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0章 朱祁钰喃喃自语:沙俄现在有战斗力吗?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朱祁钰喃喃自语:沙俄现在有战斗力吗?

张勇退出金顶毡房时,毡房内的烛火正映着朱祁钰沉思的脸。阿依娜垂着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羊毛,刚才拒绝张勇时的愧疚还萦绕在心头,尤其是想起他转身时微微佝偻的背影,更是坐立难安。

“你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是吗?”朱祁钰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洞察人心的锐利。

阿依娜猛地抬头,对上朱祁钰了然的目光,脸颊瞬间涨红,窘迫地低下头:“陛下,我……”

“不用解释。”朱祁钰摆了摆手,拿起桌上的奶茶抿了一口,“陈友于你,是年少时的惊鸿一瞥,是共过生死的托付,更是心口没愈合的疤。要是你现在就笑着接受别人,那才不是真的阿依娜。”他放下铜壶,目光落在毡房外飘落的雪花上,“我年轻时总觉得,帝王做事该雷厉风行,连撮合姻缘都该‘成人之美’。可后来才明白,有些事急不得,尤其是心的事。”

阿依娜没想到朱祁钰会这般体谅,眼眶一热,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我不是故意驳张校尉的好意,只是我……我还没准备好。”

“我知道。”朱祁钰笑了笑,“张勇是个实诚人,他要是真对你有心,就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退缩。你要是哪天真想通了,或是想看看他烤的山东煎饼,随时告诉我,朕帮你‘牵线’。”

这句玩笑话让阿依娜破涕为笑,心里的沉重消散了不少。她起身躬身:“谢陛下体谅。要是没别的事,我先回去照顾陈母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去吧,路上小心。”

看着阿依娜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中,周迁才轻声问道:“陛下,要不要给张勇校尉透个话,让他别太失落?”

“不必。”朱祁钰摇了摇头,“感情的事,得他自己悟。要是连这点耐心都没有,怎么配得上阿依娜?”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下来,“对了,把沈炼叫来,朕有要事问他。”

片刻后,沈炼快步走进毡房,躬身行礼:“陛下,您找我?”

“坐。”朱祁钰指了指对面的毡凳,“张勇刚才说,黑风口发现了疑似沙俄人的踪迹,你怎么看?”

沈炼坐下后,神色立刻严肃起来:“回陛下,臣刚到草原时,就曾派人探查过周边势力。瓦剌西边是哈萨克部落,南边是吐鲁番,东边是大明边境,唯有北边的沙俄,一直鲜少与草原往来。按常理说,他们不该突然出现在黑风口。”

“鲜少往来,不代表不会来。”朱祁钰起身走到墙边,展开一幅巨大的舆图,手指落在最北端的空白处,“这里就是沙俄人的地盘,对吧?”

“是。”沈炼点头,“据我们的斥候回报,沙俄目前还处于部落混战阶段,大小部落不下百个,彼此攻伐不断,根本没有统一的政权,更别说形成能跨越千里的战斗力。”

朱祁钰的眉头拧得更紧:“可张勇说,那些人身手矫健,骑马姿势很是娴熟,不像是散兵游勇。要是他们真的是沙俄人,为什么要冒着风雪来黑风口?这里既没有金矿银矿,也没有肥沃的牧场,他们图什么?”

沈炼沉吟片刻:“臣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只是迷路的商队,误打误撞到了黑风口;二是……有人在背后挑唆,让他们来探查草原的虚实。”

“挑唆?”朱祁钰转头看他,“谁会挑唆沙俄人来草原?”

“不好说。”沈炼摇头,“瓦剌刚归顺不久,有些部落首领未必真心臣服;南边的吐鲁番一直觊觎草原的牧场;甚至大明内部,也不乏反对陛下的势力。只是朕实在想不通——自从那三次夺门之变都以失败告终,朝中反对势力早已元气大伤,他们即便有心作祟,也该清楚无力撼动大局,怎么会想到勾结远在千里的沙俄?”

朱祁钰沉默着走回舆图前,指尖划过瓦剌与沙俄交界的线条:“1458年年末了,再过几天就是1459年。朕原本计划开春就举行建国大典,之后立刻回京推进改革——整顿吏治、疏通漕运、改革军制,哪一件都耽误不得。可要是沙俄人真的带着敌意来,建国大典得延后,回京更是遥遥无期。”他语气里添了几分困惑,“朕实在想不通,沙俄为什么要千里奔波而来?他们与草原无冤无仇,与大明更是素少往来,冒这么大风险,到底图什么?”

