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育苗洞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院长微微倾身,用手指在沙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波形,“利用透镜聚焦自然阳光,用高速旋转的遮光板来实现间断,虽然粗糙,但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初步验证的手段。”

“这个想法很有趣!”凌疏影的眼睛亮了起来,“下午我们可以去实验室试试模拟计算。”

弦歌一边听着她们讨论,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玩耍。

她注意到阿芽手腕上戴着一个用细草茎编成的小手环,上面串着几颗小小的、色彩黯淡的贝壳,便柔声问道:

“阿芽,你的手环真好看,谁给你编的呀。”

阿芽有些害羞地把手藏到背后,小声说:“……我自己编的。贝壳是沙滩上捡的,不亮了。”

弦歌笑了笑,从自己随身的小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打磨得十分光滑的海螺哨子,递给阿芽:

“你看这个,喜欢吗。放在耳边,能听到大海的声音哦。送给你,换你的手环好不好。”

阿芽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个精致的小海螺,又看看弦歌温柔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把手环褪下来,递过去,然后飞快地接过了海螺,宝贝似的贴在耳边,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春婶在一旁看着,慈祥地笑了:“弦歌姑娘真是有心了。”

下午,岛屿沉浸在一片慵懒而繁忙的氛围中。

阳光透过棕榈树的阔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海风带来了远处海浪有节奏的轰鸣,以及工棚里断续传来的敲击声。

凌疏影和院长泡在了实验室里。

她们利用主控台有限的算力,模拟着院长提出的光照脉冲模型,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断变化,两人时而低声讨论,时而陷入沉思。

窗台上放着两杯渐渐凉透的椰汁。

弦歌则实践了她的诺言。在树荫下,她身边围坐着一圈大大小小的孩子。

她没有书本,只是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画,教他们认最简单的字——

“日”、“月”、“海”、“鱼”。

她唱起轻柔的歌谣,歌词是关于海洋和星星的传说,孩子们跟着咿咿呀呀地学,清脆的童声和着海浪声,飘出去很远。

海鹞果然被墨磐叫去帮忙捞砗磲壳了。

她挽着裤脚,在清澈的浅水区蹚来蹚去,眼睛像最敏锐的探照灯,总能精准地发现藏在沙层下或礁石缝里的大贝壳,然后大呼小叫地让墨磐过来挖。

墨磐则负责用工具将贝壳起出,放进背篓里。

两人一个咋咋呼呼,一个沉默寡言,配合倒是意外地默契。

老周带着小三和阿水,正在“磐石号”上做最后的出航准备。

他们检查着缆绳、风帆,将一袋袋晾干的藻米和封装好的藻糖小心地搬进船舱。

海鹞抽空跑过去,又叮嘱了一遍蛋糕的事情,老周哈哈笑着,连连保证。

夕阳西下时,天空被染成了绚烂的橘红色和紫色。外出忙碌的人们陆续归来。

实验室里,凌疏影和院长终于从繁复的数据中抬起头,相视一笑,虽然疲惫,却都带着有所收获的满足。

初步模拟的结果比预想的要乐观。

弦歌的“临时学堂”散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地跑回家,有的手里还拿着在沙地上写写画画的树枝。

墨磐和海鹞回来了,背篓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砗磲壳,在夕阳下泛着莹白的光泽。海鹞兴奋地比划着哪个壳是她找到的最大的那个。

春婶和妇女们已经开始准备晚餐,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食物的香气。

凌疏影走出实验室,深吸了一口带着夕阳暖意的空气。

她看到院长正站在藻田边,静静地望着被晚霞染成金红色的池水,身影显得宁静而安详。

看到凌疏影出来,院长转过身,晚霞的光辉落在她的银发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她的目光温和地掠过整个澄光岛——

归来的人们、嬉笑的孩子、袅袅的炊烟、闪烁着夕照的藻田、工棚里透出的暖光。

这里没有宏伟的蓝图,只有一日日的劳作与陪伴;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只有细水长流的建设。

她看向走到身边的凌疏影,眼中带着一日观察与体验后的沉静光芒,声音平和如同这黄昏的海风。

“这里的一切,确实和青藻院想象的很不相同,没有严格的控制,没有最优的模型,甚至有些凌乱。”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最恰当的词语,然后继续说道,“但这种凌乱里,有一种自己生长出来的秩序,一种让人安心踏实的力量。疏影,你们做的,比任何模型都更有生命力。”

凌疏影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顺着院长的目光,望向这片她们共同守护和建设的家园。

翌日清晨,海面平静得像一块打磨光滑的巨大蓝琉璃,倒映着逐渐明亮的天空。

湿润的海风带来远方海鸟的清啼,与近处棕榈叶沙沙的摩擦声应和着。昨夜似乎下过一阵微雨,沙地显得格外润泽,空气里漂浮着雨水洗刷过的清新草木香和泥土的芬芳。

凌疏影起得比平日稍晚一些。她推开竹门时,发现院长已经坐在屋外一块平整的礁石上,膝上依旧摊着那本笔记,但目光却投向远方海天相接处,似乎在沉思,又似乎在单纯地享受这份宁静。

晨光勾勒着她沉静的侧影,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院长,早。”凌疏影轻声招呼,怕惊扰了她的思绪。

院长闻声转过头,眼神清明,带着一种经过一夜休整后的平和:“早,疏影。这里的晨昏,每一刻都像一幅画,看不够。”

她合上笔记,微微笑了笑,“我方才在想,你笔记里提到的那次‘冷泉脉冲’对藻苗早期分化的影响。当时的数据波动,现在看来,或许不是噪声。”

凌疏影走过去,在她身旁坐下:“您也注意到了。我后来重复过几次,效果不稳定,就没再深入。”

“条件所限,难免。”院长语气温和,“有时候,非凡的发现恰恰藏在那些看似不稳定的‘噪声’里。需要更精密的观测和持续的耐心。”

正说着,阿慎有些急匆匆地从不远处的育苗洞方向走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看到她们,加快了脚步。

“凌姑娘,院长,”阿慎站定,语气还算平稳,但眉宇间有些皱起,“育苗洞东角那批新育的‘银丝藻’苗,从昨天后半夜起,状态好像有点不对。叶子没那么挺括了,颜色也好像暗了一点儿。”

凌疏影立刻站起身:“带我去看看。”院长也合上笔记,神色关切地跟上。

育苗洞里比外面凉爽湿润许多,石壁上的藻灯发出柔和的光晕。大部分育苗盆里的幼苗都青翠欲滴,长势良好。

但在东侧角落的几个育苗盆里,那些本应鲜亮挺括的银丝藻幼苗,确实显得有些萎靡,叶片微微耷拉,失去了往日水灵的光泽,颜色转向一种沉闷的墨绿。

凌疏影蹲下身,用手指极其轻柔地托起一片软垂的藻叶,仔细观察叶脉和边缘。又凑近闻了闻,没有异味。她轻轻拨开育苗基质,查看根部和湿度。

“不是缺水,也不是烂根。”她沉吟道,“温度……也正常。昨天有什么特别的事吗。施肥了?或者动了光照?”

喜欢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