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是老地方都地邪。
下午寻思了会儿福安的婚事儿。
晚上林老师就来家送请帖。
玉娟妹子要结婚啦。
人上点儿年纪,就爱听这些结婚生子的事儿。
杨远信问的仔细:“人是哪儿的?孩子咋样?怎么这么突然?”
林老师不好意思的笑笑:“本来也没认识多久,这不岁数也合适,也不准备大办,所以就定了下来。”
按林老师的说法,男方叫吴大勇,年龄二十一,文化程度跟玉娟一样是高小毕业。
现如今在灯市口那边的邮政支局工作。
老家是门头沟的,虽说不算远,可家里父母双亲都没了,一个叔叔是军转干部,带到城里给安排了个工作。
俩人在会计培训班里认识的,算是挺时髦的自由恋爱吧。
当然对外林老师说的是:“双方领导介绍的,上会计培训班儿的时候俩人正式认识了下。
孩子看着挺精神,大高个,小眼儿特别聚神,眼里有活儿,一个人住宿舍,衣服领子也没穿成车轴样儿。
来我们家一下午,院儿的坑坑洼洼都用碎砖给铺好了。”
杨远信更担心了:“男方那头就个叔叔,家里爹娘都没个帮衬,小两口能行吗?”
林老师哈哈一笑:“等结了婚,住我们家啊。
我们家房子住的下,下面儿俩小的,结婚还得几年呢。
再说了,就是家里仨孩子都结婚,那也住的下。”
杨福平不解:“男方愿意吗?”
林老师点头:“乐意啊,单位分房还没有我们家宽敞呢,再说了,又不是当上门女婿,他有啥不乐意的。”
说完又多解释了两句:“福平啊,我们家人口单薄。
你婶子那头多少年都没联系了。
我这边儿,回老家连个上坟的地方都找不到。
别人家,听说女婿单蹦一个,可能不太乐意。
我这里,我倒是想让他们长长久久的住着呢。
要不然街道还得动员让租房子!
这事儿我跟他叔叔都商量过了,反正那头的婶子是挺乐意。
小吴自个儿也愿意。
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当个儿子养着,日久见人心。
毕竟白眼儿狼还是不常见。
再说了,我还有俩儿子看着呢,怕啥。”
杨远信听完之后,也乐乐呵呵的恭喜:“年岁相当,小两口又都有工作,以后日子肯定红红火火,日子我看定到了九月,那会儿天儿也有了点儿凉意,办事儿的话不冷不热正好。”
林老师眯眼笑:“找人和过日子了,这段时间,正好把房子给整整,屋里还是得有人气儿,老不住人坏的快。”
杨福平只抓住了一个重点:“租房这事儿,催这么急嘛?”
林老师摇头:“街道就是个建议,我们家确实人口少房间多,不过老是建议老是建议,长久了也不是个事儿。”
送走了林老师,杨福平问他爹:“要不咱们分个户?”
杨远信皱眉,不是很乐意:“政府能让你钻这空子?等等看吧。”
杨福平也没催,分户的话,肯定是自个儿小家一户,爹娘带着弟弟一户,就是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也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这事儿,确实急不来。
绿树阴浓夏日长,四九城的夏天,好像尤其的长。
福安天黑后,最喜欢的就是站在院儿里洗个凉水澡。
仿佛一身的暑气都灭了下去。
刘翠芬听见院儿里“呼啦”一声,就想笑:“谢谢咱爷,买房子的时候有远见,这水井可是起了大作用了。”
杨福平听着水声,抓起毛巾:“我再冲一次,身上黏黏糊糊的,老沾席!”
于是哥俩在院儿里痛痛快快的冲澡。
屋里刘翠芬拉着俩小子不让下炕:“小孩儿冲凉水澡容易伤风感冒!”
好说歹说制止了两个小皮蛋儿。
第二天早上,福安华丽丽的打了个喷嚏。
小锁跟小柱惊恐的看着他们娘,说谁谁感冒,不愧是能管的了这么多小孩儿的刘老师。
刘翠芬也有点儿愣住了,直白的问道:“福安,跟嫂子说实话,昨儿晚上,洗完澡之后,是不是没擦头?”
福安老实的点头:“就擦了一下,还有点儿湿。”
这下破案了。
刘翠芬伸手往额头上一摸,还有点儿烫。
于是眉头一皱:“好像是发烧了,福平,你带着去卫生所看看,别烧坏了。”
福平一向身子骨壮的跟个小牛犊子一样,冬天受凉了,浓浓的熬碗姜汤都没事儿。
可刘翠芬不放心,老是担心小叔子烧的更笨了。
趁着还没上班儿,杨福平就叫着福安去卫生所。
哥俩站着等人开门。
福安半天没说话,脸上写着欲言又止。
杨福平看着可笑:“咋了?发个烧成锯嘴的葫芦了?”
福安强调:“我发烧了!”
杨福平点头:“我知道啊,一会儿进去,医生让打针就打针,别怕。”
福安皱皱眉头:“不是说打针,嗯,发烧的话,是不是有点心吃?”
杨福平笑了,熟门熟路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头顶就算了,得踮脚。
拍完后问道:“还是糖烧饼?”
福安不好意思的笑笑:“想吃果子面包”
杨福平孤陋寡闻:“这是个啥玩意儿?谁跟你说的?”
福安指认:“钱叔啊,他说从沪市搬来个点心铺子,做的果子面包可好吃了。咬上一口全是各种果仁。”
(1951年6月15日,由陈云同志亲自签署、政务院颁发营业执照,北京义利食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说着还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杨福平这能看得下去嘛,立马答应了下来:“买,有啥口味都买,大家一起尝尝!”
一大家子人,穿都已经够凑合了,吃还不舍得嘛。
福安一听哥哥答应了,立马笑了起来。
卫生所的田医生来开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画面。
一个高高的小伙子,笑的特别清澈的样子,在后世,这叫没有污染的少年感。
可现下,看着也赏心悦目。
走近了之后发现,小伙子脸上浮现出两团不自然的红晕。
于是一边开门,一边儿了然的问道:“这是发烧了吧?”
杨福平帮着推门:“对对,是洗澡没擦干头发凉着了,还打喷嚏,您给看看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
《活在民国当顺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活在民国当顺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