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到河北的驿道上已换了新模样。
往日驿卒跑八百里加急得换十匹马,现在套着橡胶轮的驿车往路上一冲,车厢稳得能放碗水——之前晃得能把人颠散架的木轮,早被扔去劈柴了。
\"这轮子好用!\"驿卒老周勒住马笑,手里的文书连角都没卷,\"往常见了石子就得慢,现在轧过去跟没看见似的!\"
他拍了拍马蹄铁——是杜明月让人包的薄橡胶皮,黑亮亮的,\"以前跑一趟河北,马蹄铁得换三回,现在这副跑了五趟还没掉钉!\"
工部的官蹲在路边量车辙,咋舌道:\"往常从长安到幽州得十日,昨天那趟驿车,七日就到了!蜀王这法子,比加驿马管用!\"
快的不只是驿车。秦红梅正拿根细针挑橡胶管的夹层——管里裹着张油纸,上面用淡墨写着字,看着跟白纸似的。
\"得用这药水擦。\"她递给李恪个小瓷瓶,里面是杜明月调的显影水,往纸上一涂,\"倭国乞降\"四个字慢慢显出来,墨色发蓝。
\"他们早想停了。\"李恪指尖划过\"武氏商行扣粮草\"几个小字,心里透亮——武媚娘扣着倭国的粮,逼着他们装强硬,好借征倭拖自己后腿。
他把油纸塞回橡胶管,又裹了层沥青:\"这下水火都不怕了。\"
这话没说错。当晚河北驿馆就起了场小火,武媚娘派来的人想烧文书,却见那橡胶管扔在火里都没焦,只冒了点白气——沥青化了又凝,里面的油纸完好无损。秦红梅拎着管子冷笑:\"白费功夫。\"
武媚娘没烧着密信,干脆断了河北的驿马。
驿丞哭丧着脸来报:\"殿下,宫里传旨,河北驿马全调去洛阳了,说是要运陵寝的铜器。\"
李恪没慌,只让人去牵商队的马。
恪记的商队早换了橡胶轮马车,平时拉香料瓷器,这会儿卸了货就当驿车用。
商队掌柜的拍胸脯:\"咱的马比官马壮!武家的人查货?咱就说拉的是南洋的胡椒,他们闻着味就绕道!\"
果然,武承业带人设卡检查,掀开货箱看见满箱胡椒,呛得直揉鼻子:\"走!走!一股子怪味!\"哪知道橡胶轮的夹层里,正裹着往幽州传的密信——说的是让那边放缓征倭的军备,别中了武媚娘的圈套。
消息传到釜山港时,倭军正扒着礁石望。
远处的海面上尘烟弥天,十几辆橡胶轮马车在海岸线上跑,看着像连绵的队伍。
领头的倭将举着望远镜(之前从唐军那抢的次品)直哆嗦:\"唐军来了!最少五千人!\"
其实那是恪记商队拉粮的车,橡胶轮跑起来快,扬起的尘土看着唬人。
可倭军早被武氏的人哄得以为唐军要打过来,这会儿见了尘烟,竟乱了阵脚,有个小卒慌得把火把掉在草堆里,\"呼\"地烧起片火。
李恪收到商队传回的信时,正盯着乾陵的穹顶笑——水泥刚凝固,比预想的结实。
程咬金凑过来看信,念得磕磕巴巴:\"倭...倭人退了三里?就因...因为看了车轱辘?\"
\"不是车轱辘,是他们怕了。\"李恪把信折起来,橡胶夹层里还沾着点胡椒末,\"武氏想借他们耗我,他们却怕真打起来没粮吃——毕竟粮道还在咱手里。\"
可没等他松口气,港口突然传来急报。
亲兵跑得鞋都掉了只:\"殿下!釜山港...釜山港着火了!说是...说是刮起怪风,火顺着船帆烧,连咱的商船都烧着了!\"
李恪心里咯噔一下。
这时候刮怪风?还专烧港口?怕不是武氏的人没借成倭军的手,又动了别的心思——神风烈火?听着就邪门。
武媚娘在长安宫里正喝茶,听见消息时嘴角勾了勾。
侍女小声问:\"娘娘,真要烧了釜山港?\"
\"烧了才好。\"她放下茶杯,茶沫在水面浮成个\"武\"字,\"烧没了商港,李恪的粮就运不过去。
到时候不管是倭人反了,还是他缺了粮,都得乖乖回来求我。\"
乾陵的橡胶轮还在运最后一批石料,车轮碾过石板的声\"咕噜咕噜\",跟釜山港的火光似的,让人心里发紧。
李恪望着河北的方向,商队的马应该快到幽州了吧?
可那把火要是真烧大了,怕是不等消息传到,战场就先乱了。
夜风卷着陵寝的水泥味过来,混着远处隐约的烟火气。
杜明月拿着新做的橡胶防火布跑过来:\"殿下,这布浸了硝石水,能灭火!让商队带过去?\"
李恪接过防火布,布面凉丝丝的。
他突然想起显影信上最后一句——倭国天皇偷偷派了人,想在釜山港和他谈。
现在港着了火,那些人还能活着吗?
远处的丧钟好像又响了,这次却闷得像被什么捂住。
程咬金挠着头嘟囔:\"风咋还带火星子?\"
李恪没说话,只把防火布往马背上一搭。
不管是武媚娘的鬼把戏,还是真的神风,这趟釜山港,怕是得亲自去一趟了。
喜欢大唐躺平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躺平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