他的无奈更甚。自从三次挫败夺门之变、稳固帝位后,他便一心扑在强国上,扶持瓦剌本是为了彻底消除边境隐患,让大明能全力推进改革,可如今横生的变数,让所有计划都乱了套。

“陛下,要不要臣现在就带人去黑风口探查?”沈炼主动请命,“只要能抓住一个活口,就能问出他们的目的。”

“不行。”朱祁钰立刻否决,“现在还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要是他们真的是来探查虚实的,我们的举动反而会让他们摸清我们的防备。”他思索片刻,“这样,你派几个精通俄语、熟悉沙俄习俗的斥候,伪装成牧民,悄悄跟着那些人,看看他们的落脚点在哪里,有没有和其他势力接触。”

“遵旨!”沈炼起身应道。

“另外,”朱祁钰补充道,“让张勇和也平加强边境巡逻,但切记不要主动挑衅。朕要的是‘稳’,在没摸清对方的意图前,绝不能先挑起战火。”

“臣明白。”沈炼躬身退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刚才阿依娜姑娘在时,臣看她似乎对锦衣卫的职责有些兴趣……要不要让她也参与到安防计划中来?她熟悉草原地形,或许能帮上忙。”

朱祁钰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倒是细心。朕会问问她的意思,不过别勉强她——她这几年已经够累了。”

沈炼退去后,周迁忍不住问道:“陛下,您真的要让阿依娜姑娘参与安防?她毕竟是瓦剌人,要是……”

“周迁,你跟着朕多少年了?”朱祁钰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几分严肃,“朕什么时候看错过人?阿依娜要是想背叛草原,当年就不会帮着托雅稳定部族,更不会照顾陈友的母亲这么多年。她的心,比很多大明官员都要干净。”

周迁脸色一白,连忙躬身请罪:“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朱祁钰的语气缓和下来,“朕知道你是为了朕的安全着想,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是连阿依娜都信不过,朕还怎么让瓦剌人真心归顺?”

就在这时,毡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斥候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单膝跪地:“陛下!不好了!黑风口的那些人动了,他们不仅袭击了我们的暗哨,还抢走了哨所里的粮食和马匹!”

朱祁钰猛地站起身,烛火被他带起的风晃得摇曳不定:“暗哨怎么样了?有没有伤亡?”

“回陛下,暗哨及时撤退,只受了点轻伤,但哨所被他们放火烧了!”斥候低着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他们临走前,还留下了一块刻着狼头的木牌!”

“狼头木牌?”沈炼刚走到毡房门口,听到这话立刻停下脚步,“那是沙俄最强大的部落——莫斯科公国的标志!”

朱祁钰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莫斯科公国?他们不是正在和立陶宛公国打仗吗?怎么会有余力派人来草原?”他眉头皱得更紧,“三次夺门之变都没能乱了大明的根基,如今朝中已无足以抗衡的势力,他们到底是受谁指使,或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千里迢迢来搅乱草原?”

沈炼快步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莫斯科公国的位置:“陛下,要是真的是莫斯科公国,事情就麻烦了。这个部落近几年吞并了周边十几个小部落,战斗力极强,而且野心很大,一直想向南方扩张。”

“向南方扩张,也该先打哈萨克部落,怎么会绕到黑风口?”朱祁钰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周迁,立刻传朕的命令,让郭登率领三千骑兵进驻黑风口附近,随时待命;让也平通知各部族,加强戒备,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上报,不准擅自行动!”

“遵旨!”周迁领命后,立刻快步跑出毡房。

毡房内只剩下朱祁钰和沈炼,烛火的光芒映着两人凝重的脸。朱祁钰看着舆图上的莫斯科公国,喃喃自语:“1459年,朕本想让这一年成为草原太平的开端,没想到却可能是战火的开始。沙俄现在到底有多少战斗力?更想不通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千里奔波而来?三次夺门都没能动摇朕的帝位,难道还真有人觉得,借外人之手就能成事?”

沈炼沉默着,他知道,这些问题目前没有答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查清真相,做好应对准备。

就在这时,毡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阿依娜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陛下,我听说黑风口出事了?”

