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被勾起了兴致,“哪三样利器?说来听听。”
殿内众臣也都屏住了呼吸,想知道太子殿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承乾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样,钱。”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若有所思。户部尚书唐俭更是眼前一亮。
钱?打仗谁不知道要钱?这算什么利器?难不成你的钱还和别人的钱不一样?
李承乾仿佛看穿了众人的心思,朗声解释道:“前隋三征高句丽,耗空国库,横征暴敛,以致天下民怨沸腾,烽烟四起,最终土崩瓦解。其败,非败于阵前,实败于钱粮。而今我大唐,有皇家银行统筹调度,有大唐宝钞通行天下。朝廷无需加税,便可凭借银行与宝钞的信用,调动海量的民间资本,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国本不动,民生不扰。退一万步说,我们光用钱,就可以活活拖死高句丽!”
“我大唐的士兵,在前线流血拼杀,他们的军饷、抚恤,将通过银行第一时间发放到家人手中,无一丝克扣。他们吃的,是关中运去的精米白面;穿的,是江南送来的厚实冬衣。我大唐会让将士们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此乃其一,钱,亦是民心!”
这番话,说得殿内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李靖这等宿将,深知后勤钱粮对一场战争的重要性。前隋之败,历历在目,太子殿下一语中的,直指要害。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他最得意的一点。不加税就能打仗,这在历朝历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第二样呢?”李世民追问道。
李承乾伸出第二根手指,眼中闪过一丝锋芒:“第二样,火器。”
“火器?”李靖眉头一挑。
“不错。”李承乾继续道:“高句丽自恃城高墙厚,以为可以据城而守,将我大唐铁骑阻于坚城之下。他们想的没错,对付骑兵,坚城确实是最好的壁垒。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若是能于百步之外,开山裂石的巨炮呢?若是能于五十步内,洞穿铁甲的火枪呢?他们的城墙,还坚否?他们的士卒,还悍否?我大唐军工厂研制的新式火炮与火枪,足以让高句丽引以为傲的城防,变成一个笑话。我军甚至无需蚁附攻城,便可在绝对的火力优势下,将他们的城门,连同他们的斗志,一同轰得粉碎!”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百步之外开山裂石?五十步内洞穿铁甲?还能这么猛?
这已经超出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李靖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作为军人,自然明白这两种武器将给战争带来何等颠覆性的改变。
李世民更是激动得双手紧紧握住了龙椅的扶手,他知道李丽质在搞这些东西,但从李承乾嘴里描绘出的威力,还是让他颇为振奋。
“那第三样呢?”长孙无忌抚着胡须,忍不住问道。前两样已经如此惊世骇俗,这第三样又会是什么?
李承乾收回了手指,负手而立,神情变得肃穆起来。
“第三样,是名分,是大义,是煌煌天威!”
他声音沉凝,掷地有声:“渊盖苏文弑主虐民,此为不臣,当诛!高句丽不纳岁贡,挑衅天朝,此为不敬,当伐!我大唐此战,非为开疆拓土,非为一己之私。而是替天行道,是为万千被其奴役的辽东百姓,讨一个公道!是为我大唐被其袭扰的边民,讨一个血债!”
“我大唐兵锋所指,是吊民伐罪!是解万民于倒悬!我们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顺大唐者昌,逆大唐者亡!要让高句丽的百姓知道,大唐王师是去解救他们,而非侵略他们。届时,其内部必生分化,我军便可势如破竹!”
三样利器,钱粮为基,火器为锋,大义为魂!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都连连点头。
“好!说得好!”李世民一拍龙椅,霍然起身,“有此三样利器,高句丽弹丸小国,何足挂齿!高明,依你之见,此战,当如何打?”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走到巨大的堪舆图前,拿起一根长杆,却并未指向辽东那片犬牙交错的防线,而是越过群山,直接点在了堪舆图的另一端,那片蔚蓝的海洋之上。
“传统的打法,是从陆路进军,自辽东始,一座城一座城地啃,耗时耗力,正中渊盖苏文下怀。前隋,便是这么败的。”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所以,儿臣以为,辽东的数十万大军,只是佯攻。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他的长杆,顺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最终,重重地落在了平壤城的位置!
“水师!”
李承乾掷地有声道:“我大唐如今在登州,已有初具规模的新式水师!届时领舰队,搭载三万精锐,效仿昔日韩信暗度陈仓之计,绕开整个辽东防线,自沧海直上,在浿水(大同江)口登陆,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平壤!”
“渊盖苏文的主力,尽在辽东前线。其国都之内,必然空虚!待他得到消息,我大军已兵临城下!届时,擒杀渊盖苏文,传首辽东,其前线大军,必不战自溃!”
“此为,斩首之策!”
整个甘露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这个天马行空,堪称疯狂的计划给惊呆了。
绕开辽东,从海上直取平壤?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太大胆了!太冒险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不过这确实像李承乾才能想出来的计策。
李世民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死死地盯着堪舆图,脑中疯狂地推演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胡闹!”一名兵部官员终于忍不住,出列反对道,“海路风险莫测,风浪无常!数万大军远涉重洋,一旦遭遇风暴,便可能全军覆没!况且,我大唐水师,何曾有过如此大规模远征的经验?此举,无异于豪赌!”
“是啊,太子殿下,此计太过凶险,还请三思!”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靖,却突然迈出一步,声如洪钟。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此计,大有可为!”
所有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不可思议地看向这位大唐军神。
李靖走到堪舆图前,眼神灼灼地看着李承乾所指的路线,沉声道:“兵者,诡道也。历来兵法,皆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为上。高句丽举国之力,皆在防我辽东陆路,其漫长的海岸线,必然是其防御最薄弱之处。”
“诚然,海路有风险,但若能功成,其利亦是无穷!一战而定乾坤,可省去我大唐数万将士的性命,以及数以千万贯的钱粮消耗。此险,值得冒!”
他转向李世民,躬身道:“当然,此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水师。水师的战船是否足够坚固,水师的将士是否训练有素,以及……水师的统帅,是否能担此重任。”
李靖的话,一锤定音。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坚定。他本就是个喜欢冒险的君王,玄武门之变,便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场豪赌。李承乾的计划,虽然疯狂,却正对他的胃口。
“好!”李世民重重一拍手,“既然卫国公也认为可行,那此事便有了五成把握!至于主帅……”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诸将,最终还是落在了李靖身上。放眼大唐,能担此重任者,唯有李靖。只是,李靖年事已高……
不等他开口,李承乾却抢先说道:“李积尚在吐蕃,主持西部开发,轻易动弹不得。儿臣以为,此战陆路佯攻,可由诸位将领分担。而这至关重要的水师主帅,非卫国公,不能胜任!”
李靖闻言,苍老的脸上泛起一阵潮红,他猛地一挺胸膛,朗声道:“老臣,愿为陛下,为大唐,再走一趟沙场!”
“好!”李世民龙颜大悦,“有卫国公出马,朕心甚安!主帅便定了李靖!”
他顿了顿,又看向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数万大军,千里奇袭,兹事体大,须有一人监军,以确保万无一失。高明,你觉得,这监军,该派何人前往啊?”
这明显是在考校李承乾。
然而,李承乾却连想都没想,直接一步踏出,对着李世民躬身一揖,声音铿锵。
“阿耶,儿臣,请为监军!”
喜欢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