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换命契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后方的炮兵吃屎了,怎么跟拉稀似的?”

张涵大口大口吸着气,可吸入喉中的却全是硝烟味。

战场上短暂的停歇,从不是因为人困马乏,而是重机枪需要更换枪管。

持续射击了近800发后,枪管红得几乎要滴下铁水,表面蒸腾着扭曲空气的热浪。

通过瞄准镜,张涵能清晰分辨出截然不同的画面。

起初击发时,子弹离膛瞬间带起稳定的气流,以近乎水平的姿态飞向树林,在空气中划出的轨迹虽然肉眼难辨,但每发子弹都精准砸在树干同一高度,弹孔紧密排列,碎屑均匀飞溅。

而持续射击后,子弹离膛就开始摇晃,尾部气流紊乱,飞行轨迹变得飘忽不定。

有的刚出枪口就出现轻微倾斜,百米外下坠趋势明显,撞击树干时不再是清脆的“噗噗”声,而是带着歪斜的角度“砰”地砸进树皮,溅起的木屑也显得凌乱无序。

曾经密集的弹着点如今四散,最夸张的一发甚至偏离原本目标半米多,直接削断了树梢的枯枝。

并且随着枪管不断升温变形,这种精度下降的趋势只会愈发严重,每一次击发都在逼近卡壳的临界点。

“不知道啊,断断续续的。”

臭虫膝盖抵着重机枪支架,将专用扳手卡进枪管侧面的固定卡槽。

弹药手半跪在泥地里,抵住枪身,两人同时发力。

但扳手只转动半圈就卡住了。

持续射击产生的高温让枪管金属膨胀,原本契合的螺纹接口被挤压得严丝合缝,巨大的摩擦力迫使他们不断调整角度、反复发力。

终于卸下枪管时,金属与金属分离的瞬间带出细小火星。

弹药手立刻抓起备用枪管,臭虫用拇指摸索着机匣上的定位销,将新枪管的导气孔精准对上卡槽。

两人一个扶稳枪管,一个快速转动固定环,最后几扣螺纹时,臭虫用扳手尾部狠狠敲击固定环边缘,“当”的一声确保完全锁紧。

“长官,枪管更换完毕!”弹药手扯着嗓子汇报。

张涵盯着雪地上还滋滋冒着热气的枪管,沙哑道:“再检查一遍,别他妈出岔子。”

明明看着两人卡扳手、对导气孔的动作挑不出错,可心底的不安却愈发浓烈。

两个学习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新兵,就像两颗随时会哑火的子弹,谁知道哪个环节藏着要命的隐患?

一旦枪管没装好,错位的导气孔会让高压燃气泄漏。

高温气流裹着金属碎屑喷溅而出,瞬间就能在皮肤上燎起水泡,若喷向眼睛,角膜可能被灼伤,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要是固定环少拧一扣,持续射击产生的震动会使松动加剧。

每一次击发的后坐力都会冲击枪管,当螺纹完全脱扣,失去固定的枪管会被直接顶出机匣,砸向附近的人员和装备,轻则砸断骨头,重则造成致命创伤。

两人面面相觑,弹药手盯着新换的枪管,伸手就要去拧固定环打算拆下来重装。

臭虫一把按住他的手腕,压低声音:“你疯了?现在拆不是浪费时间吗?挨个对照检查更快!”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流程书,低头逐行核对,手指跟着文字移动。

