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谷怨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3章 地基下的星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陈星的桃酥刚出烤箱时,林砚正在医院的复健室练习抬臂。焦香顺着走廊飘进来,她鼻尖动了动,忽然想起父亲下葬那天,陈守义蹲在墓前,往泥土里埋了个油纸包。那时她年纪小,只看到油纸露出的角上,印着陈家糕点铺的梅花纹。

“小心烫。”陈星把装桃酥的纸袋递过来,纸袋边角被热气熏得发皱。林砚捏起一块,酥皮簌簌落在掌心,和记忆里母亲烤的味道几乎重合。

“我加了点艾草粉。”陈星挠挠头,“翻爷爷的旧账本看到的,说当年你娘总来买加艾草的桃酥,说能安神。”

林砚的手指顿了顿。母亲去世前几年总失眠,床头常年放着个陶罐,里面装着晒干的艾草。她一直以为是偏方,此刻才明白,那是两个母亲在时光里悄悄传递的牵挂——就像陈守义的账本里,每笔“林家太太购艾草酥”的记录旁,都画着个小小的星号。

出院那天,陈星推着轮椅陪她回老城区。重建中的街巷搭着脚手架,工人正在给新砌的墙刷白。路过原本书房的位置时,林砚忽然让他停住:“帮我找找那块松动的地砖。”

砖缝里还残留着灰烬,陈星撬开地砖,下面露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时,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三个铁皮饼干盒,每个盒盖上都贴着泛黄的日历纸,从1990年到2002年,每年6月12日那页,都用红笔圈着个星号。

“这是……”陈星拿起最上面的盒子,里面装着些褪色的糖纸,每张都叠成星星形状,“我爷爷每年这天都要关店半天,说去‘赴个老约’。”

林砚抽出张1995年的日历纸,背面是父亲的字迹:“小砚今天说要当作家,她写的第一篇作文里,说有个叫念念的好朋友,总在梦里分她糖吃。”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嘴角还沾着颗糖。

原来那些年,两个父亲在用各自的方式纪念那个暴雨夜。父亲收集着她随口说的话,陈守义则把对女儿的思念,折进一张张糖纸里。林砚忽然想起,自己小学时总收到匿名的星星糖,包糖的纸总带着淡淡的艾草香——那些被她随手丢进抽屉的甜蜜,竟是两个老人跨越愧疚的温柔。

重建办的人来丈量土地时,在老槐树下挖出个陶瓮。瓮里没有金银,只有两件洗得发白的小褂子,一件绣着北斗七星,一件绣着梅花,领口都缝着块相同的蓝布补丁。

“这是我奶奶的手艺。”陈星摸着补丁上的针脚,“她绣东西总爱留块蓝布,说‘留块念想,好认路’。”

林砚的眼眶热了。母亲的遗物里,也有件同款的小褂子,她一直以为是普通的童装,此刻才发现,三件褂子的针脚走向完全一致——当年两个母亲怀着孩子时,定是凑在一起做针线,说要让孩子们穿着一样的衣服长大。

施工队夜里加班时,陈星在地基深处发现了块刻字的石板。月光下,“念念与砚砚,共此星”七个字清晰可见,旁边刻着的星图,比笔记本里的更完整,北斗七星的末端,还连着颗小小的伴星。

“我爷爷晚年总在院子里挖坑,”陈星用袖子擦去石板上的泥,“邻居都说他疯了,现在才知道,他是想给两个丫头埋下个约定。”

林砚忽然有了个主意。她找到重建办,说想在老宅的地基下,埋下那个装着饼干盒的铁盒。“让星光也有个家。”她指着图纸上的位置,刚好在新厨房的灶台下方,“以后做饭的时候,火的温度会透过地砖传下去,像给那些时光烘着暖。”

埋铁盒那天,陈星带来了新做的星星糖,林砚则把母亲的艾草陶罐也放了进去。“这样就不缺糖,也不缺安神的东西了。”她笑着说,眼角却滑下泪来。

陈守义的老钟表铺被改建成了社区图书馆,林砚把父亲的手稿和陈星爷爷的账本都捐了出去。管理员在整理时,发现账本最后一页夹着张处方,是1987年6月13日的,医生写着“林氏女,呛水后受惊,需艾草安神,辅以甜食”。

原来陈守义当年跑遍了半个城,才找到会开艾草方的老中医。而父亲后来总往陈家糕点铺送自家种的艾草,嘴上说是“不值钱的东西”,其实是在回应那份笨拙的关怀。

图书馆开馆那天,陈星在玻璃柜里摆了个七星模具,旁边放着林砚写的短文,题目叫《地基下的星星》。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模具问:“叔叔,这是做星星糖的吗?”

陈星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块星星糖:“是啊,你看,糖里的气泡,都是被时光记住的悄悄话。”

林砚站在窗前,看阳光穿过玻璃,在模具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远处,新砌的墙面上,工人正用涂料画着星空壁画,北斗七星的末端,那颗伴星被涂成了暖黄色,像块永远不会融化的星星糖。

她忽然想起埋铁盒时,陈星说的话:“其实哪有什么亏欠要还,那些过不去的坎,早就在年复一年的惦记里,变成了连着两颗心的线。”

晚风穿过图书馆的窗,带来新烤桃酥的香气,混着远处施工的叮当声,像首温柔的歌。地基下的铁盒里,十三盒星星糖在黑暗中彼此依偎,像十三颗不会坠落的星,照亮着两个家庭用三十年时光,慢慢熬煮出的甜。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