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藏辑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八念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宋杭州州学内舍生臣江遹进

仲尼

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

乎文挚曰唯命所听

解曰龙之爲物降升自如不见制畜能变

者也谓之龙叔则未若庄子所谓老龙爲

能尽变也龙叔以圣智爲疾或由此乎

然先言子所病之证龙叔曰吾乡誉不以爲

荣国毁不以爲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

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

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

衆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

能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

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

解曰道也者无不通也既已得圣智之道

矣眞以治身绪余以爲国家土苴以治天

下无不可者而龙叔之道荣辱忧喜不足

以累其心生死贫富不足以易其虑内忘

我外忘物不威劝於刑赏不变易於利害

不推移於哀乐其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

加矣今以其道不可以事国君交亲友御

妻子制仆隶是盖以圣人之不离本宗与

夫兆於变化离而爲两之过也夫内观本

宗外兆变化一出一入非异非同尝试以

道之大本大宗之在我者推而行之於天

下国家与物委蛇而同其波虽将迎成毁

无所不撄而终不失吾太宁之道而万物

亦无不得其治矣而龙叔乃欲守其治身

之眞而勿撄思求万物之治安见其可哉

是所以谓圣智爲疾也

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後向明而

望之

解曰命之背明而立使之内观也自後向

明而望之察其不能无心於应物也

旣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

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

爲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己也

解曰人之生六根与我而爲七皆其心之

所自爲也龙叔之道等夷万物可谓六孔

流通矣犹持其治身之眞而未能推以有应

也岂非一孔之不达哉尝谓心之与形一身

之表里也常相与爲矛楯七窍俱凿则浑沌

死七窍流通则圣智尽矣体道者以有身爲

大患不以此乎所谓文挚则持其文以应物

圣人兆变化者也故龙叔必求术於文挚

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

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

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

常由死而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

得终谓之常有所用而死者亦谓之道用道

而得死者亦谓之常

解曰既生则废而任之不贪於生是爲无

所由而常生将死则究其所之以放於尽

是爲有所由而常死谓之常生常死则虽

有死生实未尝死未尝生而入於不死不

生矣此其所以爲道由生而生此达生之

情者故死而不亡由死而死此贪生失理

者故虽生犹死此理之常也由生而亡顔

之夭是矣由死而生跖之寿是矣此则幸

不幸者也或死而谓之神者以其得道也

或死而谓之鬼以由其常也或死而谓之

物则由死而生虽生犹死尔

季梁之死杨宋望其门而歌随梧之死杨朱

抚其尸而哭隶人之生隶人之死衆人且歌

衆人且哭

解曰季梁则不居物之长其道上足以承

下足以庇超越波流而济斯民於无难之

地者则其於生死之道进之矣故杨朱於

其死也则望其门而歌所谓随梧者梧之

爲木櫜鄂皆五而子不絶其所自生若能

受中以立命者随梧则随於物化实不能

受中立命而沦与物忘者也故其死也杨

朱则抚其尸而哭隶人知悦生恶死莫知

其所以生死也故歌其所宜哭哭其所宜

歌者皆是也且歌且哭自有道者欢之等

爲可哀尔噫人之生也物物分辩唯一嚬

笑之微其中节与否莫不从而是非之至

於死生之大变且歌且哭而莫觉莫悟可

不爲之大哀耶

目将眇者先睹秋毫耳将聋者先闻纳飞口

将爽者先辩淄渑鼻将窒者先觉焦圬体将

僵者先亟犇佚心将迷者先识是非故物不

至者则不反

解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

相杀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

则始自然之理也故明极则眇聪极则聋

味极则爽臭极则窒健极则僵识极则迷

是以收视反听絶味除馨黜健去识则精

神爲之不衰虽千万岁可以深根固蒂也

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圃泽之役有伯丰

子者行过东里遇邓析邓析顾其徒而笑曰

爲若舞彼来者奚若其徒曰所愿知也邓析

谓伯丰子曰汝知养养之义乎受人养而不

能自养者大豕之类也养物而物爲我用者