弹药手也凑过去,两人一个用扳手轻敲固定环听是否有空响,一个弯腰贴近机匣,眯着眼反复查看导气孔的对齐情况。

“这也是用骡子拉婚车了。”张涵叹了口气,眯起眼睛望向400米外的树林。

一发迫击炮弹拖着暗红尾迹下坠,刚触到冻土,弹底引信的金属撞针被惯性狠狠顶出,针尖戳破雷管外壳的刹那,就像火柴擦过磷纸,一簇火星“呲”地窜进传爆药。

紧接着,弹体内部的tNt炸药突然“活”了过来。

原本安静的块状药剂在百万倍大气压下剧烈翻滚,爆轰波如同看不见的重锤,把预制破片槽撕成锋利的碎片。

上千枚金属碴子裹着冻土、碎木,呈扇形横扫而出,附近的松树被拦腰折断,断面白生生的树芯还在渗出树脂。

距离弹着点较近的一只感染者,被爆炸掀飞,后背重重砸进断裂的树干上。

尖锐木刺“噗”地穿透腹部。

肠子混着部分脏器顺着粗糙木刺翻涌而出,黏腻的组织挂在树皮凸起的纹理间,随着躯体晃动。

但它并没有死亡,反而剧烈的挣脱出来,爆炸产生的超压致使部分肺部组织挫伤,不过这些丧失痛觉的生物依旧摇晃着躯体,继续朝阵地移动。

后方支援炮火像得了肺病的肺痨鬼,每隔几秒就剧烈“咳嗽”出一声“轰隆”,声音破碎又迟缓,还夹杂着气若游丝的尾音。

掐表计算,每分钟发射频率不过40多发,炮弹出膛的轨迹稀稀拉拉,在空中画出歪歪扭扭的弧线,完全没了往日的气势。

两支部队当初为了翻山越岭时保持机动性,统一装备了82毫米口径迫击炮。

这种炮自诞生之初就是步兵的黄金搭档,拆解后,三四个士兵就能轻松背负着翻山过河,钻密林、攀陡坡都不在话下。

组装起来更是威力十足,短小精悍的炮管一昂,顷刻间就能让敌方阵地化作火海,曾是步兵手中最趁手的“战场判官”。

可这会儿两支部队携带的迫击炮加起来还不到20具,弹药箱里仅剩的炮弹屈指可数。

出发时太过匆忙,所有人都以为只是场简单的支援作战,还设想着在重炮的掩护下夺回防线。

大量运力携带的全是子弹和重机枪弹药,82毫米炮弹不过象征性带了些。

谁能想到增援任务转眼变成死守战?

如今每一发炮弹都成了要用命换的金疙瘩,每一次发射,都是在燃烧最后的希望。

“重机枪怎么还不开火?”少尉焦急喊道。

“准备完毕。”张涵应声回应,转头向臭虫两人确认:“都检查好了?”

两人迅速点头:“都检查过了,没问题。”

“希望没问题吧!”张涵右手握住枪机柄,发力向后拉动。

弹链一节节被拽入供弹口,与机匣碰撞出清脆的“嗒嗒”声。

枪机复位的瞬间,传来“咔嗒”一声,第一发子弹稳稳进入枪膛。

“要是有问题的话,咱们就一起死。”

张涵话音刚落,弹链就开始剧烈跳动起来。

身旁的臭虫目不转睛地盯着供弹口,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山体夹峙的隘道上,负责施压的感染者横七竖八倒在碎石间,暗红血迹顺着地势蜿蜒成溪流。

尚存的几只抽搐着肢体,破碎的关节以诡异角度扭曲,偶尔还会用残肢扒拉两下地面,很快又瘫软下去。

相较之下,两侧山体的交火声更显密集。

可坦克和装甲车困在谷底进退两难,炮管艰难仰起,机炮与火炮只能轰击高处的崖壁,炸起的碎石哗啦啦滚落,却始终无法触及躲在陡坡掩体后的敌人。

感染者的攻势在持续消耗中愈发疲软,冲锋的嘶吼逐渐稀疏。

任何稍有谋略的族群都明白,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投入偏师,不过是徒增伤亡。

没有精良装备与战术配合,仅凭血肉之躯与杂牌部队,根本无法复刻闪电战的奇迹,更不可能一举突破人类防线。

继续强攻,不过是给这条狭窄山谷再添一层尸骸,让血腥味愈发浓重罢了。

它们必须按捺住行动的冲动,等待后续主力部队抵达,将这支残军彻底包围。

之所以要采取包围战术,是因为这支人类援军背后的武鸣县,已有近半城区失守。

城内守备力量悬殊极大:城西防线的机械化步兵营建制完整,战力稳固。

而负责东城区防御的民兵团,多是参军不到十天的平民,刚与感染者交手便伤亡惨重,交战不到一小时就顶不住正面攻势,只能退守西城区,承担些搬运伤员、加固工事之类的轻量工作。

但让普通市民放下安稳生活,拿起武器直面危险,仅凭爱国口号远远不够。

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首先是经济补偿,民兵每月能拿到比普通工人高出三倍的军券,不仅能在指定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还能兑换稀缺的药品和燃油。

服役满一年且考核合格者,可获得一套由政府统建的保障性住房;表现优异的民兵,退伍后能优先进入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工作。

子女在入学、医疗等方面也享有优先待遇;就连民兵家属,每月也能额外领取定量的粮食和生活物资补贴。

这哪是当民兵,分明是拿命换阶层跃升的机会!

重赏之下,大批市民咬咬牙签了生死状。

武鸣县本就位于部队后方,承担着各地的物资收纳及转运工作。

说透了,这里就是个物资集散中心,周边部队的所有物资,都得先在西城区存储、清点完毕才能分发。

它的重要性摆在那儿。

一旦全面沦陷,周边部队的补给就只能改道从别处运输,耗时耗力不说,感染者还会趁机缴获仓库里的枪支弹药,实力必然大增。

没了稳定补给,前线部队怎么打仗?靠空投?那成本高得吓人。

真要让每支部队都指望空投,一次能投多少?

弹药、粮食、药品……哪样不是成批消耗?这么折腾下去,用不了多久,前线就得垮。

喜欢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