朱祁钰转身,看到阿依娜披着厚厚的裘衣,头发上还沾着雪沫子,显然是急匆匆赶来的。他连忙说:“外面风雪大,快进来暖和暖和。”

阿依娜走进毡房,目光落在舆图上的莫斯科公国,脸色立刻沉了下来:“陛下,那些人真的是沙俄人?”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很大。”朱祁钰点头,“怎么,你对沙俄人有了解?”

“嗯。”阿依娜走到舆图前,指着黑风口以西的一片戈壁说,“我小时候,曾听部落里的老人说,沙俄人很是凶悍,他们冬天靠打猎为生,夏天就南下劫掠。但近几年,他们一直没踏足过瓦剌的地盘,没想到这次会突然出现。”她顿了顿,语气坚定,“陛下,我熟悉黑风口的地形,让我和沈卫长一起去探查吧!我能帮上忙!”

沈炼看向朱祁钰,等待他的决定。朱祁钰看着阿依娜眼中的坚定,没有立刻答应:“探查很危险,那些人很可能带着武器,你……”

“陛下,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阿依娜打断他的话,“我能骑马射箭,能在草原上辨别方向,甚至能听懂一些简单的俄语——陈友当年教过我。要是我去,说不定能更快摸清他们的底细。”

朱祁钰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但你必须答应朕,一切听从沈炼的安排,不准擅自行动。要是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撤退,明白吗?”

“明白!”阿依娜立刻应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沈炼看着阿依娜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佩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骨子里竟藏着这般勇敢。他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保护好阿依娜姑娘。”

“去吧。”朱祁钰挥了挥手,“务必小心。”

看着沈炼和阿依娜一起走出毡房,周迁再次走了进来,低声说:“陛下,张勇校尉听说黑风口出事了,带着人在外面请战,说要去教训那些沙俄人。”

朱祁钰揉了揉眉心:“让他进来。”

张勇快步走进毡房,单膝跪地:“陛下!末将请命,率军去黑风口捉拿那些沙俄人,为草原除害!”

“起来吧。”朱祁钰的语气平静,“张勇,你可知朕为什么不让你去?”

张勇站起身,有些茫然地摇头:“末将不知。”

“因为你太急了。”朱祁钰说,“我们现在连对方的目的都不清楚,贸然出兵,只会落入圈套。要是他们故意引你深入,再设下埋伏,你和你的将士们怎么办?草原的太平怎么办?”

张勇的脸瞬间涨红,低头道:“末将考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朕不怪你。”朱祁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血性,有担当,这是好事。但作为将领,更要学会‘沉得住气’。”他指了指舆图,“你现在的任务,是率领本部将士,加强东部边境的巡逻,防止有人趁机偷袭。记住,守住防线,比主动出击更重要。”

张勇立刻明白了朱祁钰的用意,躬身应道:“末将遵旨!一定守好东部边境,绝不让陛下失望!”

看着张勇意气风发地离开,周迁轻声说:“陛下,您这一番话,既没让张勇难堪,又给了他重任,真是高明。”

朱祁钰却没有笑,他再次走到舆图前,目光沉沉地望着北方:“高明不高明,不重要。重要的是,1459年的草原,不能再燃起战火。只是这沙俄千里迢迢而来的目的,始终是块心病——三次夺门都未能撼动大局,他们到底还抱着什么指望?”

风雪拍打着毡房的门帘,发出“呼呼”的声响。朱祁钰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从黑风口到莫斯科公国,再到大明的京城,每一个点都牵动着他的心。他知道,一场新的考验已经来临——不仅关乎草原的太平,更关乎大明的未来。

“周迁,”朱祁钰忽然开口,“给京城传信,告诉内阁,朕暂时不回去了。等查清沙俄人的底细,稳定了草原局势,再议回京之事。”

“遵旨。”周迁躬身应道。

毡房内的烛火依旧摇曳,映着朱祁钰孤独而坚定的身影。他喃喃自语:“沙俄,你们到底想干什么?1459年,朕绝不会让你们毁了这里的太平。即便有人还不死心,朕也绝不会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草原的每一寸土地,却盖不住即将到来的风雨。而金顶毡房内的这位帝王,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为了阿依娜的笑容,为了张勇的忠诚,为了草原上每一个期盼太平的人,更为了大明的万里江山。

喜欢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