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切过战队休息室的百叶窗,在金属桌面上投下细密的条纹。沈逸拉开抽屉,将那份封面空白的文件轻轻推入底层,顺手压上了一副备用耳机。抽屉合拢的轻响像是某种仪式的落锁,他没有多看一眼。
门外传来敲门声,节奏平稳,带着公事公办的克制。
“请进。”
门开后,一位身着深灰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佩戴学院徽章的助理。他胸前的铭牌写着“副院长 周维安”。沈逸起身,点头致意,动作不疾不徐。
“沈先生,打扰了。”周维安伸出手,目光温和,“我们从电竞教育发展委员会专程赶来,想当面表达感谢。”
沈逸与他握手,掌心干燥,力度适中。“感谢?我不太明白。”
“您发布的三段战术解析,已经被纳入全国十二所电竞学院的实训课程。”周维安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封面上印着《电竞教育发展白皮书(草案)》,“不只是学生,连很多执教多年的教练都说,那是近年来最系统的协同逻辑拆解。”
沈逸接过文件,指尖掠过封面右下角的一行小字:顾问提名——沈逸。他没有翻动,只是轻轻将它放在桌上。
“我只是整理了一些经验。”他说,“真正值得感谢的,是三年前允许我通宵使用机房的那位管理员。没有那台老旧服务器,我连《苍穹之战》的延迟都调不准。”
周维安微微一怔,随即笑了。“您还记得那个机房?”
“记得。”沈逸声音低了些,“当时没人愿意带新人,只有开放资源区的权限还亮着。我每天晚上十点去,调完网络参数就看高手录像,一帧一帧地拆。”
他顿了顿,“我不是被谁选中的。我只是……恰好没被系统关上门。”
房间安静了一瞬。助理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细微沙响。
周维安翻开白皮书,语气转为正式:“正因如此,学院想设立‘沈逸实训基地’,以您的名字命名,激励更多学生相信技术的力量。”
“不必。”沈逸直接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动摇,“名字不该属于个人。如果真要立个名目,我建议叫‘天启计划’。”
“天启?”
“意思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被点亮。”他目光落在窗外,“不是天赋,不是背景,而是坚持。系统从不筛选出身,只回应投入。”
周维安凝视他片刻,忽然点头。“好名字。”他合上文件,却在翻页时无意露出一角图表——匿名数据反馈机制试点名单中,“夜莺”Id赫然在列,标注为“高价值行为样本”。
沈逸看到了,但没有点破。
“我们希望与您建立长期合作。”周维安重新开口,“不是代言,不是宣传,而是真正的联动——职业战队与教学体系的双向输入。”
“具体指什么?”
“比如,您能否为学院提供一场内部讲座?不对外直播,不设媒体,只面向核心学员和教练组。”
沈逸沉默几秒,忽然起身走到控制台前。他输入一串指令,战术屏无声亮起,一段脱敏后的高地防守模型缓缓展开——冰墙释放角度、双c站位压缩、视野盲区补控节点,全部以逻辑链呈现,唯独隐藏了决策推演的核心路径。
“这就是我能给的。”他说,“框架可以共享,但真正的‘为什么’,得靠他们自己走一遍。”
模型运行到第三十七秒,画面定格在一次预判性封路操作上。周维安盯着那条轨迹线,眉头微动。
“这个走位……不是常规最优解,但它封死了所有变数。”
“因为对手的习惯比他们自己记得更清楚。”沈逸关闭投影,“战术的本质,是把人性也纳入计算。”
周维安深吸一口气,终于笑了。“您拒绝拍照,拒绝命名,甚至连荣誉都推回去。可您给的,偏偏是最难复制的东西。”
他收起文件,向门口走去,走到一半又停下。
“最后一个问题。”他转身,“您觉得,现在的电竞教育,缺的是天才,还是机会?”
沈逸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回桌边,拿起那支用了三年的旧笔,笔帽上有道细小裂痕。
“缺的不是天才。”他说,“是允许失败的环境。是有人愿意在你第一次连招失误时,不说‘你不行’,而是问‘你想怎么改’。”
周维安点头,不再多言,带着助理离开。
门关上后,休息室恢复安静。沈逸坐回座位,打开通讯面板,准备关闭今日所有预约。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时,门外又响起脚步声。
这次是轻快的敲门节奏。
门开后,一名穿着学院实习服的年轻女孩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叠资料,神情紧张。
“沈……沈老师?”她声音有些抖,“我是来送白皮书修订版的。刚才……您说的那句话,我能再问一句吗?”
沈逸点头。
“您说系统只回应坚持。”她抬起头,眼睛发亮,“那像我们这样,没有天赋,没有资源,每天只能蹭机房练习的人……真的能走到您这一步吗?”
沈逸看着她,看到三年前那个在角落里反复调试延迟的年轻人。
他沉默两秒,只说了一句话:
“系统从不筛选出身,只回应坚持。”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