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岁,工作三年,就能设计出这种水平的液压系统?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么这个年轻人是天才,要么就是有高人指点。
“你师父是谁?”
这个问题让沈良心中一紧。
在那个年代,技术传承往往靠师父带徒弟。
一个年轻工程师如果没有名师指导,很难掌握如此深厚的技术功底。
“我主要是自学的。”沈良如实回答,“平时喜欢看各种技术资料,也经常向老师傅们请教。”
“自学?”李总工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这些设计理念可不是看书能学来的。”
车间里的气氛重新变得紧张起来。
其他专家也将目光聚焦在沈良身上,等待他的解释。
沈良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说错一个字,就可能前功尽弃。
“确实,单纯看书是不够的。”他坦诚地说道,“关键是实践。我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经常到车间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各种故障现象。”
“时间久了,自然就对液压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但仍然不足以完全消除疑虑。
李总工沉默了很久,然后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这样吧,我出几道题目,现场考考你的基础功底。”
所有人都愣住了。
现场考试?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陈建军想要阻止,但被张强用眼神制止了。
既然李总工提出这个要求,说明他对沈良的技术水平还是认可的。现在拒绝,反而会显得心虚。
“好的,您请出题。”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李总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画了一个复杂的液压回路图。
“这个回路存在什么问题?”
沈良快速扫视一遍图纸,很快就发现了关键所在。
“溢流阀的设定压力过高,会导致系统过载。而且缺少单向阀,可能出现压力倒灌。”
“如何改进?”
沈良走到黑板前,熟练地在原图基础上进行修改。
几分钟后,一个完善的液压回路图呈现在众人面前。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一会儿,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再来一题。”李总工继续考查,“如果要实现三级变幅控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液压系统?”
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
三级变幅控制要求系统能够精确控制不同的压力档位,技术难度很高。
沈良沉思了几秒钟,然后开始在黑板上画图。
主泵、辅助泵、调节阀、分配器...各个元件的连接方式清晰明了。
更重要的是,他还详细标注了各个控制点的参数设置。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什么?”李总工追问道。
“首先是可靠性高,即使主泵出现故障,辅助泵仍然能够保证基本功能。”沈良边画边解释,“其次是控制精度好,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自动切换压力档位。”
“成本呢?”
“比传统方案略高,但长期使用成本更低。因为能耗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专家们眼前一亮。
能耗问题一直是大型液压设备的痛点。如果真能实现百分之十五的节能效果,经济价值将非常可观。
李总工放下粉笔,转身面对沈良。
“最后一个问题。”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如果让你设计一套适用于露天矿山的液压挖掘机,你会采用什么技术路线?”
这个问题的难度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
露天矿山的工况极其恶劣,对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而且工作量巨大,对效率的要求也很苛刻。
车间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等待沈良的回答。
这不仅仅是一道技术题目,更是对他整体技术水平的全面检验。
沈良深知这个问题的分量。
但他也知道,这正是展现自己真实实力的最佳机会。
“露天矿山挖掘机的核心挑战有三个。”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自信,“第一是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第二是高强度作业的耐久性;第三是大负载工况下的效率。”
“针对这些挑战,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是模块化设计。”沈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框架图,“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三大模块相对独立,便于维护和更换。”
陈建军眉头微皱。模块化?这个概念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其次是冗余设计。”沈良继续画着,“关键部件都有备用方案,比如双泵系统,一个主泵出问题,备用泵立即接管。”
李总工点点头,这确实是可靠性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是材料创新。”沈良放下粉笔,转身面对众人,“密封件要能抗高温、耐磨损、防腐蚀。我建议采用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
车间里一片寂静。
聚四氟乙烯?这个材料他们听都没听过。
“这种材料现在还没有商业化应用。”李总工皱起眉头,“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沈良心中一紧。糟了,说漏嘴了。
聚四氟乙烯要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现在提出来确实太超前了。
“我是在一些外文资料上看到的。”他硬着头皮解释,“美国杜邦公司正在研发这种材料,据说性能很优秀。”
张强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沈良反应够快。
“继续说第四点。”李总工没有深究。
“第四是智能化控制。”沈良重新拿起粉笔,“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节各项参数。”
“微处理器?”陈建军忍不住开口,“那玩意儿现在还是实验室产品吧?”
“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了。”沈良淡定回应,“Intel的8080系列就很不错。虽然成本高一些,但考虑到整体效益,还是值得的。”
李总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年轻人对国外技术发展的了解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后一点是能耗控制。”沈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能量流程图,“采用变量泵技术,根据负载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理论上可以节能二十到三十个百分点。”
变量泵!
