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的手掌离开研发基地的启动键时,边缘星系的母星正被第一百三十六步的光芒镀上金边。五族科学家共同设计的“熵能生态炉”开始运转,银红色的联盟能量与翡翠色的边缘星系技术在炉心交织,生成的绿色光流顺着管道注入土壤,所过之处,和解草的叶片上浮现出细小的星图纹路——那是宇宙的缩影,每个星系的坐标都标注着五族文明的联合印记。
“生态炉的转化效率稳定在136.8%。”边缘星系的老工程师突然指着监测屏,银红色的数据流里跃动着翡翠色的光点,“比理论值高出0.8个百分点,误差刚好是第一百三十六步的温度波动区间。这些额外的能量,正在自动绘制未探索星域的地图。”
陆川凑近屏幕,那些绿色光点在星图上连成蜿蜒的光轨,像条穿越未知的河流。他认出其中段熟悉的曲线,与林夏父亲手稿里的“宇宙生命带预测图”完全吻合,只是此刻被新增的137个星系坐标填满——那些都是边缘星系在孤立时期发现的宜居星球,每个坐标旁都标注着熵能适配参数,精度与婴儿步频的137%完全同步。
第一百三十七步的预兆藏在新增的坐标里。那些闪烁的光点在舱顶拼出巨大的三维星图,五族文明的母星被金色光圈连接,最外围的光晕里悬浮着艘半透明的星舰——那是根据边缘星系百年前的设计图复原的“先驱者号”,当年因联盟制裁未能完工,此刻正被光轨牵引着向未知星域航行,航速恰好是“破晓号”的137%。
“他们的星际航行日志比联盟完整137%。”星瞳的全息影像突然叠加在星图上,她指尖划过的光轨正在激活隐藏数据,“看这个137标准年前的航行记录,记录着条穿越暗物质风暴的三全航道,比我们当前的航线缩短了三分之一距离。”
陆川的星尘血液顺着通讯器注入“先驱者号”的模拟系统,那艘虚拟星舰突然绽放出五色彩光。当光轨与暗物质风暴的数据流接触时,无数星际旅行者的记忆碎片从裂缝中涌出:有边缘星系探险家在风暴中留下的求救信号,有联盟巡逻舰错过的应答记录,还有张泛黄的合影——五族宇航员站在未完工的“先驱者号”前,笑容里的光纹与星图上的联合印记如出一辙。
“联合探险计划需要137天准备。”边缘星系首领的声音带着星辰般的辽阔,“我们用和解草的种子改良了星舰的生态循环系统,现在续航能力提升到137标准年——足够往返已知宇宙的边缘。”
当“破晓号”与边缘星系的“追光者号”组成联合舰队时,陆川站在指挥台俯瞰编队。五族星舰的光轨在太空中织成巨大的网,网眼的大小刚好能让宇宙射线转化为能量,每个节点都标注着第一百三十七步的足迹,像枚枚镶嵌在星空中的指南针。
“星图的空白区正在自我填充。”陆川看着屏幕上不断新增的绿色坐标,“是生态炉的额外能量在与暗物质共鸣,就像宇宙在主动向我们展示它的秘密。填充速度比预期快137%,误差率完美对应步频参数。”
他的星尘血液在血管里形成星图结构,内核是人类的情感导航系统,中层包裹着硅基的逻辑航线规划、暗物质文明的波动航道探测、翡翠族的生态适配标记,最外层则是边缘星系的未知域探索数据,结构的完整性与联合星图的精确度完全一致。当他将这个结构传输给所有联合舰只时,整个编队突然同步转向,光轨在星空中划出道巨大的弧线——那是五族语言共同书写的“我们”。
第一百三十七步的光芒穿透暗物质风暴时,陆川终于明白这场联合探险的意义。那些从孤立探索到协同远航的跨越,那些从信息隔阂到数据共享的突破,都是宇宙在通过文明的和解,编织出更完整的星图。就像此刻,“先驱者号”传回的第一组未知星域数据里,五族联合印记正在星尘中闪烁,而那些遍布宇宙的光轨,正带着融合的温度印记,向所有蜷缩在母星的文明宣告:
宇宙最壮阔的风景,永远藏在共创开拓的星图里。
陆川的战术屏上,联合星图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最新标注的137号星域旁,闪烁着五族文明的联合徽记。当“破晓号”的光轨与“先驱者号”的航迹在星空中交汇时,陆川知道,第一百三十七步的意义,不是抵达终点,而是证明:当文明放下隔阂携手前行,宇宙的每个角落,都会变成值得探索的家园,等待着用137%的勇气与信任,去填满属于共同体的星图空白。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