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银锭落炕·日子起新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银锭落炕·日子起新烟

入了春,日头一天比一天暖,院墙角的野菊冒出嫩黄的芽,傻妞家的豆腐坊也跟着添了新气。五头黑驴轮换着拉磨,石磨“咯吱咯吱”转得不停,浆水顺着木槽淌进陶缸,泛着乳白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豆香。

傻妞算完账,把最后一锭银子往炕桌上摆,凑成整整齐齐的一小堆,阳光透过窗棂照上去,白花花的晃眼。“整整一百二十两了!”她扒拉着银锭子笑,指尖蹭过冰凉的锭面,又赶紧用布巾盖住,“得藏严实点,别让贼惦记。”

杨永革正蹲在灶房边看伙计蒸米粉,蒸笼里的米香混着蒸汽往上冒,裹得人暖融融的。“藏啥,”他回头笑,“真要偷也偷不走——现在院里天天有伙计守着,狗剩他们夜里还睡在工棚。”

狗剩正蹲在磨旁添黄豆,闻言接话:“掌柜的放心!谁来偷银子,我一石头砸他腚!”他去年冬天练扔石头,准头又精进了,院里的粗布幌子被风吹歪了,他捡块石子“嗖”地扔过去,正中幌子绳,幌子“哗啦”落回原位。

傻妞被逗笑了,却还是把银锭子往炕席底下塞,塞得深了又拍了拍:“小心驶得万年船。”她凑到杨永革跟前,往蒸笼里瞅,“这米粉今儿送聚福楼?王掌柜昨儿派人来说,要多要十斤,说是有城里的客人来。”

“嗯,让二柱赶牛车去送。”杨永革往米粉上撒了点碱面,“加了这个,米粉更筋道。”他擦了擦手,“对了,昨儿跟你说的做酱豆腐的事,你跟婶子说了没?”

“说了!”傻妞眼睛亮了,“我娘说行!她还说,以前在兵营时,见过伙夫做过,就是忘了咋弄。”

“不难。”杨永革往缸边指,“把老豆腐切成方块,晾两天,再往酱缸里泡,泡上半个月就能吃。王掌柜说了,要是能做出酱豆腐,他按斤收,价钱比鲜豆腐贵两倍。”

傻妞一听更来劲了,拽着她娘就往缸边跑:“娘!咱现在就做!”

傻妞娘正往陶盆里倒豆渣——豆渣能喂驴,也能掺玉米面蒸窝窝,一点不糟蹋。“急啥,”她笑着拍开傻妞的手,“得先把酱缸刷干净,还得买盐和花椒。等二柱从镇上回来,让他捎点回来。”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牛车轱辘声,二柱赶着车回来了,车斗里空着,只放着个布包。“掌柜的!杨大哥!”他跳下车就喊,“王掌柜让我带话,说城里来的客人尝了米粉,要订五十斤!还问能不能做甜口的,放桂花的那种。”

“能!咋不能!”傻妞拍胸脯,“桂花咱后山有!去年秋天我还摘了晒着呢!”她转身就往厢房跑,没多久抱出个布包,里头是晒干的桂花,黄澄澄的,香得人直咽口水。

杨永革往米浆里掺了点桂花糖,搅匀了倒在蒸笼里。蒸出来的米粉透着浅黄,裹着桂花的香,傻妞捏了根尝,甜得眯起眼:“比 plain的好吃!”

“啥是 plain?”狗剩凑过来问。

“就是没放桂花的!”傻妞白他一眼,又往杨永革手里塞,“你尝尝!”

杨永革咬了口,米香混着桂花香,确实清爽。“就这么做,”他点头,“五十斤,明儿一早让二柱送去。”

二柱又从布包里掏出个纸包:“王掌柜还让我带这个,说是给杨大哥的。”纸包里是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字,是王掌柜的笔迹:“杨兄弟,城里客人是县太爷的亲戚,说米粉好,想让县里的饭馆也来买。要是能供上,每月至少要三百斤。”

杨永革眼睛一亮——县里比镇上人多,饭馆也多,真要是供上了,生意能再翻一倍。“这是好事!”他把纸条递给傻妞,“咱得添俩蒸笼,再雇俩伙计,不然赶不及。”

傻妞却皱起眉:“雇人得花钱。”她往炕席底下瞅了瞅,“刚攒下的银子,不能瞎花。”

“不是瞎花,是挣钱。”杨永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多雇俩人,能多做米粉多做豆腐,赚的银子比花的多。你忘了上次买驴?买了驴才省了伙计推磨的力气,才能多做两锅豆腐。”

傻妞想了想,点头:“也是。那雇谁?还去村口挑能搬石头的?”