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饱衣而息执政之

功也长幼羣聚所爲牢籍庖厨之物奚异犬

豕之类乎伯丰子弗应伯丰子之徒者越次

而进曰大夫不闻齐鲁之多机乎有善治土

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

书数者有善治军旅者有善治宗庙者羣才

备也而无能相位者无能相使者而位之者

无知使之者无能而知之与能皆爲之使焉

执政者廼吾之所使子奚矜焉邓析无以应

目其徒而退

解曰贤者啬精神才者衒名器然则贤之

与才其相去也远矣伯丰之贤邓析之才

相遇于涂邓析衒名器而舞伯丰伯丰啬

精神而距邓析其从者未能忘言故越次

而应之曰大夫不闻齐鲁多机巧之士乎

善土木善金革善音乐善书数善军旅善

宗庙皆小技而受役者也位之者无知使

之者无能无知无能者帝王也知之与能

之者人臣也帝王者无爲之道也人臣者

有爲之职也以有爲之职事无爲之道能

方者不能圆能白者不能黑能高者不能

下能玄者不能黄以无爲之道统有爲之

职则方圆白黑高下玄黄无适而不能物

各以其质而得形而此无形物各以其声

而得名而此无名然则邓析谓养人而物

爲我用者爲执政之功不知执政者乃爲

人之使而不能使人者也才奚足恃才奚

足矜焉故其闻伯丰子从者之言虽辩无

所开其喙矣目其徒而退尔

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堂谿公言之於周宣王

王备礼以聘之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

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仪伯曰臣之力

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

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

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而力闻天下何

也公仪伯长息退席曰善哉王之问也臣敢

以实对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於天下

而六亲不知以未尝用其力故也

解曰公仪伯则闲於在公之仪所谓善爲

士者不武是谓用人之力也堂者高平之

基肯构之所临人所尊仰之地也堂谿公

则其德如堂能守雌而爲天下谿者也此

所以能知公仪伯之不用其力周宣王中

兴之主也将任人以事而效人以功故其

所取有在於孔武有力之士也商丘子则

体性抱神而示中庸之常德者此所以其

爲力虽六亲不知而爲公仪伯之师也且

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则其力不足恃

故不用其力而求用人之力此其力所以

不可量裂犀象之革曳九牛之尾则力足

以有敌故必负其力则力不加增而胜已

者至矣然则不亦懦者勇而力者弱欤

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欲见其所不见视

人所不窥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爲故学

视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撞钟夫有易於

内者无难於外於外无难故名不出其一家

今臣之名闻於诸侯是臣违师之教显臣之

能者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也以能

用其力者也不犹愈於负其力者乎

解曰以死事之则肢体堕而聪明黜可谓

有其质矣故乃告之所谓见其所不见得

其所不得者非以窈?而难见而独见之

也难能而不可爲而独得之也见不离於

衆人之视衆莫之窥尔爲不出於衆人之

能衆莫之爲尔故视莫难於秋毫而易於

舆薪听莫难於蚋飞而易於撞钟竭目力

於秋毫则见不出於秋毫穷耳力於蚋飞

则闻不过於蚋飞借明於衆则目力不用

而见有余明借听於人则耳力不竭而听

有余聪衆人见物不见道故常攻其所难

贤人见道不见物故每爲其所易有易於

内斯无难於外矣无所难则无非易矣夫

孰得而名之故名不出其一道由是能用

其力者虽力旋天地而世莫睹其健威服

海内而人不名以武也古人有言善力举

秋毫善听闻雷霆此之谓也且折春螽之

股堪秋蝉之翼虽曰以弱爲强亦既有所

折有所堪其迹可得而睹其爲可得而名

矣故公仪伯犹以此爲显其能而违师之

教也

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

游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乐正子舆之

徒笑之公子牟曰子何笑牟之悦公孙龙也

子舆曰公孙龙之爲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

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

之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公子牟变容

曰何子状公孙龙之过欤请闻其实子舆曰

吾笑龙之诒孔穿言善射者能令後镞中前

括发发相及矢矢相属前矢造准而无絶落

後矢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孔穿骇之龙

曰此未其妙者逄蒙之弟子曰鸿超怒其妻

而怖之引爲号之弓綦卫之箭射其目矢来

注眸子而眶不睫矢坠地而尘不扬是岂智

