裂痕。”
苏挽月与张承枢对视一眼,同时伸手按在石台中央。月华与雷光交织,石台上的物件突然腾空而起,在结界内组成一座虚影哨塔——塔体东倒西歪,砖石、木枝、冰晶混杂,却透着说不出的和谐。塔尖的共生丹与太微残镜共振,竟映出九妖星逐渐沉寂的景象。
“三日后,首座哨塔在渝州开工。”张承枢拔出桃木剑,剑身上的星纹已记下所有提议,“凡人参建者,符馆供应‘避邪符’;妖族出力者,茅山提供‘化形丹’;神裔献策者,龙虎山赠予‘雷纹护符’。”他望向结界外渐落的夕阳,阳光穿过云层,在哨塔虚影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记住,这塔之所以叫‘道缺’,正因它如我辈修行——有憾,却生生不息。”
散会时,阿青抱着阿蛮在石台上清点物件,突然发现那截缠着蚀道丝的麻绳已化作灰烬,灰烬中长出一株带着九片叶子的嫩芽。苏挽月走过时,指尖轻轻一点,嫩芽便开出白色的小花,花瓣上竟浮现出三族文字写就的“护基”二字。
张承枢望着紫微长老离去的背影,阳平印突然传来一阵灼烫。他低头看向法印,发现北斗罡星纹的末端,竟多了一道极淡的冰晶纹路——那是神裔修士在真正放下芥蒂时,才会留下的印记。而在地底三百丈处,被镇压的妖星芽轻轻颤动,根系上的鳞纹,正悄悄记录着地面上这场不完美却真诚的盟约。
喜欢黄庭道枢录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黄庭道枢录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