“不用那么麻烦,”杨永革说,“让赵村长问问,村里有没有闲着手的妇人,让她们来帮忙滤浆、切豆腐,工钱给低点,她们也乐意。”

当天下午,赵老实就领了三个妇人来,都是村里手脚麻利的,其中一个是张婆婆的儿媳妇,叫春桃,前阵子张婆婆生病,傻妞送过豆腐,春桃一直记着情,来了就挽着袖子干活,一点不生分。

添了人手,作坊里更热闹了。妇人们围在大盆旁滤浆,粗布兜被浆水坠得沉甸甸的,她们手巧,滤得又快又干净;伙计们推着磨,黑驴“豆宝”在一旁甩着尾巴嚼豆饼,时不时“咴咴”叫两声;傻妞娘带着春桃腌豆腐,把切好的豆腐块摆在苇席上晾,傻妞蹲在旁边数,数到第三十块就喊:“够一缸了!”

杨永革则在灶房琢磨新吃食。他想起以前吃过的豆腐皮,就把煮好的豆浆晾在浅盘里,等表面结了层薄皮,轻轻揭下来,晒干了就是豆腐皮。傻妞拿起一张瞅,薄得透光,像纸似的:“这能吃?”

“能,”杨永革用油炸了一张,脆生生的,“撒点盐就能当零嘴,也能炖肉。”

傻妞尝了尝,脆得“咯吱”响,眼睛亮了:“这个也能卖给王掌柜!”

正忙得热火朝天,聚福楼的伙计又来了,这次没赶牛车,是步行来的,跑得满头大汗:“杨大哥!傻妞掌柜的!王掌柜让我来催,说城里的客人等着吃桂花米粉呢!”

“这就好!”傻妞往蒸笼里瞅,“刚蒸好!”她手脚麻利地把米粉装进布兜,往伙计手里塞,“快回去吧!别让客人等急了!”

伙计刚走,傻妞突然想起啥,往杨永革跟前凑:“咱是不是该给作坊起个名?王掌柜的聚福楼有名字,咱的豆腐坊也得有个名。”

杨永革想了想:“叫‘豆香居’咋样?又有豆子,又有香味。”

“好!”傻妞拍手,“就叫豆香居!我这就去让赵村长给写个幌子!”

赵老实写得一手好字,听了乐呵呵地答应,找了块粗布,用墨笔写了“豆香居”三个大字,晾干了就挂在院门口,红绸子系着,风一吹飘飘荡荡的,老远就能看见。

村里人路过都来瞅,张婆婆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笑:“傻妞家出息了,都有字号了。”

日子像石磨里的浆水,慢慢淌着,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月。酱豆腐腌好了,揭开缸盖,酱香混着豆香往出冒,傻妞捏了块尝,咸中带香,比鲜豆腐更有嚼头。王掌柜来拉豆腐时见了,眼睛直发亮,当场就订了二十斤,说要给城里的客人送过去。

这天傍晚,杨永革算完账,往炕上一坐,傻妞正把新赚的银子往炕席底下塞,塞完了数了数,突然“呀”地喊了一声。

“咋了?”杨永革吓了一跳。

“够一百五十两了!”傻妞指着银锭子笑,“咱能盖房了吧?”