者之言与公子牟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

所晓後镞中前括钧後於前矢注眸子而眶

不睫尽矢之势也子何疑焉乐正子舆曰子

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其尤者龙诳

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

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

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公子牟曰子不谕至

言而以爲尤也尤其在子矣夫无意则心同

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有影不移者说在改

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

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

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於余窍子亦将

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乆告退曰请待余日更

谒子论

解曰公孙龙辩者之徒也公子牟以其言

爲至言者夫至言去言虽终日言而未尝

言则虽徧爲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巳

不害其爲言之至也观乐正子舆以爲绐

孔穿之言是其未尝穷理也以爲诳魏王

之言是其未尝闻道也何则善射者能令

後镞中前括则知其所以中钧後於前尔

矢注眸子而目不睫则能度远近之宜审

弓矢之力尽其势而不使之有过不及也

是皆理之可推而知也若夫言在於道则

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意在所忘指在所非

尽物者常有则不有一物与一尺之捶日

取其半万世不竭同意有影不移则前影

非後影与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同意等物之势则千钧非重一发非轻离

於形名则白不可以命马马不可以名白

孤犊未尝有母则犊之与母躯命不同理

非相代其言之妙一至於此非知言之要

者安能知其解哉故方其未能穷理则笑

其绐尔及其言在於道则又以爲负类反

伦虽公子牟爲之疏其说子舆终莫之悟

方且忿嫉而加鄙倍焉公子牟知其不可

与语至道也故默然告退矣虽然公子牟

亦仁於子舆至矣犹冀其一日克己而悟

至言不丑抵固拒而深絶之也故曰请待

余日更谒子论且公孙龙之辩公子牟以

爲至言列子称之而庄子则以谓能胜人

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者列子之称称其

至也庄子将假其说以祛着书之迹故於

其书之终篇既取其辩又恶其舆天下之

辩者爲怪悲其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

反也言之不同各有攸当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

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

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

知尧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

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喜问曰

谁教尔爲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

大夫曰古诗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

不辞而受之

解曰圣人之世不治而不乱尧治天下五

十年不知天下之治不治是乃所谓至治

也当是时也爲左右爲外朝知靖共尔位

而已爲在野之民知日用饮食而已故自

左右而至於在野顾问而咨询之皆莫知

其治否也然帝尧之用心以天合人不敖

无告不废穷民终欲知之也於是微服而

游於康衢微服则外无以镇人心康衢则

九达之会四方之情所通也儿童之謡则

其言出於欢忻之自然而非有伪也其言

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

则以夫立蒸民而会于有极之地其道乃

本於天德而出宁进於智矣是言也童儿

闻之大夫大夫以爲古诗夫古诗而童儿

謡於今是今之治有以符於古矣夫尧之

爲治者务若稽古而已则尧闻此言安得

不与斯民同其喜欤此尧治之大成也书

言黎民於变时雍此其时欤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着其动若水其

静若镜其应若响

解曰在己无居不留一尘於胸次也至虚

在我则万物之理无所隐矣故曰形物其

着其动若水则趋变无常而所适常啻也

其静若鉴则应物见形未尝揽物也其应

若响则有声必答无所将迎也

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

解曰道之在物於大不终於小不违其广

包畛其纤入薉称物平施无欠无余适可

而止其若物如此是所以有监水之谕也

故譬道之在天下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

