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收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贞观十七年,春。

太极殿内,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李承乾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中拿着一根长杆,指向上面密密麻麻的红线和绿点。

“诸位大人,”他环视满朝文武,声音洪亮,“五年了。整整五年。今日,孤要向阿耶,向诸位,汇报我大唐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执行成果。”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这五年来,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帝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心中的震撼至今难以平复。

“首先,交通建设。”李承乾用长杆点向地图上的红线,“长安至洛阳高速驰道,全长三百八十里,已于去年秋天全线通车。从长安到洛阳,马车行程从十日缩短至三日。”

“更重要的是,”他转向另一条更粗的黑线,“长安至洛阳铁路,全长四百里,已完成七成工程。按照进度,明年春天即可全线通车。届时,从长安到洛阳,火车只需一日!”

朝堂上响起一片惊叹声。火车好啊,他们都坐过的。

户部尚书戴胄激动得站了起来:“殿下,这铁路通车后,两京之间的货物运输成本能降低多少?”

“七成。”李承乾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列火车,可载货物三千石。而且不受天气影响,不怕盗匪劫掠。”

“嘶——”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

李承乾继续汇报:“江南水利工程,疏浚河道一千二百里,新修运河八百里,江南地区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络。去年江南粮食产量,比五年前增长了六成。”

“河北水利工程,新打机井三千口,修建水渠八百里。昔日的'苦寒之地',如今已是良田万顷。去年河北粮食产量,首次超过了关中。”

工部尚书段纶满面红光地站起来:“殿下,老臣还要补充一点。如今我大唐的钢铁产量,已是五年前的二十倍!水泥产量更是增长了五十倍!”

“说得好!”李承乾赞许地点头,“正是有了充足的钢铁和水泥,我们才能修建这么多基础设施。”

他指向地图上的绿点:“格物院分院,已在洛阳、扬州、广州、太原、兰州设立。各地工匠培训学校,共计三十二所,培养技术工匠两万余人。”

“皇家银行分行,遍布全国二十八个州府,发放各类贷款总额超过三千万贯。其中农业贷款占四成,工商业贷款占六成。”

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些贷款的回收情况如何?”

“九成五。”李承乾笑道,“坏账率仅有半成。事实证明,我大唐还是民风淳朴的。”

李世民听到这里,终于开口:“高明,你说的这些,朕都看在眼里。确实,这五年来,我大唐的变化,连朕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你也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李承乾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阿耶问得好。成绩虽然喜人,但问题同样不少。”

“第一,人才不足。虽然我们培养了两万多技术工匠,但相对于全国的需求,还是杯水车薪。许多地方的工程,都因为缺乏技术人员而进展缓慢。”

“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关中、江南发展迅速,但西北、岭南等边远地区,依然相对落后。”

“第三,新旧观念冲突。虽然朝堂上大家都支持新政,但在地方上,仍有不少官员和百姓对新事物抱有疑虑。”

房玄龄点头:“殿下说得中肯。那么,接下来的五年,有何打算?”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房相问得好。第二个五年规划,孤已经拟定完毕。”

他示意内侍取来一本厚厚的册子,正是《大唐帝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第二个五年,我们的目标更加宏伟。”李承乾翻开册子,“首先,交通网络全面升级。除了长洛铁路,我们还要修建长安至太原、长安至成都、洛阳至扬州三条主干铁路。五年内,形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

“其次,工业布局优化。在太原建设钢铁基地,在扬州建设纺织基地,在广州建设造船基地,在兰州建设化工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域。”

“第三,教育事业大发展。在每个州府都要建立格物学院,普及基础的算学、格物、工程知识。同时,在长安建立大唐皇家理工学院,专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李靖忽然问道:“殿下,这些工程需要多少钱?”

“一千万贯。”李承乾毫不犹豫,“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多了一倍。”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

戴胄却激动地拍手:“好!老臣支持!这五年来,朝廷的税收增长了三倍,完全有能力支撑这个规模的投资!”

“不仅如此,”李承乾继续说道,“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还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开发陇右、河西、安西等地区,将这些边疆之地,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世民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高明,你的规划很好。但朕有个疑问,这么多工程同时开工,人手够吗?”

“阿耶,这正是孤要说的重点。”李承乾合上册子,“第二个五年计划,最重要的不是修路架桥,而是人才培养。”

“我们要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要教授算学、格物、工程等实用知识。争取五年内,让每个县都有至少十名懂技术的人才。”

程咬金忽然站起来:“殿下,俺老程有个问题。这些新玩意儿,百姓们能接受吗?”

李承乾哈哈大笑:“程伯伯,您这个问题问得好。五年前,谁敢相信铁块能浮在水上?谁敢相信没有马拉的车能自己跑?但现在呢?”

“现在,长安城里的百姓,哪个不以坐过火车为荣?哪个商人不想贷款扩大生意?哪个农民不想用新式农具?”

“人啊,最容易接受的就是能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东西。”

满朝文武哄堂大笑。确实,这五年来的变化,已经让所有人都尝到了甜头。

魏徵忽然问道:“殿下,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后,我大唐将是何等景象?”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憧憬:“师父,五年后的大唐,将是一个真正的工业帝国。火车纵横,工厂林立,商贾云集。百姓富足,国力强盛。”

“到那时,我们不仅要称霸陆地,更会征服海洋。大唐的铁甲舰队,将驶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龙旗飘扬在地球的每一片土地上!”

李世民听到这里,猛地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好!朕准了!”

“传朕旨意,《大唐帝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抓紧完善,争取早日正式实施!三省六部,全力配合!各地官员,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太子殿下英武!”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太极殿。

散朝后,李世民将李承乾单独留下。

“高明,”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欣慰,“这五年来,你做得很好。朕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李承乾难得地露出一丝温情:“阿耶,这都是您支持的结果。”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你这小子,还知道朕的好处?”

父子俩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喜欢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