杨永革也愣了——这阵子忙着添活计,竟没留意银子攒了这么多。“够了,”他点头,“明天就去找赵村长,让他帮忙看看地基。”

第二天一早,赵老实就带着村里的瓦匠来了,围着傻妞家的院子转了转,又往村东头的空地指:“那儿好!离河边近,取水方便,也离你家老院近,照应着也方便。”

傻妞爹蹲在空地上扒拉了把土:“这地肥,以前种过麦子,打地基结实。”

说干就干,瓦匠们开始挖地基,伙计们也来帮忙,狗剩力气大,抱着石头往地基里填,二柱则赶着牛车去镇上拉砖瓦。傻妞站在旁边指挥,头上系着红绸帕子,一会儿喊“石头摆齐点”,一会儿喊“土填实点”,比谁都上心。

杨永革则去镇上买木料,路过布庄时,给傻妞扯了块红绸布:“盖房时挂在梁上,吉利。”

傻妞接过来,往身上比了比:“等房盖好了,我就用这布做件新衣裳。”

盖房的日子热闹得很,村里人都来帮忙,男人们搬砖垒墙,女人们则在傻妞家的老院做饭,蒸馒头、炖豆腐,香得半条村都能闻见。春桃抱着张婆婆的小孙子来送饭,小家伙瞅着新房的架子,“咿咿呀呀”地伸手,傻妞捏了块软豆腐递过去,小家伙含着笑,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过了半个月,新房总算盖起来了——五间正房,两间厢房,正房宽敞,能住人,厢房一间当工房,一间当仓库,院里还搭了个大棚子,能放石磨和蒸笼,比老院亮堂多了。

上梁那天,赵老实拿着红绸布往梁上系,傻妞站在底下瞅,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杨永革往灶房里瞅,新盘的灶台比老院的大两圈,能同时煮两锅浆,蒸笼也摆得整整齐齐,心里暖烘烘的。

“搬进去住喽!”傻妞拽着杨永革往新房跑,屋里的炕铺着新褥子,桌上摆着新做的木匣子——是用来装银子的,比以前的布包结实多了。

傻妞把银子倒在新桌上,摆成一小堆,又把杨永革给她买的花钗插在头上,在屋里转了个圈:“咱有家了。”

“是呢,”杨永革从身后抱住她,“有家了。”

窗外的伙计们正往新房的院里搬石磨,“咯吱咯吱”的磨声混着笑声飘进来,傻妞娘在灶房里喊“吃饭了”,声音暖融融的。傻妞靠在杨永革怀里,听着院里的动静,突然笑了:“以前我爹总说我傻,没人要,现在我有你,有新房,有银子,比谁都强。”

杨永革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鼻尖蹭着她发间的桂花香气——那是上次做米粉时沾的,洗了好几遍都没洗掉。“以后会更好,”他说,“等秋天收了黄豆,咱再添两台石磨,雇更多的人,让‘豆香居’的豆腐和米粉,卖到县里去,卖到城里去。”

傻妞点点头,往他怀里钻了钻:“都听你的。”

日头慢慢沉下去,把新房的影子拉得老长,院里的伙计们还在忙,石磨转起来了,米粉的香味飘出来了,混着傍晚的风,漫过新盖的房顶,漫过老槐树,漫过每个人的心里。

傻妞突然想起啥,拽着杨永革往院里跑:“咱去看看驴棚!豆宝是不是还在老院?”

豆宝正被伙计牵往新房的驴棚,见傻妞来了,“咴咴”叫了两声,甩着尾巴蹭她的手。傻妞摸了摸它的头,又往它槽里添了把豆饼:“以后这儿就是你的新家了,好好拉磨,给你吃最好的豆饼。”

豆宝嚼着豆饼,尾巴甩得更欢了。

杨永革靠在新房的门框上,看着傻妞逗豆宝,看着伙计们往仓库里搬黄豆,看着夕阳把新房的墙染成金红色,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刚出锅的米粉,暖乎乎的,筋道,往后的路还长,慢慢走,准能走得更亮堂。

傻妞跑过来,拽着他的手往屋里走:“吃饭了!我娘炖了豆腐丸子!”

屋里的灯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窗棂照出来,映着梁上的红绸布,晃得人心里也暖。杨永革跟着傻妞往里走,脚步踩在新铺的青砖上,踏实得很——他知道,从今天起,这儿就是他的家了,有傻妞,有豆腐香,有过不完的好日子。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