方莫之或违而盲者不见咎岂在日物自

违道道不违物其证若此

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

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

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弥满六虚废之

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

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

解曰非声非色故若道者不用耳目无体

无用故若道者不用心力迎随若知其首

尾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则见道不

见物故弥满六虚废之则见物不见道故

莫知其所然则若道者果如何其善哉亦

非有心者所能得远则以道不住於无爲

也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则以道不尽於

有爲也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默

得则不假於言性成则无待於爲则其所

谓得非得人之得而自得其得者也夫唯

有得於此则不溺於虚不着於有在我者

无爲而无不爲在物者无用而无不用矣

知而忘情能而不爲眞知眞能也发无知何

能情发不能何能爲

解曰人之所以贵於万物者以其有知与

能也人之所以役於造化者以其爲知能

之使也所贵於知之与能者爲其爲道非

无心者所能得近也所恶夫知之与能者

爲其爲道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也知而忘

情则无用智之凿其知自然无所不知是

爲眞知矣能而不爲则无有爲之累其能

徧物无所不能是爲眞能矣盖有情有信

然後爲道发无知则非忘情也不能情矣

岂道也哉能阴能阳然後爲道发不能则

非不爲也不能爲矣岂道也哉是聚块积

尘之所以非理也若商丘开之蹈水火此

知而忘情者也若孔子之於游金石则能

而不爲者

聚块也积尘也虽无爲而非理也

解曰聚块则不爲野马之飘鼔积尘则不

爲尘埃之飞扬可谓无爲矣虽无爲而生

理息矣何贵於无爲哉圣人之无爲则犹

坤之厚载充塞四虚无心於物未尝有爲

而万物生化终古不息是眞无爲者也由

皇而降帝王受授至孔子而集大成其道

咸本於此故仲尼之篇以是终焉

仲尼解

孔子之道譬犹大明东升无愚智皆知其明

质诸圣贤之言然後足以探其妙尔子贡曰

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孟子曰孔子

之谓集大成且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

子也杨子曰天之道不在仲尼乎子贡智足

以知圣人者也孟子学孔子者也杨子自比

於孟子者也其所以誉圣人者是乃天下万

世之所取法者也质之於经而求夫子之道

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乆则乆可速则速而

不倚於一偏时清而清时任而任时和而和

而不胶於一曲能仁能及能辩能讷能勇能

怯能庄能同不拘于一道孔子曰我则异於

是无可无不可而後之学者方且倚于一偏

胶於一曲拘於一道而不见圣人之大全此

仲尼之篇所以而作也颜子止知乐天知命

之无忧而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者颜子

亚圣也尚且待教而後知况子贡之徒宜乎

其淫思而至于骨立也关尹曰善若道者亦

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惟黙

而识之性而成者可以得之孟子曰可以仕

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乆则乆可以速则速

孔子之谓集大成此皆知孔子者也观此篇

之义则知孔子之最深可见矣庚桑子远见

于八荒之外而耳目俱废列御寇学进于九

年之余而骨肉都融非穷神极妙者孰能与

於此乎商太宰深惑于西方之圣而谓其见

欺子列子不谒于南郭之墙而信其有敌岂

世间浅识寡闻者所能议哉心闭一孔而龙

叔之病难痊发引千钧而乐正之疑莫解邓

析侮伯丰之侣而见困于从者帝尧听童子

之诗而取信于大夫公仪伯力堪蝉翼而名

誉满于诸侯商丘子力敌天下而功用沉于

六族季梁之死杨朱倚其门而歌随梧之死

杨朱抚其尸而哭若此类者岂容易而窥见

之哉皆谓孔子之所爲衆人固不识也今之

学者读庄子至于渔父盗跖遂摈而斥之以

爲毁訾孔氏而莫之观也是岂知庄子尤尊

孔子者也列子之於是篇前後发明使孔子

之教流光万古而不穷者深有力也宰我曰

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又曰自生民

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然而谦谦自晦商太

宰问其爲圣则逊而不居也若夫关尹喜言

善若道者以知而亡情能而不爲爲眞知眞

能是又所以明孔子之道也盖孔子之应世

周旋变故不离於眞既不爲卷娄药疡之强

聒亦不爲聚块积尘之无爲常居於眞知眞

能处夫材与不材之间尔故此篇始言其眞

乐眞知而终言其眞知眞能也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八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道藏辑要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