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太宰府。
秋意已深,庭院中的枫叶红得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却依旧压不住那股自北地而来的、深入骨髓的寒意。
燕王朱棣的寝殿之内,气氛凝重如铁。
他一身玄色常服,独自一人跪坐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死死地锁定在“应天府”那三个字上。自葛诚回来之后,他已经这样枯坐了数日。
应天府传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将他所有的侥幸与幻想都浇得一干二净。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侄儿朱雄英,不仅没死,反而以一种近乎妖孽的姿态,强势崛起。他治好了常氏的沉疴,赢得了皇祖母的绝对庇护;他用一场滴水不漏的应对,化解了自己的政治试探;他更用那番“固海强边”的言论,巧妙地将海军的建设与北方边防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让朝中那些原本应该成为自己盟友的武将,也无话可说。
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朱雄英展现出的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老辣。这不像一个少年,更像一个与他斗了半辈子的老对手。
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危机感,紧紧地攫住了他的心脏。他感觉自己所有的动作,都在一双清澈而冰冷的眼睛注视之下。
他需要一把刀。一把足以斩断这张无形之网,足以让他重新掌握主动权的绝世利刃!
就在他心烦意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出海”这一抉择是否正确之时,一名心腹亲卫,神色激动地快步走了进来。
“殿下!大喜!江南‘飞鱼’密报!”
亲卫呈上一个用火漆密封的铁盒。
朱棣心中一动,立刻接过。当他打开铁盒,看到里面那卷熟悉的羊皮图纸和一份写满了测试数据的密报时,他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改良版火铳,由总署废匠钱林呕心沥血所创……成本降低五成,操作便捷,威力不减……试射三十发,无一炸膛,无一卡壳……”
密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团火焰,瞬间点燃了他心中那片几近熄灭的荒原!
他“霍”地一下站起身,一把抓过那卷图纸,在灯下展开。那熟悉的、却又在关键之处被巧妙修改的线条,那一个个看似简单却又直指核心的改良方案……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压抑了许久的、近乎疯狂的大笑声,在寂静的寝殿内轰然响起。
朱棣高举着图纸,双目赤红,脸上是狂喜与不敢置信交织的复杂神情。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他以为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却不想,一个天大的转机,竟以这种方式,从天而降!
他所有的疑虑,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对那个远在应天府的侄儿的轻蔑与嘲讽。
“朱雄英啊朱雄英,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快意,“你以为你用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就能管住天下所有的能工巧匠吗?你以为你用滴水不漏的权谋,就能堵住所有的怨气吗?你防住了朝堂,却防不住人心!你防住了本王,却防不住一个被你埋没的匠人!”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合情合理。一个心怀怨怼的天才工匠,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报复那个不公的体制,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卖给了一个“识货”的买家。这世上还有比这更顺理成章的故事吗?
“来人!”朱棣的笑声一敛,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与决断,“召道衍、朱能、张玉,立刻来见本王!”
片刻后,书房内,灯火通明。
道衍、朱能等人看着那份图纸与密报,脸上的神情,与朱棣如出一辙,皆是震惊与狂喜。
“殿下,此乃神兵天降!”朱能这个沙场宿将,抚摸着那份图纸,手都在颤抖,“若真能将此铳大量装备我燕山卫,不出三年,我军战力将冠绝天下!届时,莫说区区东瀛,便是杀回中原,与那神机营一较高下,也未尝不可!”
张玉也激动地附和:“是啊殿下,这钱林真乃我等之福星也!”
在众人的兴奋之中,唯有朱棣,在最初的狂喜过后,一抹深藏的疑虑,再次悄然浮上心头。他毕竟是朱棣,一个在尸山血海和阴谋诡计中浸泡了半生的枭雄。
“此事……会不会太顺了些?”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冷静,“雄英那孩子,心智非凡,他治下的军器总局,防卫之森严,堪比皇城。一份如此重要的改良图纸,竟能如此轻易地流出?”
此言一出,书房内火热的气氛,稍稍冷却了下来。
朱能皱眉道:“殿下是担心,这会是个圈套?”
“不得不防。”朱棣沉声道,“若这是雄英故意设下的陷阱,图纸上藏有我们看不出的致命缺陷,那我等投入巨资,倾尽全力打造出的,便不是神兵,而是一堆随时会要了我们自己性命的废铁!”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始终沉默不语,只是捻着佛珠的黑衣僧人身上。
“先生,你怎么看?”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