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御赐良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应天府,六朝金粉之地,自大明立国,更添几分雄浑之气。时值深秋,天高云淡,整座城池却沉浸在一片炽热的喜庆之中。

长街两侧,红灯高挂,锦幛铺陈,御赐“太子太保、清虚玄妙护国真人”宋青书与“妙善护国真人”周芷若,以及明教教主、护国玄真翊运真人张无忌与敕封郡主的赵敏同日完婚,此等盛事,可谓百年难遇。

原来徐达密信传回,言道王保保见其妹久未成为张教主正妻、一品诰命夫人,而心生忐忑,忧心朱元璋所承诺是否诚信。朱元璋于是召来张无忌、宋青书等人,“张教主、宋真人劳苦功高,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张教主与赵敏郡主,宋真人与周掌门皆情投意合,此时天下虽未平定,但大局已定,正应趁此结为百年之好,岂非妙哉?”

宋青书、张无忌齐齐躬身道:“多谢陛下挂怀。此事尚需禀明父母、太师父知道。”宋青书、张无忌自是需要禀告宋远桥、张翠山、以及张三丰知道。周芷若父母早亡,灭绝亦已圆寂,但武当也算她师门。赵敏早已得到父亲哥哥承诺,小昭之母黛绮丝自然知道女儿心意,亦无异议。

于是禀明武当张三丰、宋远桥、张翠山等武当诸侠,张三丰、武当诸侠等自然大喜,便让宋远桥率领武当七侠、殷素素、杨不悔、胡青牛夫妇及张无尘、胡济生等人浩浩荡荡赶赴应天。

皇帝朱元璋特遣宰相李善长为主婚使,代天子行仪,恩宠之隆,一时无两。宋青书的新府邸更是车水马龙,武林豪杰、朝廷勋贵络绎不绝。

武当派掌门宋远桥亲率诸多弟子下山,祖师张三丰虽未亲至,却遣人送来亲笔所书的“佳偶天成”巨幅贺联,笔力遒劲,道意盎然,高悬中堂,令人敬羡。

张无忌新赐府内笙箫聒耳,欢笑盈天。张无忌一身大红吉服,英挺之余略显拘谨,身旁的赵敏虽盖着红盖头,但那窈窕身姿与偶尔微动的指尖,亦透露出几分不同于寻常女子的慧黠与激动。

另一边,宋青书与周芷若并肩而立,男的身姿挺拔,俊朗面容上带着从容微笑,目光深邃,似能洞察一切;女的清丽绝俗,昔日眉宇间的清冷与郁结早已化为温润与安宁,偶尔与宋青书对视一眼,皆是默契与深情。

小昭亦身着绯色礼服,安静立于赵敏稍后之处,容颜绝美,眼神清澈,带着对张无忌的由衷祝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李善长宣读圣旨,声音洪亮,字字珠玑,昭告着皇恩浩荡,天作之合。旨意中,朱元璋不仅重申了对宋青书、张无忌等人匡扶江山、平定江湖的巨大功勋的褒奖,更对赵敏弃暗投明、小昭(及其母黛绮丝)相助有功予以肯定,赐赵敏一品诰命,许小昭为张无忌侧室,亦享恩宠。

正当礼仪渐至高潮,宾客纷纷敬酒道贺之际,府门外传来一阵清越的通报声:“波斯明教总教教主,凌霜教主到贺——”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只见凌霜一袭月白长裙,外罩浅碧纱衫,并非波斯服饰,反作汉家打扮,清冷如玉,步履从容,身后跟着数名气息沉凝的波斯总教使者。她先向李善长及宋远桥等长辈行礼,旋即走向宋青书与张无忌。

“凌霜来迟,还望真人、张教主勿怪。”她声音清冷,却带着真诚的笑意,“恭贺二位新婚大喜,佳偶天成。愿二位与夫人永结同心,共攀武道之巅。”

宋青书还礼笑道:“凌教主事务繁忙,远道而来,已是厚谊。”

凌霜目光微转,落在宋青书身上,声音压低了几分,却足以让身旁几人听清:“宋真人此前所托寻觅之物,幸不辱命。我教弟子通过波斯商队,历尽艰辛,终从极西之地(西班牙)寻得,并秘密护送,现已抵达泉州港。”

宋青书闻言,眼中骤然爆发出惊人的神采,即便是方才成婚之大喜,似乎也比不上此刻的激动。他强压心绪,确认道:“可是那名唤‘红薯’之物?”

“正是按照真人所描述的红薯。”凌霜点头,“此物耐旱易活,亩产极高,且不择地力,根块皆可食。依真人所言,若能推广,实乃活命之奇珍。”

“好!好!好!”宋青书连说三个好字,当即向李善长及在场诸公告罪,言有要事需立刻面圣禀报。李善长虽觉突兀,但知宋青书非常人,所报必是大事,亦不敢怠慢,一面命人稳住婚宴场面,一面安排车马速往皇宫。

皇宫内,朱元璋正批阅奏章,闻听宋青书新婚当日急求见,心下诧异,立刻宣召。

宋青书入内,不及寒暄,便将红薯之事和盘托出,详述其特性与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陛下,此物若推广天下,虽不敢说永绝饥馑,但至少可令千万黎民免受饿殍之苦,灾荒之年,亦可多无数活命之机!此乃天赐祥瑞于大明!”

朱元璋起于微末,自幼饱尝饥馑之苦,父母兄长皆亡于灾荒,对“饥饿”二字体会之深,刻骨铭心。他听着宋青书的描述,尤其是“亩产极高”、“不择地力”、“活命无数”等语,呼吸都不由得粗重起来,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目光灼灼如同烈火。

“此言当真?!青书,世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之物?”朱元璋的声音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臣愿以性命担保!此物乃海外高产粮种,凌霜教主已命人运抵泉州,陛下可即刻派可靠之人前往验看,并择地试种!”宋青书斩钉截铁。

“好!好!若果真如此,凌霜教主于国于民,立下不世奇功!”朱元璋激动地在殿中踱步,片刻后,大声道:“传旨!加封波斯明教教主凌霜为‘安乐侯’,世袭罔替,赏金千两,锦帛五百匹!另,命户部即刻选派干吏,火速前往泉州,接管此物,于皇庄及江淮、中原等地择田试种,若有成效,即刻报朕,全国推广!”

重赏之下,足见朱元璋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他甚至暂时忘却了婚礼之事,沉浸在这可能从根本上稳固大明国本的巨大喜悦之中。

宋青书领旨谢恩,心中亦是大定。此事若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然而,当他辞别朱元璋,重返喧闹的婚宴之时,并未注意到,凌霜在向他道贺并接受众人艳羡目光之余,其身后一名波斯使者眼中飞快闪过的一丝焦虑与不安。

应天城的喜庆气氛达到了顶点,御赐的荣耀、作物的希望,交织成一片盛世华章。

但在那欢声笑语之下,来自万里之外的波斯风波,已如无声的暗流,悄然涌动。那报喜的波斯总教使者袖中,其实还藏着一封以密语写就的急报,只因凌霜严令需待婚礼后再议,方才暂时压下。

一场针对凌霜、针对宋青书布局、甚至可能波及大明与波斯关系的巨大危机,已在黑暗中酝酿,只待一个时机,便要爆发开来。

喜欢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