在场的专家们面面相觑。
这个技术他们确实听说过,但具体实现方案还没有人能搞清楚。
“你说的变量泵是什么原理?”李总工追问道。
沈良深吸一口气。这下真的要露底了。
变量泵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控制流量,而不是像定量泵那样通过节流阀来控制。
他开始在黑板上画出变量泵的内部结构。
斜盘、柱塞、配流盘...每一个零件的位置和作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当负载减少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节斜盘角度,减少泵的排量。”他边画边解释,“这样既保证了压力稳定,又降低了能耗。”
专家们围拢过来,仔细研究着图纸。
这个设计思路确实新颖,而且在理论上完全行得通。
“你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控制精度。”李总工指着图纸说,“斜盘角度的调节必须非常精确,否则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没错。”沈良点头,“所以我建议采用比例阀控制,配合位置反馈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比例阀?闭环控制?
又是两个新名词。
陈建军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这个沈良到底是从哪里学来这么多先进技术?
“好了。”李总工放下手中的资料,“考试结束。”
他转身面对在场的所有人,表情严肃。
“通过刚才的考查,我可以确认,沈良同志具备了参与重大项目研发的技术水平。”
车间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不过...”李总工话锋一转,“理论知识丰富是一回事,实际工程经验是另一回事。”
沈良心中咯噔一下。
这是要刁难他?
“所以我建议,让沈良同志先从技术员做起,参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液压挖掘机项目。”李总工继续说道,“如果表现出色,再考虑更重要的职位。”
张强暗自点头。这个安排很合理。
既给了沈良展示能力的机会,又不会因为提拔过快而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我没有意见。”沈良爽快地答应了。
参与实际项目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只有在真正的工程实践中,他才能将前世的经验转化为这个时代的技术成果。
“那么从明天开始,你就到技术科报到。”李总工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李总工,等一下。”沈良突然开口。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我有一个建议。”沈良看着李总工,“关于液压挖掘机项目的技术路线。”
李总工停下脚步,眉头微皱。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加入团队就要提建议?
“说说看。”他倒要听听沈良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完全照搬国外的设计思路。”沈良认真地说,“中国的使用环境和作业要求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完全照搬可能水土不服。”
陈建军心中冷笑。这小子还真敢说。
国外的技术都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方案,不照搬还能怎么办?自己闭门造车?
“具体怎么个不照搬法?”李总工问道。
“比如说,国外的挖掘机主要用于建筑工地,作业时间相对固定。”沈良侃侃而谈,“但我们国家的矿山开采往往是连续作业,对设备的耐久性要求更高。”
这个观点倒是有些道理。
“还有,国外的维修保养体系比较完善,配件供应及时。”沈良继续说,“但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有些偏远矿区的配件供应可能会有问题。所以设计时就要考虑维修便利性。”
李总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个年轻人考虑问题确实比较全面。
“你的意思是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他问道。
“不完全是。”沈良摇头,“我的想法是,核心技术要自主掌握,但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既不盲目崇拜,也不闭门造车。”
这个观点让在场的专家们眼前一亮。
确实,完全照搬和完全自创都不是最佳选择。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你说的有道理。”李总工赞许地看着沈良,“看来我们的项目组又多了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看来沈良同志确实是个有想法的人。”李总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明天你就到技术科报到,先熟悉一下项目进展。”
沈良点头应下。
人群逐渐散去,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的轰鸣声。
张强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小沈,干得不错。不过你刚才那些话,是不是太张扬了点?”
“张厂长,我只是实话实说。”沈良看着远去的李总工背影,“不过我总觉得这个李总工对我另有打算。”
“怎么说?”
“他今天的考核来得太突然,问的问题也太专业。”沈良皱眉思索,“一般的厂级干部哪会对这些技术细节这么了解?”
张强心中一动。
确实,李总工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平时他很少亲自下车间,更别说主动考核一个普通技术员了。
“也许是上面有什么新动作?”张强压低声音,“听说最近北京那边要搞什么重大项目,正在全国选拔技术人才。”
沈良心头一震。
前世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国家重大装备项目的。难道历史轨迹没有改变?
“张厂长,您觉得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沈良试探性地问。
“太出风头了。”张强摇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人已经开始眼红你了。”
果然,沈良注意到不远处几个老师傅正在窃窃私语,时不时朝他这边看来。
其中陈建军的表情最为难看。
“小心点,别让人抓住把柄。”张强提醒道。
沈良心中冷笑。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内部。
这些眼红的同事比外部竞争对手更难对付。
但他毫不畏惧。
穿越重生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这次他要走得更快更稳。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